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变规格/恒规格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

文档序号:300185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变规格/恒规格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薄板坏
连铸连轧(CSP)工艺中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变规格或恒规格的三巻式
和四巻式等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生产技术的发展,短流程生产线产品配
置组合与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即CSP
技术)随着第二代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建设而进一步发展,先进的薄规格 轧制工艺技术得到完善和应用,能够生产开发的热轧板巻的钢种和产品
规格不断增加。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热轧带钢的质量基本上不再与 传统工艺轧制的带钢有什么差别。由于CSP轧机入口区的最佳工艺条件 使薄板坯沿长度和宽度截面的温度分布均匀(±10。C),因此采用薄板
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带钢所获得的板厚精度、凸度、平直度和宽度等 优于传统轧制工艺生产的带钢,并为后续工艺提供了优良的初始条件。
申请号为200710130823,6的"一种薄板坯连铸生产薄带钢巻的方 法"(其公开号为CN101108394A)公开的只是一种采用CSP生产线中合 理的工艺布局及精准工艺参数控制生产厚度为1.2~1.5腿、宽度为 900 ~ 1300mm的低碳钢、低合金钢及IF钢薄带钢巻,对于更薄规格产品 的生产工艺并未提及。除此还有公开号为CN10105248A的"用于单个无 头轧制线的具有两条铸造线的制造热轧超薄带钢的方法和生产线"及授 4又公告号为100335187C的"基于薄板技术来制造超薄热轧带材的方法 和生产线",它们从不同角度提供了轧制薄规格热轧带钢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厚度为0.8~ 1.8mm、宽度为1220 ~ 1265mm的变规格/恒规格的三巻式或四巻式等超 薄热轧带钢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轧制的变规格/恒规格超薄热轧带钢可 有效地拓宽产品大纲、稳定轧制条件、降低轧辊消耗、减少穿带和甩尾 的次数及降低堆钢等轧制事故,还能极大地降低轧机的废品率,即提高 产品的收得率和生产率。
为实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高炉铁水倒入100t 或90t氧气顶底复合吹炼转炉中并加入废钢进行常规冶炼,出炉钢水送 LF炉进行精炼,精炼后钢水送入第一连铸机1和第二连铸机2将精炼钢 水浇铸成板坯(即完成连铸工作),在钢水浇铸过程中采用了电磁振动 结晶器控制(EMBR)技术、结晶器调宽控制(RAM)技术、液芯压下控 制(LCR )技术等。由第一连铸机1或第二连铸机2所拉连铸坯(即板 坯)的长度控制在54 140m、板坯厚度为55 70mm、板坯宽度为1220 ~ 1265mm,其中^1坯厚度55 ~ 70mm主要通过液芯压下控制冲支术来调节, 板坯宽度1220 ~ 1265mm由结晶器调宽控制技术来保证。由第一连铸机1 浇铸的半无头板坯送入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中加热,第一辊底式均热炉 3的温度控制在105 0 ~ 115 (TC 。在笫 一连铸机1浇铸半无头板坯的同时, 第二连铸机2进行单坯浇铸,由第二连铸机2生产的板坯进入第二辊底 式均热炉4中加热和储存,均热温度亦为1050 ~1150°C。并在第一连铸 机1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进行半无头轧制的间隙通过第二辊底式均热 炉4的摆动段摆渡到轧制线进行单坯轧制。
把从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中出来的半无头板坯输送到轧机区域的高 压水除鳞机5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除鳞后的板坯送入精连轧机组 6进行轧制。以上所述的生产程度都是已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由精连 轧机组6轧制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为变规格和(或)恒规格轧制模式, 所述变规格轧制模式为分切的多个成品巻厚度均不同或部分不同,恒规 格轧制模式为分切的多个成品巻厚度相同。变规格轧制模式生产的成品巻厚度为0. 8~1.8mm的三巻式或四巻式热轧带钢,恒规格轧制模式生 产的成品巻厚度可选自1.2mm或1.4mm或1. 8mm等的三巻式热轧带钢, 四巻式热礼带钢分为成品巻一、成品巻二、成品巻三、成品巻四,而三 巻式热轧带钢为成品巻一、成品巻二、成品巻三。
① 成品巻一
由第一连铸机1连铸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均热后的板坯经高压水 除鳞机5除鳞后先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控制 在48 ~60%, Fl的轧制力为8108 ~ 34891KN,由Fl轧出的坯厚为21. 8 ~ 37. 6腿;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下 率控制在45~64%, F2的轧制力为6438~ 30211KN,由F2轧出的坯厚为 9. 2 ~ 17. 9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机架F3, F3 的压下率控制在30~57%, F3的轧制力为12973 - 29323KN,由F3轧出 的坯厚为5. 4 ~ 8. 7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才几组6的第四机架 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 50%, F4的轧制力为12863 ~ 25827KN,由 F4轧出的坯厚为2. 9 ~ 5. 2隱;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 五机架F5,F5的压下率控制在10 45。/。,F5的轧制力为14368 ~ 18830KN, 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1 ~ 3. 5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六^IL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13~48%, F6的轧制力为12689 ~ 18283KN,从F6轧出的坯厚为1. 3~2. 5mm;由F6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末机架)F7, F7的压下率控制在18~33%, F7 的轧制力为4418~ 14059KN,由F7轧出的带钢厚度为1. 0 ~ 1. 8mm,终 轧温度为860 ~ 88(TC 。从第七机架F7轧制出的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 器7降温,降温后的带钢由高速飞剪8切分,切分后的带钢再经第一巻 取机9或第二巻取机10巻取成为成品巻一,所述成品巻一的宽度为 1229 ~ 1263mm、长度为707 ~ 1925m、重量为13 23t。
② 成品巻二
紧接成品巻一后就是成品巻二 ,从成品巻一 过渡到成品巻二的过渡段轧制时间为1~3秒。
