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近红外线照相机的金属带的热轧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67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近红外线照相机的金属带的热轧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近红外线照相机的金属带的热轧方法和装置。本 发明包含下述内容在金属带的热轧生产线上设置能拍摄金属带总宽 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对金属材料进行热轧,形成热轧金属带(以下 也称作被轧制材料)时,在巻绕热轧金属带之前,利用近红外线照相 机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记录所拍摄的结果;由所记录的结果, 判断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利用该质量判断结果,制造热轧金属带。
背景技术
热轧工序是指如下工序将通常通过连铸或铸锭、开坯制造出的 钢坯状的金属材料,利用加热炉加热至几百 一千几百"C后,利用粗轧 机、精轧机,较薄较长地延伸后,巻绕成巻材状。
图13表示从以往通常使用的热轧生产线100的一例。利用加热炉 10加热至几百 一千几百。C的厚度为140~300mm的金属材料(以下称 作被轧制材料)8,利用粗轧机12、精轧机18进行轧制,直到厚度0.8 25mm为止,较薄地延伸成为金属带。
粗轧机12,在图13的例子中是2台,但通常是4台,6台。被轧 制材料8被粗轧机轧制后,供给给精轧机18。
构成精轧机18的各辊轧机(机架)的数量,在图13的例子中是7 台,也有6台的。精轧机18用多个辊轧机连续地轧制几百 一千几百 'C高温的被轧制材料8。
如图13所示,将用精轧机18对每个被轧制材料进行轧制的轧制方法称作分批轧制。相对于此,对将被轧制材料彼此接合后进行轧制 的方法称作循环轧制。通常采用分批轧制。
在热轧生产线100上,除了精轧机18的各机架之间以外,在其他 辊轧机(机架)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多个(一百以上)的辊道辊,
其用于输送被轧制材料8。
并且,被轧制材料8从加热炉IO抽出时,在其内外表面上产生氧 化物层(以下称作氧化皮)。由于被轧制材料8在高温状态下暴露于 大气中,因而在内外表面上进一步产生新的氧化皮。因此,在粗轧机 12中各辊轧机的入口侧设置除锈装置16,除去氧化皮,该除锈装置16 向被轧制材料8的内外表面上喷吹10 30MPa左右的高压水,以除去氧 化皮。
并且,虽然未图示,各工作辊19由于与高温的被轧制材料接触, 因而利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各支承辊20也利用冷却水进行冷却。
在图13中,标号14是切料头机(crop shear),在精轧前,切断 除去被轧制材料8前后端的料头(被轧制材料8前后端的压扁形状部 分),整形成容易顺利地被精轧机18咬入的大致呈矩形的平面形状。
标号50是控制装置,标号70是程序计算机,标号90是商用计算机。
利用如图13所示的热轧生产线IOO进行轧制的金属带所要求的质 量,近来年逐渐提高。其代表性例子为金属带,其中随着近年来的汽 车轻量化的趋势,高强度钢的需求提高,所要求的质量也提高。
高强度钢一般是指拉伸强度在400MPa以上的钢板。近年来,不 只要求拉伸强度高,还同时要求进行冲压加工、扩孔加工时没有裂纹等的高加工性。并且要求在金属带的任何部分,拉伸强度、高加工性 等质量均匀。
为了制造高强度钢板,调整钢的化学成分。无论什么化学成分, 制造高质量金属带时,重要的是热轧技术和制造条件。其中,重要的 是在轧制后刚要用巻取机24进行巻绕之前金属带的温度以及使该温度 在金属带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都均匀。
若用图13所示的热轧生产线100的例子进行说明,用巻取机入口 侧温度计25测定的被轧制材料8的刚要巻绕之前的温度,在质量保证 上最重要。输出辊道23以及在其上设置的冷却相关设备26的控制变 得重要。并且,用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测定的刚轧制后的被轧制材 料8的温度也重要。
为了使刚要巻绕之前的温度尽可能地均匀,需要跨越被轧制材料8 的总宽度,测定刚要巻绕被轧制材料8之前的温度。为了控制输出辊 道23和冷却相关设备26,优选的是跨越被轧制材料8的总宽度,测定 被轧制材料8的刚轧制后的温度。
以往,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通常使用 红外线式放射温度计。所述温度计以固定方式设置于被轧制材料8的 宽度方向中央位置上,视野的直径最多为20 50mm。
艮P,仅以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方向中央为代表,跨越全长测定温 度,而没有测定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
但是,即使仅在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方向中央跨越全长测定温度 的结果为质量保证合格范围内的温度,也不能保证被轧制材料8的宽 度方向温度在质量保证合格范围内。在分批轧制中,在利用精轧机18控制平坦度的效果还未显现出来 的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数十米内,产生形状不平坦的部分。并且,在
没有张力作用的精轧机18的最终机架至巻取机24为止的一百几十米 之间,存在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或后端形状不平坦的部分。并且其山 形波形状压扁,例如如图14所示地,在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部到处可 局部性地出现冷却水的滞留。在这种情况下,该部分局部地被冷却, 宽度方向温度分布不易变得均匀。
在钢表面和冷却水之间产生的现象如下在钢的被轧制材料的温 度为55(TC以上时,如图15a所示地,被轧制材料8的表面整体处于被 连续的水蒸气膜覆盖的膜态沸腾的状态。当低于55(TC后,如图15b所 示地,水蒸气膜消失而过渡到冷却水和被轧制材料8直接接触的核态 沸腾的状态。并且当被轧制材料8的温度整体下降时,全面过渡到核 态沸腾的状态。
在膜态沸腾和核态沸腾混合存在的过程中,由于核态沸腾部分比 膜态沸腾部分热传递快,因而存在核态沸腾部分的温度局部地变得比 周围其他部分的温度低的情况。
为了确保质量,高强度钢的刚要巻绕之前的目标温度多在55(TC以 下。该温度相当于从膜态沸腾过渡到核态沸腾的温度区域,因而在被 轧制材料8的某部分与周围的其他部分中混合存在膜态沸腾和核态沸 腾,从而存在冷却速度快的部分和慢的部分。
如上所述的存在滞留水的部分,在被轧制材料8上局部地出现温 度低的部分(黑斑),因而在存在滞留水的部分和不存在滞留水的部 分,刚要巻绕之前的被轧制材料8的温度逐渐形成差异,随之,整个 被轧制材料8的质量变得不均匀,有时局部质量脱离容许范围。
虽然以前也做过要测定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方向温度分布的努力,但近年来其重要性在增加。
以前,测定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方向温度分布时,除了在相当于 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上以固定方式设置的温度计以外,
