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61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机械零件的机加工过程中,在下线之前,都需要对加工完成的零件的形状参数 进行检测,以确定该零件是否属于合格品。如果零件合格,则下线进入随后的工序。如果不 合格,就根据检测的情况,达不到校正标准的零件就报废,达到校正标准的零件,则往往再 对其进行校正处理,校正完成后再进行检测,这样反复进行,直到将不合格的零件校正为合 格的零件为止。举例来说,在汽车车辆的制造领域中,在制造桥壳的过程中,由于往往需要采用焊 接方法进行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因而制造获得的桥壳通常会存在结构变形。为了确保下 线的桥壳具有合格的形状参数,在下线之前,需要对桥壳进行检测,以确定桥壳的形状参数 是否合格。如果桥壳不合格,就根据检测的情况,看桥壳能否校正,如果读数能达到桥壳校 正的标准,则需要对桥壳进行校正,直到达到合格水平为止。如果桥壳合格,则进入后续工 序中。因此,为了对桥壳进行检测和校正,在桥壳的生产线中大都在线设置有用于桥壳 的检测和校正的设备。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传统的用于桥壳检测和校正的设备,其中,图1为该传统的 桥壳检测和校正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该传统的用于桥壳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俯视图。如 图1和图2所示,该设备包括具有工作台11和压块12的液压机10,该工作台11的表面上 设置有多条T形槽13,工作台11上还设置有一对检测V形块14和一对校正V形块15,检 测V形块14和校正V形块15通过上述T形槽13而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1,其中,一对检测 V形块14与一对校正V形块15彼此错开。在对桥壳进行检测和校正之前,先根据待检测的桥壳的尺寸或类型调整检测V形 块14和校正V形块15的位置,以适应于待检测的桥壳。调整完毕后,将一对检测V形块14 与一对校正V形块15固定于工作台11上。对桥壳进行检测和校正的基本过程如下。首先,将桥壳100放置到一对检测V形 块14上,该对检测V形块14中的一个V形检测块支撑桥壳100的一端,另一个V形检测块 支撑桥壳100的另一端。然后,利用检测仪表对桥壳进行检测。例如,可以利用百分表110 分别对桥壳100的两端进行径向圆跳动的检测。如果检测结果表明桥壳100的形状参数已经合格,则将该合格的桥壳从检测V形 块14上取下,并送入下一工序中。如果检测结果表明桥壳100不合格,则在检测时记录下校正点的位置,再将该桥 壳100从一对检测V形块14取下,并移动到一对校正V形块15上,从而根据先前记录下来 的校正点的位置对桥壳100进行校正。例如,校正过程通常利用压块12对桥壳100的校正 点施加压力,从而校正桥壳100的形状。在完成校正后,再将校正后的桥壳100从一对校正V形块15取下,并移动到一对检测V形块14上,再进行检测,这样不断在一对检测V形块 14和一对校正V形块15之间来回移动(一对检测V形块14与一对校正V形块15彼此错 开的设置方式也正是为了实现桥壳在一对检测V形块14与一对校正V形块15之间的来回 移动),直到桥壳100的形状参数的检测结果合格为止。通过上述对传统的用于桥壳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描述可知,在反复进行检测和校 正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桥壳从一对检测V形块14与一对校正V形块15之间来回移动。因 此,这种传统的用于桥壳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主要缺陷为工作效率较低,进而影响整个生 产线的生产效率。虽然这里以桥壳为例解释了用于桥壳检测和校正的设备所存在的缺陷,但对于其 他机械零件的检测和校正的设备也大都存在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尤其是长轴类的零件,如 轴或梁等。因此,如何提高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工作效率成为本领域中亟待解 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用于机械零件的传统的检测和校正设备的工作效率较 低的缺陷,而提供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该设 备包括工作台,该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邻近所述工作台设置,用于对所述机械零件进行校正;其 中,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能够彼此对齐,并且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的检 测支撑面与所述一对校正支撑块的校正支撑面之间沿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是可调整的,以 使所述机械零件能够可选择地由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中的至少一者支 撑。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能够彼此对 齐,即能够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还能够选择性地利用一对检测支撑块和/或一对校 正支撑块支撑待进行处理的机械零件,因此在需要进行检测时可以选择利用检测支撑块来 支撑机械零件,而当需要进行校正时,则可以调整一对检测支撑块的检测支撑面与所述一 对校正支撑块的校正支撑面之间沿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从而利用校正支撑块来支撑机械 零件,而不需要移动机械零件。由此可知,通过将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彼此对齐,并且所述一 对检测支撑块的检测支撑面与所述一对校正支撑块的校正支撑面之间沿垂直方向的相对 位置是可调整的,能够提高对机械零件进行检测和校正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生产线 的工作效率。优选地,每个所述检测支撑块包括主体和形成有所述检测支撑面的支撑件,该主 体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支撑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体,以使所述检测支撑面相对于 所述主体升高和降低。优选地,每个所述检测支撑块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件动力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主体移动。