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51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度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支持工件被固定的台的回转轴在与铅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例如,如倾斜圆台等般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分度台。
背景技术
回转轴系,在与铅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分度台中,有回转轴支持的构件或物 (亦即,由工件被固定的台、工件安装治具、工件等构成的被驱动物)的重心位置从回转轴 的轴心大大地偏移的情形。例如,倾斜分度台系回转轴在水平方向延伸,工件被固定的台 系,重心位置从回转轴的轴心大大地偏移。藉由工件或工件安装治具的安装,被驱动体的重 心位置系,在回转轴侧移动而从轴心的偏移多少被抵销,但由于被驱动体的重型化,施加在 回转轴的回转扭矩(亦即,根据重心位置偏移的不平衡扭矩)系增大。不平衡扭矩系,由于 根据转位角而不同,伴随着回转转位,不平衡扭矩系大大地变动。因此,回转轴的驱动马达 系,使在负荷的变动均衡的大容量作为必要。又,连结器、轴等的驱动传达构件、以及回转轴 系扭转,特别是为了避免根据每一转位角的不同扭转状态、转位精度被损害,使在负荷的变 动均衡的充分的刚性是必要的。作为补偿减轻此类的不平衡扭矩的装置,在第6图所示的不平衡扭矩补偿装置系 为熟知的,被适用在倾斜分度台。在第6图所示的装置中,包括工件被固定的台2的回转 轴91、被固定于回转轴91的第一齿轮93、支持与第一齿轮93相互啮合且相同齿数的第二 齿轮94的第二轴92、经由曲柄销97在从第二轴92的轴心偏移的位置以一端与第二齿轮 94的连结的曲柄臂95、具有经由销96被连结至曲柄臂95的另一端的活塞98的流体压汽 缸装置。又,流体压汽缸装置的偏压力F的方向系,与第二轴92的轴线正交(专利文献1)。如第6 (a)图所示般,台2等的被驱动体的重心G系,在回转轴91的轴心的正下方 而在通过轴心的铅直线上时,在回转轴91方面,根据支持的被驱动体的重量(亦即,重力 Wg,W:被驱动体的质量,g:重力加速度)的不平衡扭矩(第一回转扭矩Tl)不发生。又, 此时,汽缸装置的偏压力F系经由曲柄销97朝向第二轴92的轴心,在第二齿轮94、补偿扭 矩(第二回转扭矩T2)不发生。又,如第6(b)图所示般,回转轴91回转、台2在逆时针方 向只回转θ的话,第二齿轮94在顺时针方向只回转θ,曲柄臂95 —边前进且以销96为 中心在逆时针方向只回转α。又,α系,将曲柄销97和销96的距离作为L的话,以α = arcsin(R2x sin θ /L)表示的 θ 的函数。藉由重力Wg,在回转轴91方面,顺时针方向的第一回转扭矩Tl系,作为不平衡扭 矩被加上,且第一回转扭矩Tl系,从回转轴91的轴心到被驱动体的重心G为止的距离作为 Rl的话,成为Tl =Wg χ Rlx sine。另一方面,偏压力F系,经由销96、曲柄臂95而作用 于曲柄销97的力为,成为F χ cosa,且对于曲柄销97的切线(亦即,连结曲柄销97和第 二轴92的轴心的线的正交线),以90° -θ-α交叉。因此,藉由流体压汽缸装置,在第二 齿轮94方面,顺时针方向的第二回转扭矩Τ2被加上,且第二回转扭矩Τ2系,从第二轴92 的轴心到曲柄销97为止的距离作为R2的话,成为Τ2 = R2x Fx cos α χ sin( θ + α )。
第二齿轮94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二回转扭矩T2系,经由啮合的第一齿轮93被传达 至回转轴91,藉由对于回转轴91作为逆时针方向的回转扭矩作用,以作为与不平衡扭矩相 反方向的补偿扭矩作用。因此,在回转轴91方面,从根据重力Wg的顺时针方向的第一回 转扭矩Tl (亦即,不平衡扭矩),将根据流体压汽缸装置的第二回转扭矩T2 (亦即,补偿扭 矩)相减的下述的回转扭矩的绝对值系,藉由作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补正扭矩被 加上,回转轴91的驱动马达等的负荷被减轻。T1-T2 = Wg χ Rlx sin θ -R2x F χ cos α χ sin ( θ + α )如上述般,α系为θ的函数,上述的补正扭矩Τ1-Τ2系,因为成为θ的函数,与 台2的回转角θ —起变化。