与其不同地,在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方向上设置进行扫描的温度计, 对输送中的被轧制材料8沿宽度方向进行扫描,由此,在被轧制材料8 上以倾斜地描绘轨迹的方式进行扫描而测定温度。因此,如在图16的 从热轧生产线上方观察的图所示,有时没能扫描局部温度较低的被称 作黑斑的部分,从而不能检测出该部分。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内容跨越钢板全长,以离散方式
测定控制冷却后钢板的宽度方向温度分布。如图17a、图17b所示,存 在钢板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发生温度偏差的时刻与冷床(bank)、喷嘴、 喷头等冷却相关设备的使用开始或结束的时刻一致的情况。还记载了 将图17a的如用黑框表示的被轧制材料8全长、总宽度中一部分低温区 域判断为异常部位,并且诊断出冷却装置也异常。在该专利文献l中, 观察图17a、图17b可知,可推测在宽度方向上以200mm间距,进行 被轧制材料8的离散方式的温度测定。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下述内容以厚钢板轧制线的情况作为 对象,在热矫正装置(热矫直机)的下游侧(出口侧),利用近红外 线照相机或扫描型放射温度计,测定钢板的温度分布,其目的在于, 通过求出残余应力,调整作为其后制造工序的热处理的条件,从而尽 量抑制切断钢板时的残余应力的释放引起的变形。
近红外线照相机,例如纵横以二维方式排列正方形像素,对用各 像素测定的温度数据,进行线性插补,伪连续地测定物体的温度分布, 但每个像素的纵横尺寸,比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作为离散的温度测定 间距例子的200mm小。因此,不能测定出进一步接近连续的温度分布。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不确定对作为温度测定对象的被轧制材 料的哪个部位多少程度的区域测定其温度,但能确定的是不是总宽度。
作为一例,虽然提到了宽度3000mm的钢板,但无论申请专利文献2 的当时,还是目前都没开发出能覆盖宽度3000mm的广大宽度的钢板 总宽度作为可测定的区域的近红外线照相机。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下述内容以金属带的热轧生产线的情 况作为对象,在冷却相关设备的上游侧(入口侧),测定输送中的钢 板平面的温度,其目的在于,当平面温度的最低温度在预定的温度以 下,且平面温度的偏差在预定值以下时,进行利用水冷却的冷却控制, 当平面温度的偏差超过预定值时,进行利用空气冷却的冷却控制,由 此,减少温度偏差,尽量使质量均匀。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测定钢板平面温度的装置,没有记 载近红外线照相机,并且不确定对被轧制材料的哪个部位多少程度的 区域测定温度。
专利文献h日本特开2005-2796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11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13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技术,是基于在宽度方向上以200mm的间距、离散 地测定被轧制材料的温度分布的技术。因此,与从以前开始进行的、 在宽度方向上扫描输送中的被轧制材料而测定温度的情况同样,存在 有时不能检测出温度局部较低的被称作黑斑的部分的问题。
专利文献2的技术,以厚钢板轧制线作为对象,并且测定视野没 有覆盖被轧制材料的总宽度。因此,在从视野脱离的被轧制材料的部 分存在温度局部较低的被称作黑斑的部分的情况下,同样存在有时不 能检测该部分的问题。专利文献3的技术,从申请当时的技术水平看来,也存在在用于 实施后述的发明的最佳方式中说明的快门速度不充分短的问题,并且 难以想到测定视野覆盖被轧制材料的总宽度。并且,也只不过记载了 将利用冷却相关设备的冷却通过前馈方式切换控制为进行水冷还是空 冷,控制结果,成为什么样的被轧制材料的平面(二维)温度分布为 止不作为测定对象,并且关于测定结果的记录,不进行上述操作则不 能保证针对需求者的产品交货时的质量,从而留下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的,其提供可适当 保证对需求者的产品交货时的质量的热轧生产线、热轧金属带的质量 判断结果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及通过工序指 示和管理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特别是能可靠地检测出温 度局部较低的被称作黑斑的部分。
艮口,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热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 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
2. 如上述l所述的热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精轧机出口侧, 也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
3. 如上述1或2所述的热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输出辊道的 中间,也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
4. 一种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轧生产
线的巻取机入口侧、输出辊道的中间、精轧机出口侧中的至少一个部 位以上,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进行拍摄。
5. 如上述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输出辊道的中间、精轧机出口侧中的 至少一个部位以上,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在拍摄被轧制材料而进行温度测定时,预先存储亮度-温度变换曲 线,该亮度-温度变换曲线是表示对于相同热源的相同部位,由所述近 红外线照相机测定的亮度与由点型温度计测定的温度之间的关系在上 述热源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如何变化的曲线,根据所述亮度-温度变换曲 线,将在所述热轧生产线上设置所述近红外线照相机而拍摄被轧制材 料时的亮度变换成温度。
6. 如上述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输出辊道的中间、精轧机出口侧中的 至少一个部位以上,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 机,拍摄被轧制材料而进行温度测定,并且,对于设置了所述近红外 线照相机的部位中的、处于该近红外线照相机视野内的部位,还利用 点型温度计对被轧制材料进行温度测定,为了使由近红外线照相机测 定的被轧制材料部分的温度与由点型温度计测定的相同部分的温度一 致,对近红外线照相机进行校正,然后拍摄被轧制材料。
7. 如上述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设置于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的近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热轧金 属带的总宽度时,根据热轧金属带的温度,调整快门速度。