优选地,所述主体的顶部具有安装孔,所述支撑件通过弹性元件而安装在该安装 孔中,仅当放置在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的检测支撑面上的机械零件受到所述校正单元的压 力作用的情况中,所述一对校正支撑块的校正支撑面与所述机械零件接触。优选地,每个所述校正支撑块包括形成有所述校正支撑面的主体。优选地,每个所述检测支撑块的主体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校正支撑块的主体形成为 一体的基座。优选地,所述基座与所述校正单元之间具有沿水平方向做相对运动的自由度。优选地,两个所述基座之间通过杆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基座可滑动地设置在 该导槽中。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基座沿所述导槽的移动 范围。优选地,每个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该滚轮位于所述工作台上。优选地,每个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轮轴,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轮轴的两端, 所述轮轴通过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以允许所述基座相对于所述轮轴沿垂直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均为V形块。优选地,所述机械零件为长轴类零件。优选地,所述长轴类零件为桥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传统的用于桥壳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设备的俯视图;图3至图5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在 不同工作状态中的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的状态为利用检测支撑块支撑机械零件的工作 状态,图5所示的状态为利用校正支撑块支撑机械零件的工作台,图4所示的状态为图3所 示的工作状态与图5所示的工作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桥壳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主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设备的俯视图;图8为图6所示的设备中检测支撑块与校正支撑块的截面图;图9为图6所示的设备中检测支撑块与校正支撑块的另一截面图;图10为图8所示的检测支撑块的局部截面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8所示的校正支撑块的局部截面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工作台11[0046]检测支撑块21[0047]校正支撑块22[0048]校正单元23[0049]检测支撑块的主体24[0050]检测支撑面211[0051]支撑件25[0052]安装孔26[0053]弹性元件27[0054]校正支撑面221[0055]校正支撑块的主体28[0056]基座29[0057]杆30[0058]导槽111[0059]限位装置34[0060]滚轮31[0061]轮轴32[0062]弹性元件33[0063]机械零件200[0064]桥壳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方向通常以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完成安装后(如固定设置在地面上) 的方位来说的,例如,所谓的水平方向是指图6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X方向),垂直方向是 指箭头Z所示的方向,其中,X方向与机械零件(如桥壳)的纵向方向相同,Z方向则为垂直 于地面的方向。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机械零件的检测和校正设备主要包 括工作台11,该工作台11上设置有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 ;校正单元23,该校正单元23邻近所述工作台11设置,用于对所述机械零件进行校 正;其中,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能够彼此对齐,并且一对检测支撑 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与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之间沿垂直方向的相对位 置是可调整的,以使机械零件能够可选择地由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中 的至少一者支撑。工作台11提供进行检测和校正作业的平台,用于放置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 校正支撑块22。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工作台11上还可以设置多对检测支撑块以及对应的多对校正支撑块,由于设置多对检测支撑块和多对校正支撑块的情况中的工作方式 与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的情况中的工作方式基本相同,因此,本说明书仅以 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的情形为例加以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说 明书中描述的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的工作方式和原理也适用于多对检测支 撑块和多对校正支撑块的情形中。检测支撑块21和校正支撑块22都用于支撑待处理的机械零件,但二者的适用情 形有所不同。当需要对机械零件进行检测时,主要由(精度相对较高的)检测支撑块21来 支撑机械零件;当需要对机械零件进行校正处理时,主要由(精度相对较低的)校正支撑块 22来支撑机械零件。通常,检测支撑块21和校正支撑块22均为V形块,如图10和图11所示。但也可 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支撑块,如U型块、U型块和半圆块等。校正单元23设置在工作台11的附近,以便于校正单元23对位于工作台11上的 机械零件进行校正处理。校正单元23通常为液压机,该液压机带有压头,如图1和图2所 示的液压机类似。但在本实用新型中,校正单元23并不限于液压机,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 对机械零件进行校正处理的装置,如气动压力机、手动压力机和机械压力机等。校正单元23与工作台11可以是相互分离的不同装置或部件,而是在空间位置上 相邻。