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49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动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杆,具体而言,涉及设置在冲压机械的工件搬运装置上的传动杆的连结结构。
背景技术
连续自动冲压机是在冲压机主体内具备多个加工台的类型的冲压机械,在连续自动冲压机设有在各加工台之间依次搬运工件的工件搬运装置。该工件搬运装置具有与工件搬运方向平行地设置的一对传动杆,在各传动杆上装备有可拆装的工件保持用具,该工件保持用具对应于配设在各个加工台上的模具而能够保持工件或离开工件。

上述的模具需要根据工件的种类(产品的种类)进行更换。模具的下模具通常安装在活动工作台上,与从滑动件脱离的上模具一起按照活动工作台被从冲压机主体向外部搬出。即,在模具更换时,通过离线装配而与所希望的模具进行更换,或替换为已经预先安装有规定的模具的状态的其他的活动工作台。另一方面,与模具同样地需要按照工件的种类进行更换的前述的工件保持用具由于安装在与活动工作台独立的装置即工件搬运装置的传动杆上,因此以往该工件保持用具需要在冲压机械内进行更换。在其更换中不能使冲压机械运转,而成为冲压机械的运转率提高的障碍。因此,将传动杆分割成其中央侧的移动杆和两端侧的2个固定杆,按照安装有工件保持用具的移动杆而载放于活动工作台,与模具一起向外部搬出或搬入。作为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置的移动杆与固定杆(以下,在本申请中称为残留杆)的连结结构,多数情况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那样是使设置在残留杆上的板状卡合构件卡止于移动杆的卡合体的结构。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利用与各杆的长度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指向的销构件将残留杆的板状连结构件与移动杆的板状连结构件连结,并且关于2个板状连结构件的上下方向,由设置在残留杆上的夹紧件的夹持机构夹持,由此,将2个板状连结构件在三维的各方向上限制并连结。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实开平06-0544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9478号公报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连结结构是设置在残留杆上的板状卡合构件和夹紧件上下摆动的结构,相对于移动杆侧的被卡合部分从上下方向进行卡合脱离,因此,虽然对于传动杆自身的自重或上下移动时的加速度产生的垂直方向的负载能够充分耐受,但是存在对于水平方向的负载的刚性低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冲压机械的生产性而要以更高速来驱动传动杆时,在各杆的连结部分上,不仅作用有垂直方向的负载,而且来自水平方向的负载也作为大的弯曲力矩进行作用,因此会产生无法对抗这种弯曲力矩的问题。而且,为了能够对抗来自水平方向的负载而使装置大型化时,重量增加,会成为传动杆的高速驱动化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连结部分的刚性提高及轻量化的传动杆。鉴于上述课题,第一发明的传动杆具备残留在冲压机主体内的残留杆;相对于冲压机主体而搬出搬入自如的移动杆;将所述残留杆及移动杆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连结的连结装置,所述传动杆的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装置具备安装在所述残留杆上的残留侧夹紧件、安装在所述移动杆上的移动侧夹紧件,在所述残留侧夹紧件及所述移动侧夹紧件设有沿着连结方向周围彼此相互嵌合的阳嵌合部、阴嵌合部,并且通过这些阳阴嵌合部来形成第一连结部,在所述残留侧夹紧件及所述移动侧夹紧件的所述阳阴嵌合部的内部收容有设置在一方的夹紧件而向另一方的夹紧件侧延伸的阳卡合部、设置在另一方的夹紧件而沿着连结方向与一方的夹紧件的所述阳卡合部的外周卡合的阴卡合部,并且通过这些阳阴卡合部来形成第二连结部,所述第二连结部的阴卡合部具备沿着与所述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移动构件,且在该移动构件的移动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阳卡合部进行卡合脱离。
·
