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167发布日期:2022-10-12 00: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筒、设置于所述灯筒的一端且具有第一光源组件的灯头以及固定于所述灯筒的第二光源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灯筒具有侧面,至少一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固定于所述灯筒的侧面,各所述第二光源组件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灯筒的远离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处,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平行于所述灯筒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8cm-15cm,所述灯筒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12mm-20mm,所述灯头远离所述灯筒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包括第一壳体和盖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有一所述第二光源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第二光源和第二灯罩,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二光源产生的灯光透过所述第二灯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开设通光孔,所述第二光源固定于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二光源产生的灯光经过所述通光孔并传输至所述第二灯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套设于所述灯筒一端的锁紧环,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位于所述灯筒和所述锁紧环之间,所述锁紧环靠近所述灯筒的一侧固定有至少一扣合件,所述灯筒开设与所述扣合件相匹配的至少一扣合槽,所述扣合件扣接入所述扣合槽时,所述锁紧环锁紧,且所述第一光源组件被所述锁紧环固定在所述灯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灯筒的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灯筒内的聚光反射杯和设置于所述聚光反射杯和所述锁紧环之间的第一灯罩,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一光源伸入所述聚光反射杯内,所述第一光源产生的灯光传输至所述聚光反射杯,并被所述聚光反射杯沿所述灯筒的长度延伸方向反射传输至透过所述第一灯罩;所述锁紧环锁紧时,所述聚光反射杯和所述第一灯罩被使所述锁紧环锁紧固定在所述灯筒。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灯筒的侧面的调节件和固定于所述灯筒内的控制板和电源,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以及调节件,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于所述电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的侧面固定有充电接口和指示灯,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所述指示灯电连接与所述控制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远离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的一端设有挂接结构,所述挂接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灯筒的至少两挂接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模式照明的充电小电筒,包括:灯筒、设置于灯筒的一端且具有第一光源组件的灯头以及固定于灯筒的第二光源组件和控制组件,灯筒具有侧面,至少一第二光源组件固定于灯筒的侧面,各第二光源组件间隔设置且位于灯筒的远离第一光源组件处,第一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平行于灯筒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二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垂直于第一光源组件的光照方向,控制组件电连接于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控制组件可以控制第一光源组件的光源当主光源使用,第二光源组件的光源当应急光源使用;同时,当手电筒放置在桌面时,第二光源组件的光源可以当作台灯使用,从而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户的各种需求。户的各种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迪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康铭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9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