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刀盘动力刀塔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82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刀盘动力刀塔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削设备部件,特别是一种双刀盘动力刀塔座。
背景技术
已有的双刀塔的刀塔座由动力切换装置分别将动力传递至外齿环或中心轴,使内、外刀塔可分别驱动旋转作选刀操作,使其可作加工机的加工。
动力切换装置由动力源、旋套、传动轴及传动轴套组成。
动力源为伺服电动机,其输出轴上固定设有锥齿轮。
旋套上设有与动力源输出轴上锥齿轮啮合的锥齿轮。
传动轴及传动轴套设置于活动枢设的旋套内,并分别以啮合齿与旋套内孔的啮合齿啮合或分开,以使动力传递至传动轴或传动轴套上,再分别由传动轴及传动轴套另一端的小齿轮及齿轮与内、外刀塔上的固接的外齿环及中心轴上的齿轮啮合,使内、外刀塔可分别作旋转驱动进行选刀操作。
其中,传动轴上固定设有活塞,活塞可由管路供应进退动力以驱动传动轴及传动轴套作位移以作切换动力的传递,以分别控制内、外刀塔的转动作选刀的操作。
上述双刀塔的刀塔座为设置于车床上,而针对内、外刀塔座的传动及选刀为创作的主要结构。然而,此种结构设置仅能作切削动作,而无法另行钻孔、滚沟或其他加工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从事切削、钻孔及滚沟的双刀盘动力刀塔座。
本发明包含机座、动力切换机构、设置于机座上的中心轴、内刀盘、外刀盘及动力驱动座结构;中心轴的一端设有齿轮,中心轴的另一端设有受时规皮带及动力源带动的传动部;中心轴中段处套设连接并由空压或油压动力源控制左右位移的活塞轴套;活塞轴套上等距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前端对应固定套设环套,且使环套可对应顶撑位于机座上内环离合爪处的推杆,推杆直接对应于内刀盘中的动力驱动座结构;动力驱动座结构由转轴、枢接轴、外齿轮座及离合齿环座构成;转轴一端设有齿部,转轴的另一端为接头;枢接轴的一端对应于转轴的接头并设有卡接部,枢接轴对应于推杆处设有供推杆前进顶入的顶撑孔,借此可令枢接轴上升位移以带动转轴的齿部上升,而于枢接轴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件;外齿轮座设有与中心轴齿轮相对应并相互啮合的齿轮,外齿轮座对应套设于转轴外部,并与转轴之间设有弹性件,并使转轴可于外齿轮座内滑动位移及对应转动;离合齿环座一端设有与转轴一端齿部对应并啮合或分开的齿部,离合齿环座的另一端对应组设内刀盘的动力刀座。
其中对应组设于离合齿环座的另一端上内刀盘的动力刀座为直角的动力刀座。
对应组设于离合齿环座的另一端上内刀盘的动力刀座为直向动力刀座。
动力驱动座结构枢接轴卡接部内设有与转轴接头单点接触的滚珠。
由于本发明包含机座、动力切换机构、中心轴、内刀盘、外刀盘及动力驱动座结构;中心轴两端分别设有齿轮及传动部;中心轴中段处套设连接并由动力源控制的活塞轴套;活塞轴套上等距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前端套设环套,且使环套可对应顶撑位于内环离合爪处的推杆,并对应于内刀盘中的动力驱动座结构;动力驱动座结构由转轴、枢接轴、外齿轮座及离合齿环座构成;转轴两端分别设有齿部及接头;枢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接部及弹性件,并设有供推杆顶入的顶撑孔;外齿轮座设有与中心轴齿轮啮合的齿轮,外齿轮座套设于转轴外,并与转轴之间设有弹性件,转轴于外齿轮座内滑动位移及对应转动;离合齿环座两端分别设有齿部组设动力刀座。动作时,当活塞轴套受驱动、控制向左位移而顶推中心轴向左位移时,可同步将内、外刀盘向左带动位移,此时启动动力切换机构,以驱使内刀盘可以旋转动作进行选刀;使用者在操作机台选刀,而于选择使用外刀盘刀座的工具加工时,内刀盘上需预留空刀座与外刀盘的工具刀相互对应,以利外刀盘的工具刀加工;另当使用者操作选择使用内刀盘刀座的工具刀加工时,则无需预留空刀座,而于动力刀座可架设铣刀、搪刀、钻刀等刀具,而当于选定欲使用的加工刀具后,令中心轴上活塞轴套受驱动、控制向左位移且同时带动活塞轴套上的活动杆往左位移,并带动套设于等距环设活动杆前端的环套前进顶撑推动推杆,以使推杆进入动力驱动座结构中枢接轴的顶撑孔内,如此,枢接轴受推杆的进入而位移上升,同时由枢接轴连带将转轴提拉上升,令转轴的齿部脱离离合齿环座的齿部,如此,便可进行更换离合齿环座的动作。可从事切削、钻孔及滚沟,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选刀动作示意侧视剖视图一。
图4、为本发明选刀动作示意侧视剖视图二。