在第二发明的传动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设置成通过滚动而移动自如。在第三发明的传动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连结方向周围设置多个。在第四发明的传动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结部的阴卡合部具备在所述连结方向上进退的柱塞,在所述柱塞的前端设有倾斜面,该倾斜面通过该柱塞的进入而与所述移动构件进行滑动接触并使该移动构件向内侧方移动。在第五发明的传动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在通过所述倾斜面按压在所述阳卡合部的状态下进行卡合。在第六发明的传动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嵌合部通过随着朝向连结方向的前端侧而缩径的圆锥台状的外周面形成,所述阴嵌合部通过随着朝向连结方向的前端侧而扩径的圆锥台状的内周面形成。发明效果根据第一发明,在连结装置的残留侧夹紧件及移动侧夹紧件中,形成第一连结部的阳阴嵌合部具有在内部收容有阳阴卡合部的规定的尺寸,且具有连结方向周围的大的嵌合面而相互嵌合,因此能够大幅提高使用这种连结装置将残留杆与移动杆连结时的连结部分的刚性。因此,即使从与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对于连结部分作用大负载,也能够可靠地对抗连结部分产生的弯曲力矩,能够实现传动杆的进一步的高速驱动。另外,在连结部分上原本使两杆沿着长度方向分离那样的负载比弯曲力矩小,因此在形成第二连结部的阳阴卡合部中,只要维持卡合状态以免两杆沿着长度方向分离而脱落即可,利用简易的结构的阳阴卡合部就能够充分地应对。因此,第二连结部简单,能够实现连结装置甚至传动杆整体的轻量化,在该点上也能够可靠地促进传动杆的高速驱动。根据第二发明,由于移动构件能够滚动,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移动构件的移动而迅速地进行第二连结部的阳阴卡合,而且磨损少,润滑也简单,因此容易维护。根据第三发明,由于移动构件在连结方向周围设置多个,因此阳阴卡合部的卡合能够平衡性良好地进行,也能够良好地维持卡合状态。根据第四发明,通过使柱塞进入,而利用设置于该柱塞的倾斜面使移动构件移动,因此能够将沿着连结方向的柱塞的移动转换成与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能够可靠地使移动构件向阳卡合部侧移动。根据第五发明,由于倾斜面将移动构件向阳卡合部侧按压,因此在阳阴卡合部的卡合中不会使移动构件晃动,能够更良好地维持两杆的连结状态。根据第六发明,由于圆锥台状的阳阴嵌合部相互嵌合,因此能够使彼此的嵌合面密接,能够进一步增大刚性,从而能够可靠地对抗更大的弯曲力矩。


图I是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传动杆的冲压机械的主视图。图2是传动杆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是将传动杆分割时的连结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从分割状态开始推进连结操作的中途过程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从连结操作的中途过程进一步发展而连结完成时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传动杆的连结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传动杆的连结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传动杆的连结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构件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I以主视来表示作为冲压机械的连续自动冲压机10,在地板FL的下方埋设有俯视矩形形状的机床12。在该机床12的俯视四角竖立设置有柱状的立柱14。在这4根立柱上支承有横梁16。在横梁16垂下设置有滑动件20,通过横梁16内的适当的驱动机构能够对滑动件20进行上下驱动。由此形成连续自动冲压机10的冲压机主体。在所述机床12上配设有活动工作台18。活动工作台18沿着轨道等的适当的引导机构能够顺畅地从冲压机主体向其外部搬出,或从外部搬入。在该活动工作台18的上表面安装有可拆装的用于对工件W进行加工的模具22中的下模具22B。另一方面,在滑动件20的下表面安装有可拆装的模具22中的上模具22A。如此,使与这些模具22对应的规定的工件W位于下模具22B,使上模具22A与滑动件20 —起下降而进行冲压加工。在以上的连续自动冲压机10设有工件搬运装置24,该工件搬运装置24将所述那样的进行冲压加工的对象的工件W重新供给或依次向下一加工台供给。工件搬运装置24具备沿着工件W的搬运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条的一对传动杆30。