由第一连铸机1连铸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均热后的板坯经高压水 除鳞机5除鳞后先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控制 在48~63%, Fl的轧制力为8395 ~ 35363KN,由Fl轧出的坯厚为21. 6 ~ 37. 5mm;从Fl出来的每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下 率控制在43~66%, F2的轧制力为12303 - 29756KN,由F2轧出的坯厚 为8. 9 ~ 17. 5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才几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0~ 57%, F3的轧制力为12973 ~ 30194KN,由F3轧 出的坯厚为5. 1 ~ 8. 9mm;由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四机 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28~50%, F4的轧制力为15700 ~ 27189KN, 由F4轧出的坯厚为2. 9~5. 2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才几组6 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10~45%, F5的轧制力为14997 ~ 18710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1. 9 ~ 3. 3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笫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13~46%, F6的轧制力为 13197 ~ 18283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2~2. 2mm;从F6出来的坯料进 入精连轧^U且6的第七架F7, F7的压下率控制在14 ~ 39%, F7的轧制 力为6722 ~ 14059KN,由F7轧出的带钢厚度为0. 9~1.6腿,终轧温度 为860 - 88(TC,从第七机架F7轧制出来的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器7 中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切分,切分后的带钢由第一巻取才几9或第二巻取 机10巻取成成品巻二,成品巻二的宽度为1229 ~ 1264mm、长度为707 ~ 2138m、重量为13~23t。
③成品巻三
紧4妄成品巻二后就是成品巻三,从成品巻二过渡到成品巻三的过渡 段轧制时间为1~5秒。
由第一连铸机1连铸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均热后的板坯经高压水 除鳞机5除鳞后先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控制 在48 ~63%, Fl的轧制力为81,08 ~ 37709KN,由Fl轧出的坯厚为21. 7 ~37.4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下 率控制在43~66%, F2的轧制力为13773 ~ 37668KN,由F2轧出的坯厚 为8. 5 ~ 17. 5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机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4~57%, F3的轧制力为12973 - 29669KN,由F3轧 出的坯厚为4. 9 ~ 8. 9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四机 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50%, F4的轧制力为19902 ~ 26793KN, 由F4轧出的坯厚为2. 8 ~ 5. 2mm;由F4轧出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五才几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10~45%, F5的轧制力为14997 -25858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i. 7 ~ 3. 3mra;从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13 ~ 48%, F6的轧制力为 12689 ~ 24465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1 ~ 2. 2mm;从F6出来的坯料进 入砵青连轧^i且6的第七架F7, F7的压下率控制在14 ~ 33%, F7的轧制 力为6722 - 19506KN,从F7轧出的带钢厚度为0. 8 ~ 1. 6mm,终轧温度 为860 ~ 880°C。从第七才几架F7轧制出来的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器7 中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切分,切分后的带钢由第一巻取机9或第二巻取 机10巻取成为成品巻三,成品巻三的宽度为1229 ~ 1265mm、长度为 707 ~ 2406m、重量为13~23t。 ④成品巻四
紧才妄成品巻三后就是成品巻四,从成品巻三过渡到成品巻四的过渡 段轧制时间为2~4秒。
由第一连铸机1连铸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均热后的板坯经高压水 除鳞机5除鳞后先进入精连机轧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控制 在59~60%, Fl的轧制力为8108~ 31338KN,由Fl轧出的坯厚为21. 8 ~ 22. 3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积i且6的第二冲几架F2, F2的压下 率控制在54~59%, F2的轧制力为14707 ~ 29816KN,由F2轧出的坯厚 为9. 2 ~ 10. G腿;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机架F3, F3 的压下率控制在34~46%, F3的轧制力为22735 ~ 29323KN,由F3轧出的坯厚为5. 4 ~ 6. l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四机架 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48%, F4的轧制力为24110 ~ 25827KN,由 F4轧出的坯厚为3. 2 ~ 3. 8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才几组6的第 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22 ~ 45%, F5的轧制力为16627 ~ 18678KN, 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1 ~2. 5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六才几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29~48%, F6的轧制力为12689 ~ 16025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3-1. 5mm;从F6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第七架F7, F7的压下率控制在24~33%, F7的轧制力为 10401 ~ 11978KN,终轧温度为860 ~ 880°C,由F7轧出的带钢厚度为 1. 0隱。从第七机架F7轧制出来的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器7中降温后 由高速飞剪8切分,切分后的带钢由第一巻取机9或第二巻取才几10巻 取成成品巻四,成品巻四的宽度为1259 ~ 1263mm、长度为990 ~ 1925m、 重量为13~23t。
由以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采用半无头轧制技术生产变规格/恒规 格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① 提高穿带效率。单坯轧制过程中穿带时产生的弯曲和蛇形是由于 无张力产生的头尾特有现象,而采用半无头轧制时,由于带钢头尾之间 是连为一体的,并保持有一种张力轧制,可实现稳定轧制,不会发生蛇 形现象。
② 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成材率。半无头轧制可使整个带巻保持 恒定张力实现稳定轧制,不会发生由轧辊热膨胀和磨损模型引起的预测 误差,以及调整误差产生的板厚变化和板凸度变化,可显著提高板厚精 度,使带钢巻显示出优良的伸长率和正常的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经稳定 轧制也提高了温度精度。