因此,在为了使补正扭矩Τ1-Τ2尽可能小、且维持在一定方面, 伴随着台2的回转,有必要变更流体压汽缸装置的偏压力F,必须控制流体压汽缸装置中的 偏压力F。又,与上述装置区别的不平衡补偿装置系为熟知的,以将流体压汽缸装置连结至 第二齿轮而赋予偏压力替代,藉由安装平衡重物至第二齿轮,补偿不平衡扭矩。在此装置 中,平衡重物系在从轴心偏移的位置被安装至第二齿轮,为了避免其它装置的干涉或作业 者受伤,旋转空间被设置(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652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50539号公报在补偿施加在分度台的回转轴的不平衡扭矩的装置中,控制伴随着台的回转、补 偿不平衡扭矩用的偏压力并非特别必要,又,没有必要为了避免干涉而设置平衡重物的旋 转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系,以支持工件被固定的台且延伸在与铅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回转轴转位 而被驱动的分度台作为前提。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发明系,包括回转体,被固定于回转轴,或被支持在与回 转轴分别的第二轴,且经由回转传达机构、回转轴的回转被传达而仅以与回转轴相同量回 转;支持构件,可往复移动地被设置于与回转轴的轴心交叉的方向;以及支持构件的偏压 构件;其中回转体系具有在从轴心分离的偏移位置与支持构件卡合的卡合部,支持构件系 具有使藉由回转轴支持的重量施加在回转轴的第一回转扭矩经由上述卡合部承受的卡合 面,偏压构件系经由上述卡合部在回转轴产生与上述第一回转扭矩对抗的方向的第二回转 扭矩。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的发明系,回转体系被支持在上述第二轴,上述回转传达机 构系,包含被固定于回转轴的第一圆形构件、以及被支持于第二轴且与第一圆形构件相同 直径的第二圆形构件,藉由第一和第二圆形构件直接或经由中间构件相互回转传达,回转 体仅以和回转轴相同量回转作为特征。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的发明系,在回转轴的回转范围中的上述第一回转扭矩的最 大时,上述第二回转扭矩最大或约略最大般,对于回转体的卡合部的相位被设定作为特征。在使支持构件的往复移动安定、将偏压构件的偏压力经由支持构件有效率地传达 至回转体方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的发明般,具备支持构件的变位限制装置系所希望的。变位限制装置系包括两个限制构件,藉由挟持回转体被固定的回转体的轴线或回转 体被支持的第二轴的轴线而被配置一侧和另一侧,被设置在框架;以及两个移动构件,被设 置在支持构件,分别与上述限制构件接触;其中被配置于上述一侧的限制构件和移动构件 中的一方系,具有与支持构件的往复移动方向平行而被形成的导引面,另一方系具有和上 述导引面滑动接触的滑接面、或邻接于上述导引面的复数个转动体;被配置于上述另一侧 的限制构件和移动构件中的一方系,具有与支持构件的往复移动方向平行而被形成的导引 面,另一方系具有和上述导引面滑动接触的滑接面、或邻接于上述导引面的复数个转动体。[发明的效果]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发明系,因为回转体被固定于回转轴,或被支持在与回转 轴分别的第二轴且经由回转传达机构而仅以与回转轴相同量回转,所以回转体的卡合部系 仅以与回转轴相同量回转。又,因为支持构件系可往复移动地被设置于与回转轴的轴心交 叉的方向,所以偏压构件的偏压力系,经由支持构件,在与回转体的轴心交叉的方向平行般 作用于卡合部。因此,施加于回转体的第二回转扭矩系,对应于伴随着藉由回转轴支持的重 量施加于回转轴的第一回转扭矩的回转轴的回转的变化,而更正确地变化。因此,施加于回 转体的回转扭矩减轻,转位驱动回转轴的驱动源的负荷减轻。