在图I中,工件W沿着从左到右的方向被搬运,在与该搬运方向正交的与图I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后述的夹紧方向)上,在里侧和跟前侧分别配设I个传动杆30,形成一对。在各传动杆30安装有可拆装的与工件W的种类对应的工件保持用具35。在此,如图2所示,包括沿着所述工件搬运方向的供料方向和其相反的返回方向在内称为供料方向F,与该方向正交的包括提升方向和其相反的下降方向在内的上下方向由提升方向L表示,与这2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包括所述2个传动杆30相互接近的夹紧方向和其相反的松开方向在内由夹紧方向C表示。安装有工件保持用具35的传动杆30通常沿着这样的三维的各方向F、L、C被驱动,但也有沿着供料方向F及提升方向L被驱动的垂直二维的情况和沿着供料方向F及夹紧方向C被驱动的水平二维的情况。结构要素中包含传动杆30的工件搬运装置24具有例如使用了线性电动机的供料驱动机构31作为杆驱动机构,从而沿着供料方向F驱动传动杆30,而且具有提升·夹紧驱动机构37,从而沿着提升方向L和夹紧方向C的各方向驱动传动杆30。连续自动冲压机10为了改变工件W的种类进行冲压加工,而需要更换为与工件的种类对应的规定的模具22和规定的工件保持用具35。因此,将各传动杆30以能够分割成对工件保持用具35进行安装的中央的移动杆28和端部侧的2个残留杆26的方式连结。而且,将包括上模具22A在内的使用过的模具22载置在活动工作台18上,然后,将安装有使用过的工件保持用具35的移动杆28也载置在活动工作台18上。将该活动工作台18向冲 压机主体外搬出,利用离线装配进行更换时能够高效地更换。或者,预先准备除了搭载有规定的模具22之外还搭载有另一移动杆28的另一活动工作台18,该另一移动杆28安装有规定的工件保持用具35,通过更换为该另一活动工作台18,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进行高效的更换。冲压加工中,传动杆30由前述的各驱动机构31、37强制地进行图2所示的方向的动作。例如,从供料方向F上的位置、即存储工件W的工件搬入位置,将金属板等的I张工件W向应通过工件保持用具35把持的夹紧方向C驱动(步骤I :夹紧)。接着,把持并抬起工件W (步骤2 :提升),保持规定的高度位置并向最初的加工台的位置移动(步骤3 :供料)。在该位置上为了降低工件W的高度位置而下降(步骤4:下降)。然后,使工件W从工件保持用具35离开而位于下模具22B上,然后,沿着夹紧方向C退避(步骤5 :松开),再次沿着供料方向F返回先前的工件搬入位置(步骤6:返回)。这种动作与将工件W从规定的加工台向更下游的加工台搬运时相同。如以上所述,对传动杆30施加沿着三维的各方向(F、L、C)的移动动作。并且,为了提高连续自动冲压机10的生产性,而需要使传动杆30的各方向的驱动速度为更高速地进行。然而,当使驱动速度为更高速时,在长条且重量体的传动杆30上产生大的加速度,作用有大的负载。因此,在将传动杆30分割成残留杆26和移动杆28并将它们连结使用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连结部分上会产生将彼此断开那样的负载即弯曲力矩,需要将连结部分形成为能耐受这样的弯曲力矩的高刚性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传动杆30上由于供料方向F的驱动而受到长度方向的加速度,但这种情况下,在残留杆26与移动杆28的连结部分上未产生弯曲力矩,相对于该方向F的加速度,与产生夹紧方向C或提升方向L的加速度时那样的弯曲力矩的情况相比,强度上的问题小。以下主要参照图3至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残留杆26及移动杆28通过连结装置I而彼此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构成。连结装置I包括从图中左侧的残留杆26的前端沿着其中心轴线CL向外方突出设置的残留侧夹紧件3 ;从图中右侧的移动杆28的前端沿着中心轴线CL向外方突出设置的移动侧夹紧件4。残留侧夹紧件3具有螺栓紧固在残留杆26的端部上的截面凸状的残留侧外廓构件32。残留侧外廓构件32的前端侧部分成为圆筒状的外侧圆筒部32A。外侧圆筒部32A的外周面形成阳嵌合部K1,该阳嵌合部Kl的母线与中心轴线CL平行。而且,从该外侧圆筒部32A的开口端朝向内侧方(图3的左方)延伸的保持构件34例如通过螺合而安装在外侧圆筒部32A的内周面。保持构件34的前端侧部分成为具有同一中心轴线CL的圆筒状的内侧圆筒部34A。多个贯通孔34H沿着圆周方向以等周间隔形成在内侧圆筒部34A的长度方向的适当位置即中间部。相对于各贯通孔34H,作为移动构件的球体36从内侧圆筒部34A的外周侧配设。此时,各贯通孔34H成为朝向中心轴线CL侧减小的圆锥台形状,贯通孔34H内的球体36不会向内侧圆筒部34A的内部脱落。