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结合板的方法、板结合结构与具有该结构的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17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结合板的方法、板结合结构与具有该结构的显示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和板结合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使用板的塑性变形来结合板的方法和板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是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可采用的显示模块的透视图。
参考图1,显示模块包括显示板50,具有用于驱动显示板50的电路的多个驱动电路板40,以及支撑显示板50和驱动电路板40的机架10。
显示板50包括结合在一起的前衬底51和后衬底52,并且显示板50通过连接电缆20与驱动电路板40连接。
机架10支撑显示板50和驱动电路板40,显示板50安装在机架的前面,驱动电路板40安装在机架的后面。然而,最好是尽可能薄地形成机架10,以使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总重量最小化。因此,如图1示出的,加强构件12可与薄的底板11连接以加强底板11,从而帮助支撑显示板50和驱动电路板40。底板11不仅仅支撑显示板50和驱动电路板40,而且还担当供与显示板50和驱动电路板40连接的电路的“地”。此外,底板11散发运转期间从显示板50产生的热量。
连接电缆20包括卷带式封装(TCP)。在连接电缆20中,多个电缆在连接电缆2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少部分连接电缆20与安装在连接电缆20上的集成电路芯片21连接。集成电路芯片21固定在加强构件12上,保护连接电缆20和集成电路芯片21的盖板60与加强构件12连接。可使用诸如螺钉61的紧固件连接盖板60与加强构件12。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A、图3B和图3C是示出形成板结合结构的方法的剖视图。
参考图2、图3A、图3B和图3C,通过底板11与加强构件12重叠部分的塑性变形它们被结合在一起。也就是,重叠底板11与加强构件12之后,使用具有预定形状的工具93、94,通过从板的两侧施加高压力在两板的重叠部分产生塑性变形。在结合结构80中,通过下边的板92的凸部84与上边的板91的凹部83的接触形成的成形结合,产生结合力。也就是,对应于上边的板91的凹部83的形状形成下边的板92的凸部84的形状,凸部84与凹部83妨碍彼此的相对运动。
显示板50和驱动电路板40的总重量可以按照模块的尺寸变化,但是,一般约30-100kg。
然而,在传统的结合结构中,由于加强构件12(与底板11相比其需要更大的强度)的厚度,达到底板11与加强构件12的期望的塑性变形水平可能是困难的。因此,结合部分的结合力可能不会强到足以经受住驱动电路板和显示板的重量。从而,结合部分会变形。因此,有必要开发改进的板结合结构和用于结合板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板结合结构和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即使当结合厚板时,通过将板塑性变形到预期的水平可提供可接受的结合力。
本发明还提供显示模块,通过利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结合结构,其可被容易地制造、可保持结合强度并且可防止元件之间的干扰。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阐明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并且通过描述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将是部分地明显的或者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认识到。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包括重叠至少部分第一板和至少部分第二板,在重叠部分形成第一变形单元,以及在第一变形单元中形成第二变形单元。第一变形单元和第二变形单元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凸起,并且第二变形单元具有比第一变形单元小的横截面宽度。
本发明还公开的板结合结构包括至少部分第一板和至少部分第二板重叠的第一变形单元,以及在第一变形单元中的第二变形单元。第一变形单元和第二变形单元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凸起,并且第二变形单元具有比第一变形单元小的横截面宽度。
本发明还公开的显示模块包括显示板,包括用于驱动显示板的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支撑显示板和驱动电路板的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的加强构件。底板与加强构件通过第一变形单元与第二变形单元连接在一起,在至少部分底板与至少部分加强构件重叠的地方形成第一变形单元与第二变形单元。第一变形单元和第二变形单元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凸起,并且第二变形单元具有比第一变形单元小的横截面宽度。
要明白的是前述的概括的描述和下面的详细的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意思是对如权利要求的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被包括的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被结合在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加上描述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采用的典型的显示模块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A、图3B和图3C是说明用于结合板的传统的方法的剖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结合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考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更完全地描述本发明。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具体实施本发明,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提出的实施例。更确切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本公开是彻底的,并且将向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图中,为了清楚也许夸大了尺寸和层与区域的相对尺寸。
术语“板”不需要表示光滑的、平的、相对薄的、刚性的和厚度一致的物体。例如,该物体可包括弯曲的或成角度的面。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参考图4,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结合结构100可包括第一变形单元101和第二变形单元102。
通过在预定部分的板重叠的部分使板变形,形成第一变形单元101。第一变形单元101可从板凸起,以具有在板上的有预定横截面宽度A的基本圆形的形状。