图5、为本发明局部构件动作放大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局部动作放大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局部构件动作放大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活塞轴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活塞轴套动作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活塞轴套动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由机座1、动力切换机构2、设置于机座1上的中心轴3、离合器4、内刀盘5、外刀盘6及动力驱动座结构7组合而成。
机座1、动力切换机构2、中心轴3、离合器4、内刀盘5及外刀盘6相对设置及传动于背景技术中已载明。
机座1固定设有固定环套14。
中心轴3的一端设有齿轮301,中心轴3的另一端设有传动部302,传动部302连接并经时规皮带B由动力源A带动,中心轴3的中段处设有阶级套32及推环33,并于中心轴3中段处套设有活塞轴套31,活塞轴套31经管路311、312连接并由空压或油压动力源控制左右位移,同时配合中心轴3中段处的阶级套32及推环33阻挡及限位,借由活塞轴套31同步驱动中心轴3左、右位移。
活塞轴套31上等距设有活动杆34,活动杆34一端位于与固定设置于机座1的固定环套14内。固定环套14外套设有外齿环51,外齿环51的右端为与小齿轮(与习知技术相同,图中未示)啮合的齿轮511。
离合器4包含固定设置于固定环套14左侧端面的固定离合爪41、固定设置于活动杆34另一端的外环离合爪42及内环离合爪43。
内刀盘5固定设置于外环离合爪42上,内刀盘5具有套设于固定环套14外的外齿环51、直角的动力刀座52及直向动力刀座53或特殊动力刀座。内刀盘5由离合器4的外环离合爪42带动转动。
活塞轴套31上的活动杆34前端对应固定套设环套35,且使环套35可对应顶撑推杆36,推杆36穿设于位于机座1固定环套14上的内环离合爪43处,且直接对应于内刀盘5中的动力驱动座结构7。
动力驱动座结构7由转轴71、枢接轴72、外齿轮座73及离合齿环座74构成。
转轴71一端设有齿部711,转轴71的另一端为接头712。
枢接轴72的一端对应于转轴71的接头712并设有卡接部721,卡接部721内设有滚珠7211,枢接轴72对应于推杆36处设有供推杆36前进顶入的顶撑孔722,借此可令枢接轴72上升位移以带动转轴71的齿部711上升,而于枢接轴72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件723。
外齿轮座73设有与中心轴3齿轮301相对应并相互啮合的齿轮731,外齿轮座73对应套设于转轴71外部,并与转轴71之间设有弹性件732,并使转轴71可于外齿轮座73内滑动位移及对应转动。
离合齿环座74一端设有与转轴71一端齿部711对应并啮合或分开的齿部741,离合齿环座74的另一端对应组设内刀盘5的直角的动力刀座52或直向动力刀座53或特殊动力刀座。
如图5、图6、图7所示,动作时,当活塞轴套31受经管路311、312连接的空压或油压动力源驱动及控制下向左位移与阶级套32接触而顶推中心轴3向左位移时,可同步将内、外刀盘5、6向左带动位移,使内、外环离合爪43、42与固定离合爪41分开,此时启动动力源21,使动力经锥齿轮221、啮合齿222、小齿轮232、齿轮511及外离合爪42而使内刀盘5可以旋转动作进行选刀(外刀盘的选刀如同前案,此处则不再赘述)。
而在内刀盘5进行选刀时,因内刀盘5上固定锁设有直角动力刀座52及直向动力刀座53(此处的直角动力刀座52及直向动力刀座53的数量可因应使用操作者的需求而设置,其因使用者在操作机台选刀,而于选择使用外刀盘刀座6的工具加工时,内刀盘5上需预留空刀座与外刀盘6的工具刀相互对应,以利外刀盘6的工具刀加工;另当使用者操作选择使用内刀盘5刀座的工具刀加工时,则无需预留空刀座),而于直角动力刀座52及直向动力刀座53或特殊动力刀座上可架设铣刀、搪刀、钻刀等刀具,而当于选定欲使用的加工刀具时(无论是进行钻孔或铣沟槽而选用任一种刀具),此处以选择钻孔刀具配合直角动力刀座52为例,在选定刀具后,令中心轴3上活塞轴套31在经管路311、312连接的空压或油压动力源驱动及控制下向左位移与阶级套32接触,且同时带动活塞轴套31上的活动杆34往左位移,并带动套设于等距环设活动杆34前端的环套35前进顶撑推动位于固定离合爪41处的推杆36,以使推杆36进入动力驱动座结构7中枢接轴72的顶撑孔722内,如此,枢接轴72受推杆36的进入而位移上升,同时由枢接轴72连带将转轴71提拉上升,令转轴71的齿部711脱离离合齿环座74的齿部741,如此,便可进行更换离合齿环座74的动作。