通过该结构,球体36在两杆26、28的连结方向周围配置多个。球体36是表面进行过圆滑处理的钢球等。另外,在残留侧外廓构件32的内部配置有柱塞38,该柱塞38与所述保持构件34沿着中心轴线CL的方向对置。柱塞38构成为沿着中心轴线CL进退自如。在柱塞38设有中间圆筒部38A,在柱塞38朝向保持构件34侧进入时,该中间圆筒部38A夹装在外侧圆筒 部32A与内侧圆筒部34A之间。中间圆筒部38A在柱塞38进退时由外侧圆筒部32A的内表面32N引导。中间圆筒部38A的前端部内表面侧形成作为大致截面球面状的凹部38K。凹部38K接近由保持构件34保持的球体36,防止球体36从保持构件34的贯通孔34H向外方脱落。但是,凹部38K也可以不是球面状,而是中间圆筒部38A的前端侧成为小径的单纯的倾斜面。在柱塞38的背面(图3中的左侧面)与设置在残留侧外廓构件32的背面侧的闭塞构件39之间形成有空间SI。空间SI构成为能够从外部的适当的空气压装置向内部导入规定压的压缩空气,或者从内部将压缩空气排出。而且,在柱塞38的凸缘部38B的前表面与外侧圆筒部32A的内侧方端面之间形成有空间S2,该空间S2也构成为能够从外部的适当的空气压装置向内部导入规定压的压缩空气,或者从内部将压缩空气排出。即,通过空间SI、S2,形成用于使柱塞38进退的气缸空间。并且,具备球体36、保持构件34、柱塞38而构成阴卡合部33。而且,在残留侧外廓构件32的适当位置上安装有向残留杆26固定时的定位销321、及多个引导销32G。另一方面,移动侧夹紧件4具有有底筒状的移动侧外廓构件42,该移动侧外廓构件42螺栓紧固在移动杆28的端部并与残留侧夹紧件3的残留侧外廓构件32嵌合。在移动侧外廓构件42上设有朝向残留杆26侧突出的圆筒部42A。圆筒部42A的内周面形成阴嵌合部K2,该阴嵌合部K2与残留侧外廓构件32的阳嵌合部Kl相互嵌合。在移动侧外廓构件42的内部且在底面42S的中央通过螺栓45固定有沿着中心轴线CL向残留侧外廓构件32侧突出的圆柱状的阳卡合部44。阳卡合部44的前端部外周成为外径尺寸比基端侧大的环状的卡合凸部44T,该卡合凸部44T的图3中的(纵向)截面形状大致为半圆状或圆弧状,其轮廓平滑地形成。与卡合凸部44T相邻且其内方侧(图3的右侧)的部位成为因该卡合凸部44T的存在而形成的凹部44K。如后述那样,在该凹部44K内卡合有球体36。在移动侧外廓构件42的圆筒部42A中的适当位置设有向移动杆28固定时的定位销421,而且,在与所述残留侧外廓构件32的引导销32G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引导孔42H。在前述的引导销32G与引导孔42H的协同作用下,使残留杆26与移动杆28连结的作业变得容易。这样,将两杆26、28的端部沿着中心轴线CL的方向按压在一起而连结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该状态的连结装置I中,通过残留侧夹紧件3的阳嵌合部Kl与移动侧夹紧件4的阴嵌合部K2的嵌合部分,形成本发明的第一连结部Rl。与以下说明的第二连结部R2 (图5)相比,第一连结部Rl存在于更外侧(大径)的位置,而且各嵌合部K1、K2彼此以沿着周向连续的大的嵌合宽度Wi (图5)进行嵌合,因此能够确保大的嵌合面而增大刚性,从而能够耐受更大的弯曲力矩。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在残留侧夹紧件3的残留侧外廓构件32与移动侧夹紧件4的移动侧外廓构件42嵌合的状态下,设有引导销32G或引导孔42Η的彼此的对置面32Τ、42Τ抵接,而且,相对于移动侧外廓构件42的底面42S,残留侧外廓构件32的前端成为进入到非常近的位置为止的尺寸设定。这种情况为了对抗作用在两杆26、28的连结部分上的弯曲力矩而优选。在将移动杆28相对于残留杆26从图3的状态插入到图4的状态为止的中途过程 中,由保持构件34保持的球体36被阳卡合部44的卡合凸部44Τ压向外侧,阳卡合部44不受球体36干扰地插入到保持构件34内。从图4的状态开始向已述的空间SI导入规定压的压缩空气时,柱塞38进入,在其移动的中途,柱塞38的中间圆筒部38Α通过前端的凹部38Κ,使贯通孔34Η内的球体36向保持构件34的内侧圆筒部34Α的中心侧滚动并压推,不久之后如图5所示,通过在中间圆筒部38Α的内部侧平缓地倾斜设置的倾斜面38Ν,从外侧覆盖球体36并与球体36进行滑动接触,将球体36向阳卡合部44的凹部44Κ压推并按压。由此,阳卡合部44与阴卡合部33经由球体36而卡合,残留杆26与移动杆28的连结完成。并且,通过阳卡合部44与阴卡合部33的卡合部分,形成本发明的第二连结部R2。在这种第二连结部R2中,如已述那样受到作用于传动杆30的负载中的沿着其长度方向作用的负载,不会产生弯曲力矩。因此,作为第二连结部R2,即便在仅利用适当个数的多个球体36来承受的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结构下,也能够充分对抗沿着长度方向作用的负载。为了使传动杆30再次分离,只要从外部的适当的空气压装置向图5所示的已述的空间S2导入适当压的压缩空气并将柱塞38的背侧的空间SI的压缩空气排出即可。