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7971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分案申请
[0002] 本申请是第201010610979. 6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第201010610979. 6号 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日是2010年11月9日,发明名称为"照明装置"。
[0003]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4] 根据35U.S.C. § 119(e),本申请要求2009年11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 10-2009-0107498和2010年4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 10-2010-0032063的优先 权,上述韩国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0005] 实施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0006]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的半导体元件。LED具有如下优点:低功 耗,半永久性寿命,响应速度快,安全且环保。因此,许多研究致力于以LED代替现有光源。 目前,LED正逐渐用作各种照明装置的光源,例如,在室内和室外使用的各种灯,液晶显示装 置,电子标记和街灯等。

【发明内容】

[0007] -个实施例是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0008]基板;
[0009] 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布置在所述基板上;
[0010] 热辐射体,该热辐射体辐射来自所述发光器件的热量;以及
[0011] 衬垫,该衬垫介于所述基板和热辐射体之间,并将所述发光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 到所述热福射体,并且,按重量百分比(wt%)计,该衬垫包括10-30wt%的娃、70-90wt%的 填料、2-7wt%的玻璃纤维。
[0012] 另一实施例是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0013]基板;
[0014] 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布置在所述基板上;
[0015] 热辐射体,该热辐射体辐射来自所述发光器件的热量;以及
[0016] 衬垫,该衬垫介于所述基板和热辐射体之间,并且包括多个层。
[0017] 再一实施例是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0018] 发光模块基板,该发光模块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器件;
[0019] 衬垫,该衬垫布置在所述发光模块基板的一侧并且包括多个层;
[0020] 热辐射体,该热辐射体包括容纳槽,该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衬垫和发光模块基板, 从而热辐射体的一侧与所述衬垫及发光模块基板接触;
[0021] 外壳,该外壳与热辐射体的外表面之间间隔开预定间距,并且该外壳包围所述热 辐射体。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底部透视图。
[0023] 图2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顶部透视图。
[0024] 图3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0025] 图4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横截面图。
[0026] 图5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热辐射体的透视图。
[0027] 图6是沿着图5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0028] 图7是示出了图1的照明装置的发光模块基板和第一保护环的联接关系的透视 图。
[0029] 图8是沿着图7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
[0030] 图9是用于描述导热衬垫的结构的视图。
[0031] 图10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引导构件的透视图。
[0032] 图11是图10的引导构件的平面图。
[0033] 图12是示出了图1的照明装置的下部的放大横截面图。
[0034] 图13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底视图。
[0035] 图14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顶视图。
[0036] 图1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引导构件的透视图。
[0037] 图16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内壳的透视图。
[0038] 图17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热辐射体的视图。
[0039] 图18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外壳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实施例。
[0041] 可以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它可以直接位于 该元件上或该元件下,也可以存在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
[0042]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的底部透视图。图2是照明装置1的顶 部透视图。图3是照明装置1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照明装置1的横截面图。
[0043] 参考图1到图4,照明装置1包括:内壳170,该内壳170的上部包括连接端子175, 并且该内壳170的下部包括插入单元174;热辐射体150,该热辐射体150包括第一容纳槽 151,内壳170的插入单兀174插入到该第一容纳槽151中;发光模块基板130,该发光模 块基板130在热辐射体150的底表面上发光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131;引导构件 100,该引导构件100联接到热辐射体150下部的圆周上并且将发光模块基板130牢牢固定 到热辐射体150;以及外壳180,该外壳180位于热辐射体150外部。