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的发明系,因为回转体系,不被固定于回转轴,而被支持在与 回转轴分别的第二轴,经由包含被固定于回转轴的第一圆形构件、以及被支持于第二轴且 与第一圆形构件相同直径的第二圆形构件的回转传达机构回转,所以在调节第一圆形构件 和第二圆形构件的相互的相位关系之际,因为可回避偏压构件的干涉而作业,所以回转轴 和回转体的相位关系可容易地调整。在回转轴支持的重量中,对于回转轴的重心位置的相位系,伴随于工件和工件安 装治具的变更而变化。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的发明系,因为在第一回转扭矩的最大时,第二 回转扭矩最大或约略最大般,对于回转体的卡合部的相位被设定,所以对应于伴随于工件 和工件安装治具的变更的重心位置的变化,可将第一回转扭矩有效率地藉由第二回转扭矩 补偿减低。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的发明系,因为在介于偏压构件和卡合部之间的支持构件方 面,偶力作用,所以支持构件回转而倾斜,亦即,回转变位般,藉由挟持回转轴的轴线而在两 侧,或藉由挟持第二轴的轴线而在两侧,分别藉由以移动构件和限制构件所构成的变位限 制装置限制支持构件的回转变位。因此,偏压构件的偏压力系,经由支持构件而有效率地被 传达至回转体的卡合部。


第1图系为表示本发明的分度台的实施形态的正面图;第2图系表示本发明的分度台的实施形态,且为第1图的左侧面图;第3图系表示本发明的分度台的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第4图系表示本发明的分度台的实施形态的另一变形例;第5(a)图至第5(b)图系为表示第1图的实施形态中的不平衡扭矩和补偿扭矩的 关系的模式图;以及第6(a)图至第6(b)图系为表示习知的分度台中的不平衡扭矩和补偿扭矩的关系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示说明本发明的分度台的实施形态。第1图系为表示分度台的一个实 施形态的全体构造的正面图,第2图系为第1图的左侧面图。第5图系,表示回转轴3支持 的被驱动体的重心G和卡合部6a的位置关系、不平衡扭矩和补偿扭矩的关系的模式图。在本实施形态的分度台中,将支持的工件31以所定的角度被倾斜而加工,被适用 于所谓的倾斜分度台,支持工件31被载置的台2的回转轴3系,在水平方向延伸,与铅直方 向正交。倾斜分度台系,作为其基本的构成,包括框架1,被设置于工作机械的床71等的 水平面或倾斜面;台2,对于框架1可回转地被支持,且载置工件31 ;回转轴3,被支持于框 架1,且被固定于台2,且将台2对于框架1可回转地支持;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系被设置 于水平面。框架1系,为回转轴侧开口的U字状,由在台2的左右外侧分离而立设的一对支撑 框架la、以及在左右延伸且联系一对支撑框架Ia的下端部的基底框架Ib所构成,基底框架 Ib系藉由螺栓等被固定在床71。台2系,被配置在框架1的内侧,与框架1相同,回转轴侧开口而以U字状被形成, 由在左右外侧分离而立设的一对臂2a、以及联系一对臂2a的一端部的基底2b所构成。回转轴3系,藉由驱动侧回转轴3a(在第1图为右侧)和从动侧回转轴3b,个别被 形成,将轴线方向分别在内侧突出,将台2的一对臂2a分别贯通而在相互同轴的一对嵌合 孔2al分别被嵌合,经由齿轮K和未图示的按压螺丝而不能相对移动,和台2 —体化。换言 之,驱动侧回转轴3a和从动侧回转轴3b系,经由台2而相互同轴地被连结,形成一个回转 轴3。在一对支撑框架Ia方面,一对轴承21相互同轴地分别被嵌合。在各轴承21的内 轮方面,驱动侧回转轴3a和从动侧回转轴3b分别被插通,台2系,在两端支持状态可旋转 地被支持在框架1。驱动侧回转轴3a系,经由未图标的蜗杆减速装置、联结器等的回转传达 装置而被连结至驱动马达。又,驱动侧回转轴3a系,构成驱动马达的转子轴,不经由回转传 达装置,直接被驱动也可。台2的基底2b系,具备和回转轴3平行的工件载置面,该工件载置面系,作为固定 面而以一体物被设置于基底2b的本体部分的情形之外,有在基底2b的本体部分可回转地 被支持而可以与回转轴3正交的轴作为中心回转转位地被设置的情形。工件载置面系,工 件31直接或如第1图般经由安装工件安装治具23藉由螺栓或抵接金属等被固定。本发明的分度台系,在上述构成以外,具有回转体,被设置于与回转轴3分别的 第二轴4 ;回转传达机构50,只以与回转轴3相同量回转回转体;卡合部6a,被设置于回转 体;支持构件7,将在回转轴3产生的第一回转扭矩Tl经由卡合部6a从回转体承受;偏压 构件80,为了施加与第一回转扭矩Tl对抗的方向的第二回转扭矩T2于回转体,偏压支持构 件7 ;支持构件7的变位限制装置60 ;以及外壳10,收容这些构件、装置。