③ 提高了生产率。由于半无头轧制技术减少了抛尾和穿带的次数, 节省了其间的时间间隔,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连铸拉速的空间,从而提高 了生产率。④ 可采用工艺润滑技术。热轧带钢时采用的工艺润滑制度可以生产 具有优良性能的钢板,当板坯的头部通过精连轧机组后直到最后部分板 带通过轧机时的较长时间内都可实现稳定润滑。
⑤ 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在半无头轧制过程由于减少了穿带和抛尾 的次数,因而减少了因甩尾、折叠造成的轧辊损伤。
可生产薄而宽的钢板和超薄规Pf各板。采用半无头轧制可以将非常 难轧的超薄规格板夹在较容易轧制的厚规格板之间,使其头尾加上张力 进行稳定轧制。


附图为本发明所述的 一种采用半无头轧制技术生产变规格/恒规格 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的生产流程布置示意图,亦为本发明的摘要附图。
图中l为第一连铸才几,2为第二连铸机,3为第一辊底式均热炉,4为第 二辊底式均热炉,5为高压水除鳞机,6为精连轧机组,7为层流冷却器, 8为高速飞剪,9为第一巻取机,10为第二4^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 描述。
实施例l:变规j各轧制多批
采用一切三的半无头变规格轧制模式,即一块半无头长坯分切三个 成品巻,成品巻一的厚度不同于成品巻二、成品巻三的厚度,各成品巻 的厚度顺序为1. 8mm~ 1. 6mm~ 1. 6mm,成品巻宽度为1229 ~1231mm。
将高炉铁水倒入ioot氧气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并向转炉内加入废钢 进行常规冶炼,出炉钢水送LF炉进行精炼,精炼后的钢水送第一连铸 机1和第二连铸机2完成精炼钢水的浇铸工作,成为连铸坯(即板坯)。 在钢水浇铸时采用电》兹振动结晶器控制(EMBR)技术保证连铸坯质量, 采用结晶器调宽控制(RAM)技术确保连铸坯宽皮为1220mm,采用液芯 压下控制(LCR)技术保证连铸坯厚度为70mm。以上所述的电磁振动结晶器控制技术、结晶器调宽控制技术及液芯压下控制技术均为已有技 术。
由第一连铸机1所拉连铸坯(即板坯)的长度为60 ~ 99m、宽度为 1220mm、厚度为70mm。第一连铸机l浇铸的半无头板坯送入第一辊底式 均热炉3中加热,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的加热温度为1050 ~1150°C。在 第一连铸机1浇铸半无头板坯的同时,第二连铸机2进行单坯浇铸,由 第二连铸机2生产的板坯进入第二辊底式均热炉4中在温度为1050 ~ 115(TC条件下进行均热和储存,并在第一连铸机1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 3进行半无头轧制的空隙通过第二辊底式均热炉4的摆动段摆渡到轧制 线进行单坯轧制。由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出来的连铸坯(即板坯)输送 到轧机区域的高压水除鳞机5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并进入由七个机 架构成的精连轧机组6进行轧制。
本实施例为三巻式变规格超薄热轧带钢(即板巻),有成品巻一、 成品巻二和成品巻三,其中成品巻一的厚度为1.8mm,成品巻二的厚度 为1. 6mm,成品巻三的厚度为1. 6mm。
①对成品巻一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 控制在48~60%, Fl的轧制力为23826 - 28923KN,由F1轧出的坯厚为 28. 9 ~ 37. 6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 的压下率控制在45~64%, F2的轧制力为22270 ~ 27875KN,由F2轧出 的坯厚为12. 1 ~ 17. 9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L组6的第三才几 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41 52。/。, F3的轧制力为20462 ~ 24250KN, 由F3轧出的坯厚为7. 0 ~ 8. 7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四机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4~43%, F4的轧制力为19001 -22503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4. 4 ~ 5. 2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冲几组6的第五才几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28~35%, F5的制力为 14368 - 17009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3. 1 ~ 3. 5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25~31%, F6的轧 制力为13340 ~15812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2. 2 ~ 2. 5mm;从F6出来 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F7 (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 18~27%, F7的轧制力为9666 ~ 12432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度 为1. 8mm,终轧温度为860 ~ 88(TC ,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 高速飞剪8切分,由第一巻取机9巻取成为成品巻一,成品巻一重量为 13~23t、长度为778 ~ 1283m、宽度为1229 ~ 1231mm。 ②对成品巻二
当1. 8mm厚度的成品巻一轧制完后有1 ~ 3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轧 制1. 6mm厚度的成品巻二。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 控制在48~63%, Fl的轧制力为26847 - 32368KN,由F1轧出的坯厚为 27. 1 ~ 37. 4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 的压下率控制在43~66%, F2的轧制力为24781 - 28895KN,由F2轧出 的坯厚为10. 7 ~ 17. 5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机 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43 56。/。, F3的轧制力为20520 ~ 25285KN, 由F3轧出的坯厚为5. 7 ~ 8.9腿;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四机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7~43%, F4的轧制力为19902 ~ 24069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3. 5 ~ 5. 2mm;从F4由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29 ~ 37%, F5的轧制力为 14997 ~ 17733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5 ~ 3. 3mm;由F5轧出的坯料进 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24~33%, F6的轧 制力为13205 - 16473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9 ~ 2. 2隨;从F6出来 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F7 (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 14~26%, F7的轧制力为9606 ~12146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度 为1. 6mm,终轧温度为860 ~ 880°C ,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 高速飞剪8切分再经笫二巻取机10巻取成为成品巻二,成品巻二的重量为13 23t、长度为875 ~ 1443m、宽度为1229 ~ 1231mm。 ③只于成品巻三
