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82836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灯具I相同的部件,在相同的符号上附加O。
[0045]首先,如图2(A)所示,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反射面(40)的光轴Z20为水平。即,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第二焦点F20位于与第一焦点Fl相同高度的水平线上,因此光轴Z20为水平。另外,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透镜轴ZlO与光轴Z20 —致或者大致一致。即,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第一焦点F1、第二焦点F20和透镜焦点F30位于相同高度的水平线上,因此透镜轴ZlO与光轴Z20同样为水平,与光轴Z20 —致或者大致一致。
[0046]对此,如图2 (B)所示,上述车辆用灯具I的上述投影透镜3的上述透镜轴Zl相对于上述发光面20的上述中心O向上侧偏移。S卩,如图2(B)中的实线所示,上述车辆用灯具I的上述投影透镜3相对于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投影透镜(3)(参照图2(B)中的双点划线)而言,相对于上述发光面20的上述中心O向上侧偏移。在此,上述投影透镜3的上述透镜轴Zl与上述发光面20的上述中心O之间的偏移的距离在该例中为大约5mm。
[0047]另外,如图2(B)中的实线所示,上述车辆用灯具I的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相对于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反射体(4)的反射面(40)(参照图2(B)中的双点划线)而言,以上述发光面20的上述中心O或其附近为中心向上侧旋转。
[0048]并且,如图2 (A)、(B)所示,上述车辆用灯具I的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0相对于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而言,以上述发光面20的上述中心O或其附近为中心,以与上述反射面40对置的方式,向上侧或下侧旋转(前侧向上侧旋转、后侧向下侧旋转)。
[0049]并且,如图1、图2 (C)所示,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0的旋转角度Θ I (该例中为大约25° )比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的旋转角度Θ 2 (该例中为大约15° )大。S卩,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透镜轴ZlO以及光轴Z20与上述发光面20的延长线L2所成的角度Θ I比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透镜轴ZlO以及光轴Z20与上述反射面40的上述光轴Z2所成的角度Θ 2大。
[0050]S卩,如图1、图2(B)所示,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的上述第二焦点F2以及上述投影透镜3的上述透镜焦点F3位于比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的上述第一焦点Fl靠上侧。另外,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的上述光轴Z2与上述投影透镜3的上述透镜轴Zl在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的上述第二焦点F2或者上述投影透镜3的上述透镜焦点F3或其附近交叉。并且,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0与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的上述光轴Z2在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的上述第一焦点Fl或者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0的上述中心O或其附近交叉。并且,如图1、图2(C)所示,上述车辆用灯具I的上述透镜轴Zl与通常的车辆用灯具(I)的透镜轴ZlO平行。因此,上述半导体型光源2的上述发光面20的上述延长线L2与上述投影透镜3的上述透镜轴Zl所成的角度Θ I比上述反射体4的上述反射面40的上述光轴Z2与上述投影透镜3的上述透镜轴Zl所成的角度Θ 2大。
[0051](实施方式I的作用的说明)
[0052]该实施方式I中的车辆用灯具I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下对作用进行说明。
[0053]使半导体型光源2点亮发光。于是,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放射的光LI通过反射体4的反射面40向投影透镜3侧反射。该反射光LI在投影透镜3透过并作为规定的配光图案在该例中作为远光束配光图案被照射到外部即车辆的前方。
[0054]此时,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放射的光LI中、相对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的中心O垂直或者大致垂直的光(参照图1中的实线箭头)与其他光(参照图1中的虚线箭头)比较而较强(光度、照度、光量等大或者高)。该强光在投影透镜3的透镜轴Zl或其附近透过。因此,适合于形成远光束配光图案的中央部分的高光度带(热区)。
[0055]另外,在半导体型光源2产生的热经由散热部件5向外部放射。
[0056](实施方式I的效果的说明)
[0057]该实施方式I中的车辆用灯具I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及作用,以下对其效果进行说明。