在框架1的一对支撑框架Ia中、支持从动侧回转轴3b的支撑框架Ia方面,与回 转轴3分别的第二轴4系,与回转轴3平行而经由轴承22被支持,第二轴4和从动侧回转 轴3b系,在支撑框架Ia的外侧突出。在从动侧回转轴3b的突缘3bl和第二轴4的突缘4a方面,彼此齿数相同的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系,经由螺栓可拆装地分别被固定,相互啮 合;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系,成为被固定于回转轴3的第一圆形构件、以及被支持于第 二轴4的第二圆形构件,构成回转传达机构50。第二齿轮6系,构成第二圆形构件之外,藉由卡合部6a被设置,构成回转体。亦即, 在第二齿轮6的台2相反侧面,在从第二轴4的轴心偏移的位置,销6al藉由螺合被立设, 滚子6a2可回转地被支持,藉由销6al和滚子6a2,与后述的支持构件7的卡合面7a抵接、 与支持构件7卡合的卡合部6a被构成。因此,第二齿轮6系,半径方向外侧部份构成第二 圆形构件、与构成第一圆形构件的第一齿轮5啮合,半径方向内侧部份具有卡合部6a、构成 回转体。在支持从动侧回转轴3b的支撑框架Ia的外侧,外壳10被固定,在外壳10方面, 作为偏压构件80,流体压汽缸装置8被设置。流体压汽缸装置8系包含藉由螺栓被固定 于支撑框架Ia的汽缸块8a、在汽缸块8a内往复移动的活塞Sb、闭塞汽缸块8a的开口端的 汽缸头Sc、以及从联系至活塞8b而从汽缸头8c突出至外部的活塞杆8d ;供给高压流体至 汽缸块8a内的流体供给回路8e被设置。汽缸块8a系,以有底圆筒形被形成,轴线的延伸方向(亦即,活塞8b的往复移动 方向)系,通过第二轴4的轴心、对于第二轴4的轴线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正交的 方向)。汽缸头8c系具有连通汽缸块8a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的空气移除孔8cl、使活塞杆 8d被插通的插通孔8c2、以及被设置于插通孔8c2的导引衬套8c3。在活塞杆8d的顶端方 面,长方体形状的支持构件7被固定。流体供给回路Se系由,由压缩机或油压泵等构成的高压流体供给源8el、调整来 自高压流体供给源8el的流体的压力的调整器8e2、压力计8e4、切替流体供给和供给停止 的开闭阀8e3、连通开闭阀8e3和被形成于汽缸块8a的压力室的流路8e5所构成。藉由将 来自高压流体供给源8el的流体的压力以手动操作而调整,流体压汽缸装置8的偏压力被 设定。如第5图的模式图所示般,在安装工件31至台2的情形,在从回转轴3的轴心偏 移的场所,由工件31、工件安装治具23和台2构成的被驱动体的重心G被配置。又,重心G 位于通过回转轴3的轴心的铅直线上(轴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时以外,藉由被驱动体的 重量(亦即,重力),在回转轴3产生回转扭矩。将重心G位于通过回转轴3的轴心的铅直 线上(在第5 (a)图中为轴心的正下方)的位置,作为台2的回转基准位置,伴随着回转轴 3的回转、台2在逆时针方向只回转θ的话,被固定于第二轴4、与第一齿轮5啮合、且与第 一齿轮5相同齿数的第二齿轮6系,在顺时针方向只回转θ。被驱动体的重心G系在逆时 针方向只回转θ,将被驱动体的质量作为W、将重力加速度作为g、从重心G的回转轴3的偏 移量作为Rl的话,施加于回转轴3的回转扭矩Tl系,作为顺时针方向的不平衡扭矩,以下 一式子表示。Tl = Rlx Wg χ sin θ伴随着第二齿轮6的回转,卡合部6a系,将第二轴4的轴心作为中心、在顺时针方 向只回转Θ。在卡合部6a方面,经由支持构件7的卡合面7a,来自流体压汽缸装置8所定 的力(亦即,所定的偏压力)系,与和第二轴4的轴心交叉的方向平行地施加,将流体压汽 缸装置8的偏压力作为F、将卡合部6a和第二齿轮6的轴心间的距离作为R2的话,藉由流体压汽缸装置8施加于第二齿轮6的回转扭矩T2系,作为顺时针方向的回转扭矩,以下一 式子表示。T2 = R2x F χ sine第二齿轮6的回转扭矩T2系,被传达至啮合的第一齿轮 5,经由第一齿轮5、在回转轴3作为逆时针方向的补偿扭矩而作用,减轻被施加在回转轴3 的不平衡扭矩。施加于回转轴3的回转扭矩系,作为补正扭矩,以下一式子表示。Τ1-Τ2 = (Rlx ffg-R2x F)xsinθ根据此式的话,成为Rl χ Wg-R2 χ F —0的方式,亦即,如f —Rl xWg/R2的
