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结构及其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2139发布日期:2022-11-05 07:4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转动结构及其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动结构及其灯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转动结构能使两个构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故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应用于现有灯具上,它连接在主体件(可以为灯具的支架、座体或手柄组件)和连接件(可以为带有发光体的灯体组件)之间,使带有发光体的灯体组件能相对于主体件发生相对转动,以方便调节发光体的照射角度,满足不同方向的照射需要。目前该转动结构的形式也已呈现多样化,但较常见的是,包括有转轴和支撑部,其中转轴设置在连接件和主体件这两个构件中的其中一构件(称之为第一构件)上,支撑部则位于连接件和主体件中这两个构件中的另一构件(称之为第二构件)上,支撑部上开有与转轴相对应的轴孔,转轴的端部具有螺纹部(可以为螺杆或螺孔),该转轴的端部穿过轴孔后与一紧固件(螺母或螺钉)相螺纹连接,以将转轴和支撑部转动地组装在一起。
3.采用上述转动结构,虽能实现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的转动,但使用时间一长,随着转轴的来回转动,由于紧固件与支撑部之间的接触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将妨碍紧固件随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即,紧固件会随着转轴的来回转动而出现松动。故现有的转动结构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防松作用的转动结构。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带有上述转动结构的灯具,使得该灯具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防松的作用。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动结构,连接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它包括有位于第一构件上的转轴和位于第二构件上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开有与所述转轴相对应的轴孔,所述转轴的端部具有螺纹部,且该转轴的端部穿过所述轴孔后用螺纹部与一紧固件相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套设在露于所述轴孔外的转轴上的固定圈,而使得该固定圈被夹于紧固件与支撑部之间,且该固定圈与转轴的接触面之间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凹凸啮合部。
7.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凹凸啮合部设计成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也可以采用齿结构。
8.在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凹槽可以开设在该转轴的端面上,此时所述凸起位于固定圈的内壁上;或者,所述凸起开设在该转轴的端面上,所述凹槽位于固定圈的内壁上。
9.较好的是,所述凹槽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对应的所述凸起也有两个,以使转轴和固定圈之间受力均匀。
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所述的螺纹部为螺孔;或者,所述的紧固
件为螺母,所述的螺纹部为螺杆段。
11.在上述各方案中,为了让第一、第二构件相对转动后能可靠地定位在所需角度上,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转轴上还设计有沿周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定位齿,所述的支撑部上设有向该定位齿延伸的弹性条,该弹性条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齿相啮合的凸点。利用凸点与定位齿的啮合,就能方便地实现上述目的。
12.较好的,所述弹性条优选有两个,分别对称分布于所述转轴的两侧,同样使得受力均匀。
13.为了方便加工,所述支撑部由内、外臂体组装而成,上述弹性条位于所述内臂体上,所述轴孔位于所述外臂体上。
14.上述第一、第二构件相对转动后的定位,还可以通过密封圈来实现,即可以在所述转轴上套有被夹于所述固定圈和所述紧固件之间的密封圈。
