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96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为了使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得以正常运行,通常需要在变压器的侧部和/或上部设置散热器,由散热器担当起使变压器的温升下降的作用,而散热器是由复数枚散热片集合构成的,对此可以通过对并不限于由下面例举的并且由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专利技术方案得到充分了解。如CN201084519Y(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CN101339838A (散热片阶梯式散热器)、CN201185118Y (变压器的散热器)、CN201185115Y (具有风机座的散热器)、CN201185117Y (变压器用的片式散热器)、CN201256051Y及CN101388275A (采用蒸发冷却技术的变压器换热器),等等。进而如业界所知,在散热片的加工过程中,先由滚剪设备或其它类似的设备对散热片边际部位的加工余量裁除,然后进入后续的工序如镀锌和表面涂装(如喷漆)等。但是, 在对散热片边际部位裁除残留余量或称裁边后,往往会导致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产生波浪式或称裙边状凹凸起伏,因此,如果不将其压平伏,那么会影响使用,即无法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散热器。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尽管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报道有对散热片滚压的技术信息,如CN2031318U推荐有“闭式散热器滚边机”,该专利方案围绕的是对散热片翻边;CN2223661Y提供的“片式散热器散热片滚压成型机”,其是用于散热片的成型; CN201223908Y介绍的“变压器散热片滚压成型自动线”,该专利方案同样用于制作散热片。 并不限于公开的这些专利技术对于将散热片的两侧碾压平伏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意义。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设计,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在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申请人单位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皱褶状凹凸碾压平伏而藉以保障散热器的质量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包括一机座,该机座的顶部构成有一安装平面;一对横截面形状呈倒置的T字形的墙板,该对墙板彼此面对面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平面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且该对墙板之间构成有自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散热片行移通道,所述的一端构成为散热片引入口,而所述的另一端构成为散热片行出口,其中在一对墙板上并且沿墙板的长度方向各以间隔状态设置有一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对应的用于对途经散热片行移通道的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侧面限位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以及在一对墙板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并且同样沿着墙板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各CN 102581167 A
设置有一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该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墙板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散热片引入口的部位,特征在于在一对墙板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并且沿着墙板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各设置有一组上压轮机构,并且在一对墙板之间以间隔状态设置有一组下压轮机构,并且该组下压轮机构中的其中一个下压轮机构对应于所述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的下方,与该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相配合,而一组下压轮机构中的其余的下压轮机构分别对应于所述上压轮机构的下方,与上压轮机构相配合而用于对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的凹凸起伏皱褶压平;一用于驱使所述的下压轮机构运动的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座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与下压轮机构传动连接,该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箱、一组传动轮和一组传动带,电机与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连同电机固定在减速箱座上,而减速箱座固定在所述机座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一组传动轮与下压轮机构连接,一组传动带中的各传动带套置在所述的一组传动轮中的彼此相邻的传动轮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墙板上沿墙板的长度方向并且在面对面的位置各间隔开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的数量相等的用于供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探入到所述的散热片行移通道内的第一让位孔以及开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的数量相等的用于供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伸展到散热片行移通道内的第二让位孔,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一让位孔相配合,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与所述第二让位孔相配合。