当1. 6腿厚度的成品巻二轧制完后有1 ~ 3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轧 制1.6醒厚度的成品巻三,成品巻三照成品巻二的技术参数轧制,经层 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切分再由第一巻取机9巻取成为成品巻 三,成品巻三的重量为13~23t、长度为875 ~ 1443m、宽度为1229 ~ 1231mm。
实施例2:恒^!^各轧制多批
采用一切三的半无头恒规格轧制模式,即一块半无头长坯分切三个 成品巻,各成品巻的厚度规格顺序为1. 4mm ~ 1. 4mm ~ 1. 4mm,成品巻宽 度为1259 ~1261mm。用此半无头恒规格轧制模式亦可轧厚度为1. 2mra 或1. 6腿或1. 8腿等的恒规格热轧带钢,宽度可控制在900 ~ 1600隱的 范围。
将高炉铁水倒入100t氧气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并向转炉内加入废钢 进行常规冶炼,出炉钢水送LF炉进行精炼,精炼后的钢水送第一连铸 机1和第二连铸机2完成精炼钢水的浇铸工作,变成连铸坯(即板坯)。 在钢水浇铸时采用电磁振动结晶器控制技术保证连铸坯质量,采用结晶 器调宽控制技术确保连铸坯宽度为1250腿,采用液芯压下控制技术保证 连铸坯厚度为55mm。以上所述电磁振动结晶器控制、结晶器调宽控制、 液芯压下控制技术均为已有技术。由第一连铸机1所拉连铸坯(即板坯) 的长度为54 ~ 105m。第一连铸机1浇铸的半无头板坯送入第一辊底式均 热炉3中加热(即均热),加热温度为1050 ~1150°C。在第一连《寿才几1 浇铸半无头板坯的同时,第二连铸机2进行单坯浇铸,由第二连铸机2 生产的板坯进入第二辊底式均热炉4中在温度为1050 115(TC条件下 进行均热和储 存,并在第一连铸4几1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进行半无头 轧制的空隙通过第二辊底式均热炉4的摆动段摆渡到轧制线进行单坯轧 制。由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出炉的连铸坯(即板坯)输送到轧机区域的高压水除鳞机5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并进入由七个机架构成的精连
轧机组6进行轧制。
本实施例为三巻式恒规格超薄热轧带钢,有成品巻一、成品巻二、
成品巻三,它们的厚度均为1.4mm。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 控制在49 ~ 50%, Fl轧制力为8395 ~ 30211KN,由Fl轧出的坯厚为27. 5 ~ 28. lmm;从Fl出来后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 下率控制在55~58%, F2的轧制力为13773 - 29756KN,由F2轧出的坯 厚为11. 8 ~ 12. 4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才几组6的第三才几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51 ~ 57%, F3的轧制力为12973 ~ 26631KN,由F3轧 出的坯厚为5. 3 ~ 5. 8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四机 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40~50%, F4的轧制力为21989 ~ 25381KN, 由F4轧出的坯厚为2. 9 ~ 3. 2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10~28%, F5的轧制力为16471 -18710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3 ~ 2. 6隱;从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L组6的第六^/L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13 ~ 35%, F6的轧制力为 14847 - 18283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7 ~ 2. Omm;从F6出来的坯料进 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F7 (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18 ~ 30%, F7的轧制力为6722 - 14059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度为1. 4mm, 终轧温度为860 ~ 880°C,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 切分,由第一取巻取机9巻取成为成品巻一。
当1. 4mm厚度的成品巻一轧制完后有1 ~ 3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继 续轧制1.4ram厚度的成品巻二,轧制成品巻二的技术参数与轧制成品巻 一的技术参数相同。
当厚度为1. 4mm的成品巻二轧制完后有1 ~ 3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 继续轧制厚度为1.4腿的成品巻三,轧制成品巻三的技术参数与轧制成 品巻一和成品巻二的相同,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切分再
17经第二巻取机10巻取成为成品巻二及经第一巻取机9巻取成为成品巻
成品巻一、成品巻二、成品巻三的重量都为13~23t、长度为707 ~ 1375m、宽度为1259 ~1261mm。 实施例3:变類L格轧制多批
采用一切四的半无头变规格轧制模式,即一块半无头长坯分切四个 成品巻,各成品巻的厚度规格顺序为1. 3mm ~ 1. 2腿~ 1. Omm ~ 1. Omm,各 成品巻宽度在1259 1263mm之间(其宽度亦可控制在900 1600mm范 围),厚度分布为成品巻一为1.3mm,成品巻二为1. 2mm,成品巻三为 1. Omm,成品巻四为1. Omm。
将高炉铁水倒入ioot氧气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并向转炉内加入废钢 进行常规冶炼,出炉钢水送LF炉进行精炼,精炼后的钢水由第一连铸 机1和第二连铸机2完成精炼钢水的浇铸工作,变成连铸坯(即板坯)。 在钢水洗铸时采用电^兹振动结晶器控制技术保证连铸坯质量,采用结晶 器调宽控制技术确保连铸坯宽度为1250腿,采用液芯压下控制技术保证 连铸坯厚度为55mm。以上所述电磁振动结晶器控制、结晶器调宽控制、 液芯压下控制等技术均为已有技术。由第一连铸机1所拉连铸坯(即板 坯)的长度控制在72 ~ 140m。第一连铸机1浇铸的半无头板坯送入第一 辊底式均热炉3中加热(即均热),加热温度为1050 ~115(TC,在第一 连铸机l浇铸半无头板坯的同时,第二连铸机2进行单坯浇铸,由第二 连铸机2生产的板坯进入第二辊底式均热炉4中在温度为1050 ~1150 。C条件下进行均热和储存,并在第一连铸机1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进 行半无头轧制的空隙通过第二辊底式均热炉4的摆动段摆渡到轧制线进 行单坯轧制。由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出炉的连铸坯(即板坯)输送到轧 机区域的高压水除鳞机5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并进入由七个机架构 成精连轧机组6进行轧制。
本实施例为四巻式变规格与恒规格超薄热轧带钢,有成品巻一、成品巻二、成品巻三、成品巻四,其中成品巻一的厚度为1. 3mm,成品巻 二的厚度为1. 2mm,成品巻三和成品巻四的厚度为1. Omm。