或者,校正单元23可以与工作台11形成为整体,如工作台11即为校正单元23的工 作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相对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传统的用于机械零件检 测和校正的设备来说,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对检测支撑块和校正支撑块设置方式的改进,以 及在优选情况中对其他结构特征的改进,如工作台等。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着重对本实 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的改进之处做详细地描述,而对与传 统设备相同、相似的结构特征进行简化描述,或省略对其的描述。具体来说,与图1和图2中检测V形块14和校正V形块15彼此错开的设置方式 不同,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如图7所示,位于工作台11上的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 一对校正支撑块22能够彼此对齐,也就是说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在X 方向上能够沿同一条直线设置,以便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对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例如,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可以在X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或者,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也可在X方向设置成不在同一直 线上,但检测支撑块21和校正支撑块22中至少一者能在Y方向(在水平面内与X方向垂 直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将检测支撑块21和校正支撑块22移动到在X方向上位于同一条 直线的状态。而且,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与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 221之间沿垂直方向(Z方向)的相对位置也是可调整的,以使机械零件能够可选择地由一 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中的至少一者支撑。换句话说,一对检测支撑块21 的检测支撑面211与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之间沿垂直方向(Z方向)的相 对位置是可变的,即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可以高于、齐平于或者低于一对 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从而满足机械零件在检测状态和校正状态之间的转换。[0081]具体来说,当对机械零件进行检测时(即该机械零件处于检测状态),使一对检测 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高于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从而由一对检测支 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支撑待检测的机械零件。当通过检测发现该机械零件不合格而 需要对其进行校正处理时,则调整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 22的校正支撑面221之间的相对位置,即,使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高于一 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从而由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支撑待检 测的机械零件,以进行校正处理。另外,在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支撑待检 测的机械零件以进行校正处理时,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也可以与机械零件 相互接触,但机械零件的重力以及校正单元32对该机械零件的压力主要是由一对校正支 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来支撑。而且,由于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在X方向上沿同一条直线设 置,因此,机械零件在检测状态和校正状态之间转换时,由于通过调整校正支撑块22和检 测支撑块21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从而不需要将机械零件在检测支撑块21和校 正支撑块22之间移动的额外操作。显然,与传统的用于桥壳检测和校正的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的工 作效率自然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从而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使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彼此对齐可以通过一对检测支撑块21 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在工作台11上的设置位置来较为容易地实现。使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与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 之间沿垂直方向(Z方向)的相对位置是可调整的,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如图3至图5所示,可以将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设计为固 定不变的,而将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设计为可沿Z方向线性移动,从而实 现校正支撑面221和检测支撑面211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位置的调整,从而在图3中使检测 支撑面211高于校正支撑面221,以用于对机械零件进行检测;在图5中使校正支撑面221 高于检测支撑面211,以用于对机械零件进行校正;而在图4中校正支撑面221基本齐平于 检测支撑面211,该状态可以为图3和图5之间的中间状态。