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合光装置以及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5039发布日期:2023-02-14 14: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光元件及波长转换元件;所述分光元件用于反射部分从所述分光元件背离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一侧入射的激光,以形成第一波长光束,并将所述激光的未反射部分透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元件;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用于对所述激光的未反射部分进行波长转换,以形成第二波长光束,并将所述第二波长光束反射至所述分光元件,以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束与所述第一波长光束形成合光;其中,所述第一波长光束的发散角和所述第二波长光束的发散角均大于所述激光的发散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包括毛玻璃,其靠近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一侧表面及背离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一侧表面均被雾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包括玻璃层及散射层,所述玻璃层设置在所述散射层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包括扩散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包括分光膜层,所述分光膜层粘接在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荧光层上,所述分光膜层包括玻璃材料及掺杂在所述玻璃材料中的散射颗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的中间区域的光反射率小于所述分光元件的外围区域的光反射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的中间区域设有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包括毛玻璃,其靠近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一侧表面被雾化,其背离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一侧表面的中间区域设有增透膜。9.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合光装置,所述激光器用于出射激光,所述激光合光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将所述激光分离和转换后进行合光,以形成所述第一波长光束与所述第二波长光束的合光。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缩透镜,设置在所述激光器的出光侧,用于对从所述激光器沿第一光路出射的所述激光的光斑进行压缩;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压缩透镜的出光侧,用于将压缩后的所述激光进行反射,以形成沿第二光路传播的激光;扩散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光路上,用于对所述沿第二光路传播的激光进行扩散;反射棱镜,设置在所述第二光路上,且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反射棱镜之间,所述反射棱镜用于对扩散后的所述沿第二光路传播的激光进行反射,以形成沿第三光路传播的激光;收集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三光路上,且位于所述反射棱镜与所述激光合光装置之间,用于收集所述沿第三光路传播的激光,并将所述沿第三光路传播的激光引导至所述激光合光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合光装置以及光源。激光合光装置包括分光元件及波长转换元件,其中,分光元件用于反射部分从分光元件背离波长转换元件一侧入射的激光,以形成第一波长光束,并将激光的未反射部分透射至波长转换元件;波长转换元件用于对激光的未反射部分进行波长转换,以形成第二波长光束,并将第二波长光束反射至分光元件,以使第二波长光束与第一波长光束形成合光,第一波长光束的发散角和第二波长光束的发散角均大于激光的发散角。通过上述方式,第一波长光束的发散角和第二波长光束的发散角均大于激光的发散角,使得经由第一波长光束和第二波长光束形成的合光的颜色均匀性较高;同时形成合光的方法简单,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制造成本较低。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 付锦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3/2/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