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428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盘车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车削外形尺寸较 大、不易转动的圆盘式工件的圆盘车床。二、 背景技术-目前用于车削工件的机械加工设备,都是以工件做主旋转'运动。当需要 加工大型圆盘式工件时,这就需要加工设备非常庞大而复杂,动力需求大,占 地面积大,造成投资大,耗能也大。而对于不易作旋转的圆盘式工件,则无法 进行加工。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圆盘车床,它可用于较大的圆盘式工件的车 削加工,特点适用于工件不易回转的圆盘式工件的车削加工。其结构简单,操 作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能耗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机架、动力变速装 置、回转装置、悬臂、刀架等组成。机架上侧设置有安装孔。回转装置包含有 回转体、主轴等,回转体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上、并能自由回转,主轴的下端 装入机架安装孔中、并能拆卸。动力变速装置包含有输电装置、电机、变速器、 小回转齿轮、大回转齿轮、支座等组成。输电装置为电刷滑环机构,输电装置 的电刷或滑环固定在回转装置主轴的上端,输电装置的滑环或电刷固定在回转 装置的回转体上,固定在主轴上的电刷或滑环与电源接通,固定在回转体上的 滑环或电刷与电机连通(这样当电机随回转体回转时,电源便能通过输电装置 向电机供电),电机、变速器固定在支座上,支座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上, 电机与变速器联接,小回转齿轮固定在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大回转齿轮固 定在回转装置的主轴上,小回转齿轮与大回转齿轮啮合。悬臂固定在回转装置 的回转体上。刀架安装在悬臂上,刀架为可调式刀架。回转装置通过其主轴安 装在机架上、并能拆卸,动力变速装置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上,动力变速 装置的大回转齿轮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主轴上,悬臂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 上,刀架安装在悬臂上。使用时,先将回转装置从机架上卸下,把需要加工的圆盘式工件或带有
圆盘式工件的总成安放在机架上,并使圆盘式工件的中心孔对准机架的安装 孔,并将圆盘式工件固定在机架上,然后将回转装置(连同固定在回转装置上 的动力变速装置、悬臂、刀架等一起)由起重设备吊起,将回转装置的主轴对 准机架的安装孔、装入安装孔固定,使回转装置及安装在回转装置上的动力变 速装置、悬臂、刀架等一起安装在机架上,并利用回转装置及安装在回转装置 上的其它装置的重量一起压在圆盘式工件上,也能起到固定作用。启动电机, 通过变速器带动小回转齿轮,小回转齿轮与大回转齿轮啮合,而大回转齿轮是 固定在主轴上的,主轴又是固定在机架上,主轴不转,大回转齿轮也不转,这 样由小回转齿轮通过变速器、支座带动回转体围绕着主轴旋转,回转体又带动 悬臂、悬臂带动刀架回转,从而实现对圆盘式工件的切削加工。车削直径可通 过刀架的调整来实现。为了实现自动进刀,可在刀架与大回转齿轮之间设置自动进刀装置。自 动进刀装置的结构形式很多,有机械结构,也可有电器控制结构形式的。机械 结构形式也很多,可包含有拨齿、齿轮传动装置等,拨齿固定在大回转齿轮 上,齿轮传动装置与刀架的丝杠联接,拨齿与齿轮传动装置啮合;当回转装置 旋转一圈时,拨齿拨动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带动刀架的进刀的丝杠旋 转一定的角度,使车刀进刀。电器控制的结构形式也很多,可包含有传感器、 调速电机、电控装置等组成。传感器设置在悬臂或刀架上,或其它适当的位置 上;调速电机与刀架的丝杠联接,传感器与电控装置联接,电控装置与调速电 机联接。当回转装置旋转一圈,传感器发出信号给电控装置,电控装置控制调 速电机,调速电机使丝杠旋转一定的角度,使车刀进刀;其进刀量可通过电控 装置来控制。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能回转的刀架,被加工的圆盘式工件不回转,可 大大縮小设备的占地面积,并使设备的结构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用 于较大的圆盘式工件的车削加工,特点适用于工件不易回转的圆盘式工件的车 削加工。其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四、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含有机架l、动力变速装置、回转装
置、悬臂2、刀架3等组成。机架l上侧设置有安装孔。回转装置包含有回转 体4、主轴5等,回转体4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5上、并能自由回转,主轴5 的下端装入机架l安装孔中、并能拆卸。动力变速装置包含有输电装置6、电 机7、变速器8、小回转齿轮9、大回转齿轮IO、支座ll等组成。本实施例的 变速器8为摆线针轮减速器,以实现无级变速;输电装置6为电刷滑环机构, 输电装置6的电刷或滑环固定在回转装置主轴5的上端,输电装置6的滑环或 电刷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固定在主轴5上的电刷或滑环与电源接通, 固定在回转体4上的滑环或电刷与电机7连通(这样当电机7随回转体4回转 时,电源便能通过输电装置6向电机7供电),电机7、变速器8固定在支座 11上,支座ll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电机7与变速器8联接,小回 转齿轮9固定在变速器8的动力输出轴上,大回转齿轮10固定在回转装置的 主轴5上,小回转齿轮9与大回转齿轮10啮合。