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23695阅读:来源:国知局
配置在侧方的射出面123反射。而且,由反射面122反射后的光从射出面123向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部射出。另外,未到达凹面125和背面126的、以相对于光轴LA较大的角度射出的光不会到达检查基准面228,而直接向侧方行进。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20中,能够以使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中心射出的光向侧方行进的方式进行控制。
[0095]另外,如图12B所示,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端部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倾斜面127入射,并且向反射面122折射。图12B中表示了以下光路: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220内的光由反射面122向配置在侧方的射出面123反射,由反射面122反射后的光从射出面123向光束控制部件220的外部射出。这样,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端部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控制为朝向侧方。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0中,能够以使从发光元件110射出的光的大部分向侧方行进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作为发光装置200整体,能够使相对于光轴LA向侧方行进的光增多,因此,在发光装置200的上部不容易产生明部,辉度不均较少。即使在存在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端部射出的光从倾斜面127入射,不由反射面122反射而射出的光的情况下,也能使其折射并向远离光轴LA的方向射出,因此,在发光装置200的上部不容易产生明部。假如,即使在存在朝向发光装置200的上部的光的情况下,由于是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端部射出的光,所以与来自光轴LA附近的射出光相比强度较低(较暗),因此,在发光装置200的上部也不容易产生明部。
[0096]图13A是漫射板上的照度分布,图13B是包含图12A所示的光轴LA的剖面中的漫射板上的照度分布。图13A的纵轴、横轴和图13B的横轴表示距漫射板的中心的距离(mm)。另外,图13B的纵轴表示照度(Iux)。
[0097]如图13A及图1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200中,由于从发光元件110射出的光的大部分被控制为朝向侧方,因此不会在发光装置200的正上方产生极端的明部。
[0098]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200具有与实施方式I的发光装置100同样的效果。另外,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200中,由于在位于背面侧的入射面121的外周部形成有检查基准面228,所以与实施方式I的发光装置100相比,能够简单地管理光束控制部件22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
[0099]另外,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200中,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中心射出的光的一部分不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220而直接向侧方射出。另外,从发光面的端部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倾斜面127入射,由反射面122反射而从射出面123向侧方射出。由此,能够以使从发光元件112射出的光的大部分相对于中心轴CAl朝向侧方的方式进行控制。
[0100][实施方式3]
[0101]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中只有光束控制部件320的反射面322的形状与实施方式I的发光装置100不同。因此,对于与实施方式I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102](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
[0103]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光束控制部件320的结构的图。图14A是光束控制部件320的立体图,图14B是通过中心轴CAl的剖面图。如图14所示,实施方式3的光束控制部件320具有入射面121、检查基准面228、反射面322和射出面123。另外,光束控制部件320也可以具有支脚部124。
[0104]反射面322具有多个凸部323。各凸部323配置在从反射面322的中心部分到外周部分。多个凸部323以凸部323与所邻接的凸部323之间形成谷部的方式而配置。对于凸部323的数量,并不进行特别的限定而可适当地设定。多个凸部323具有棱线326、第I倾斜面324和第2倾斜面325。在包含中心轴CAl的剖面中,棱线326是从中心到外周部相对于发光元件110为凹的曲线。
[0105]第I倾斜面324和第2倾斜面325配置为以棱线326为其边界线。在包含棱线326上的法线且与第I倾斜面324及和第2倾斜面325正交的平面中的、凸部323的剖面面积,随着从中央部分靠近外周部而逐渐变大。
[0106](仿真)
[0107]对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反射面322的效果进行了仿真。图15A和图15B是仿真中使用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立体图。图15A是具有实施方式3的光束控制部件320的反射面322 (凸部323)的光束控制部件320A的立体图,图15B是不具有反射面322 (凸部323)的比较例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立体图。此外,仿真中使用的光束控制部件320的直径为13mm,发光元件110与光束控制部件之间的间隔为1.2_。
[0108]图16A是使用光束控制部件320A的、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端部射出的光的光路图,图16B是使用比较例的光束控制部件的、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端部射出的光的光路图。
[0109]入射至形成有图16A所示那样的反射面322的光束控制部件320内的光由反射面322的多个凸部323逆反射。与具有图16B所示的不包含多个凸部323的反射面的光束控制部件相比,具有图16A所示的包含多个凸部323的反射面322的光束控制部件320A提高了使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320A内并到达反射面的、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中心以外射出的光向侧方反射的效果。具体而言,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320A的内部的光到达第I倾斜面324(或第2倾斜面325)。到达第I倾斜面324(或第2倾斜面325)的光向第2倾斜面325 (或第I倾斜面324)反射。然后,由第2倾斜面325 (或第I倾斜面324)再度反射。然后,从射出面123向光束控制部件320A的外部射出。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0能够以使从发光元件110的发光面的端部射出的光向侧方行进的方式进行控制。
[0110](效果)
[0111]如上所述,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具有与实施方式I和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100,200同样的效果。另外,由于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能够将向正上方漏掉的光向侧方控制,所以与实施方式I和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100、200相比,能够将更多的光向侧方控制。
[0112]此外,凹面125也可以是平坦的面。在该情况下,凹面125形成于与背面126同一平面。
[0113]工业实用性
[0114]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例如作为面光源装置的光源等是有用的。
【主权项】
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发光元件、以及配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之上方并用于对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具有: 入射面,其包括作为随着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从光轴远离而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倾斜面而形成的外侧入射面、以及与所述外侧入射面的内侧相连的内侧入射面,用于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 反射面,其以随着从其中央部分靠近外周部分而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入射面的相反一侧,并使由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侧方反射;以及 射出面,其以包围所述光轴的方式配置,并使由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射出, 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中心射出的光不到达所述倾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还具有配置在所述外侧入射面的外侧且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水平面, 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中心射出的光不直接到达所述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反射面具有以将其中心部分和外周部分连接的方式而配置的多个凸部; 所述凸部包括第I倾斜面、与所述第I倾斜面成对而配置的第2倾斜面、以及作为所述第I倾斜面和所述第2倾斜面的边界线的棱线; 所述棱线是以将所述反射面的中心部分和外周部分连接的方式而配置的、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为凹的曲线。4.一种面光源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 使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光漫射并透射的光漫射部件。5.一种显示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光源装置;以及 被从所述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照射的显示部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发光装置具有:发光元件;以及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光束控制部件包括:具有外侧入射面和内侧入射面的入射面,该外侧入射面具有随着远离光轴而远离发光元件的倾斜面;配置在入射面的相反一侧的反射面;以及以包围光轴地配置的射出面。从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中心射出的光不到达倾斜面。
【IPC分类】F21V5/00
【公开号】CN105042507
【申请号】CN201510105700
【发明人】平加健介
【申请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公告号】US20150267877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