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4466发布日期:2023-03-17 20:4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面罩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罩及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灯具大多采用螺钉及各种卡钩硬性固定罩体和壳体,然而,罩体会因为环镜因素及材料特性,在不同环境下容易发生扭曲变形,使得灯具整体变形,影响美观。
3.有鉴于此,确有提出一种面罩及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罩及灯具,以解决现有罩体在不同环境下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面罩,包括:
6.壳体和组设于所述壳体的罩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罩体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
7.弹性安装件,弹性安装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罩体组装配合,所述弹性安装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弹性安装件包括安装部、抵接部以及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抵接部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的面向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罩体的面向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壁抵接,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留有间距,使得所述抵接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发生弹性形变。
8.可选的,所述抵接部为折弯结构并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罩体的面向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壁抵接。
9.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安装部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呈钝角设置。
10.可选的,所述抵接部还包括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两侧,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抵接部还包括第四折弯部,所述第四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折弯部自所述第三折弯部向外延伸。
11.可选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安装部平行,所述连接部倾斜设置,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呈锐角设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也呈锐角设置。
12.可选的,所述壳体设有朝向所述罩体一侧延伸的折边,且在所述罩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罩体被限制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折边之间。
13.可选的,还包括:连接所述弹性安装件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件,所述弹性安装件的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折边上设有固定柱,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壳体呈环状设置,所述折边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形成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弹性安装件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固定柱连接,以将所
述罩体限制在所述折边与所述弹性安装件之间。
14.可选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所述抵接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
15.可选的,所述抵接部上还设有容置腔,至少部分所述固定柱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自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固定柱的一端朝向所述连接部凹陷形成,以暴露所述安装孔,所述容置腔将所述抵接部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能够与所述罩体抵接。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底盘、电源组件、发光组件、以及前述的面罩,所述底盘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发光组件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面罩通过将弹性安装件的安装部与壳体固定,抵接部与罩体抵接,实现了罩体和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连接部的设置使得安装部和抵接部之间留有间距,使得抵接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继而罩体在不同环境中均能够相对于抵接部产生位移,减少或避免了罩体扭曲变形,从而,改善了不同环境下面罩结构强度受到的影响,并且,实现了对灯具外观的优化。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1.图3是图1中灯具的截面图;
22.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3.图5是图1中弹性安装件的立体示意图;
24.图6是图5中弹性安装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25.图7是图5中弹性安装件的截面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灯具的截面图;
27.图9是图8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0是图9中弹性安装件的立体示意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灯具的截面图;
30.图12是图11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1.图13是图12中弹性安装件的立体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面罩100,壳体1,折边11,固定柱12,开口13,罩体2,连接件31,弹性安装件32、33、34,安装部321、321’、321”,安装孔322、322’、322”,连接部323、323’、323”,抵接部324、324’、324”,第一折弯部325、325”,第二折弯部326、326’、326”,容置腔327,第三折弯部328,第四折弯部329,第一部分3241,第二部分3242,收容空间4。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5.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灯具,用于对外部进行照明。