[0058]该实施方式I中的车辆用灯具I如图2(C)所示,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的旋转角度Θ I比反射体4的反射面40的旋转角度Θ2大。S卩,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的延长线L2与投影透镜3的透镜轴Zl所成的角度Θ I比反射体4的反射面40的光轴Z2与投影透镜3的透镜轴Zl所成的角度Θ 2大。因此,能够减小使反射体4旋转的角度Θ 2,因此与以往的车辆用灯具相比较,能构减小反射体4的反射面40相对于投影透镜3的透镜轴Zl向下侧偏移的尺寸。其结果,能够使上下尺寸变得紧凑。
[0059]而且,该实施方式I中的车辆用灯具I通过减小使反射体4旋转的角度Θ 2、而使半导体型光源2旋转的角度Θ I比反射体4的旋转角度Θ 2大,从而能够使上下尺寸变得紧凑,另一方面,能够高效地充分利用来自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LI。S卩,与其他的光(参照图1中的虚线箭头)比较,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放射的光LI中、相对于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的中心O垂直或大致垂直的光(参照图1中的实线箭头)强(光度、照度、光量等大或者高)。该强光在投影透镜3的透镜轴Zl或其附近透过。因此,适合于形成远光束配光图案的中央部分的高光度带(热区)。
[0060](实施方式2的结构、作用、效果的说明)
[0061]图3表不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实施方式2。图中,与图1、图2相同的符号表不同一构件。以下,对该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灯具100进行说明。
[0062]就上述的实施方式I中的车辆用灯具I而言,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朝向上侦牝而且,反射体4相对于半导体型光源2配置在上侧。对此,就该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灯具100而言,半导体型光源2的发光面20朝向下侧,而且,反射体4相对于半导体型光源2配置在下侧。
[0063]就该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灯具100而言,投影透镜3的透镜轴Zl相对于发光面20的中心O向下侧偏移,反射面40以发光面20的中心O或其附近为中心向下侧旋转,发光面20以发光面20的中心O或其附近为中心而以与反射面40对置的方式向下侧旋转,发光面20的旋转角度Θ I比反射面40的旋转角度Θ 2大。
[0064]S卩,就该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灯具100而言,第二焦点F2以及透镜焦点F3位于比第一焦点Fl靠下侧,反射面40的光轴Z2与投影透镜3的透镜轴Zl在第二焦点F2或者透镜焦点F3或其附近交叉,发光面20与光轴Z2在第一焦点Fl或者发光面20的中心O或其附近交叉,发光面20的延长线L2与透镜轴Zl所成的角度Θ I比光轴Z2与透镜轴Zl所成的角度Θ 2大。
[0065]该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灯具100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的车辆用灯具I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
[0066](实施方式1、2以外的例子的说明)
[0067]此外,在该实施方式1、2中,对照射远光束配光图案的头灯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照射远光束配光图案以外的配光图案例如近光束配光图案。
[0068]在该情况下,如图2(C)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半导体型光源2以及反射体4与投影透镜3之间配置灯罩6,而且,将灯罩6的上端的边缘配置在第二焦点F2或者透镜焦点F3或其附近。在此,也可以在灯罩6设置附加反射面(未图示),对近光束配光图案追加附加配光图案。
[0069]符号的说明
[0070]1、100一车辆用灯具,2一半导体型光源,20一发光面,3一投影透镜,30一入射面,31—射出面,4一反射体,40—反射面,5—散热部件,6—灯罩,Fl—第一焦点,F2、F20—第二焦点,F3、F30—透镜焦点,LI一光,L2—延长线,O—中心,ZUZlO—透镜轴,Z2、Z20—光轴。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以椭圆为基调的反射面的反射体; 发光面的中心配置在上述反射面的第一焦点或其附近的半导体型光源;以及 透镜焦点位于上述反射面的第二焦点或其附近的投影透镜, 上述投影透镜的透镜轴相对于上述发光面的中心向上侧或下侧偏移, 上述反射面以上述发光面的中心或其附近为中心向上侧或下侧旋转, 上述发光面以上述发光面的中心或其附近为中心而以与上述反射面对置的方式向上侧或下侧旋转, 上述发光面的旋转角度比上述反射面的旋转角度大。2.—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以椭圆为基调的反射面的反射体; 发光面的中心配置在上述反射面的第一焦点或其附近的半导体型光源;以及 透镜焦点位于上述反射面的第二焦点或其附近的投影透镜, 上述第二焦点以及上述透镜焦点位于比上述第一焦点靠上侧或下侧, 上述反射面的光轴与上述投影透镜的透镜轴在上述第二焦点或者上述透镜焦点或其附近交叉, 上述发光面与上述光轴在上述第一焦点或者上述发光面的中心或其附近交叉, 上述发光面的延长线与上述透镜轴所成的角度比上述光轴与上述透镜轴所成的角度大。
【专利摘要】以往的车辆用灯具存在上下尺寸变大的情况。本发明具备反射体(4)、半导体型光源(2)以及投影透镜(3)。投影透镜(3)的透镜轴(Z1)相对于发光面(20)的中心(O)向上侧偏移。反射面(40)以发光面(20)的中心(O)或其附近为中心向上侧旋转。发光面(20)以发光面(20)的中心(O)或其附近为中心而以与反射面(40)对置的方式向上侧旋转。发光面(20)的旋转角度(θ1)比反射面(40)的旋转角度(θ2)大。其结果,本发明能够使上下尺寸变得紧凑,另一方面,能够高效地充分利用来自半导体型光源(2)的光(L1)。
【IPC分类】F21W101/10, F21Y101/02, F21S8/12
【公开号】CN105102883
【申请号】CN201480019203
【发明人】铃木恭史
【申请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4月4日
【公告号】WO2014163197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