① 对成品巻一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 控制在57~58%, Fl的轧制力为10120 ~ 34891KN,由F1轧出的坯厚为 23. 1 ~ 23. 5mm;从Fl出来后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52 ~ 56%, F2的轧制力为6438 ~ 28257KN,由F2轧 出的坯厚为10. 3 ~ 11. O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才几组6的第三 机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0~42%, F3的轧制力为20613 ~ 26332KN, 由F3轧出的坯厚为6. 4 ~ 7. 2腿;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四机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44%, F4的轧制力为12863 ~ 25332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4. 0 ~ 4. 5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28 ~ 40%, F5的轧制力为 16791 ~ 18830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7 ~ 2. 9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 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30~ 45%, F6的轧 制力为15003 ~ 17238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6 ~ 1. 9mm;从F6出来 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F7 (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 19~32%, F7的轧制力4418~ 12655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度为 1. 3mm,终轧温度为860 ~ 880°C,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高 速飞剪8切分再经第一巻取机9巻取成为成品巻一,成品巻一的宽度为 1259 ~1261mm、长度为761 ~ 1480m、重量为13 23t。
② 对成品巻二
当1. 3mm厚度的成品巻一轧制完后有1 ~ 3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轧 制1. 2mm厚度的成品巻二。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 控制在57~59%, Fl的轧制力为14421 ~ 35363KN,由F1轧出的坯厚为 22. 8 ~ 23. 5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53~57%, F2的轧制力为12303 ~ 28587KN,由F2轧出 的坯厚为10. 0 ~ 10. 6mm;由F2轧出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机 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0~43%, F3的轧制力为21263 ~ 30194KN, 由F3轧出的坯厚为6. 1 ~ 7. Omm; 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四^/L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28~46%, F4的轧制力为15700 ~ 27189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3. 8 ~ 4. 4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26 ~ 43%, F5的轧制力为 15772 - 18248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5 ~ 2. 8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 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24 ~ 46%, F6轧制 力为13197 ~ 15806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5 ~ 1. 9mm;从F6出来的 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F7(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20 ~ 37y。,F7轧制力为9552 ~ 11597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度为1. 2mm, 终轧温度为860 ~ 880°C,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 切分再经第二巻取机10巻取成为成品巻二。成品巻二的宽度为1259 ~ 1262mm、长度为825 ~ 1604m、重量为13 23t。 ③对成品巻三
当1. 2mm厚度的成品巻二轧制完后有1 ~ 3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轧 制1. Omm厚度的成品巻三。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 控制在59 ~ 60%, Fl轧制力为8108 ~ 31338KN,由Fl轧出的坯厚为21. 8 ~ 22. 3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下 率控制在45~59%, F2轧制力为14707 ~ 29816KN,由F2轧出的坯厚为 9. 2 ~ 10. O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冲几组6的第三冲几架F3, F3 的压下率控制在34~46%, F3的轧制力为22735 - 29232KN,由F3轧出 的坯厚为5. 4 ~ 6. l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四机架 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48%, F4的轧制力为24100 ~ 25827KN,由 F4轧出的坯厚为3. 2 ~ 3. 8腿;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22 ~ 45%, F5的轧制力为16627 ~ 18678KN, 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1 ~ 2. 5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29~48%, F6的轧制力为1"89~ 160250,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3~ 1. 5mm;从F6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F7 (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24 ~ 33%, F7的 轧制力为10401 ~ 11978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度为1. Omm,终 轧温度为860 ~ 880t,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切 分再经第一巻取机9巻取成为成品巻三,成品巻三的宽度为1259 ~ 1263mm、长度为990 ~ 1925m、重量为13 23t。 ④对成品巻四
当1. Omm厚度的成品巻三轧制完后有2 ~ 4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再 轧制1. Omm厚度的成品巻四。
由于成品巻四的厚度与成品巻三的厚度都等于1. Q腿,因此精连轧 机组6的各机架Fl ~ F7的技术参教相同。
成品巻四由第二J^l机10巻取,成品巻四的宽度为1259 ~ 1263mm、 长度为990 ~ 1925m、重量为13 23t。