36.灯具包括底盘(未图示)、电源组件(未图示)、发光组件(未图示)以及面罩100,其中,底盘与安装面连接,安装面为墙面、吊顶等能够安装灯具的平面,面罩100与底盘可拆卸连接,通过面罩100与底盘相配合围设形成空间,以收容电源组件和发光组件等灯具的部件,实现对电源组件和发光组件的遮盖。
37.面罩100包括:壳体1、组设于壳体1的罩体2、以及分别与壳体1和罩体2组装配合的弹性安装件32。
38.壳体1的一端与底盘可拆卸连接、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罩体2,以在罩体2、壳体1和底盘之间围设形成一个收容空间4。
39.电源组件与发光组件电性连接并收容在该收容空间4内。具体的,电源组件向发光组件供电,使得发光组件发光,光线穿过罩体2向外射出,以实现对被照物的照明。
40.本技术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弹性安装件32以及壳体1与罩体2的连接关系,故以下说明书部分将对弹性安装件32的具体结构以及壳体1与罩体2的连接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41.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弹性安装件32位于壳体1与罩体2共同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4内,并在该收容空间4内将罩体2和壳体1进行连接。
42.弹性安装件32包括安装部321、抵接部324以及连接安装部321和抵接部324的连接部323,其中,安装部321与壳体1的面向收容空间4的一侧固定连接,抵接部324与罩体2的面向收容空间4的一侧壁抵接,连接部323被构造为使安装部321和抵接部324之间留有间距,且连接部323具有弹性,使得抵接部324能够相对于安装部321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即,抵接部324与安装部321之间连接角度能够发生改变。
43.具体的,当弹性安装件32处于自由状态时,抵接部324所在平面与安装部321所在平面平行设置,连接部32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部321和抵接部324固定连接并垂直于安装部321和抵接部324;当抵接部324受到外力挤压时,抵接部324克服连接部323的弹力朝向安装部321移动,使得抵接部324和安装部321之间的间距缩小,具体的,抵接部324远离连接部323的一端以抵接部324和连接部323的连接处为轴朝向安装部321方向转动,使得抵接部324和安装部321之间的角度发生改变;当外力减弱或消除后,抵接部324在连接部323的弹力作用下朝向远离安装部321的方向转动,以回到弹性安装件32的自由状态。
44.本实施例中,弹性安装件32一体成型设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32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安装部321和抵接部324连接,此处不做限制。
45.壳体1上设有朝向罩体2一侧延伸的折边11,在罩体2的厚度方向上,安装部321与壳体1连接,罩体2被限制在抵接部324和折边11之间。
46.具体的,折边11设于壳体1靠近罩体2的一端,且自壳体1朝向壳体1的中心位置延伸,罩体2的边缘能够与折边11抵接,使得壳体1能够将罩体2限制在壳体1内部,弹性安装件32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弹性安装件32的另一端与罩体2抵接,以将罩体2和壳体1进行固定,避免罩体2在壳体1内自由移动。
47.面罩100还包括:连接弹性安装件32与壳体1的连接件31。此外,安装部321上开设有安装孔322,并且,壳体1的折边11上设有固定柱12。连接件31穿过安装孔322并与固定柱
12连接,从而,实现了弹性安装件32与壳体1的连接组装。
4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上可以不设置固定柱12,此时安装部321可以直接与壳体1焊接,也可以将安装部321设置l型,通过连接件31直接将安装部321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此处不做限制。
49.具体的,固定柱12自折边11朝向发光组件延伸,且固定柱12的高度不大于罩体2与弹性安装件32的高度之和,使得罩体2和壳体1组装后,弹性安装件32能够将罩体2与折边11进行固定。
50.优选的,连接件31为螺钉,安装部321呈板状设置,固定柱12上设有固定孔,安装孔322、固定孔和连接件31相匹配。
51.结合图6所示,抵接部324上还设有容置腔327,组装后,至少部分固定柱12能够收容在该容置腔327内,且抵接部324与固定柱12之间具有间隔,使得罩体2在发生形变时,抵接部324能够相对固定柱12移动,同时,避免抵接部324与固定柱12抵接,造成部件损坏。
52.优选的,罩体2的边缘与固定柱1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以收容部分固定柱12。
5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罩体2的边缘也可以不设置凹槽,此时弹性安装件32的尺寸较大,以在与固定柱12连接的同时使得抵接部324能够与罩体2抵接,此处不作限制。
54.具体的,容置腔327自抵接部324靠近固定柱12的一端朝向连接部323凹陷形成,容置腔327暴露安装孔322,容置腔327将抵接部324分为第一部分3241和第二部分3242。组装后,第一部分3241和第二部分3242分设于固定柱12的两侧且均能够与罩体2抵接,如此设置,以减小弹性安装件32的体积,使得弹性安装件32能够用于体积较小的面罩100,同时降低了面罩100的成本。
55.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抵接部324上也可以不设置容置腔327,此时安装部321的尺寸较大,以避免抵接部324与固定柱12抵接,此处不做限制。
5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241和第二部分3242具有相同的结构。
57.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6和图7所示,抵接部324为弯折结构,抵接部324包括第一折弯部325和第二折弯部326,第一折弯部325的一端与连接部323连接,第一折弯部325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弯部326连接,组装后,第二折弯部326与罩体2的面向收容空间4的一侧壁抵接,以将罩体2限制在抵接部324和折边11之间。
58.具体的,连接部323垂直于安装部321,第二折弯部326与安装部321平行设置,第一折弯部325与第二折弯部326之间呈钝角设置。换句话说,第一折弯部325自连接部323朝向远离安装部321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折弯部326与安装部321之间的高度大于连接部323的高度,即第一折弯部325所在的抵接部324的部分与第二折弯部326所在的抵接部324的部分呈钝角设置,使得弹性安装件32与壳体1安装时,第二折弯部326能够与罩体2抵接。
59.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部326与安装部321平行。
6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部326可以与罩体2呈其他角度设置,只要能够实现第二折弯部326能够与罩体2抵接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61.抵接部324还包括第三折弯部328,第三折弯部328与第一折弯部325分别位于第二折弯部326的两侧,第三折弯部328与第二折弯部326之间呈钝角设置。