8. 如上述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快门速度变长,以能确保温度的分辨率,该温度是通过利用近红外 线照相机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而测定的。
9. 如上述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 其特征在于,拍摄热轧金属带的全长。
10. —种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结果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4至9中的任一项中,将拍摄结果记录为数据。
11. 一种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设置于 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的近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 度或者进而拍摄其全长,使用该拍摄得到的结果判断热轧金属带的质
12. 如上述11所述的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记录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该质量判断结果使用利用设置于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的近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 或者进而拍摄其全长而得到的结果。
13. 使用了上述11或12的方法的热轧金属带的制造方法。
14. 一种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记录利用了近红外线照相机的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 所述近红外线照相机能拍摄在热轧生产线进行轧制的热轧金属带的总 宽度。
15. —种热轧金属带的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以及通过工序指示和 管理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利用了近红外线照相机的热 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为基础,进行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以及通过 工序指示和管理,所述近红外线照相机能拍摄在热轧生产线进行轧制 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
16. 如上述1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记录用电子计算 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近红外线照相机用于拍摄热轧金属带的全长。
17. 如上述15所述的热轧金属带的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以及通过 工序指示和管理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近红外线照相机用 于拍摄热轧金属带的全长。
18. 使用了上述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后工序中的热轧 金属带的质量不良部分切除方法。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可适当保证对需求者的产品交货时的质量的 热轧生产线、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拍摄方法、总宽度拍摄结果记录方 法、可适当进行质量保证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的热轧金属带的制造 方法。并且还提供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装置、 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及通过工序指示和管理用电子计算机装置。


图1是表示边缘延伸、中间延伸等前端部平坦度(陡峭度)的不 良与切除长度的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近红外线照相机的设置例的图。图3a是用近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的正常的图像。 图3b是用近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的晃动的图像。 图3c是表示亮度-温度变换曲线的图。
图4a是表示改变近红外线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时的温度与亮度的关 系的图。
图4b是表示快门速度与可测定的温度范围的关系的图。
图5是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7a、图7b、图7c、图7d是说明从上方观察被轧制材料8时脱 离温度公差的被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良部分的图。
图8a、图8b是说明从上方观察被轧制材料8时脱离温度公差的被 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良部分的图。
图9a、图9b、图9c、图9d是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IO是对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表示巻取机入口侧的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中央部温度的长 度方向分布的图。
图12是表示仅利用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的质量不良判断和同 时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时的质量不良判断的质量不良部分长度误差的 比较的图。
图13是对现有的热轧生产线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对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说明的图。
图15a、图15b是对比膜态沸腾和核态沸腾而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对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说明的图。
图17a、图17b是对现有技术进行说明的图。
标号说明
5剪切机(shear)
6焊接机
8被轧制材料10加热炉 12粗轧机
135轧边辊(edgerroll) 14切料头机
15精轧机入口侧温度计 18精轧机 19工作辊 20支承辊
21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 21A近红外线照相机 22精轧机出口侧板厚计 23输出辊道 24巻取机
25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
25A近红外线照相机
251专用计算机
252事务所内LAN
253各事务所的个人计算机
26冷却相关设备
27中间温度计