方式,被安装于台2的工件载置面的工件31和工件安装治具23被变更,对应于被驱动体的 重量和重心G的偏移量Rl的变化,藉由调整流体压汽缸装置8的偏压力F,与从基准位置的 台2的回转角θ没有关系、使补正扭矩变小被表示。流体压汽缸装置8的偏压力F的设定、作为回转体的第二齿轮6和回转轴3的相 位的设定系,作为一例子,例如,如下述般被实行。将工件31和工件安装治具23安装于台 2。将第一齿轮5从回转轴3拆下。使驱动马达被低速回转,基于电流值等判断,在负荷最 大的回转角被停止。被驱动体的重心G系,位于通过回转轴3的水平线上。使第二齿轮6 被回转,使卡合部6a被位于通过第二轴4的轴心的铅直线上。在将第一齿轮5啮合于第二 齿轮6的状态下安装于回转轴3。在回转轴3的突缘3bl方面,对应于第一齿轮5的螺栓 孔,且螺栓孔的数目的整数倍的雌螺纹被设置,在啮合之际,使第二齿轮6不会大大地回转 而可啮合。因此,可将回转轴3和回转体的相位配合大致正确地进行。基于从驱动马达的 电流值等推定的不平衡扭矩,调整调整器8e2而调整流体压,将流体压汽缸装置8设定在所 希望的偏压力。第2图系表示,被驱动体的重心G在通过回转轴3的轴心的水平线上时,亦即,台 2从在第5(a)图所示的回转基准位置在逆时针方向回转90°而转位回转角θ =90°时。 流体压汽缸装置8的活塞8b系,经常藉由所定的流体压被偏压,活塞杆8d系,将被安装于 顶端的支持构件7在对于第二轴4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以所定的偏压力F偏压。支持构件7 系,经由在被设置于第二齿轮6的滚子6a2抵接的卡合面7a,以与活塞8b的延伸方向平行 (亦即,与支持构件7的往复移动方向平行)的所定的偏压力F按压滚子6a2。在支持构件 7方面,来自活塞杆8d的F的大小的偏压力、以及伴随滚子6a2的按压而来自滚子6a2的F 的大小的反力被施加。因此,在支持构件7方面,相互平行、且逆方向的相等力,亦即,偶力 作用,支持构件7系回转变位,因此,在活塞8b所谓恶化产生、活塞8b的平滑的往复移动运 动被损害。因此,产生流体压汽缸装置8的破损、磨耗之外,偏压力F的损失产生。又,藉由 回转角θ,根据偶力的回转力不同,根据活塞8b的恶化的偏压力F的损失程度不同。因此, 为了充分减低补正扭矩,有必要藉由回转角θ控制流体压且控制偏压力F。因此,偏压构件 80不受偶力的影响般被设置系较佳地。例如,在流体压汽缸装置8中,使活塞8b以充分的 长度形成,且将外径(亦即,汽缸孔径)以充分的大小形成,又,藉由使导引衬套8c3作为充 分的长度和充分大小的孔径,根据偶力的恶化被抑制,可使活塞8b平滑地往复移动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抑制根据偶力的支持构件7的回转变位,特别是具备变位限 制装置60。变位限制装置60系包括两个轴11a,作为移动构件11,藉由在支持构件7挟 持第二轴4的轴线而被设置在两侧,与活塞8b的往复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以及导引金属 9a,作为被设置于框架1的限制构件9,藉由在汽缸头8c挟持第二轴4的轴线且与轴1 Ia对 应而被设置在两侧,在内周面具有导引面9al。轴Ila的外周面,亦即,滑接面Ilal系,藉由与导引金属9a的导引面9al邻接,支持构件7系回转变位被限制。因此,伴随活塞杆8d的 往复移动(亦即,支持构件7的往复移动),轴Ila的滑接面Ilal系,使导引金属9a的导引 面9al,不产生所谓恶化而颤动,平滑地滑动。特别是在本发明中,由作为限制构件9的导引 金属9a、和作为移动构件11的轴Ila构成的组,由于藉由挟持第二轴4的轴线而分别被设 置在两侧,可将支持构件7的回转变位充分地抑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4系,经由被设置于框架1的轴承22而可回转地被设置,但 藉由被压入至嵌合孔等而被固定于框架1也可。此情形,在第二齿轮6和第二轴4之间,转 动轴承、或滑动轴承介于其间而被插入,第二齿轮6系藉由第二轴4可回转地被支持。在本实施例中,卡合部6a被设置在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构成回转体。然而,在 第二轴4,与第二齿轮6分别,设置圆形构件、或杠杆等的非圆形构件,设置卡合部6a于这些 构件般也可。