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滚轮座、第一滚轮和第一弹簧,第一固定座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让位孔的位置与所述墙板的外壁固定,第一滚轮座位于所述散热片行移通道内,该第一滚轮座具有一第一螺杆,该第一螺杆与第一固定座连接,第一滚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滚轮座上,第一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一螺杆上,该第一弹簧的一端支承在第一固定座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滚轮座上。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压轮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弹簧压板、第二滚轮座、第二弹簧和第二滚轮,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墙板朝向所述散热片行移通道的一侧,弹簧压板与第二固定座固定,并且还同时与墙板固定,第二滚轮座位于第二固定座的固定座腔内,该第二滚轮座具有一第二螺杆,该第二螺杆与所述弹簧压板连接,第二弹簧套置在第二螺杆上,该第二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压板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二滚轮座上,第二滚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滚轮座上,并且该第二滚轮探出所述的固定座腔,其中由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驱使运动的下压轮机构与所述的第二滚轮相配合。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座、去毛刺压力轮座、去毛刺压轮、弹簧座和第三弹簧,第三固定座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二让位孔的位置与所述墙板的外壁固定,去毛刺压轮座对应于所述第二让位孔并且伸展到所述的散热片行移通道内,该去毛刺压轮座具有一第三螺杆,该第三螺杆伸展到弹簧座外,并且与弹簧座连接,弹簧座与第三固定座固定,去毛刺压轮转动地设置在去毛刺压轮座上,第三弹簧套置在所述的第三螺杆上,该第三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座上,而另一端支承在去毛刺压轮座上。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的数量有彼此对应的一对,该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中的其中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固定在所述的一
5对墙板中的其中一枚墙板上,并且对应于所述散热片行移通道的散热片引入口的一侧,而另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固定在一对墙板中的另一枚墙板上,并且对应于所述散热片行移通道的散热片引入口的另一侧。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各包括一第四固定座、一作用缸和一压轮,第四固定座的下端与所述墙板的外壁固定,而上端探出墙板的上沿并且进而探入到所述的散热片行移通道内,作用缸位于散热片行移通道内,并且以悬臂状态与第四固定座的上端固定,该作用缸的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在该作用缸柱的末端构成有一压轮枢座,压轮枢轴设置在该压轮枢座上。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中的其中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的所述作用缸与一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中的另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的作用缸彼此由气压管路或液压管路连接。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下压轮机构各包括滚轮轴和一对第三滚轮,滚轮轴两端各通过滚轮轴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墙板上,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一对第三滚轮固定在滚轮轴上,该对第三滚轮中的其中一个第三滚轮与位于一对墙板中的其中一枚墙板上的所述上压轮机构的第二滚轮相配合,而另一个第三滚轮与位于另一枚墙板上的所述上压轮机构的第二滚轮相配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上压轮机构与由动力传动机构带动的下压轮机构的配合而得以使途经散热片行移通道的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凹凸起伏皱褶压平伏,以保障散热器的产品质量。


图I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敬请参见图I和图2,给出了具体的形状并不受到图示形状限制的一机座1,该机座I的顶部构成有一安装平面11,也就是说,机座I的顶部形成有一平滑的或称光洁的犹如工作台一般的安装表面。优选地,还可在机座I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两端的同一侧各设置一调节定位装置12,该调节定位装置12包括一调节螺杆座121和一调节螺杆122,调节螺杆座121的下端与底座I的侧面固定,而上端探出即高出前述的安装平面11,调节螺杆122 的一端与调节螺杆座121螺纹配合,并且由螺母1221限定,而调节螺杆122的另一端与下面即将描述的一对墙板2中的其中一枚墙板2连接。藉由该调节定位装置12而起到使一对墙板2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散热片9 (图2示)。前述的一对墙板2通过墙板固定螺钉24彼此面对面固定在安装平面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也就是说一对墙板2中的其中一枚墙板2即由目前图I所示位置状态的左边的一枚墙板2与安装平面1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固定,而右边的一枚墙板2与安装平面1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固定。