第二变形单元102可在第一变形单元101中形成以与第一变形单元101凸起方向相对的方向上凸起。第二变形单元102的横截面宽度B小于第一变形单元101的横截面宽度A。在第二变形单元102的横截面上,凸部104(其从放在第二板上的第一板的中心向外变形)与凹部103(其从第二板的外侧向内变形)之间的边界部分在结合的板的上和下方向上产生结合力。也就是,通过结合凸部104和凹部103产生上和下方向的结合力。
第一变形单元101的凹部的深度h2比第二变形单元102的凸部的高度h1大或者基本相同。因此,如果在第二板(也就是底板11)的下面布置另外的板,另外的板将不接触第二变形单元102的凸部。也就是,按照本实施例的板结合结构允许底板11的下面保持它的基本平坦的特征。
现在将描述用于形成第一变形单元101和第二变形单元102的示例性的方法。
布置至少两个板以便各板的预定部分重叠另一个。然后,在板的重叠部分上和下可布置具有对应于第一变形单元101的外形的形状的工具,并且通过向板施加压力形成第一变形单元101。通过布置具有对应于第二变形单元102的外形的形状的工具,并且在形成第一变形单元101的位置上在上和下方向上加压力,然后可形成第二变形单元102。当形成第一变形单元101和第二变形单元102时,即使要结合的板是厚的,在侧方向上在第二变形单元102上的凸部104和凹部103可被变形到需要的程度。而且,在完成用于形成第一变形单元101的工序之前,可开始用于形成第二变形单元102的工序。这种情形提供如上面指出的工序的基本相同的结果。
如果利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和板结合结构来结合图1和图2的显示模块中的底板11和加强构件12,可增加结合力,制造工艺可更方便,并且可获得更大的电稳定性。
就图1的显示模块来说,使用薄板以减小底板11的重量,以及使用加强构件12以加强底板11的强度。传统上,典型地将加强构件12做得比底板11厚。在这种情形下,当应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和板结合结构时,可获得期望的结合力的水平。
当使用铆钉或螺钉结合板时,在板上形成通孔。然而,当利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和板结合结构时,不需要在板上形成通孔和连接紧固件,从而简化了制造工艺并减少了加工时间。
此外,当通过通孔用螺钉结合板时,从板中可产生金属件。金属件可引起连接在底板11的后面上的驱动电路板40的短路。因此,利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和板结合结构防止发生这样的短路。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结合结构的透视图。
参考图5,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结合结构100包括第一变形单元和第二变形单元。从板向上凸起的形状代表第一变形单元,在第一变形单元中心的凹部代表第二变形单元。在俯视图中第一变形单元和第二变形单元基本是圆形,并且在平行于板的平面上该圆基本是同心圆。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简单的工序可容易地结合板至期望的结合力的水平。
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厚板可被结合成期望的形状和结合力。
当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和板结合结构应用于显示模块时,可简化用于制造显示模块的方法,并且可显著改进显示模块的结合力。同样地,由于可避免引起驱动电路板的电路的故障的金属件,可增加显示模块的电稳定性。
对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明显的是,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在本发明中可做各种修改和变化。于是,只要修改和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的范围之内,本发明就覆盖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结合板的方法,包括重叠至少部分第一板和至少部分第二板;在所述重叠部分形成第一变形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变形单元中形成第二变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单元和所述第二变形单元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凸起,并且所述第二变形单元具有比所述第一变形单元小的横截面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一变形单元的形成之前,开始形成所述第二变形单元。
3.一种板结合结构,包括至少部分第一板和至少部分第二板重叠的第一变形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变形单元中的第二变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单元和所述第二变形单元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凸起,并且所述第二变形单元具有比所述第一变形单元小的横截面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结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单元的凹部的深度比所述第二变形单元的凸部的高度大或者相等。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结合结构,其中在俯视图中所述第一变形单元和所述第二变形单元具有基本圆形的形状。
6.一种显示模块,包括显示板;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板的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支撑所述显示板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加强构件,其中所述底板和所述加强构件通过在至少部分所述底板和至少部分所述加强构件重叠的地方形成的第一变形单元和第二变形单元而连接在一起,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单元和所述第二变形单元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凸起,并且所述第二变形单元具有比所述第一变形单元小的横截面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单元的凹部的深度比所述第二变形单元的凸部的高度大或者相等。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在俯视图中所述第一变形单元和所述第二变形单元具有基本圆形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显示板是等离子体显示板。
全文摘要
布置至少部分第一板和至少部分第二板以具有重叠部分,在重叠部分形成第一变形单元,以及在第一变形单元中形成第二变形单元。第一变形单元和第二变形单元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凸起,并且第二变形单元具有比第一变形单元小的横截面宽度。可利用这样的结合结构,以在诸如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中将元件连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B21D53/00GK1801251SQ20051011885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6日
发明者金石山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