又,在本实施例中,卡合部6a被设置在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构成回转体6。然 而,在回转轴3,设置圆形构件、或杠杆等的非圆形构件,设置卡合部6a于这些构件般也可, 可省略回转传达机构50。在本实施例中,支持构件7的卡合面7a系,藉由对于偏压构件80的偏压力正交的 平面被形成。然而,对于相对于偏压构件80的偏压方向正交的平面,藉由稍微倾斜的平面、 圆弧状的凸面、或凹面被形成也可。又,卡合面7a系具有充分长度,横跨回转轴3的一回转、 卡合部6a可抵接。然而,在回转轴3的回转范围被限制的情形方面,卡合面7a系,仅横跨 回转轴3的回转范围、卡合部6a可抵接的话也可。第3图系表示分度台的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在回转传达机构50和变位限制装置60 的各构成具有特征。回转传达机构50系,在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之间设置作为中间构件的惰齿轮 13的齿轮机构。惰齿轮13系对于框架1可回转地被轴向支持。变位限制装置60系,将支持构件7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作为移动构件11利用。亦 即,将长方体形状的支持构件7的上面和下面作为导引面lib、与支持构件7的往复移动方 向平行地被形成。另一方面,沿着支持构件7的往复移动方向隔开间隔,将以一列被配置的 转动体的复数个滚子%作为限制构件9而利用。因此,导引面lib系在支持构件7的往复 移动方向具有充分的长度,两导引面lib—起、经常、两个以上的滚子9b相对。变位限制装 置60系,将由移动构件11和限制构件9构成的组藉由挟持第二轴4的轴线而在两侧分别 具有一组,根据支持构件7的偶力的回转变位被抑制,且支持构件7系,将滚子9b —边回转 而移动,此时,因为不仅滑动抵抗且转动抵抗被施加而移动,可将支持构件7较平滑的往复 移动。复数个滚子9b系在框架1被支持,具体而言,在具有滚子收容沟的滚子架9c,将复 数个滚子9b藉由销可回转地被设置,滚子架9c的两端系,经由距离(distance)9d、藉由螺 栓被固定于框架1。第3图系,与第2图相同,表示根据流体压汽缸装置8的补偿扭矩T2最大的状态, 亦即,根据被驱动体的不平衡扭矩Tl最大时的状态。回转传达机构50系,由于利用惰齿轮 13,被驱动体的重心G的位置系,对于在第2图中、相对于回转轴3的轴心在右侧的水平位 置,在本变形例中,在左侧的水平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滚子9b系经由滚子架9c在框架1被支持,在支持构件7的移动构 件11部分形成导引面lib。然而,在被固定于支持构件7的移动构件11设置滚子%,在框 架1设置具有在支持构件7的往复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引面的限制构件9也可。在本变形例中,在变位限制装置60利用转动体,且在回转轴3和第二齿轮6的相 位配合之际,由于不干涉滚子架9c、可将第一齿轮5拆下,在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之间 设置惰齿轮13作为中间构件。然而,在挟持第二轴4的轴线方面,仅将第一齿轮5侧的变 位限制装置60、藉由如第2图所示般、利用轴Ila作为移动构件11而固定于支持构件7,利 用导引金属9a作为限制构件9而设置于汽缸头8c,不设置惰齿轮13,可将第一齿轮5拆下 也可。此情形,变位限制装置60系,在挟持第二轴4的轴线的一侧和另一侧,限制构件9和 移动构件11的组的构成构件不同。第4图系,表示分度台的另一实施例,在偏压构件80利用重物14作为特征。偏压构件80系,由复数个重物14、将一端固定在重物基底20且将另一端经由索架 15固定于支持构件7的钢丝索16、以及将根据重物14的重量的钢丝索16的牵引的方向在 支持构件7的往复移动方向变动的索拉回装置17所构成。又,由于伴随升降、重物14抑制 摇动,设置重物导件在外壳10,与重物14的外周面或被设置于重物14的导孔邻接般也可。索拉回装置17系,由于将重物14尽可能设置于上方位置,沿着外壳10的外侧架 设钢丝索16,具有被安装于外壳10的复数个滑轮19。藉由将重量不同的重物14累积重迭, 调整偏压力F,使所希望的第二回转扭矩T2被发生。在以上的实施形态、变形例中,偏压构件80系,利用流体压汽缸装置8、或重物14。 