由此,柱塞返回图4的状态。然后,若使两杆26、28沿着长度方向相对离开,则能够使它们分离。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针对使残留杆26和移动杆28高速运转时产生的连结部分的弯曲力矩,利用连结装置I的彼此的嵌合面大且高刚性的第一连结部Rl能够良好地对抗,针对不产生弯曲力矩的长度方向的负载、即各杆26、28分离的方向的负载,利用未要求高刚性的第二连结部R2就能够充分对抗。〔第二实施方式〕图6表不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Rl的阳嵌合部Kl及阴嵌合部Κ2通过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面形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通过圆锥台状的锥面形成。即,阳嵌合部Kl形成为随着朝向嵌合方向(与连结方向相同)的前端而缩径的圆锥台状的外周侧的锥面,阴嵌合部Κ2形成为随着朝向嵌合方向的前端而扩径的圆锥台状的内周侧的锥面。
根据这种第二实施方式,具有能够使各嵌合部K1、K2彼此在整周可靠地面接触,并能够进一步增大各杆26、28的连结状态下的刚性的效果。〔第三实施方式〕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球体36作为本发明的移动构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规定长度的圆柱状的滚子51。因此,在保持构件34上,取代了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侧圆筒部34A而设置了方筒状的内侧方筒部34C,在形成内侧方筒部34C的各片部分上分别设置呈方形形状开口的贯通孔34H,在各贯通孔34H中收容有滚子51。一方面,在柱塞38中,中间圆筒部38A的前端侧成为中间方筒部38C。而且,在残留侧外廓构件32中,外侧圆筒部32A的内周形状通过柱塞38的中间圆筒部38A的外周面所 接触的圆形开口部分和中间方筒部38C的外周面所接触的方形开口部分而形成为台阶状,由于柱塞38的进入,而中间方筒部38C进入到外侧圆筒部32A的方形开口部分与保持构件34的内侧方筒部34C之间。另一方面,在移动侧夹紧件4中,阳卡合部44的形状不是圆柱状而与接下来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参照图9)为棱柱状,在四周设置的凹部44K内卡合有能滚动的滚子51。关于其他的形状和各部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这种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第四实施方式〕图8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棱柱构件52作为本发明的移动构件。而且,作为柱塞38,接近于使用了滚子51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取代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中间方筒部38C,而成为具有与方形的开口部分的各边缘对应的楔状部38D的形状。在此,在楔状部38D的内侧部分设有倾斜面38E,该倾斜面38E以随着朝向前端而扩开的方式相对于中心轴线CL倾斜。而且,在残留侧外廓构件32设有与楔状部38D的前端对置的壁面32C。在由倾斜面38E及壁面32C划分的部分内收容有棱柱构件52。需要说明的是,壁面32C形成为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面状。在棱柱构件52上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与楔状部38D的倾斜面38E进行接触的滑动接触面52A ;与棱柱状的阳卡合部44的凹部44K进行卡合的倾斜的卡合面52B ;与壁面32C抵接的抵接面52C。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移动侧夹紧件4的阳卡合部44进入到残留侧夹紧件3侧的状态使柱塞38进入时,柱塞38前端的楔状部38D与棱柱构件52的滑动接触面52A接触并前进,因此棱柱构件52在其抵接面52C与壁面32C抵接的状态下向中心轴线CL侧移动。其结果是,棱柱构件52的卡合面52B与形成作为阳卡合部44侧的倾斜面的凹部44K卡合,各夹紧件3、4的基于第二连结部R2的连结完成。反之,当使柱塞38后退时,由于之后的向阳卡合部44的分离侧的移动,而凹部44K的倾斜面按压棱柱构件52的卡合面52B,将棱柱构件52相对于中心轴线CL向外方压推。由此,棱柱构件52返回原来的位置。但是,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棱柱构件52需要由某种保持机构进行保持,但在此省略该保持机构的详细说明及图示。