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设计为固 定不变的,而将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设计为可沿Z方向线性移动。或者, 还可以将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都 设计为可沿Z方向线性移动。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和/或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 221沿Z方向的线性移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对于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来说,如图3和图8所示,每个所述检 测支撑块21包括主体M和形成有所述检测支撑面211的支撑件25,该主体M位于所述工 作台11上,所述支撑件25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体24,以使所述检测支撑面211相对于所 述主体M升高和降低。也就是说,通过使支撑件25可移动地安装在主体M上,从而实现 形成在支撑件25上的检测支撑面211相对于工作台11的调整,进而实现相对于校正支撑 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的调整。或者,检测支撑块21为单个整体部件或装置,该检测支撑块21可以整体上在高度
8方向(Z方向)上线性移动。虽然在本说明书中主要以检测支撑块21为例来进行描述,但对于校正支撑块22 来说,也同样适用。因此,这里就不在对校正支撑块22进行详细地描述。支撑件25相对于主体M的移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每个所述检测支撑块21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件25动力连 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25相对于所述主体M移动。也就是说,支撑件25在驱动装置的 驱动下相对于主体M移动,从而实现形成在支撑件25上的检测支撑面211相对于校正支 撑面221的位置调整。驱动装置可以为各种能够实现支撑件25线性移动的驱动装置,如液压驱动装置、 气动驱动装置或机电驱动装置。机电驱动装置的例子有电机作为动力源的曲柄滑块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或螺旋机构。驱动装置在这里应当从较宽范围内加以理解,也就是说,驱动装置不仅限于作为 动力源的装置(如液压马达、电机、发动机等),而是包括作为动力源的装置的驱动机构。例 如,驱动装置可以是包括液压马达的液压驱动机构,可以是包括发动机或电动机的机械传 动机构等。再如,可以不需要利用外部动力而实现支撑件25相对于主体M的移动,如图8所 示,所述主体M的顶部具有安装孔沈,所述支撑件25通过弹性元件27而安装在该安装孔 沈中。而且,仅当放置在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上的机械零件受到所述 校正单元23的压力作用的情况中,所述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才与所述机 械零件接触。按照该设置方式的检测支撑块21,在没有机械零件放置到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 检测支撑面211上时,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低于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 测支撑面211。在将机械零件放置到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上时,弹性元件27受 压,但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仍然低于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 211,在该情况下可以对该机械零件进行检测作业。当完成检测并发现校正点后,无需移动机械零件,而是利用校正单元23对机械零 件施加压力,从而使弹性元件27继续受压,从而使得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 继续下降,实现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与所述机械零件的接触,以进行对机 械零件进行校正处理。在该情况中,机械零件的重力以及校正单元32对机械零件所施加的 压力主要由校正支撑块22来支撑,而检测支撑块21则主要提供弹性元件27的弹力。通过上述分析,利用图8所示结构的检测支撑块21同样能够检测支撑面211相对 于校正支撑面221的调整。而且,该结构不需要用外部动力,因此,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并具 有较高的可靠性。如上所述,校正支撑块22的结构也可采用与检测支撑块21相同或类似的结构。但 如果校正支撑块22也利用弹性元件实现其校正支撑面221的调整,则应利用不同的弹性元 件,从而与检测支撑块21中的弹性元件27相互配合,以实现如下效果即仅当放置在所述 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上的机械零件受到所述校正单元23的压力作用的情 况中,所述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才与所述机械零件接触。[0102]优选地,为了方便对检测支撑面211和校正支撑面221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调整 和控制,可以将检测支撑面211和校正支撑面221中的一者设计为(相对于工作台11)固 定不动的,而另一者设计为可移动的。例如,在优选情况下,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为固定不动的,而检测支撑 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为可移动的。这是因为,检测时所使用的检测支撑面211需要具有 相对较高的几何精度,而校正时所使用的校正支撑面221则不需要相对较高的几何精度, 但是需要校正支撑块22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为受到校正单元32的压力作用的 机械零件提供可靠的支撑力。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每个所述校正支撑块22包括形成有所述校正支撑面221 的主体观。在该情况中,校正支撑块22为单个整体部件或装置。如图3至图5所示,一对检测支撑块21和一对校正支撑块22可以彼此分离。虽 然在图3至图5中,一对检测支撑块21位于一对校对支撑块22之间,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此,一对校对支撑块22也可以位于一对检测支撑块21之间;或者一对校对支撑块22与 一对检测支撑块21交错排列。