[0044] 热辐射体150在其两侧包括容纳槽151和容纳槽152,并且容纳发光模块基板130 和驱动单元160。热辐射体150起到辐射由发光模块基板130或/和驱动单元160产生的 热量的作用。
[0045]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容纳槽151形成在热辐射体150的顶表面上,驱动 单元160布置在该第一容纳槽151中。第二容纳槽152形成在热辐射体150的底表面上, 发光模块基板130布置在该第二容纳槽152中。
[0046] 热辐射体150的外表面具有凸起和凹陷结构。该凸起和凹陷结构使热辐射体150 的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热辐射效率。热辐射体150由具有良好热辐射效率的金属材料或 树脂材料制成。但是,热辐射体150的材料不受限制。例如,热辐射体150的材料可以包括 Al、Ni、Cu、Ag、Sn和Mg中的至少一种。
[0047] 发光模块基板130布置在形成于热辐射体150的底表面上的第二容纳槽152中。 发光模块基板130包括基板132和布置在该基板132上的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131。所述 多个发光器件可以基于基板132的中心轴线布置成放射状。
[0048] 该一个发光器件131或者多个发光器件131中的每一个发光器件131包括至少 一个发光二极管(在下文中称为LED)。这些LED包括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和白光 LED,其中,每一个LED分别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和白光。该LED的数量和种类不限于此。
[0049] 发光模块基板130通过经由通孔153穿过热辐射体150的基底表面的电线等电连 接到驱动单元160。因此,发光模块基板130能够通过接收电力而受到驱动。
[0050] 这里,在通孔153中形成有第二保护环155。因此,能够防止湿气和杂质在发光模 块基板130与热辐射体150之间渗入,从而提高该照明装置的耐压特性,并且能够防止由于 所述电线与热辐射体150接触而引起的电短路、EMI、EMS等。
[0051] 导热衬垫140附接到发光模块基板130的底表面。导热衬垫140附接到第二容纳 槽152。另外,发光模块基板130和导热衬垫140也可以一体形成。导热衬垫140允许发光 模块基板130产生的热量更有效传递至热辐射体150。
[0052] 发光模块基板130通过引导构件100牢牢固定到第二容纳槽152。引导构件100 包括开口 101,用于使安装在发光模块基板130上的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131露出。通过将 发光模块基板130的外周表面挤压到热辐射体150的第二容纳槽152中,引导构件100能 够固定该发光模块基板130。
[0053] 引导构件100还包括用于允许空气在热辐射体150与外壳180之间流动的空气流 动结构,并且使照明装置1的热辐射效率最大化。该空气流动结构例如可以对应于形成在 引导构件1〇〇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多个第一热辐射孔102,或者形成在引导构件100的 内表面上的凸起和凹陷结构。稍后将详细描述该空气流动结构。
[0054] 在引导构件100和发光模块基板130之间可以包括透镜110和第一保护环120中 的至少一个。
[0055] 透镜110包括多种形状,例如凸透镜、凹透镜、抛物线形状透镜和菲涅耳透镜等, 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从发光模块基板130发出的光的分布。透镜110包括突光材料, 并且用于改变光的波长。透镜110的使用不限于此。
[0056] 第一保护环120不仅防止湿气和杂质在引导构件100与发光模块基板130之间渗 入,而且还在发光模块基板130的外表面与热辐射体150的内表面之间留出一定空间,从而 防止发光模块基板130和热辐射体150直接接触。结果,能够提高照明装置1的耐压特性, 并且能够防止照明装置1的EMI、EMS等。
[0057] 如图3和图4所示,内壳170包括插入单元174和连接端子175。插入单元174形 成在内壳170的下部并且插入到热辐射体150的第一容纳槽151中。连接端子175形成在 内壳170的上部并且电连接至外部电源。
[0058] 插入单元174的侧壁布置在驱动单元160与热辐射体150之间,并且防止驱动单 元160与热辐射体150之间电短路。因此,能够提高照明装置1的耐压特性,并且能够防止 照明装置1的EMI、EMS等。
[0059] 连接端子175插入到具有插座形状的外部电源中,从而能够将电能供应到照明装 置1。然而,连接端子175的形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根据照明装置1的设计进行各种改变。
[0060] 驱动单元160布置在热辐射体150的第一容纳槽151中。驱动单元160包括:将外 部电源供应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转换器、控制驱动该发光模块基板130的驱动芯片、 保护该发光模块基板130的静电放电(ESD)保护装置。驱动单元160不限于此,也包括其 他部件。
[0061] 外壳180联接到内壳170,容纳该热辐射体150、发光模块基板130和驱动单元 160,并且形成照明装置1的外观。
[0062] 尽管外壳180具有圆形截面,但外壳180可以设计为具有多边形截面或椭圆形截 面等。外壳180的横截面形状不受限制。
[0063] 因为热辐射体150被外壳180覆盖而不露出,所以能够防止烧损事故和触电,并且 能够使照明装置1更易于操作。
[0064]在下文中,以下详细描述将集中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的各个部件上。[0065]热辐射体150
[0066] 图5是热辐射体150的透视图。图6是沿着图5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0067]参考图4到图6,其内布置有驱动单元160的第一容纳槽151形成在热辐射体150 的第一侧。其内布置有发光模块基板130的第二容纳槽152形成在与该第一侧相反的第二 侦k取决于驱动单元160和发光模块基板130的宽度和深度,第一容纳槽151和第二容纳 槽152的宽度和深度是可变的。
[0068] 热辐射体150由具有良好热辐射效率的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制成。然而,热辐射 体150的材料不受限制。例如,热辐射体150的材料可以包括八1、附、(:113 §、511和1%中的 至少一种。
[0069] 热辐射体150的外表面具有凸起和凹陷结构。该凸起和凹陷结构使热辐射体150 的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