27A近红外线照相机
30直列式表面光轧机
50控制装置
70程序计算机
90商用计算机
100热轧生产线
200酸洗生产线
900电子计算机装置
901电子计算机装置
A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出现黑斑的部分,由于作为产品的金属带的延伸率、扩孔性等机 械性质差,因而必须采取措施,切除该部分,制成只有黑斑不明显的 部分后交付需求者。
为了防止误将这种有黑斑的被轧制材料部分交付需求者,并为了 保证质量,需要进行质量判断,将这种有黑斑的被轧制材料部分准确 地捕捉为温度局部较低的部分。
为此,优选的是如图9a所示,在巻取机入口侧设置可覆盖被轧制 材料8的总宽度进行拍摄的近红外线照相机。当然也可以将其设置于 输出辊道的中间、精轧机出口侧上,也可以如图9b、图9c、图9d—样 同时设在所述多个部位上。
在这里,设置于巻取机入口侧上的近红外线照相机,优选设置于 距被轧制材料8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巻取机24的未图示的芯棒的中心 在被轧制材料8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入口侧)30m以内的位置上。
设置于精轧机出口侧上的近红外线照相机,如果设置,则优选设 置于距精轧机18的最终机架的工作辊中心在被轧制材料8的输送方向 下游侧(出口侧)30m以内的位置上。
设置于输出辊道中间的近红外线照相机,如果设置,则优选设置 于其中间位置上。
图l表示a)边缘延伸、b)中间延伸等前端部平坦度(陡峭度) 的不良与切除长度的关系。
可知在被轧制材料8上,出现黑斑的部分,由a)边缘延伸、b)中间延伸等前端部平坦度(陡峭度)的不良引起,长度方向长时,如 图1所示,在酸洗等后的工序中,关于包含黑斑明显部分的区域,切 除其全长时的切除长度也要长。
因此,优选的是在被轧制材料8的长度方向上覆盖下述被轧制材 料8的形状不平坦的部分进行拍摄利用精轧机18控制平坦度的效果 还未显现出来的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数十米,或没有张力作用的相当
于从精轧机18的最终机架到巻取机24的距离的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
或后端的一百几十米的部分。
当然,也可以拍摄被轧制材料8的全长。
图1中的各照片是如下拍摄的将近红外线照相机临时设置于热
轧生产线100上、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的上游侧lm的位置上,俯 瞰精轧机18—侧而进行拍摄。作为机械性质代表的拉伸强度的目标为 590MPa,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的位置处的巻绕温度的目标为470°C 。 图中标号D表示驱动侧,O表示操作侧(与驱动侧相反的一侧),C 表示中心部,Q表示四分之一部,E表示边缘部。陡峭度的值为沿长度 方向距被轧制材料8的最前端53m的位置的值。
关于被轧制材料8的平坦度有时不良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相当于 从精轧机18的最终机架F7到巻取机24的距离的长度),都期望至少 跨越其长度方向全长,得到连续的拍摄图像。
当然优选的是,跨越被轧制材料8的尽可能的全长,得到连续的 拍摄图像。
在这里使用的近红外线照相机的每个像素的大小为纵30wmX横 30ym,像素的纵横排列数为纵320X横256,如图2所示的设置例一 样,从正上方拍摄被轧制材料8的情况下,不是近红外线照相机一侧,
17而换算成作为测定对象的被轧制材料8 —侧,可在一次拍摄中将每个 像素为纵10mmX10mm,总计纵(长度方向)3200mmX横(宽度方向) 2560mm的区域捕捉到视野中。
每个像素的纵横尺寸,都可换算成作为测定对象的被轧制材料8 一侧,优选在10mm以下。比其大时,由于所拍摄的图像呈镶嵌状, 因而难以知道黑斑的外边缘和平面形状。
另一方面,不必特别规定该尺寸的下限。作为一例举出的上述例 子的10mm,或在其以上都可以。
一直以来,通常制造的被轧制材料的宽度最大为2300mm,该近 红外线照相机的视野能覆盖整个被轧制材料8的总宽度。
临时设置的近红外线照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图3a表示可正常拍摄的 情况。在热轧生产线100的例子中,被轧制材料8的输送速度为120mpm 至1200mpm。由于该近红外线照相机的视野在纵向(长度方向)为 3200mm,因而如果被轧制材料8的输送速度为1200mpm,则输送 3200mm耗时0.16秒,从而以0.16秒进行一次拍摄,从被轧制材料8 的前端进入视野的瞬间之前开始进行拍摄,在被轧制材料8的全长被 输送,后端从视野脱离的瞬间以后结束拍摄。如果输送速度更慢,则 由于与输送速度成反比例,使拍摄的间隔变长即可。
但是,在使用一次拍摄中的快门速度为1000分之1秒的不是充分 短的近红外线照相机的情况下,如果被轧制材料8的输送速度快,则 有时如图3b所示,图像偏离而晃动,黑斑变大,变得模糊。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表1所示规格的近红外线照相机。通过使 用搭载了最短10微秒(10万分之1秒)的高速快门的近红外线照相机, 即使被轧制材料8的输送速度变快,也能进行图像不会模糊的拍摄。表1
项目规格
元件InGaAs
测定波长0.9 1.7u m
像素320X256
镜头焦点距离8mm 视角60°
距轧制线的设置高度2.8mm
分辨率10mm/像素
测定温度范围300~750°C
快门速度10微秒~50微秒~
图4a表示改变近红外线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时的温度与亮度的关 系。横轴表示将被轧制材料8的温度换算成热放射能(W/mm2)的值, 纵轴表示亮度值([-])。
所使用的近红外线照相机,在亮度值低于8000 ([-])的区域中, 由于噪音的影响较大而难以得到鲜明的图像,从而将8000 ([-])设为下限。
并且,本近红外线照相机的规格,由于以16位信号测定亮度值, 因而最大超过216=65536 ([-])的区域,因饱和而不能进行测定,从而 稍微留下余量而将60000 ([-])设为上限。
以上说明的上限和下限之间为可测定的范围,相当于该范围的温 度范围是可测定的温度范围。以下,将易理解地表示其关系。
图4b表示快门速度与可测定的温度范围的关系。当縮短快门速度 时,从低于40微秒开始,不能测定不足30(TC的被轧制材料8的温度, 当进一步縮短快门速度时,可测定的温度范围的下限提高。在被轧制材料8为高张力钢的情况下,根据其种类不同,作为目 标的刚要巻取之前的温度也不同,但是存在通过冷却相关设备26冷却
后的被轧制材料8的温度,最低达到30(TC的情况。
因此,当想不顾被轧制材料8的种类而能测定最低温度300'C时, 需要将快门速度设为40微秒以上。优选的是,根据被轧制材料8的温 度调整快门速度。
艮P,优选的是例如,被轧制材料8的作为目标的刚要巻取之前的 温度为接近可测定的30(TC的低温度的情况下,在图像不模糊的限度 内,将近红外线照相机的快门速度加大为例如40微秒以上(在本实施 方式所使用的近红外线照相机中,规格上,最长为50微秒根据表1 的规格),而被轧制材料8的作为目标的刚要巻取之前的温度例如为 45(TC 75(TC等的高温度的情况下,将近红外线照相机的快门速度縮短 为例如不足40微秒(该最短为IO微秒同),从而确保测定的温度 范围。
但是,被轧制材料8的温度越接近可测定的下限,放射能越少, 因此优选的是,为了能够确保测定的温度范围而加大快门速度,这是 显而易见的,而被轧制材料8的温度越接近可测定的上限、越尽可能 地縮短快门速度,由于能够瞬间拍摄高速流动的被轧制材料的状态, 结果能够防止图像模糊,因而也优选。