悬臂2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 转体4上、并在与动力变速装置相反的一侧上,以使回转体4得到平衡。刀架 3安装在悬臂4上。刀架3为可调式刀架;可采用类似立车、摇臂钻床、龙门 刨床等的刀架。回转装置通过其主轴5安装在机架1上、并能拆卸,动力变速 装置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动力变速装置的大回转齿轮10固定在回 转装置的主轴5上,悬臂2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刀架3安装在悬臂 2上。本实施例还在刀架3与大回转齿轮10之间设置有自动进刀装置。自动 进刀装置的结构形式很多,有机械结构,也可有电器控制结构形式的。本实施 例的自动进刀装置采用机械结构,包含有拨齿12、齿轮传动装置13等,拨齿 12固定在大回转齿轮10上,齿轮传动装置13与刀架3的丝杠联接,拨齿12 与齿轮传动装置13啮合;当回转装置旋转一圈时,拨齿12拨动齿轮传动装置 13,齿轮传动装置13带动刀架3进刀的丝杠旋转一定的角度,使车刀进刀。电器控制结构形式的自动进刀装置也很多,可包含有传感器、调速电机、 电控装置等组成。传感器设置在悬臂2或刀架3上,或其它适当的位置上;调 速电机与刀架3的丝杠联接,传感器与电控装置联接,电控装置与调速电机联 接。当回转装置旋转一圈,传感器发出信号给电控装置,电控装置控制调速电 机,调速电机使丝杠旋转一定的角度,使车刀进刀;其进刀量可通过电控装置 来控制。使用时,先将回转装置从机架l上卸下,把需要加工的圆盘式工件水平放置在机架1上,并使圆盘式工件的中心孔对准机架1的安装孔,然后将回转装置(连同固定在回转装置上的动力变速装置、悬臂2、刀架3等一起)由起 重设备吊起在机架l上,使回转装置的主轴5装入安装孔内、并固定,利用回 转装置及安装在回转装置上的其它装置的重量通过大回转齿轮10或与主轴5 连接的其它圆盘一起压在圆盘式工件上,起到固定作用。启动电机7,通过变 速器8带动小回转齿轮9,小回转齿轮9与大回转齿轮10啮合,因大回转齿 轮10是固定的,这样由小回转齿轮9通过变速器8、支座11带动回转体4围 绕着主轴5旋转,回转体4又带动悬臂2、刀架3回转,从而实现对圆盘式工 件的切削加工。车削直径可通过刀架3的调整来实现,其进刀量可通过自动进 刀装置来控制。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用于较大的圆盘式工件的车削加工,特点 适用于工件不易回转的圆盘式工件的车削加工。其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圆盘车床,包含有机架(1)、动力变速装置、刀架(3),刀架(3)为可调式刀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回转装置、悬臂(2);机架(1)上侧设置有安装孔;回转装置包含有回转体(4)、主轴(5),回转体(4)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5)上、并能自由回转,主轴(5)的下端装入机架(1)安装孔中、并能拆卸;动力变速装置包含有输电装置(6)、电机(7)、变速器(8)、小回转齿轮(9)、大回转齿轮(10)、支座(11),输电装置(6)为电刷滑环机构,输电装置(6)的电刷/或滑环固定在回转装置主轴(5)的上端,输电装置的滑环/或电刷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固定在主轴(5)上的电刷/或滑环与电源接通,固定在回转体(4)上的滑环/或电刷与电机(7)连通,电机(7)、变速器(8)固定在支座(11)上,支座(11)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电机(7)与变速器(8)联接,小回转齿轮(9)固定在变速器(8)的动力输出轴上,大回转齿轮(10)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主轴(5)上,小回转齿轮(9)与大回转齿轮(10)啮合;悬臂(2)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刀架(3)安装在悬臂(2)上,回转装置通过其主轴(5)安装在机架(1)上、并能拆卸,动力变速装置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动力变速装置的大回转齿轮(10)固定在回转装置的主轴(5)上,悬臂(2)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回转体(4)上,刀架(3)安装在悬臂(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圆盘车床,其特征在于刀架(3)与大回转齿轮(10) 之间设置自动进刀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削外形尺寸较大、不易转动的圆盘式工件的圆盘车床。包含有机架(1)、动力变速装置、回转装置、悬臂(2)、刀架(3)等。回转装置通过其不转的主轴(5)安装在机架(1)上,动力变速装置和装有刀架(3)的悬臂(2)固定在回转装置的可回转的回转体(4)上,还可在刀架(3)与大回转齿轮(10)之间设置自动进刀装置;其工作时,回转装置在动力变速装置的带动下,带动悬臂(2)和刀架(3)一起回转,实现对圆盘式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具有可用于较大的圆盘式工件、特别适用于工件不易回转的圆盘式工件的车削加工,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B23B3/26GK201042740SQ20072002311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日
发明者峰 吴, 李耐文, 琴 白, 赵洪林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