然而,作为偏压构件80、利用压缩弹簧等的弹性构件也可。此情形,将被收缩的压缩弹簧的 一端藉由移动支持装置支持,且将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被抵接于支持构件7,藉由专用马达 等,藉由与回转轴3的回转连动、使上述移动支持装置被移动,将压缩弹簧的偏压力维持在一定。又,回转传达机构50系,作为第一、第二圆形构件、利用复数个滑轮、或链轮,且作 为中间构件、利用被卷挂在滑轮或链轮的皮带、或链条也可。例如,设置彼此齿数相同的第 一确动皮带滑轮和第二确动皮带滑轮,将确动皮带卷挂在两滑轮。又,只以与回转轴3相同量回转的第二轴4系,约略相同量(10%以内的差)也包 含。例如,在第一圆形构件和第二圆形构件,利用齿轮、确动皮带滑轮或链轮的情形的话, 10 %以内的齿数差,又,在这些圆形构件利用V滑轮的情形也包含10 %以内的间距圆差, 被施加于卡合部6a的偏压力系,至少横跨回转轴3的实用回转范围,可补偿第一回转扭矩 (亦即,不平衡扭矩Tl)。又,第一齿轮5系,经由螺栓被固定于回转轴3,在将具有卡合部6a的回转体(亦 即,第二齿轮6)和回转轴3的相位配合之际,可拆下。然而,在第一齿轮5和回转轴3之间, 将商品名Shupanring(制造商德国内的RINGFEDER CO.)般的中间构件介于其中,将第一 齿轮5无阶段地固定于回转轴3也可。此情形,操作中间构件,在第一齿轮5的固定时,使 摩擦力发生、使第一齿轮5和回转轴3不能相对移动,在将第二齿轮6和回转轴3的相位配 合之际,消除摩擦力,使第一齿轮5和回转轴3可相对回转。又,构成回转传达机构50的第一圆形构件和第二圆形构件的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 轮6的位置关系为,第二齿轮6在第一齿轮5的下方,第二齿轮6的轴心在第一齿轮5的轴心的铅直线上。然而,第二齿轮6的轴心系,在第一齿轮5的轴心的上方也可,又,也可不必 位于第一齿轮5的轴心的铅直线上,例如,在第一齿轮5的轴心的水平线上也可。又,支持 构件7的往复移动方向系,全部在水平方向,但在与回转体的轴线交叉的方向的话,不必在 水平方向也可,例如,对于水平方向,为45°倾斜的方向等也可。在以上的实施形态和变形例中,作为分度台,在倾斜分度台被利用,台2的工件载 置面的倾斜系,伴随回转轴3的回转而变化。然而,台2的工件载置面系,对于水平面倾斜, 且在与回转轴3的回转角无关而将倾斜维持在一定的一般的分度台被利用也可,本发明 系,台2的工件载置面为,在对于水平面倾斜45°以上的一般的分度台也被适用。台2的工 件载置面对于水平面倾斜45°以上,换言之,回转轴3对于铅直线倾斜45°以上,例如,在 倾斜90°的一般的分度台中,被驱动体的重心G从回转轴3的轴心大大地偏移的情形,藉由 回转轴3的回转转位角,不平衡扭矩Tl大大地变化,驱动马达的负荷变动大,但藉由将本发 明适用,抑制驱动马达的负荷变动。本发明系不被限定在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中的任一个,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请 求范围,可有各种变更。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框架;
Ia ‘ 支撑框架;
Ib ‘ 基底框架;
2 台;
2a ‘ 臂;
2b ‘ 基底;
2al 嵌合孔;
3 回转轴;
3a ‘ 驱动侧回转轴;
3b ‘ 从动侧回转轴;
3b 1 突缘;
4 第二轴;
4a - 突缘;
5 第一齿轮(第一圆形构件);
6 第二齿轮(回转体、第二圆形构件)
6a ‘ 卡合部;
6al 销;
6a2 滚子;
7 支持构件;
7a ‘ 卡合面;
8 流体压汽缸装置;
8a ‘ 汽缸块;
8al 托架;
