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860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用于回转大质量机械结构体。如用于 连接高空焊接机器人的静平台,配合焊接机器手实现各个工位的自动焊接。属于工业机器 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做出以前,传统的回转头减速器输出轴短而细,输出刚度和输出扭 矩有限,不能承载大质量载荷,需单独的回转头、减速机和电机组合装配起来,因此体积较 大,不适合高空作业轻型化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减速器输出轴输出刚度和输出扭矩 大的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包括机体、输入轴、 谐波减速器组件、输出轴、伺服电机、后端盖、前端盖和轴端法兰,所述输入轴、谐波减速器 组件和输出轴均设置在机体内,后端盖固定安装在机体后侧,前端盖固定安装在机体前侧, 伺服电机安装在后端盖上,伺服电机与输入轴键连接,输入轴后端通过轴承I与后端盖装 配,输入轴前端通过轴承II与输出轴后端装配,输入轴与谐波减速器组件键连接,谐波减 速器组件的输入钢轮与后端盖装配,谐波减速器组件的输出钢轮与输出轴的后端装配,输 出轴的中间通过两轴承III安装在机体内,两轴承III之间设置轴承外挡圈和轴承内挡圈, 输出轴前端伸出机体外,输出轴前端与轴端法兰键连接。本实用新型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将减速器与回转头本体及伺服电机组成一体, 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输入轴,以一定的减速比,通过谐波减速器组件带动输出轴,从而实现焊 接机器手机构的回转运动,以配合焊接机器人实现各个工位的焊接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机构紧凑,输出扭矩大,输出刚度大;2、可回转大质量的机械结构体,承载能力好,回转精度高。3、用以连接机器人的静平台,使静平台能够回转,大大提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 工作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轴端法兰1、前端盖2、机体3、轴承外挡圈4、轴承内挡圈5、输出轴6、挡圈7、输入 轴8、后端盖9、电机罩壳10、伺服电机11、轴承112、谐波减速器组件13、轴承1114、轴承 11115、圆螺母16、密封圈17。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 出,本实用新型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包括机体3、输入轴8、谐波减速器组件13、输出轴6、 伺服电机11、后端盖9、前端盖2和轴端法兰1,所述输入轴8、谐波减速器组件13和输出轴 6均设置在机体3内,后端盖9固定安装在机体3后侧,前端盖2固定安装在机体3前侧, 所述伺服电机11安装在后端盖9上,伺服电机11与输入轴8键连接,输入轴8后端通过轴 承112与后端盖9装配,输入轴8前端通过轴承1114与输出轴6后端装配,输入轴8与谐 波减速器组件13键连接,谐波减速器组件13的输入钢轮与后端盖9装配,谐波减速器组件 13的输出钢轮与输出轴6的后端装配,输出轴6的中间通过两轴承III15安装在机体3内, 两轴承III15之间设置轴承外挡圈4和轴承内挡圈5,输出轴长而粗,输出轴6前端伸出机 体3外,输出轴6前端与轴端法兰1键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头包括机体(3)、输入轴(8)、谐波减速器组件(13)、输出轴(6)、伺服电机(11)、后端盖(9)、前端盖(2)和轴端法兰(1),所述输入轴(8)、谐波减速器组件(13)和输出轴(6)均设置在机体(3)内,后端盖(9)固定安装在机体(3)后侧,前端盖(2)固定安装在机体(3)前侧,伺服电机(11)安装在后端盖(9)上,伺服电机(11)与输入轴(8)键连接,输入轴(8)后端通过轴承I(12)与后端盖(9)装配,输入轴(8)前端通过轴承II(14)与输出轴(6)后端装配,输入轴(8)与谐波减速器组件(13)键连接,谐波减速器组件(13)的输入钢轮与后端盖(9)装配,谐波减速器组件(13)的输出钢轮与输出轴(6)的后端装配,输出轴(6)的中间通过两轴承III(15)安装在机体(3)内,两轴承III(15)之间设置轴承外挡圈(4)和轴承内挡圈(5),输出轴(6)前端伸出机体(3)外,输出轴(6)前端与轴端法兰(1)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刚度一体式回转头,用于回转大质量机械结构体。包括机体(3)、输入轴(8)、谐波减速器组件(13)、输出轴(6)、伺服电机(11)、后端盖(9)、前端盖(2)和轴端法兰(1),所述输入轴(8)、谐波减速器组件(13)和输出轴(6)均设置在机体(3)内,伺服电机(11)与输入轴(8)键连接,输入轴(8)前端通过轴承II(14)与输出轴(6)后端装配,输入轴(8)与谐波减速器组件(13)键连接,谐波减速器组件(13)的输入钢轮与后端盖(9)装配,谐波减速器组件(13)的输出钢轮与输出轴(6)的后端装配,输出轴(6)的中间通过两轴承III(15)安装在机体(3)内,两轴承III(15)之间设置轴承外挡圈(4)和轴承内挡圈(5),输出轴(6)前端伸出机体(3)外,输出轴(6)前端与轴端法兰(1)键连接。本实用新型机构紧凑,输出扭矩大,输出刚度大。
文档编号B23K37/00GK201744801SQ20102024021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朱明艳, 林浩, 王浩棠 申请人:江阴纳尔捷机器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