在该对墙板2之间构成有自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散热片行移通道21, 这里所述的一端则构成为散热片引入口 211,而另一端则构成散热片行出口 212。当前述的调节定位装置12对左侧的墙板2 (调节螺杆122与左侧的墙板2连接)调节时,那么散热片行移通道21的宽度相应改变。优选地,一对墙板2的横截面形状呈倒置的英文字母的T 的形状。优选地,在前述的安装平面11上并且在靠近前述的散热片引入口 211的一端设置一信号采集器111,该信号采集器111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并且信号采集器111由线路与电气控制箱连接。由图所示,在一对墙板2的长度方向并且在面对面的位置即在彼此对应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第一让位孔22和第二让位孔23。在一对墙板2的长度方向各间隔设置有位置相对应并且数量相等的一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前述的第一让位孔22的数量与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的数量相等,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在一对墙板上各具有六个第一让位孔22和六个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但并不受到图示数量的限制,更具体地讲,如果仅仅对数量增减,那么应当视为本发明方案的等效性替换而依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于所述一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择其一作如下详细说明。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的优选的结构是包括第一固定座31、第一滚轮座 32、第一滚轮33和第二弹簧34,第一固定座31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一让位孔22的位置用一组第一螺钉311与墙板2的外壁固定,第一滚轮座32位于前述的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该第一滚轮座朝向第一固定座31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螺杆321,该第一螺杆321借道于(通过于或称借助于)第一让位孔22伸展到第一固定座31,并且与第一固定座31连接,具体是 在第一螺杆321伸展到预设于第一固定座31上的第一螺杆孔312后,使用螺母3211限定。 第一滚轮33通过滚轮轴而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滚轮座32上,在使用状态下,该第一滚轮33 与由图2示意的散热片9的散热片侧面91接触,对进入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的散热片9 限位,也就是说,散热片9只能在第一滚轮33的管束下行移。第一弹簧34套置在第一螺杆 321上,该第一弹簧34的一端支承即抵靠在第一固定座31上,而另一端则支承即抵靠在第一滚轮座32上。该结构能够保障第一滚轮座32的适应性伸缩运动(在第一弹簧34的作用下)。在一对墙板2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并且同样沿着墙板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各配设有一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的上压轮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相对于一枚墙板2而言的四个上压轮机构4,但依然不应受到该数量的制约。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各上压轮机构4各包括第二固定座41、弹簧压板42、第二滚轮座43、第二弹簧44和第二滚轮45,第二固定座41固定在墙板2朝向前述的散热片行移通道21的一侧,即固定在墙板2的内侧,固定方式既可以焊接,也可以采用紧固件固定,或者以其它类似方式固定,该第二固定座41构成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固定座腔411。弹簧压板 42用第二螺钉421与第二固定座41固定,并且还同时与开设在墙板2的上沿的墙板螺钉孔 25固定。第二滚轮座43对应于第二固定座41的前述固定座腔411内,该第二滚轮座43朝向弹簧压板42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二螺杆431,该第二螺杆431与弹簧压板42连接,并且由限位螺母4311限位。第二弹簧44套置在第二螺杆431上,该第二弹簧44的一端支承即抵靠在弹簧压板42上,而另一端支承即抵靠在第二滚轮座43上。第二滚轮45 (也可称上压轮)通过滚轮轴451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滚轮座43上,并且该第二滚轮45探出前述的固定座腔411。在使用状态下,由该第二滚轮45对由图2示意的散热片9的边缘部位的上表面 92压持(压迫)。请继续见图I和图2,在一对墙板2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并且同样沿着墙板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各设置有一组数量相等位置相对应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由图所示, 每一枚墙板2上设置有三个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但,如前述,不能由该数量而限制本发明。由于在每枚墙板2上间设三个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因此前述的第二让位孔23的数量也为三个。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包括第三固定座51、去毛刺压轮座 52、去毛刺压轮53、弹簧座54和第三弹簧55,第三固定座51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二让位孔23 的位置用第三螺钉511与墙板2的外壁固定。去毛刺压轮座52对应于第二让位孔23并且伸展到前述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该去毛刺压轮座52朝向第三固定座51的一侧延伸构成有一第三螺杆521,该第三螺杆521伸展到弹簧座54外,并且通过限定螺母5211限定。弹簧座54与第三固定座51固定。去毛刺压轮53通过去毛刺压轮轴转动地设置在去毛刺压轮座62上。第三弹簧55套置在第三螺杆521上,该第三弹簧55的一端支承即抵靠在弹簧座54上,而另一端支承即抵靠在去毛刺压轮座52上。