8b ‘ 活塞;0095]8c --汽缸头;0096]8cl 空气移除孔;0097]8c2 插通孑L ;0098]8c3 导引衬套;0099]8d --活塞杆;0100]8e --流体供给回路;0101]8el 高压流体供给源0102]8e2 调整器;0103]8e3 开闭阀;0104]8e4 压力计;0105]8e5 流路;0106]9 限制构件;0107]9a --导引金属;0108]9al 导引面;0109]9b --滚子;0110]9c --滚子架;0111]9d --距离;0112]10 --夕卜壳;0113]11 --移动构件;0114]Ila 轴;0115]Ilal 滑接面;0116]lib 导引面;0117]13 --惰齿轮;0118]14 --重物;0119]15 --索架;0120]16 --钢丝索;0121]17 --索拉回装置;0122]19 --滑轮;0123]20 --重物基底;0124]21 -吣轴承;0125]22 -吣轴承;0126]23 --工件安装治具;0127]31 --工件;0128]50 --回转传达机构;0129]60 --变位限制装置;0130]71 -、床;0131]80 --偏压构件;0132]K 齿轮;0133]G 重心。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度台,在支持工件(31)被固定的台(2)且延伸于与铅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回 转轴(3)转位而被驱动的分度台中,包括回转体(6),被固定于回转轴(3),或被支持在与回转轴(3)分别的第二轴(4)且经由 回转传达机构(5)、回转轴(3)的回转被传达而仅以与回转轴(3)相同量回转;支持构件(7),可往复移动地被设置于与回转体(6)的轴心交叉的方向;以及支持构件(7)的偏压构件(80);其中回转体(6)系具有在从轴心分离的偏移位置与支持构件(7)卡合的卡合部(6a),支持构件(7)系具有使藉由回转轴(3)支持的重量施加在回转轴(3)的第一回转扭矩 (Τ 1)经由上述卡合部(6a)承受的卡合面(7a),偏压构件(80)系经由上述卡合部(6a)在回转轴(3)产生与上述第一回转扭矩(Tl) 对抗的方向的第二回转扭矩(T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度台,其中回转体(6)系被支持在上述第二轴(4),上述回转 传达机构(50)系,包含被固定于回转轴(3)的第一圆形构件(5)、以及被支持于第二轴(4) 且与第一圆形构件(5)相同直径的第二圆形构件(6),藉由第一和第二圆形构件(5、6)直接 或经由中间构件(13)相互回转传达,回转体(6)系仅以和回转轴(3)相同量回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度台,其中在回转轴(3)的回转范围中的上述第一回转扭矩 (Tl)的最大时,上述第二回转扭矩(T2)最大或约略最大般,对于回转体(6)的卡合部(6a) 的相位被设定。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度台,更包括支持构件⑵的变位限制装置(60),包括两个限制构件(9),藉由挟持回转体(6)被 固定的回转体(3)的轴线或回转体(6)被支持的第二轴(4)的轴线而被配置于一侧和另一 侧,被设置在框架(1);以及两个移动构件(11),被设置于支持构件(7),分别与上述限制构 件(9)接触;其中被配置于上述一侧的限制构件(9)和移动构件(11)中的一方系,具有与支持构件 (7)的往复移动方向平行而被形成的导引面(9al、llb),另一方系具有和上述导引面(9al) 滑动接触的滑接面(Ilal)、或邻接于上述导引面(lib)的复数个转动体(9b);被配置于上述另一侧的限制构件(9)和移动构件(11)中的一方系,具有与支持构件 (7)的往复移动方向平行而被形成的导引面(9al、llb),另一方系具有和上述导引面(9al) 滑动接触的滑接面(Ilal)、或邻接于上述导引面(lib)的复数个转动体(9b)。
全文摘要
在不平衡扭矩的补偿装置中,控制补偿用的偏压力并非特别必要,又,没有必要设置平衡重物的旋转空间。在支持台且延伸在与铅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回转轴转位而被驱动的分度台中,包括回转体,被固定于回转轴,或被支持在与回转轴分别的第二轴,且经由回转传达机构而仅以与回转轴相同量回转;支持构件,可往复移动地被设置于与回转轴的轴心交叉的方向;以及支持构件的偏压构件;其中回转体系具有在从轴心的偏移位置与支持构件卡合的卡合部,支持构件系具有使施加在回转轴的第一回转扭矩经由卡合部承受的卡合面,偏压构件系经由卡合部在回转轴产生与第一回转扭矩对抗的方向的第二回转扭矩。
文档编号B23Q1/52GK102006970SQ20098010916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辰田好教 申请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