近红外线照相机的快门速度优选的是,根据被轧制材料8的种类 所决定的作为目标的刚要巻取之前的温度预先决定。并且优选的是根 据由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所测定的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部的实绩温 度来调整快门速度。
近红外线照相机所能测定的是亮度而不是温度。也有事先根据某种方法将亮度变换为温度的逻辑编入近红外线照相机的厂方侧的情 况,但是发生过最大2(TC左右的误差。
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事先在离线下,对相同热源的相同部位, 将由该近红外线照相机测定的亮度与由点型温度计测定的温度的关系
作为亮度-温度变换曲线事先求出。将其预先存储在控制装置50、程序 计算机70等中,将在上述热轧机生产线上设置上述近红外线照相机来 拍摄被轧制材料时的亮度,按照该亮度-温度变换曲线变换为温度。
图3c表示其结果。并且,图3a的右侧所示的比例尺,表示颜色 的浓淡与温度的关系。作为其他方法,还有如下的方法利用近红外 线照相机与点型温度计对被轧制材料的相同部位进行温度测定,为了 使由点型温度计测定的被轧制材料的部分的温度与由近红外线照相机 测定的相同部分的温度一致,校正近红外线照相机,然后拍摄被轧制 材料。又称在线校正。
图9a表示将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与近红外线照相机25A同时 设置的例子。对存在于近红外线照相机视野内的部位,即使用点型温 度计即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也要调节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的朝 向,使之能够对被轧制材料进行温度测定。图9b表示以与精轧机出口 侧温度计21与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两者同时设置的方式设置近红 外线照相机21A、 25A的例子,图9c表示以与中间温度计27与巻取机 入口侧温度计25两者同时设置的方式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27A、 25A 的例子,图9d表示以与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中间温度计27和巻 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三者同时设置的方式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21A、 27A、 25A的例子,同样还对作为点型温度计的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 和中间温度计27的朝向进行调节。
当点型温度计的视野相对于近红外线照相机的像素的大小大,多 个近红外线照相机像素进入点型温度计的视野中时,优选的是,使以某一像素为代表由点型温度计测定的温度与由该像素测定的温度一致 的方式求出亮度-温度变换曲线,或者校正近红外线照相机,但是也可 以根据使平均值一致等其他的方法进行。
以拍摄被轧制材料8的总宽度全长而得到的温度分布的情况为例, 对于根据由近红外线照相机测定的被轧制材料8的平面(二维)温度 分布如何进行质量判断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5中的各步骤,对其整体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被轧制材料8的输送速度为1200mpm的情况下,以0.16 秒拍摄一次,由此在输送方向即被轧制材料8的长度方向上每3200mm 测定一次全长总宽度的温度分布数据。
对一根被轧制材料8,当到其尾端为止拍摄结束时,在这里,为了 之后的处理方便,将被轧制材料8的全长总宽度的温度分布数据暂时 存储在个人计算机等计算机所附带的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在被轧制 材料8的长度方向上每一定长度,例如以每4m (4000mm)划分出的 温度分布数据,进行再编集(步骤IIO)。
将其结果存储在个人计算机等计算机所附带的硬盘等记录介质中 (步骤120)。
读出数据并再次暂时存储到相同个人计算机等计算机所附带的存 储器等记录介质中(步骤130)。
之后,在其一个结构单位中,或者一个图像中,对全部的像素判 断是否脱离了温度公差,对于超过温度公差上限值(温度上限阈值) 的像素、低于温度公差下限值(温度下限阈值)的像素,与该像素的 平面(二维)坐标(可以是代表值、也可以是纵横范围) 一起暂时进行存储,从而制作温度公差脱离部分的平面(二维)分布(步骤150)。
并且,对每个被轧制材料8,跨越其全长,对每一定长度,即所述 的每一个结构单位,计算脱离温度公差的质量不良部分的各种统计值 (步骤160)。
根据上述各种统计值,对脱离温度公差的被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 良部分例如每lm地进行判断。并且,例如利用如图6所示的质量判断 结果的16进制表示的关系进行设定,制作跨越全长的位信息(步骤 170)。
最后,对脱离温度公差的被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良部分,决定距 该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的开始位置和其长度,对每个被轧制材料8建 立关联,存储到相同个人计算机等计算机所附带的硬盘等记录介质中 (步骤180)。
(步骤160)中的计算统计值的处理按照以下进行。
关于计算的统计值,例如有以下统计值。
(1) 脱离公差面积率
如图7a所示,脱离温度公差的被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良部分的面 积在从上方观察到的被轧制材料8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为脱离公差面 积率(%)。
计算式如下
脱离公差面积率=£脱离公差部位的面积(区域长度X被轧制 材料的宽度)X100%(1)
(2) 脱离公差长度率
23如图7b所示,脱离温度公差的被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良部分的长 度方向的长度在从上方观察到的被轧制材料8的区域长度中所占的比 例为脱离公差长度率(%)。在长度方向上存在搭接区域的情况下,不 重复计数搭接的区域,而是作为一个区域求出其长度,进行计算(图
7b中的L3)。
计算式如下
脱离公差长度率-E脱离公差长度Li/区域长度……(2)
(3) 脱离公差平均个数
如图7c所示,每个图像数为N (本实施方式中N:4)的显示区域 中的、脱离温度公差的被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良部分的个数为脱离公 差平均个数。
计算式如下
脱离公差平均个数=脱离公差部位的个数/图像数N (个/固定长度 4m间距) ……(3)
(4) 脱离公差部位的平均面积/个
如图7d所示,脱离温度公差的被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良部分的面 积总和除以该部分的个数而得到的值为脱离公差部位的平均面积/个。
计算式如下-
脱离公差部位的平均面积/个E脱离公差部位的面积Si/脱离公差 部位的个数 ……(4)
另一方面,对(步骤170)中的质量不良部分进行判断而决定长度 的处理按照以下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1) (3)按照被轧制材料 的每固定长度4m间距进行判断,而对于(4)和(5),需要特别详细 地判断,按照每lm的被轧制材料进行判断。(1) 根据脱离公差面积率的判断
在根据上述(1)式计算的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长度=4111) 为某阈值SNm以上时,对于该被轧制材料的4m的结构单位,将质量 判断结果判断为不合格(NG)。