在以上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二连结部R2,也能够充分对抗作用在各杆26、28的连结部分上的沿着长度方向的负载,从而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为所述各实施方式说明的结构,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变更等也包含于本发明。例如,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一连结部R1,将阳嵌合部Kl设置在残留杆侧并将阴嵌合部K2设置在移动杆侧,但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彼此相反侧的杆上。而且,关于第二连结部R2,将阴卡合部33设置在残留杆侧并将阳卡合部44设置在移动杆侧,但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彼此相反侧的杆上。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利用在具有多个加工台的冲压机械中。符号说明
I···连结装置3...残留侧夹紧件4...移动侧夹紧件26...残留杆28...移动杆30...传动杆33···阴卡合部36. ··作为移动构件的球体38...柱塞38Ε、38Ν· · ·倾斜面44···阳卡合部51...作为移动构件的滚子52...作为移动构件的棱柱构件Kl...阳嵌合部Κ2...阴嵌合部Rl...第一连结部R2···第二连结部
权利要求
1.一种传动杆,其具备残留在冲压机主体内的残留杆;相对于冲压机主体而搬出搬入自如的移动杆;将所述残留杆及移动杆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连结的连结装置,所述传动杆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装置具备安装在所述残留杆上的残留侧夹紧件;安装在所述移动杆上的移动侧夹紧件, 在所述残留侧夹紧件及所述移动侧夹紧件设有沿着连结方向周围彼此相互嵌合的阳嵌合部、阴嵌合部,并且通过这些阳阴嵌合部来形成第一连结部, 在所述残留侧夹紧件及所述移动侧夹紧件的所述阳阴嵌合部的内部收容有设置在一方的夹紧件而向另一方的夹紧件侧延伸的阳卡合部、设置在另一方的夹紧件而沿着连结方向与一方的夹紧件的所述阳卡合部的外周卡合的阴卡合部,并且通过这些阳阴卡合部来形成第二连结部, 所述第二连结部的阴卡合部具备沿着与所述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移动构件,且在该移动构件的移动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阳卡合部进行卡合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构件设置成通过滚动而移动自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连结方向周围设置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结部的阴卡合部具备在所述连结方向上进退的柱塞, 在所述柱塞的前端设有倾斜面,该倾斜面通过该柱塞的进入而与所述移动构件进行滑动接触并使该移动构件向内侧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构件在通过所述倾斜面按压在所述阳卡合部的状态下进行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嵌合部通过随着朝向连结方向的前端侧而缩径的圆锥台状的外周面形成, 所述阴嵌合部通过随着朝向连结方向的前端侧而扩径的圆锥台状的内周面形成。
全文摘要
将传动杆的残留杆(26)及移动杆(28)连结的连结装置(1)由残留侧夹紧件(3)和移动侧夹紧件(4)构成,在各夹紧件(3、4)设置沿着连结方向周围彼此相互嵌合的阳嵌合部(K1)、阴嵌合部(K2)而作为第一连结部(R1),在各夹紧件(3、4)的内部收容阳卡合部(44)、阴卡合部(33)而作为第二连结部(R2),第二连结部的阴卡合部(33)具备沿着与连结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作为移动构件的球体(36),通过该球体(36)的移动而相对于阳卡合部(44)进行卡合脱离。
文档编号B21D43/05GK102725081SQ20108006245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守安隆史, 小林智也, 明石秀利, 西田宪二 申请人:Sr工程株式会社, 小松产机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