如图8、图9、图10所示,当转轴71的齿部711置入离合齿环座74的另一齿部741时,活塞轴套31在经管路311、312连接的空压或油压动力源驱动及控制下往右位移,而当活塞轴套31向右位移时,会与具有大斜沟槽371的定位环37接触,如此,以位于活塞轴套31端面的凹弧槽313的各钢珠314因位移而开始受压,且随着活塞轴套31持续向右移,钢珠314逐渐位于凹弧槽313延伸的小斜沟槽315内。由于小斜沟槽315的角度甚小,则在向右移动时将会对钢珠314产生很大的向外推动力,迫使钢珠314在大斜沟槽371上往外移动而迫紧;相对地在活塞轴套31向右迫紧定位后,使活动杆34顺由活塞轴套31后退而拉回嵌入枢接轴72顶撑孔722内的推杆36,如此,枢接轴72受推杆36缩回,枢接轴72上的弹性件723、外齿轮座73及转轴71内的弹性件732的撑开,从而使转轴71回归原位,令转轴71的齿部711与离合齿环座74的齿部741啮合;尔后,中心轴3经由动力源A传输动力,借由时规皮带B带动中心轴3的传动部302,从而使中心轴3的齿轮301带动外齿轮座73旋转,如此,转轴71亦随外齿轮座73一起转动,而因转轴71齿部711与离合齿环座74的齿部741相互啮合,故离合齿环座74的齿部741亦同时随之转动;而当离合齿环座74的齿部741转动时,因离合齿环座74是对应于内部具锥齿轮521的直角动力座52,因此,传动至直角动力座52内的锥齿轮521,则可令钻孔工具刀动作,从而具有钻孔功效(图中是以钻孔刀具对应直角动力座52作为实施例,当然,亦可选择直向动力座53配合其他加工刀具动作)。枢接轴72的卡接部721内设有滚珠7211;离合齿环座74的齿部741对应并与转轴71的接头711啮合;若未达到紧密啮合的状态时,会使转轴71与枢接轴72的卡接部721接触(于正常状态时转轴71与枢接轴72的卡接部721不会接触),如此,借由设置于枢接轴72卡接部721内的滚珠7211令枢接部72的卡接部721与转轴71呈点接触状态,以防止中心轴3带动转轴71时,使转轴71与枢接轴72的卡接部721因接触摩擦而产生高温。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刀盘动力刀塔座,它包含机座、动力切换机构、设置于机座上的中心轴、内刀盘、外刀盘及动力驱动座结构;中心轴的一端设有齿轮,中心轴的另一端设有受时规皮带及动力源带动的传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中段处套设连接并由空压或油压动力源控制左右位移的活塞轴套;活塞轴套上等距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前端对应固定套设环套,且使环套可对应顶撑位于机座上内环离合爪处的推杆,推杆直接对应于内刀盘中的动力驱动座结构;动力驱动座结构由转轴、枢接轴、外齿轮座及离合齿环座构成;转轴一端设有齿部,转轴的另一端为接头;枢接轴的一端对应于转轴的接头并设有卡接部,枢接轴对应于推杆处设有供推杆前进顶入的顶撑孔,借此可令枢接轴上升位移以带动转轴的齿部上升,而于枢接轴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件;外齿轮座设有与中心轴齿轮相对应并相互啮合的齿轮,外齿轮座对应套设于转轴外部,并与转轴之间设有弹性件,并使转轴可于外齿轮座内滑动位移及对应转动;离合齿环座一端设有与转轴一端齿部对应并啮合或分开的齿部,离合齿环座的另一端对应组设内刀盘的动力刀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盘动力刀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应组设于离合齿环座的另一端上内刀盘的动力刀座为直角的动力刀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盘动力刀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应组设于离合齿环座的另一端上内刀盘的动力刀座为直向动力刀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盘动力刀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驱动座结构枢接轴卡接部内设有与转轴接头单点接触的滚珠。
全文摘要
一种双刀盘动力刀塔座。为提供一种可从事切削、钻孔及滚沟的切削设备部件,提出本发明,它包含机座、动力切换机构、中心轴、内、外刀盘及动力驱动座结构;中心轴设有齿轮、传动部及等距设有活动杆的活塞轴套;活动杆前端套设环套,且使环套可对应顶撑位于内环离合爪处的推杆,并对应于内刀盘中的动力驱动座结构;动力驱动座结构由转轴、枢接轴、外齿轮座及离合齿环座构成;转轴两端分别设有齿部及接头;枢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接部及弹性件,并设有供推杆顶入的顶撑孔;外齿轮座设有与中心轴齿轮啮合的齿轮,外齿轮座套设于转轴外,并与转轴之间设有弹性件,转轴于外齿轮座内滑动位移及对应转动;离合齿环座两端分别设有齿部组设动力刀座。
文档编号B23B29/24GK1864919SQ20051007080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7日
发明者卢永祥 申请人:远东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