(2) 根据脱离公差长度率的判断
在根据上述(2)式计算的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长度=4111) 为某阈值L^以上时,对于该被轧制材料的4m的结构单位,将质量判 断结果判断为不合格(NG)。
(3) 根据脱离公差平均个数的判断
在根据上述(3)式计算的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数=4)为 某阈值N,以上时,对于该被轧制材料的4m的结构单位,将质量判断 结果判断为不合格(NG)。
(4) 根据每个脱离公差部位的面积的判断
对于脱离公差部位的面积Si,只要有一个在某阈值Skc2以上,则
如图8所示,对该被轧制材料的每lm,将质量判断结果判断为不合格 (NG)(与上述(4)式不同,因此需要注意。其中,在判断上述(4) 式的计算过程中出现的结果中使用,因此不是很复杂)。
(5) 根据每个脱离公差部位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的判断 对于脱离公差部位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只要有一个在某阈值LNG
以上,或者对于脱离公差部位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只要有一个在某阈 值W^以上,不管哪种情况,都如图8所示,对该被轧制材料的每lm, 将质量判断结果判断为不合格(NG)。
然而,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将温度上限阈值、温度下限 阈值、脱离公差部位的面积的阈值SNG1、脱离公差部位的长度方向尺寸的阈值L皿、脱离公差部位的宽度方向尺寸的阈值WNC、脱离公差部 位的个数的阈值N^、每个脱离公差部位的面积的阈值Swcj2等,对应
被轧制材料8的种类、尺寸,存储到程序计算机70等中,根据需要, 还可以输送到商用计算机90、个人计算机上,或者通过控制装置50输 送给近红外线照相机等。
并且,在这里,虽然叙述方式有点变化,但如之前所述,分批轧 制时,在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部和尾端部的数十米到百数十米中,会 产生不平坦的部分,其中几十米的部分必然会脱离公差,因此在后续 工序中必须切除,也可以替代上述操作,采用通过不将该部位作为质 量判断的对象而回避整个被轧制材料变得质量不良的问题等措施。
同样地,搭载在被轧制材料8的上表面的冷却水,会从宽度方向 两边缘流下,因此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与宽度方向的中 央相比,冷却效果好,从而会产生局部低温的部分,因此对于这种部 分,也可以不作为质量判断的对象等。
由于如上所述的情况,优选的是,将前端部对象被轧制材料长度、 尾端部对象被轧制材料长度、宽度边缘对象被轧制材料宽度/单侧等, 对应被轧制材料8的种类、尺寸,存储到程序计算机70等中,并根据 需要输送到商用计算机90、个人计算机上,或者通过控制装置50输送 到近红外线照相机上。
并且,为了去除异常值、噪声,在温度上限阈值的上侧、温度下 限阈值的下侧,将温度上限过滤值、温度下限过滤值等,或在脱离公 差部位的长度方向尺寸的阈值L皿的上侧、脱离公差部位的宽度方向 尺寸的阈值Wwe的上侧,将脱离公差部位的长度方向尺寸的过滤值、 脱离公差部位的宽度方向尺寸的过滤值等,存储在程序计算机70等中, 并根据需要,输送给商用计算机90、个人计算机,或者通过控制装置 50输送给近红外线照相机等。
26以上,对根据由近红外线照相机测定的被轧制材料8的平面(二 维)温度分布如何进行质量判断的整体流程以及对一部分步骤的处理 所进行的本实施方式中的例子的说明到此结束,但以上说明的本实施 方式仅仅是一个例子,对于质量判断的具体逻辑等,不限于以上说明 的本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
图9a仅仅表示了上述的图13所示的热轧生产线100的精轧机18 以后的部分。如图9a所示,以与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同时设置的方 式,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25A。两者间隔仅为lm。
由近红外线照相机25A测定的被轧制材料8的平面(二维)温度 数据,送往其专用计算机251进行图像处理,对于脱离温度公差的被 轧制材料8的质量不良部分,在对距该被轧制材料8前端的开始位置 和其长度进行决定的基础上,将包括上述的每个固定长度(4m)、每 lm的质量判断结果,包括被轧制材料8的平面(二维)温度数据在内 的上述出现的所有数据,作为该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对应每 个被轧制材料8建立关联,同样地将对应每个被轧制材料8建立关联 的称为线圈No (coil No)的识别数据作为密钥进行记录,并且,若输 入该线圈No,则经由事务所内LAN252,存在于其他多个地方的例如 制造部分的事务所、质量管理部门的事务所等各事务所的个人计算机 253能够将该图像处理后的平面(二维)温度数据进行远程复制,或将 图像处理后的温度数据再生到这些各事务所的个人计算机253的屏幕 上,或能够将该图像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或加工。当然,还可 以用在针对需求者的产品交货时的质量保证上。若存在质量不良部的 话,可以采取人为指示追加酸洗、表面光扎等精制工序来切除质量不 良部等措施。每根被轧制材料8,按照长度,也就20至40MB左右的容量的数 据,因此即使如个人计算机的硬盘之类的存储容量,也能记录数百根 左右的被轧制材料的数据。若将对象集中为高张力钢等,则实际能够 记录几个月的数据。如上所述,即使个人计算机程度的存储容量,也 能构筑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卯O,用于记
录使用能够拍摄在热轧机生产线上轧制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 外线照相机进行质量判断而得到的结果。
实施例2
图9b表示以与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和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 两者同时设置的方式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21A、 25A的例子。
由近红外线照相机21A、 25A测定的被轧制材料8的平面(二维) 温度数据,输送给专用计算机251以后的路径,与实施例l相同。
将图像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后使用在针对需求者的 产品交货时的质量保证上,以由与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同时设置的 近红外线21A测定的温度数据为基础,对被轧制材料8的存在黑斑的 部分,进行使利用冷却相关设备26的冷却方法变弱等的前馈控制,由 此能够尽可能实现被轧制材料8的刚要巻取之前的温度均匀化,从而 能够尽可能地实现被轧制材料8的全长总宽度质量合格。
实施例3
图9c表示以与中间温度计27和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两者同时 设置的方式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27A、 25A的例子。由近红外线照相机 27A、 25A测定的被轧制材料8的平面(二维)温度数据,输送给专用 计算机251以后的路径,与实施例l、 2相同。