实施例4:变规格轧制多批
采用一切三的半无头变规格轧制模式,即一块半无头长坯分切三 个成品巻,各成品巻的厚度规格顺序为1.0隱~0. 9隨 0.8mm。厚度为 1. 0腿的成品巻一的宽度为1259 ~ 1263mm、长度为990 ~ 1925m,厚度为 0. 9mm的成品巻二的宽度为1259 ~ 1264mm、长度为1100 ~ 2138m,厚度 为0. 8隱的成品巻三的宽度为1259— 1265醒、长度为1237 ~ 2406m、重 量为13~23t。
将高炉铁水倒入ioot氧气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并向转炉内加入废钢 进行常规冶炼,出炉钢水送LF炉进行精炼,精炼后的钢水送第一连铸 机1和第二连铸机2完成精炼钢水的浇铸工作,变成连铸坯(即板坯)。 在钢水浇铸时采用电磁振动结晶器控制技术保证连铸坯质量,采用结晶器调宽控制技术确保连铸坯宽度为1250mm,采用液芯压下控制技术保证 连铸坯厚度为55mm。以上所述电磁振动结晶器控制、结晶器调宽控制、 液芯压下控制技术均已有技术。由第一连铸机1所拉连铸坯(即板坯) 的长度控制在54 ~ 105m,第一连铸机1浇铸的半无头板坯送入第一辊底 式均热炉3中加热(即均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 ~1150°C;在第一 连铸机l浇铸半无头板坯的同时,第二连铸机2进行单坯浇铸,由第二 连铸机2生产的板坯进入第二辊底式均热炉4中在温度为1050 ~ 1150°C 条件下进行均热和储存,并在第一连铸机1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进行 半无头轧制的空隙通过第二辊底式均热炉4的摆动段摆渡到轧制线进行 单坯轧制。由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出炉的连铸坯(即板坯)输送到轧机 区域的高压水除鳞机5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并进入由七个机构架成 的精连轧机组6进行轧制。
本实施例为三巻式变规格超薄热轧带钢,有成品巻一、成品巻二、 成品巻三,其中成品巻一的厚度为l.Oram,成品巻二的厚度为0. 9mm, 成品巻三的厚度为0. 8mm。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 控制在59~60°/。, Fl的轧制力为8108 ~ 31338 KN,由F1轧出的坯厚为 21.8 ~22. 3mm;从Fl出来后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54 59。/。, F2的轧制力为14707 ~29816KN,由F2轧 出的坯厚为9. 2 ~ 10. O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机 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4~46%, F3的轧制力为22735 ~ 29232KN, 由F3轧出的坯厚为5. 4~6. l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四机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48%, F4的轧制力为24110 ~ 25827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3. 2 ~ 3. 8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初i且6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22 ~ 45%, F5的轧制力为 16627 ~ 18678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1 ~ 2. 5mm;由F5轧出的坯料进 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六4几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29 ~ 48%, F6的轧制力为12689 ~ 16025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3 ~ 1. 5mm;从F6出来 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F7 (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 24~33%, F7轧制力为10401 ~ 11978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度 为1. Omm,终轧温度为860 ~ 880°C,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 高速飞剪8切分再经第一g机9 ^成为成品巻一。
当1. 0讓厚度的成品巻一轧制完后有2 ~ 4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轧 制0. 9mm厚度的成品巻二。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 为控制在60~61°/。, Fl的轧制力为30153 ~ 31407KN,由F1轧出的坯厚 为21. 6 ~ 22. l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才几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56~60%, F2的轧制力为25856 ~ 28192KN,由F2轧 出的坯厚为8. 9 ~ 9. 5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机 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8~46%, F3的轧制力为26691 ~ 29232KN, 由F3轧出的坯厚为5. 1 ~ 5. 5隨;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四才几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3~45%, F4的轧制力为2^71 ~ 25811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3. 0 ~ 3. 4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枳4且6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30~45%, F5的轧制力为 18121 ~ 18678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1.9~2. l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 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26 ~ 43%, F6的轧 制力为15099 - 15752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2 ~ 1. 4mm;从F6出来 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7 (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 25~39°/。, F7的轧制力为11000 - 12029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 度为0. 9mm,终轧温度为860 ~ 880°C,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 由高速飞剪8切分再经第二巻取机10巻取成为成品巻二。
当0. 9mm厚度的成品巻二轧制完后有3 ~ 5秒的过渡段轧制时间轧 制0. 8mm厚度的成品巻三。