前述的去毛刺压轮53构成有一 V形槽531,在使用状态下由该V形槽531对应于由图2示意的散热片9的散热片侧面91对散热片侧面91上的毛刺滚压。在一对墙板2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散热片引入口 211的位置配设有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该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有一对,其中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位于左侧的墙板 2上,而另一个则位于右侧的墙板2上。—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各包括第四固定座61、作用缸62和压轮63,第四固定座61的形状呈阿拉伯数字的7字形,下端与墙板2的外壁固定,而上端探出墙板2的上边沿(即墙板2的顶沿或称顶面)并且进入探入到散热片行移通道21的顶部,作用缸62位于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并且以悬臂状态与第四固定座61的上端固定,该作用缸62的作用缸柱633朝向下,并且在该作用缸柱623的末端构成有一压轮枢座6231,压轮63通过压轮轴631转动地设置在压轮枢座6231上。前述的信号采集器111在安装平面11上的位置对应于一对压轮63之间。前述的作用缸62既可以采用气缸,也可以择用油缸,一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 的各自的作用缸62彼此采用气压管路(当使用气缸时)或者通过液压管路即液压油管路(当使用油缸时)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一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的各自的作用缸62均选用气缸, 因此一对作用缸62的第一进出气口 621通过第一气压管路6211连接,而一对作用缸62的第二进出气口 622通过第二气压管路6221连接,第一、第二气压管路6211、6221与压缩空气产气装置如气泵或空压机连接。当然,如果将一对作用缸62择用油缸,那么相应的第一、 第二进出气口 621、622演变为第一、第二进出油口,并且第一、第二气压管路6211、6221则演变为第一、第二液压管路,而压缩空气产气装置演变为液压泵站。
继而见图I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以间隔状态设置在一对墙板2之间的一组下压轮机构7,该组下压轮机构7的数量为五个,其中一个下压轮机构7即处于散热片引入口 211的部位的一个下压轮机构7与前述的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相配合,而其余四个下压轮机构7则分别与相应的上压轮机构4相配合。依据常识或者称依据专业知识,如果上压轮机构4的数量增加,那么下压轮机构7的数量也作适应性增加,反之亦然。优选的下压轮机构7包括滚轮轴71和一对第三滚轮72,滚轮轴71的两端各通过滚轮轴座711转动地支承在墙板2上,也就是说,滚轮轴71的左端通过滚轮轴座711枢置在左侧的一枚墙板2上,而滚轮轴71的右端同样通过滚轮轴座711枢置在右侧的一枚墙板2 上,并且滚轮轴71的一端还伸展到墙板2外,与下面即将描述的动力传动机构8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滚轮轴71的右端伸展到右侧的墙板2外,与动力传动机构8传动连接。前述的动力传动机构8包括电机81、减速箱82、一组传动轮83和一组传动带84, 电机8与减速箱82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82连同电机81固定在减速箱座821上,而减速箱座821固定在前述机座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图不的右侧),一组传动轮83的数量为五个,分别固定在前述的下压轮机构7的滚轮轴71上,由于下压轮机构7的数量有五个,因此滚轮轴71的数量为五根,五根滚轮轴71中的其中一根滚轮轴71与减速箱82的减速箱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传动带84的数量有四根,套置在相邻的传动轮83上。优选地,传动轮 83为链轮,并且为双排链轮,传动带84为传动链条。申请人:结合图I和图2描述本发明的使用,将机座I安置到散热片制作现场,并且与裁边机(也可称裁边装置)的散热片引出口的部位相对应。由于经裁边机裁边后的散热片 9的散热片侧面91存在毛刺,因而由本发明予以处理。当带有毛刺的散热片9出自裁边机的散热片引出口时,便进入一对墙板2之间的散热片行移通道21,具体是散热片9自位于散热片引入口 211处的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的压轮63与下压轮机构7的第三滚轮72之间向散热片行出口 212的方向行进。在该过程中,当散热片9触及前述的信号采集器111 时,则由信号采集器111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由电气控制箱发出指令,使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和动力传动机构8工作。此时,作用缸柱623向缸体外伸出,使压轮63配合位于散热片引入口处的下压轮机构7的第三滚轮72将散热片9挟持,在动力传动机构8的电机81的工作下,经减速箱82减速,进而经一组传动带84带动所有下压轮机构7 (共五个) 的滚轮轴71转动。使散热片9在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的限位下朝着散热片行出口 212 行进。具体是第二滚轮45对散热片9的边缘部位的上表面92压迫,而第三滚轮72对散热片9的边缘部位的下表面压迫。与此同时,由对应于散热片侧面91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的去毛刺压轮53对散热片侧面91挤压,使先前位于散热片侧面91上的毛刺碾平服, 而翻边则由第二、第三滚轮45、72压平。当散热片9行出即离开散热片行出口 212后,前述的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的作用缸62的作用缸柱623复位,并且动力传动机构8的电机81 暂时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枚带有毛刺的散热片9进入。