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生产花纹板的轧机零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连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生产花纹板的轧机零调方法。
背景技术:
花纹板轧制采用上压下轧制,上、下辊直径差值根据精轧机的前滑参数进行修正。 由于上、下辊径差达到2 5mm,如果轧机按照正常轧制平板的零调压力1000吨运行时,上、 下工作辊之间必然产生较大的搓动,使轧辊相互啃伤,并且增加了支撑辊和工作辊接触的赫兹应力变化,同时花纹辊的刻槽尖角部位会产生极强的应力集中现象,降低轧辊的使用寿命。辊径差越大、转速越高,轧辊局部掉肉、齿轮箱损坏的风险越大。国内多家生产花纹板单位进行轧机零调时以常规零调速度,使液压压下至100吨,然后人为修改与常规平辊 1000吨零调压力下纪录液压缸的伸出量差值,将伸出量差值磁尺清零确定最终的辊缝零位。该方法整个实施过程需要近8分钟时间,准备时间较长,并且由于零调压力偏小,轧机弹跳曲线非线性,辊缝设定精度差,开轧初期花纹板厚度命中率偏低。基于上述情况,设计一种快速有效花纹辊零调的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由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花纹板的轧机零调方法,在花纹辊装辊结束后采用静态零调来确定轧机相对比较可靠零点辊缝,防止上、下工作辊发生搓动,造成轧辊间的相互啃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花纹板的轧机零调方法,其中,整个花纹板轧制过程AGC均为花纹板控制模式,采用静态轻压力零调方法,即轧机转动速度为Ompm,液压缸零调压力为680-720吨轧制压力,辊缝压差调平后初始作为机械零调有效,确定最终的辊缝零位。进一步,所述液压缸零调压力为700吨轧制压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准备时间短,辊缝设定精度差,该花纹辊零调方法为在花纹辊装辊结束后采用静态零调来确定轧机相对比较可靠零点辊缝,防止上、下工作辊发生搓动,造成轧辊间的相互啃伤;液压缸自动压下700吨轧制压力,此压力情况下,轧机弹跳曲线近似直线,该方法可在1分钟内做完轧机零调,并保证轧机辊缝设定精度;同时工作辊表面硬度HRS 7(Γ80,材质无限冷硬铸铁,由于零调压力不大情况下,与花纹辊配套的下辊没有表面压伤, 符合生产质量的控制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为在花纹辊装辊结束后采用静态零调来确定轧机相对比较可靠零点辊缝,防止上、下工作辊发生搓动,造成轧辊间的相互啃伤,故轧机主传动不转动,即传动速度为Ompm,
3液压缸自动压下680-720吨轧制压力,辊缝压差调平后初始作为机械零调有效,确定最终的辊缝零位,此压力情况下,轧机弹跳曲线近似直线,该方法可在1分钟内做完轧机零调, 并保证轧机辊缝设定精度。同时工作辊表面硬度HRS 7(Γ80,材质无限冷硬铸铁,由于零调压力不大情况下,与花纹辊配套的下辊没有表面压伤,符合生产质量的控制要求。实施例1
①零调前选择花纹辊零调模式;②AGC控制选择自动模式;③手动进行轻压力压下后选择自动零调;④AGC控制压下至680吨,确定相对零位;⑤AGC两侧压力差进行自动调平; ⑥手动转车后保持PLATE MODE,恢复生产条件。实施例2
①零调前选择花纹辊零调模式;②AGC控制选择自动模式;③手动进行轻压力压下后选择自动零调;④AGC控制压下至700吨,确定相对零位;⑤AGC两侧压力差进行自动调平; ⑥手动转车后保持PLATE MODE,恢复生产条件。实施例3:
①零调前选择花纹辊零调模式;②AGC控制选择自动模式;③手动进行轻压力压下后选择自动零调;④AGC控制压下至720吨,确定相对零位;⑤AGC两侧压力差进行自动调平; ⑥手动转车后保持PLATE MODE,恢复生产条件。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花纹板的轧机零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花纹板轧制过程AGC均为花纹板控制模式,采用静态轻压力零调方法,即轧机转动速度为Ompm,液压缸零调压力为 680-720吨轧制压力,辊缝压差调平后初始作为机械零调有效,确定最终的辊缝零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花纹板的轧机零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零调压力为700吨轧制压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花纹板的轧机零调方法,其中,整个花纹板轧制过程AGC均为花纹板控制模式,采用静态轻压力零调方法,即轧机转动速度为0mpm,液压缸零调压力为680-720吨轧制压力,辊缝压差调平后初始作为机械零调有效,确定最终的辊缝零位。本发明在花纹辊装辊结束后采用静态零调来确定轧机相对比较可靠零点辊缝,防止上、下工作辊发生搓动,造成轧辊间的相互啃伤。
文档编号B21B37/58GK102363160SQ20111036983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李志慧, 李长春, 王磊, 田海涛, 陈冬至 申请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