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84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机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具有车、铣、钻、镗用途的多功能床。
背景技术
对于机床领域,作为组合机床来说它是集多种动力箱于一身,在其一工位夹具下同时完成多种机加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该组合机床适用于加工专有定型的工件,属于专用机床。如果改变工件的外形、尺寸等,该组合机床就不能得到较好的应用。因此,组合机床不具有灵活的加工和通用性能。而对于普遍机床来说,属于单加工。如车床或钻床只能作为车削或钻削加工,而且机床本身是单独的加工机体,因此带来使用上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研制开发出具有应用范围大,又能容多种机加工于一身,分别进行机加工的多功能机床,是目前机加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机床。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研究和实践,通过对其原有车床组合安装一立式铣床,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
完成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型机床,包括车床床身及其上设置的床头箱、溜板箱和尾座,其中在所述车床床身一侧连接一底座,该底座上安装一个能活动旋转的立式铣床;所述溜板箱上还设置一个可拆卸的铣、镗工作台;所述底座上设有钻削工作台。
在本新型中,所涉及的立式铣床的立柱下部固定连接圆盘座,通过该圆盘座底上设置的定位镙杆与底座端面轴向上凹槽配合连接。这样该立式铣床可做360°旋转。
在本新型中,所涉及的立式铣床的立柱上有一导轨,该导轨上装有升降的动力箱。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机床,是采用加长的车床,其床身最大工作回转直径1000mm,通过配置的立式铣床,可使车床本体上进行车削、铣削、钻削和镗削等多项机加工。并且该铣削加工一次铣削工件长为1.5-2.5m,工作行程为3-5m,稳定性好;另外更换立式铣床上的切削刀具,还可进行钻削加工。此外,在其车床卡盘上通过万向节连接一镗削刀具完成镗削加工,因此该多功能机床,具有机加范围大,通用性强,可加工大工件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所示的多功能机床,包括车床床身1,其上设有床头箱2。该床身1端面的导轨上装有尾座5,以及在床头箱2与尾座5之间的床身1上设置可移动的溜板箱4构成一个整体车床,用以完成对其回转工件的车削加工。在该车床床身1一侧固定连接设有一个底座6。该底座6上有一圆台体,其上轴向开有一定深度的T型凹槽。该凹槽为360°,在其底座6上安装一立式铣床。该立式铣床包括一立柱9,其底端固接一圆盘座8。该圆盘座8的径向分布有定位孔与立式铣床底座6凹槽上设置的定位镙杆安装配合。当转动铣床立柱9时,其上的圆盘底8相对于底座6整体旋转,可连续旋转360°。该立柱9一侧带有固定导轨,在该导轨上装有可进行升降的动力箱10。该动力箱10上可更换铣削、钻削刀具。为满足钻削加工,且在立式铣床底座6的引伸端面设有钻削工作台7。同样为满足车床上具有铣削加工功能,且在所述的车床淄板箱4上安装一个具有铣、镗削工作台3,通过溜板箱4的往复位移控制工作台3实现往复位移。
该多功能机床进行车削加工时,与原有的加工方式相同,不改变原有车床的具有功能;进行镗削加工时,只需车床卡盘上固定一万向节连接的镗削刀具,并安装一个镗膜架,即可完成镗削加工,能倾斜镗削加工30°角的工作范围。当进行铣削加工时,转动立式铣床并定位,使其动力箱10垂直于床身上,在该车床溜板箱4上的工作台3固定加工工件,通过溜板箱4控制铣削工作台3的位移,完成长工件的铣削加工。当进行钻削时,同样旋转立式铣床,将钻削工作固定在钻削工作台7上,控制动力箱10的升降完成钻削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机床,包括车床床身及其上设置的床头箱、滋板箱和尾座,其特征是在所述车床床身(1)一侧连接一底座(6),该底座6上安装一个能旋转的立式铣床;所述溜板箱(4)上还设置一个可拆卸的铣、镗工作台(3);所述底座(6)上设有钻削工作台(7)。
2.按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立式铣床的立柱(9)下部固定连接圆盘座(8),通过该圆盘座(8)上设置的定位镙杆与底座(6)端面轴向上的凹槽配合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立式铣床的立柱(9)上有一导轨,该导轨上安装有升降的动力箱(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机床,包括车床床身及其上设置的床头箱、溜板箱和尾座,其中在所述的床身一侧连接一底座,该底座上安装一个活动旋转的立式铣床;所述溜板箱上还设置一个可拆卸的铣、镗工作台;所述铣床底座一侧设有钻削工作台。该多功能机床具有在车床基体上,可分别完成车、镗、铣、钻削工件加工,可实现一机多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B23Q37/00GK2855630SQ200520024980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刘庆范 申请人:刘庆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