此外,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每个所述检测支撑块21的主体M可以与对应 的一个校正支撑块22的主体观形成为一体的基座四。也就是说,将一个检测支撑块21与 对应的一个校正支撑块22形成为一体的结构(如装配在一起),从而形成如图7所示的形 式。即,在一个基座四上同时形成有检测支撑面211和校正支撑面221。为了便于利用校正单元23对机械零件沿其长度方向的预定位置进行校正处理, 尤其是方便利用校正单元32对机械零件的两个端部进行校正处理,优选地,所述基座四与 所述校正单元23之间具有沿水平方向做相对运动的自由度。换句话说,基座四和校正单 元23能够沿水平方向(即X方向)相对于彼此而移动。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校正单元23可移动地设置在地面上,而基座四固 定设置在工作台11上;或者基座四可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11上,而校正单元32固定设置 在地面上;或者基座四可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11上,而校正单元32可移动地设置在地面 上。优选地,考虑到设置的方便性,选择基座四可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11上,而校正 单元23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按照该设置方式,校正单元32的结构相对简单,从而有利于提 高工作可靠性。如图6至图11所示,基座四为一对,该两个基座四可以同时相对于校正单元32 移动,或者一个基座固定,而另一个基座移动。因此,通过调整两个基座四之间的相对位置 关系,能够适应于不同型号的机械零件,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工况。优选情况下,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所述基座四之间通过杆30连接在一起。因 此,两个基座四在移动时能够保持同步运动。按照该结构,例如当校正单元32完成对机械零件的一端的校正后,接下来需要对 另一端进行校正时,则可以同时移动两个基座四以及连接在两个基座四之间的杆30,从而 确保由两个基座四所支撑的机械零件的稳定性。当然,杆30并不是必须的,在没有设置杆 30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移动基座四的。进一步优选地,杆30为可拆卸地分别连接于两个基座四,从而便于对两个基座四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当地调整。优选地,为了便于基座四在工作台11上沿水平方向的移动,如图7所示,所述工 作台11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槽111,所述基座四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导槽111中。 通过设置导槽111,能够确保基座四在工作台11上移动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对由基座四支 撑的机械零件的准确检测和校正。优选地,所述工作台11上还设置有限位装置34,用于限制所述基座四沿所述导槽 111的移动范围,从而确保基座四在工作台11上移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限位装置34可以具有多种形式。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在工作台11上位于导 槽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销34。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限位销,还可以采用限位开关等其 他形式的限位装置。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有利于基座四在导槽11中的移动,如图6所示,每个所述基 座四的底部设置有滚轮31,该滚轮31位于所述导槽111中。优选地,如图9所示,每个所述基座四的底部设置有轮轴32,所述滚轮31分别安 装在所述轮轴32的两端,所述轮轴32通过弹性元件33安装于所述基座29,以允许所述基 座四相对于所述轮轴32沿垂直方向移动。按照该结构的基座四,在没有机械零件放置到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 211上时,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低于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 且基座四在弹性元件33的弹性支撑作用下,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间隔开,如图6所示,基 座四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L。在将机械零件放置到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上时,弹性元件27受 压,同时弹性元件33也受压,但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仍然低于一对检测支 撑块21的检测支撑面211,在该情况下可以对该机械零件进行检测作业。此时,基座四与 工作台1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变小。当完成检测并发现校正点后,无需移动机械零件,而是利用校正单元23对机械零 件施加压力,从而使弹性元件27和弹性元件33继续受压,从而使得一对检测支撑块21的 检测支撑面211继续下降,实现一对校正支撑块22的校正支撑面221与所述机械零件的接 触,并会使基座四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接触,以进行对机械零件进行校正处理。在该情况 中,基座四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之间没有间距,如图9所示。而当完成校对作业后,移开校正单元32,从而释放弹性元件33和27,因此立刻会 使基座四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则能够方便地继续移动两个基座四以及杆 30,从而再对机械零件的另一位置进行校正处理。另外,通过选择弹性元件27和弹性元件33之间不同的参数,如弹性系数,能够调 整当将机械零件放置到检测支撑块21上时,弹性元件27的收缩程度与弹性元件33的收缩 程度。优选地,弹性元件33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元件27的弹性系数,从而使当将机械零件 放置到检测支撑块21上时,基座四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之间仍具有间隙,并且当使用校 正单元32对机械零件施加压力时,弹性元件27首先压缩到最大,然后再继续压缩弹性元件 33,从而使基座四落在工作台11上,再进行校正作业。