1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灯具,包括有带发光体的灯体组件和主体件,在该灯体组件和主体件之间设置有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采用上述转动结构,所述灯体组和主体件中的其中之一为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灯体组件和主体件中的另一个为所述第二构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转轴的端部上增设了固定圈,并且利用凹凸啮合部使得该固定圈能与转轴一起转动,同时借助于该固定圈的隔离,使得紧固件不再与支撑部相接触,如此,当转轴旋转时,与其相连的紧固件也会随固定圈一起转动而在二者之间不会产生妨碍紧固件转动的摩擦力,因而紧固件不再发生松动现象,从而有效地确保了紧固件与转轴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使得转动结构能长时间可靠工作。尤其是应用于灯具后,可保证灯体组件相对于主体件能长时间的灵活自如地转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图2的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
20.图4为图2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3.图7为图6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4.图8为图6的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7.本实施例中的转动结构是连接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能使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转动,因此,它可以应用于众多产品上,比如需相对转动的盒与盖之间;或者旋转支架的两相邻连杆之间,等等。
28.为了充分理解该转动结构,下述实施例中,将该转动结构应用于灯具中,而灯具又有各式各样的结构。现以图1至5的工作灯,和如图6至图8所示的脖子灯为例进行说明。
29.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工作灯的结构示意图,该工作灯包括有带有发光体的灯体组件10和主体件20,转动结构连接在灯体组件10和主体件20之间,即此时,主体件20即为上述的第一构件,灯体组件10即为上述第二构件。主体件20包括有筒体201和组装在筒体的顶部的连接座202。灯体组件10又包括有灯壳101和安装在灯壳内的线路板、灯板和发光体,这些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说明。
30.本实施例中,主要改进在于转动结构,该转动结构包括有位于主体件20上的转轴1和位于灯体组件10上的两个支撑部2,具体的,转轴1设计成两个,分别设计在上述连接座202的两侧,且同轴分布,各转轴的端部具有螺纹部,本实施例中,各转轴的端部中空而形成螺纹孔11。上述两个支撑部2之间形成供连接座202及其转轴1坐落的空间,两个支撑部2上均开有与转轴1的端部相对应的轴孔21。各转轴1的端部穿过对应侧的支撑部2上的轴孔21后用螺纹部与一紧固件相螺纹连接,图中,对应转轴上的螺纹孔11,该紧固件为螺钉3
31.为了防止上述螺钉3在转轴1旋转过程中没有跟随其一起转动而出现松动现象,本实施例中,还增设有两个固定圈4,各固定圈4套设在露于对应轴孔21外的对应转轴1上,使得该固定圈4被夹于螺钉3与对应侧的支撑部2之间,且该固定圈4与对应转轴1的接触面之间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凹凸啮合部。图中,凹凸啮合部设计成相互配合的凹槽12和凸起41,且凹槽12有两个,分别均布在上述螺孔11所在的转轴1的端面上,对应的凸起41也有两个。
32.并且为了在灯体组件10相对主体件20上、下转动时能定位在所需角度上,在上述转轴1上还设计有沿周向依次分布的多个定位齿13,支撑部2上设有向该定位齿13延伸的弹性条22,该弹性条22的自由端上设有与定位齿13相啮合的凸点221。
33.为了方便组装,本实施例中的各支撑部2设计成支撑臂的形式,分别通过螺钉组装在上述灯壳101的上部两侧,各支撑部由内臂体2a、外臂体2b组装而成,上述弹性条22位于内臂体2a上,轴孔21位于外臂体2b上,并且弹性条22有两个,分别对称分布于转轴1的两侧,使得转轴1的受力均匀。在灯体组件10相对主体件20转动的过程,通过凸点221卡设在对应的定位齿13中,使得灯体组件10能定位在所需的角度上。且采用齿的形式,调节角度更加精细化。
34.第二实施例:如图6至图8所示为脖子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构件为灯体组件10,第二构件为挂设于脖子上的主体件20(也称为连接体),此时,转轴1只有一个,位于灯体组件10的灯壳101的铰接部的侧面上,而轴孔21设计在连接体的连接头203上,且在转轴1上套有被夹于固定圈4和螺钉3之间的密封圈5。利用该密封圈5的弹性,让灯体组件10相对于连接体转动时具有一定的阻尼力,从而同样可以让灯体组件10定位在所需的转动角度上。
35.除了上述优选实施例以外,上述紧固件还可以设计螺母,转轴的端部的螺纹部可
以设计成螺杆段,此时转轴端部穿过轴孔和固定圈后与螺母相螺纹连接,由于此时的螺母直接抵接于固定圈上,即其与对应的支撑部也不直接触,因此在转轴旋转过程中,螺母也不会受到来自于支撑部的阻力,可以完全随固定圈及转轴一起转动,从而同样可以达到防松的目的,因而这样的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