将除鳞后的板坯先送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的压下率控制在60~61%, Fl轧制力为36984 - 37709KN,由Fl轧出的坯厚为 21.7 ~21. 9mm;从Fl出来后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二机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58 ~ 61%, F2的轧制力为35221 ~ 37668KN,由F2轧 出的坯厚为8. 5 ~ 9. l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三机 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为37 ~ 46%, F3的轧制力为26859 ~ 29669KN, 由F3轧出的板坯厚为4. 9 ~ 5. 4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 6的第四才几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9~48%, F4的轧制力为25089 ~ 26793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2. 8 ~ 3. Omm;从F4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36 ~ 43%, F5的轧制力为 22499 - 25858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1. 7 ~ 1. 8mm;从F5出来的坯料进 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六才;L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29 ~ 39%, F6的轧 制力为18121 — 24465KN,由F6寿L出的坯厚为1. 1 ~ 1. 2mm; 乂人F6出来 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七机架F7 (末机架),F7的压下率控制在 27~33%, F7的轧制力为18901 - 19506KN,最后从F7轧制出的带钢厚 度为0. 8mm,终轧温度为860 ~ 880flC,热轧带钢经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 由高速飞剪8切分再经第一巻取冲几9巻:f又成为成品巻三。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变规格/恒规格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将高炉铁水倒入100吨或90吨的氧气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并向炉内加入废钢进行常规冶炼,出炉钢水送LF炉进行精炼,精炼后的合格钢水送入第一连铸机(1)和第二连铸机(2)浇铸成板坯;由第一连铸机(1)浇铸的半无头板坯送入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中在1050~1150℃温度下加热,把从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中出来的半无头板坯输送到轧机区域的高压水除鳞机(5)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其特征在于除鳞后的板坯进入由第一机架F1、第二机架F2、第三机架F3、第四机架F4、第五机架F5、第六机架F6、第七机架F7构成的精连轧机组(6)轧成超薄热轧带钢,由精连轧机组(6)轧成的超薄热轧带钢的终轧温度控制在860~880℃、厚度为0.8~1.8mm;超薄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器(7)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根据各个钢卷的重量切分成3~4个钢卷,各个钢卷由第一卷取机(9)和第二卷取机(10)两台地下卷取机交替卷取为成品卷一、成品卷二、成品卷三、成品卷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变规格/恒规格 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连铸机(l)浇铸半无头板 坯和第二连铸机(2)进行单坯浇铸时,采用电磁振动结晶器控制技术 保证板坯的质量,采用结晶器调宽控制技术保证板坯宽度在1220 ~ 1250mm范围,采用液芯压下控制技术保证板坯厚度为55 ~ 7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变规格/恒规格 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成品巻一由第一连铸机(1)连铸及第一辊底式均选炉(3 )均热后的板坯经 高压水除鳞机(5)除鳞后先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 的压下率控制在48~60%, Fl的轧制力为8108~ 34891KN,由F1轧出的坯厚为21. 8 ~ 37. 6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二机 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45 64。/。, F2的轧制力为6438 ~ 30211KN,由 F2轧出的坯厚为9. 2 ~ 17. 9腿;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 的第三机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0~57%, F3的轧制力为12973 ~ 29323KN,由F3轧出的坯厚为5. 4 ~ 8. 7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才几组(6)的第四^/L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50%, F4的轧制力 为12863 - 25827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2. 9 ~ 5. 2mm;从F4出来的坯 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10 ~ 45%, F5的轧制力为14368 - 18830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2. 1 ~ 3. 5mm;从 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 13~48%, F6的轧制力为12689 - 18283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3~ 2. 5隱;从F6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七机架F7, F7的压 下率控制在18~33%, F7的轧制力为4418~ 14059KN,由F7轧制出的带 钢厚度为1. 0 ~ 1. 8mm,终轧温度为860 ~ 880°C; 从第七机架F7轧制出 的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器(7)中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切分再经第 一巻取才几(9)巻取成为成品巻一,成品巻一的宽度为1229 1263mm、 宽度为707 ~ 1925ra、重量为13 ~ 23t; ②成品巻二从成品巻一过渡到成品巻二的过渡段轧制时间为1 ~ 4秒; 由第一连铸机(1 )连铸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均热后的板坯经 高压水除鳞机(5)除鳞后先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 的压下率控制在48~63%, Fl的轧制力为8395 - 35363KN,由F1轧出的 坯厚为21. 6 ~ 37. 5醒;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二机 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43~66%, F2的轧制力为12303 ~ 29756KN, 由F2轧出的坯厚为8. 9 ~ 17. 5隨;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 的第三机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0~57%, F3的轧制力为12973 -30194KN,由F3轧出的坯厚为5. 1~8. 