62.具体的,第三折弯部328自第二折弯部326的远离第一折弯部325的一端朝向安装部321方向倾斜延伸,第三折弯部328呈倾斜设置,使得抵接部324能够适应多种面罩100。
63.例如,当罩体2的形状为边缘设有突起或者与抵接部324抵接的位置处设有凹陷或者厚度呈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时,罩体2的形状收缩,使得罩体2的表面能够沿第三折弯部328进行相对移动,从而,不仅使得面罩100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且保持外观不变形,同时,当抵接部324发生较大的形变时,第三折弯部328远离第二折弯部326的一端还能够与安装部321抵接,避免抵接部324的变形过大导致损坏。
64.抵接部324还包括与第三折弯部328连接的第四折弯部329。第四折弯部329与第二折弯部326相互平行设置,且第四折弯部329自第三折弯部328向外延伸。
65.由于抵接部324包括第三折弯部328和第四折弯部329,因此,不仅可适应不同形状的罩体2,还可避免抵接部324变形较大发生损坏。具体而言,当弹性安装件32受力时,抵接部324朝向安装部321移动,从而,当弹性安装件32受到的外力较强时,第四折弯部329能够与安装部321抵接,以限制抵接部324朝向安装部321移动的距离,避免抵接部324变形过大造成损坏。
6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部324可以仅设有第一折弯部325和第二折弯部326,还可以仅设有第一折弯部325、第二折弯部326和第三折弯部328,只要能够实现与罩体2抵接并使得罩体2能够相对于弹性安装件32发生移动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67.本实施例中,灯具为方形的平板灯。
68.在其他实施例中,面罩10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或异形等,即罩体2和壳体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和异形等,此处不做限制。
69.本实施例中,平板灯内设有12个弹性安装件32,每三个弹性安装件32为一组且分别位于罩体2每一边的两端及中间位置,以实现罩体2和壳体1之间的固定连接。
70.在其他实施例中,平板灯内弹性安装件32的数量可以设为2个、3个或者其他数量,当弹性安装件32的数量为2个时,2个弹性安装件32设置在罩体2相对的两侧,以实现罩体2和壳体1的固定,此处不做限制。
71.本实施例中,壳体1呈环状设置,折边11形成于壳体1的一侧,壳体1的另一侧形成有与收容空间4连通的开口13,底盘的形状与开口13相匹配,使得当壳体1与底盘连接时,底盘能够遮盖开口13。罩体2、电源组件、发光组件以及弹性安装件32都能够穿过开口13进入该收容空间4内,其中,弹性安装件32穿过开口13并与固定柱12连接,以将罩体2限制在折边11和弹性安装件32之间,实现通过弹性安装件32将罩体2固定在壳体1内。
72.组装时,先将罩体2放入壳体1内,并使得罩体2的边缘与折边11抵接,然后将弹性安装件32与固定柱12相对应放置,并使用连接件31穿过安装孔322并与固定柱12连接,随后将壳体1与底座进行连接。
73.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面罩10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中面罩100的形状相同,区别在于连接部323’的连接方式以及抵接部234’的具体结构。
74.本实施例中,弹性安装件33包括安装部321’、连接部323’和抵接部324’,且安装部321’上也设有用于固定弹性安装件33的安装孔322’,固定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75.抵接部324’与安装部321’平行,连接部323’倾斜设置,使得连接部323’与安装部321’之间呈锐角设置,连接部323’与抵接部324’之间也呈锐角设置,也就是说,在初始状态下,抵接部324’与安装部321’平行设置,连接部323’倾斜连接抵接部324’和安装部321’,使
得当抵接部324’受到外力时,抵接部324’能够压缩连接部323’朝向安装部321’移动,当外力消失时,抵接部324’能够在连接部323’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优选的,抵接部324’、连接部323’和安装部321’呈“z”字型设置。
76.本实施例中,抵接部324’上未设置容置腔,罩体2的边缘也未设置凹槽,当抵接部324’将罩体2限制在折边11和弹性安装件33之间时,罩体2和抵接部324’与固定柱12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弹性安装件33和罩体2能够自由的发生弹性形变或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部324’上也可以设置容置腔,罩体2的边缘也可以设置凹槽,此处不做限制。
77.请参阅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面罩10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中面罩100的形状相同,区别在于抵接部324”的具体结构。
78.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安装件34包括安装部321”、连接部323”和抵接部324”,且安装部321”上也设有用于固定弹性安装件34的安装孔322”,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79.抵接部324”仅包括第一折弯部325”和第二折弯部326”,第一折弯部325”倾斜设置且一端连接第二折弯部326”、另一端与连接部323”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23”的尺寸小于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的尺寸。在初始状态下,第二折弯部325”与安装部321”平行设置,连接部323”垂直于第二折弯部326”和安装部321”,使得当第二折弯部326”受到外力时,第二折弯部326”能够压缩连接部323”朝向安装部321”移动,当外力消失时,第二折弯部326”能够在连接部323”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80.本实施例中,抵接部324”上未设置容置腔,罩体2的边缘也未设置凹槽,当抵接部324”将罩体2限制在折边11和弹性安装件34之间时,罩体2和抵接部324”与固定柱12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弹性安装件34和罩体2能够自由的发生弹性形变或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部324”上也可以设置容置腔,罩体2的边缘也可以设置凹槽,此处不做限制。
8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面罩100通过设置弹性安装件32,实现了罩体2和壳体1之间的连接;通过将弹性安装件32的安装部321与壳体1固定连接,抵接部324与罩体2抵接,实现罩体2和壳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连接部323使得安装部321和抵接部324之间留有间距,抵接部324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罩体2能够相对于抵接部324移动,减少或避免了罩体扭曲变形,从而,改善了不同环境下面罩100结构强度受到的影响,使得面罩100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并保持外观不变形,进而提高面罩100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了面罩100的成本;通过在抵接部324上设置能够收容固定柱12的容置腔327,缩小了弹性安装件32的尺寸,使得弹性安装件32能够适用于尺寸较小的面罩100,扩大了弹性安装件32的适用范围。
8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