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73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业中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螺母与钢板的连接常规采用焊接方式,主要有点焊和二氧化碳焊接两种。其优点是应用范围广,设备通用性好,缺点是工作效率低,精确定位差,经高温焊接后的钢板部件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以硬化钢质螺母代替冲头的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它能够实现精确定位,提高工作效率,操作工艺简单,美化产品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该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包括上模板、冲头、导套、导柱、活动板、凹模组成,其中,上模板上有冲头和导套,活动板上设置套有弹簧的导柱和与冲头滑动配合的通孔,活动板下面有螺母输送机构,上模板与活动板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凹模与冲头在同心轴线上。
所述的活动板上有螺母位置检测器。
所述的螺母输送机构有螺母输送槽、螺母输送管和管接头组成。
所述的螺母位置检测器是用于检测冲孔螺母位置是否正确的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将上模板上有冲头和导套及在活动板上设置套有弹簧的导柱和与冲头滑动配合的通孔,其作用是保证上模板与活动板之间的相互准确定位,使冲头在工作中能够对准冲孔螺母以及下方的凹模。设置螺母输送机构是利用动力将备用螺母通过螺母输送槽、螺母输送管和管接头送至冲头下方,靠在螺母位置检测器上,检测送至冲头下方螺母位置是否正确。其工作程序为操作工开动压力机,将冲头对准需要嵌入螺母的钢板工件,打开压力机压下手柄,压力机压下上模板,固定于上模板上的导套、固定板、冲头,作为一个组合体向下运动,工作行程等于模具接触工件距离加一个冲孔螺母压入工件部分的深度。此时卸件板、螺母输送部分由弹簧压在工件钢板平面上。冲头继续向下运动时,导柱向上插入导套中,弹簧继续压缩,冲头穿过卸件板上与之精密配合的孔向下滑动。将正对在冲头下方的冲孔螺母压入钢板工件中,废料由凹模的排料孔中排出。此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使用本实用新解决了螺母与钢板工件常规焊接工艺带来的工作效率低,精确定位差,经高温焊接后的钢板部件容易变形等问题。它具有能够精确定位,提高工作效率,操作工艺简单,美化产品外观等优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弹簧,2、导柱,3、导套,4、上模板,5、活动板,6、冲头,7、凹模,8、螺母位置检测器,9、管接头,10、螺母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附图所示。由上模板4、冲头6、导套3、导柱2、活动板5、凹模7组成,其中,上模板4上有冲头6和导套3,活动板5上设置套有弹簧1的导柱2和与冲头6滑动配合的通孔,活动板5下面有螺母输送槽、螺母输送管和管接头组成螺母输送机构,上模板4与活动板5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凹模与冲头在同心轴线上,活动板上有检测冲孔螺母位置是否正确的由电子元件构成的螺母位置检测器8,螺母输送机构有螺母输送槽、螺母输送管和管接头组成。工作程序为操作工开动压力机,将冲头对准需要嵌入螺母的钢板工件,打开压力机压下手柄,压力机压下上模板4,固定于上模板4上的导套3、冲头6,作为一个组合体向下运动,工作行程等于模具接触工件距离加一个冲孔螺母压入工件部分的深度。此时卸件板、螺母输送部分由弹簧1压在工件钢板平面上。冲头继续向下运动时,导柱2向上插入导套3中,弹簧1继续压缩,冲头穿过卸件板上与之精密配合的孔向下滑动。将正对在冲头下方的冲孔螺母压入钢板工件中,废料由凹模7的排料孔中排出。此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冲头、导套、导柱、活动板、凹模组成,其中,上模板上有冲头和导套,活动板上设置套有弹簧的导柱和与冲头滑动配合的通孔,活动板下面有螺母输送机构,上模板与活动板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其特征在于,凹模与冲头在同心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上有螺母位置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输送机构有螺母输送槽、螺母输送管和管接头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冲压嵌入螺母机构,包括上模板、冲头、导套、导柱、活动板、凹模组成,上模板上设有冲头和导套,活动板上设置套有弹簧的导柱和与冲头滑动配合的通孔,活动板下面有螺母输送机构,上模板与活动板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凹模与冲头在同心轴线上,所述的活动板上有螺母位置检测器,所述的螺母输送机构有螺母输送槽、螺母输送管和管接头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保证上模板与活动板之间的相互准确定位,使冲头在工作中能够对准冲孔螺母以及下方的凹模。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精确定位,提高工作效率,操作工艺简单,美化产品外观等优点。
文档编号B23P19/02GK2860723SQ20052012527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相伟, 潘玉建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