当释放作用在机械零件上的压力时, 如上所述,能够利用弹性元件33的弹性力,立即使基座四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隔开,从而 能够迅速移动。[0124]弹性元件27和33可以为能够提供弹性的部件或装置,而不限于图8和图9中所 示的弹簧。例如,弹性元件可以选用橡胶体、橡胶弹簧和气囊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机械零件的检测和校正设备适用于对长轴类零件的检 测和校正处理,例如,对汽车车辆底盘的桥壳的检测和校正处理。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用于机械零件的检测和校正设备的结构特征及其工 作过程和原理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 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而不限于权利要求书中各项权利要求的 引用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 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用于机械零件的检测和校正设备,该检测和校正设备包括工作台(11),该工作台(11)上设置有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02);校正单元(23),该校正单元03)邻近所述工作台(11)设置,用于对所述机械零件进行 校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0 能够彼此对齐,并且 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的检测支撑面(211)与所述一对校正支撑块0 的校正支撑面 (221)之间沿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是可调整的,以使所述机械零件能够可选择地由所述一 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0 中的至少一者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支撑块包 括主体04)和形成有所述检测支撑面011)的支撑件(25),该主体04)位于所述工作台 (11)上,所述支撑件0 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体04),以使所述检测支撑面(211)相对 于所述主体04)升高和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支撑块包 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件0 动力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0 相对于所 述主体04)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04)的顶部具有安 装孔(26),所述支撑件0 通过弹性元件(XT)而安装在该安装孔06)中,仅当放置在所 述一对检测支撑块的检测支撑面(211)上的机械零件受到所述校正单元的压力 作用的情况中,所述一对校正支撑块02)的校正支撑面021)与所述机械零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校正 支撑块0 包括形成有所述校正支撑面021)的主体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支撑块的 主体04)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校正支撑块0 的主体08)形成为一体的基座0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09)与所述校正单 元之间具有沿水平方向做相对运动的自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座09)之间通过 杆(30)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1)上开设有沿 水平方向延伸的导槽(111),所述基座09)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导槽(1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1)上还设置有 限位装置(34),用于限制所述基座(29)沿所述导槽(111)的移动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座09)的底部设 置有滚轮(31),该滚轮(31)位于所述导槽(111)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座09)的底部 设置有轮轴(32),所述滚轮(31)分别安装在所述轮轴(3 的两端,所述轮轴(3 通过弹 性元件(33)安装于所述基座09),以允许所述基座09)相对于所述轮轴(32)沿垂直方向 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和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和 一对校正支撑块0 均为V形块。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机械零件检测和校正的设备,包括工作台,该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校正单元,用于对机械零件进行校正;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彼此对齐,并且一对检测支撑块的检测支撑面与一对校正支撑块的校正支撑面之间沿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是可调整的,以使机械零件能够可选择地由所述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中的至少一者支撑。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一对检测支撑块和一对校正支撑块彼此对齐,而且还能够选择性地利用一对检测支撑块和/或一对校正支撑块支撑待进行处理的机械零件,因此在检测和校正的转换时,不需要移动机械零件,从而能够提高对机械零件进行检测和校正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1D3/00GK201862663SQ20102058254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王先舫, 陈克达, 黄占旭 申请人: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