9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四机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28 ~ 50%, F4的轧制力 为15700 - 27189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2. 9 ~ 5. 2mm;从F4出来的坯 料进入精连轧^L组(6 )的第五才几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10 ~ 45%, F5的轧制力为14997 - 18710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1. 9 ~ 3. 3mm,从 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 13~46%, F6的轧制力为13197 - 18283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2 ~ 2. 2mm;从F6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七机架F7, F7的压 下率控制在14~39%, F7的轧制力为6722 - 14059KN,由F7轧出的带钢 厚度为0.9-1.6mm,终轧温度为860 ~ 880°C,从第七机架F7轧制出的 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器(7)中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切分由第二巻 取机(10)巻取成为成品巻二,成品巻二的宽度为1229 ~ 1264mm、长度 为707 ~2138m、重量为13~23t; ③成品巻三从成品巻二过渡到成品巻三的过渡段轧制时间为1 ~ 5秒; 由第一连铸机(1 )连铸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 )均热后的板坯经 高压水除鳞机(5)除鳞后先进入精连轧机组(6)的第一机架Fl, Fl 的压下率控制在48~63%, Fl的轧制力为8108~ 37709KN,由F1轧出的 坯厚为21. 7 ~ 37. 4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二机 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43~66%, F2的轧制力为13773 ~ 37668KN, 由F2轧出的坯厚为8. 5 ~ 17. 5匪;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 '的第三机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4~57%, F3的轧制力为12973 ~ 29669KN,由F3轧出的坯厚为4. 9 ~ 8. 9隱;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枳ilL ( 6 )的第四才几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 ~ 50%, F4的轧制力 为19902 ~ 26793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2. 8 ~ 5. 2mm;从F4出来的坯 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10 ~ 45%, F5的轧制力为14997 ~ 25858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1. 7 ~ 3. 3mm;从 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六机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13~48%, F6的轧制力为12689 - 24465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1 ~ 2. 2mm;从F6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七机架F7, F7的压 下率控制在14~33%, F7的轧制力为6722 - 195060,由F7轧制出的带 钢厚度为0.8~1.6mm,终轧温度860 ~ 880°C,从第七机架F7轧制出的 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器(7)中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切分再经第一 巻取才几(9)巻取成为成品巻三,成品巻三的宽度为1229 ~ 1265mm、长 度为707 2406m、重量为13 23t; ④成品巻四从成品巻三过渡到成品巻四的过渡段轧制时间为2 ~ 4秒; 由第一连铸机(1 )连铸及第一辊底式均热炉(3 )均热后的板坯经 高压水除鳞机(5)除鳞后先进入精连轧机线(6)的第一机架Fl, Fl 的压下率控制在59~60%, Fl的轧制力为8108 - 31338KN,由Fl轧出的 坯厚为21. 8 ~ 22. 3mm;从Fl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要组(6 )的第二机 架F2, F2的压下率控制在54~59%, F2的轧制力为14707 ~ 29816KN, 由F2轧出的坯厚为9.2-10. Omm;从F2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 的第三机架F3, F3的压下率控制在34~46%, F3的轧制力为22735 ~ 29323KN,由F3轧出的坯厚为5. 4 ~ 6. lmm;,从F3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 轧机组(6 )的第四机架F4, F4的压下率控制在30 ~ 48%, F4的轧制力 为24110~ 25827KN,由F4轧出的坯厚为3. 2 ~ 3. 8mm;从F4出来的坯 料进入精连轧机组(6 )的第五机架F5, F5的压下率控制在22 ~ 45%, F5的轧制力为16627 ~ 18678KN,由F5轧出的坯厚为2.1 ~ 2. 5mm;从 F5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枳i且(6 )的第六冲几架F6, F6的压下率控制在 29~48%, F6的轧制力为12689 - 16025KN,由F6轧出的坯厚为1. 3 ~ 1. 5mm;从F6出来的坯料进入精连轧;^几组(6 )的第七才几架F7, F7的压 下率控制在24~33%, F7的轧制力为10401 ~ 11978KN,由F7轧出的带 钢厚度为l.Omm,终轧温度860 88(TC;从第七机架F7轧制出的热轧带 钢进入层流冷却器(7 )中降温后由高速飞剪(8 )切分由第一巻取机(9 )巻取成为成品巻四;成品巻四的宽度为1259 ~ 1263mm、长度为909 ~ 1925m、重量为13~23t。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变规格/恒 规格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连轧机组(6 )轧制0. 8 ~ 1. 8隱超薄热轧带钢过程中可以选择分切的多个成品巻厚度相同的恒规 格轧制模式,也可以选4奪分切的多个成品巻厚度均不同或部分不同的变 规格轧制模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半无头技术生产变规格/恒规格超薄热轧带钢的方法,将精炼后的合格钢水送第一连铸机和第二连铸机浇铸成板坯,由第一连铸机浇铸的半无头板坯入第一辊底式均热炉在1050~1150℃条件下加热后输送到轧机区域的高压水除鳞机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由精连轧机组的F1~F7轧机轧制成厚度为0.8~1.8mm、宽度为1229~1265mm的超薄热轧带钢,在终轧温度为860~880℃范围内热轧带钢进入层流冷却器降温后由高速飞剪根据各个钢卷的重量进行快速分切,分切后的带钢经第一卷取机或第二卷取机交替卷取成为三个或四个变规格/恒规格的成品卷。采用该方法生产的超薄热轧带钢可以拓宽产品大纲,稳定轧制条件,降低轧辊消耗,减少穿带和甩尾次数,减少产品的切头切尾损失,提高产品收得率和生产率。
文档编号B21B37/74GK101293259SQ200810031510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2日
发明者刘旭辉, 吴浩鸿, 周明伟, 张南风, 丹 李, 李晓少, 钟新建 申请人: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