将图像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后使用在针对需求者的 产品交货时的质量保证上。以由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测定的温度数据为基础,能够在冷却相关设备26中的中间温度计27的上游侧的部 分、下游侧的部分进行冷却被轧制材料8的前馈控制。以由与中间温 度计27同时设置的近红外线照相机27A测定的温度数据为基础,能够 对被轧制材料8的存在黑斑的部分,进行使由冷却相关设备26中的中 间温度计27的下游侧的部分的冷却变弱等的前馈控制。并且,对于被 轧制材料8的存在黑斑的部分,同时进行使由冷却相关设备26中的中 间温度计27的上游侧部分的冷却变弱等的反馈控制。由此能够可靠地 使被轧制材料8的刚要巻取之前的温度尽可能地均匀化,尽可能地实 现被轧制材料8的全长总宽度质量合格。
实施例4
图9d表示与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中间温度计27和巻取机入 口侧温度计25三者同时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21A、 27A、 25A的例子。
在图9c所示的实施例3的情况中,代替精轧机出口侧温度计21, 以近红外线照相机21A测定的温度数据为基础,与实施例3的情况同 样地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更为可靠地使被轧制材料8的刚要巻取之前 的温度尽可能地均匀化,能够尽可能地实现被轧制材料8的全长总宽 度质量合格。
如图IO所示,将由近红外线照相机测定的温度数据经由控制装置 50来读取。将图9a、图9b、图9c、图9d所示的实施例1~4中的专用 计算机251的作用利用程序计算机70或者商用计算机90来完成。在 商用计算机90内,记录有将对每个被轧制材料8建立关联的称为线圈 No的识别数据作为密钥的温度数据。
与以上所述的方法不同,在近红外线照相机与控制装置50之间, 或者控制装置50与程序计算机70之间,或者程序计算机70与商用计 算机90之间,连接有未图示的专用计算机251,利用专用计算机251 将图像处理后的温度数据送往商用计算机90。并且,还可以在商用计算机卯内,记录将对每个被轧制材料8建立关联的称为线圈NO的识 别数据作为密钥的图像处理后的温度数据。
代替图9a中的事务所内LAN252,经由专用线路来构建连接用于 各生产线的商用计算机90的网络,以从与各生产线用商用计算机90 连接的终端、个人计算机或者直接与该网络连接的终端、个人计算机, 输入该线圈No。例如,即使制造部门的事务所、质量管理部门的事务 所等的各事务所等在距离远的地方,也能够将该图像处理后的平面(二 维)温度数据进行远程复制。能够将图像处理后的温度数据在这些各 事务所的终端、个人计算机的屏幕上再生,或能够将该图像处理后的 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或加工。当然,还可以使用在针对需求者的产品交 货时的质量保证上。
在自动判断存在质量不良部的情况下,根据来自商用计算机90的 指令,例如,将具有直列式表面光轧机30的酸洗生产线200的精制工 序追加为热轧工序的后工序,从而能够采取自动指示利用剪切机5切 除质量不良部等措施。
在质量不良部集中在距被轧制材料8的最前端30m范围内时,切 除该30m,在前一个被轧制材料的尾端,利用焊接机6焊接切除质量 不良部后的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从而使之连续地通过酸洗生产线200。
但是,例如在距被轧制材料8的最前端30~40m的范围和距被轧 制材料8的最前端100~120m的范围内存在质量不良部的情况下,若切 除该30~40m的范围与100~120m的范围,则健全的部分只有40~100m 部分的60m,但是如果来自需求者的订单可以接受焊接部的存在,或 来自需求者的订单虽然不能接受焊接部的存在,但能接受60m的小重 量,或者订单最终作为切板使用,则利用焊接机6将该60m的健全部
分焊接到前后的被轧制材料的前端与尾端,使之连续通过酸洗生产线 200。
30但是,若来自需求者的订单既不能接受焊接部的存在,也不能接
受60m的小重量的话,则切除30 100m的整个范围,利用焊接机6将 切除质量不良部后的被轧制材料8的前端焊接到前一个被轧制材料的 尾端,从而使之连续通过酸洗生产线200。
对于被轧制材料8的尾端也一样。
在自动指示来使剪切机5切除质量不良部时,将切除指令、到底 切除被轧制材料长度方向的哪个部位、长度方向位置(切除开始位置) 及切除长度,作为指令输出。
商用计算机90除了记录各被轧制材料8的来自需求者的订单材 质、订单厚度、订单宽度等属性数据之外,还将例如热轧生产线100 中的全长板厚分布、由近红外线照相机测定的总宽度温度分布等各种 庞大的制造实绩数据,对应每个被轧制材料8建立关联来进行记录。 并且,除热轧生产线100之外,还执行以酸洗生产线200为代表,包 含这里未图示的冷轧等其他制造工序等的贯通全制造工序的通过工序 指示,除贯通全制造工序的通过工序指示和管理之外,还执行制造和 质量实绩管理。
将完成上述一系列功能的商用计算机90、该计算机程序、附带的 记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及与这些连接的终端、个人计算机、和具有 如该图像显示功能等主机数据接口功能的电子计算机装置称为电子计 算机装置。
图IO表示包含热轧生产线IOO及其他制造工序,除通过工序指示 和管理之外,还执行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的电子计算机装置901的概要。在图IO的例子中,将商用计算机90划分为热轧生产线用、冷轧 生产线用、酸洗生产线用、其他生产线用等进行设置,但划分方法不 限于上述的例子,还可以总括到一台计算机上。
并且,在图IO中,作为在热轧生产线IOO上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 的方式,举出了沿用图9a的方式的情况的例子,但作为例子还可以举 出沿用图9b、图9c、图9d的各种方式的情况。
以下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效果。
图11表示巻取机入口侧的被轧制材料8的宽度中央部温度的长度 方向分布。该被轧制材料为中部拉伸,因此可以看出被轧制材料宽度 中央平坦(陡峭)度的长度方向分布与被轧制材料的温度的长度方向 分布显现出相关性,但是在距被轧制材料的最前端20m以内的范围内 产生的平坦度差的部分,局部产生了被轧制材料的温度低的部分。实 际上,虽然切除了用O围起来的部分,但是尝试性地以与需求者相同 条件进行冲压加工时,产生裂纹。
并且,在巻取机入口侧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之前,必须根据巻取 机入口侧温度计25的温度测定结果来判断质量不良部分。图12表示 仅利用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的质量不良判断与同时设置近红外线照 相机时的质量不良判断的质量不良部长度的误差的比较。图12的纵轴 表示从由近红外线照相机进行温度测定时的质量不良部分与判断的部 分的长度减去利用相同巻取机入口侧温度计25进行温度测定时的质量 不良部分与判断的部分的长度而得到的值在10m以上的被轧制材料的 根数的比率。在巻取机入口侧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之前,对于25.5%的 被轧制材料,判断出的超过温度上限阈值的部分、低于温度下限阈值 的部分少(在巻取机入口侧设置近红外线照相机之后,其比率当然为 0%)。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使用本发明,利用设置在热轧机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的近红外 线照相机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测定其温度分布,或者若进一步 进行记录,则能够适当地进行针对需求者的产品交货时的质量保证。 尤其是能够可靠地检测出温度局部低的称为黑斑的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热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热轧生产线的卷取机入口侧,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精轧机出口侧,也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输出辊 道的中间,也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
4. 一种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轧生产 线的巻取机入口侧、输出辊道的中间、精轧机出口侧中的至少一个部 位以上,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进行拍 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输出辊道的中间、精轧机出口侧 中的至少一个部位以上,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 照相机,在拍摄被轧制材料而进行温度测定时,预先存储亮度-温度变 换曲线,该亮度-温度变换曲线是表示对于相同热源的相同部位,由所 述近红外线照相机测定的亮度与由点型温度计测定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热源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如何变化的曲线,根据所述亮度-温度变 换曲线,将在所述热轧生产线上设置所述近红外线照相机而拍摄被轧 制材料时的亮度变换成温度。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输出辊道的中间、精轧机出口侧 中的至少一个部位以上,设置能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的近红外线 照相机,拍摄被轧制材料而进行温度测定,并且,对于设置了所述近红外线照相机的部位中的、处于该近红外线照相机视野内的部位,还 利用点型温度计对被轧制材料进行温度测定,为了使由近红外线照相 机测定的被轧制材料部分的温度与由点型温度计测定的相同部分的温 度一致,对近红外线照相机进行校正,然后拍摄被轧制材料。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设置于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的近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热 轧金属带的总宽度时,根据热轧金属带的温度,调整快门速度。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 于,使快门速度变长,以能确保温度的分辨率,该温度是通过利用近 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而测定的。
9. 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方 法,其特征在于,拍摄热轧金属带的全长。
10. —种热轧金属带总宽度的拍摄结果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4至9中的任一项中,将拍摄结果记录为数据。
11. 一种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设置于 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的近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 度或者进而拍摄其全长,使用该拍摄得到的结果判断热轧金属带的质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 于,记录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该质量判断结果使用利用设置 于热轧生产线的巻取机入口侧的近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热轧金属带的总 宽度或者进而拍摄其全长而得到的结果。
13. 使用了权利要求11或12的方法的热轧金属带的制造方法。
14. 一种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记录利用了近红外线照相机的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 所述近红外线照相机能拍摄在热轧生产线进行轧制的热轧金属带的总 宽度。
15. —种热轧金属带的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以及通过工序指示和 管理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利用了近红外线照相机的热 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为基础,进行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以及通过 工序指示和管理,所述近红外线照相机能拍摄在热轧生产线进行轧制 的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轧金属带的质量判断结果记录用电子 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近红外线照相机用于拍摄热轧金属带的全 长。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轧金属带的制造和质量实绩管理以及 通过工序指示和管理用电子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近红外线照相 机用于拍摄热轧金属带的全长。
18. 使用了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后工序中的 热轧金属带的质量不良部分切除方法。
全文摘要
提供能够适当地进行针对需求者的产品交货时的质量保证的热轧生产线、热轧金属带的总宽度拍摄方法、总宽度拍摄结果记录方法,能够适当地进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使用其的热轧金属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可靠地检测出温度的局部低的被称为黑斑的部分。在热轧生产线(100)的卷取机(24)的入口侧设置了能够拍摄热轧金属带(8)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25A)的热轧生产线(100),在热轧生产线(100)的卷取机(24)的入口侧设置能够拍摄热轧金属带(8)总宽度的近红外线照相机(25A)来进行拍摄,利用拍摄热轧金属带(8)的总宽度或其全长得到的结果来判断热轧金属带(8)的质量。
文档编号B21B1/26GK101622082SQ200880006369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8日
发明者新田和弘, 村田贵幸, 柳野公治, 泽田宏, 西浦伸夫 申请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