自散热片9触及信号采集器111至散热片9行出后直至下一有待去毛刺的散热片9再次触及信号采集器111的时间是由电气控制箱设定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包括一机座(1),该机座(I)的顶部构成有一安装平面 (11);一对横截面形状呈倒置的T字形的墙板(2),该对墙板(2)彼此面对面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平面(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且该对墙板(2)之间构成有自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散热片行移通道(21),所述的一端构成为散热片引入口(211),而所述的另一端构成为散热片行出口(212),其中在一对墙板(2)上并且沿墙板(2)的长度方向各以间隔状态设置有一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对应的用于对途经散热片行移通道(21)的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侧面限位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以及在一对墙板(2)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并且同样沿着墙板(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各设置有一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该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设置在所述的一对墙板(2)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散热片引入口(211)的部位,其特征在于在一对墙板(2)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并且沿着墙板(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各设置有一组上压轮机构(4),并且在一对墙板(2)之间以间隔状态设置有一组下压轮机构(7),并且该组下压轮机构(7)中的其中一个下压轮机构(X)对应于所述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的下方,与该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相配合,而一组下压轮机构(7)中的其余的下压轮机构(7)分别对应于所述上压轮机构(4)的下方,与上压轮机构(4)相配合而用于对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的凹凸起伏皱褶压平;一用于驱使所述的下压轮机构(7)运动的动力传动机构(8),该动力传动机构(8) 设置在所述的机座(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与下压轮机构(7)传动连接,该动力传动机构⑶包括电机(81)、减速箱(82)、一组传动轮(83)和一组传动带(84),电机⑶与减速箱(82)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箱(82)连同电机(81)固定在减速箱座(821)上,而减速箱座(821)固定在所述机座(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一组传动轮(83)与下压轮机构(7)连接, 一组传动带(84)中的各传动带(84)套置在所述的一组传动轮(83)中的彼此相邻的传动轮(83)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墙板(2) 上沿墙板(2)的长度方向并且在面对面的位置各间隔开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的数量相等的用于供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探入到所述的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的第一让位孔(22)以及开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 的数量相等的用于供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伸展到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的第二让位孔(23),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与所述第一让位孔(22)相配合,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与所述第二让位孔(2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座(31)、第一滚轮座(32)、第一滚轮(33)和第一弹簧(34),第一固定座(31)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让位孔(22)的位置与所述墙板(2)的外壁固定,第一滚轮座(32)位于所述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该第一滚轮座(32)具有一第一螺杆(321), 该第一螺杆(321)与第一固定座(31)连接,第一滚轮(33)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滚轮座(32) 上,第一弹簧(34)套置在所述第一螺杆(321)上,该第一弹簧(34)的一端支承在第一固定座(31)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滚轮座(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轮机构(4) 包括第二固定座(41)、弹簧压板(42)、第二滚轮座(43)、第二弹簧(44)和第二滚轮(45), 第二固定座(41)固定在所述墙板(2)朝向所述散热片行移通道(21)的一侧,弹簧压板(42)与第二固定座(41)固定,并且还同时与墙板(2)固定,第二滚轮座(43)位于第二固定座(41)的固定座腔(411)内,该第二滚轮座(43)具有一第二螺杆(431),该第二螺杆(431) 与所述弹簧压板(42)连接,第二弹簧(44)套置在第二螺杆(431)上,该第二弹簧(44)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压板(42)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二滚轮座(43)上,第二滚轮(45)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滚轮座(43)上,并且该第二滚轮(45)探出所述的固定座腔(411),其中由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8)驱使运动的下压轮机构(7)与所述的第二滚轮(45)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5)包括第三固定座(51)、去毛刺压力轮座(52)、去毛刺压轮(53)、弹簧座(54)和第三弹簧(55),第三固定座(51)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二让位孔(23)的位置与所述墙板(2)的外壁固定,去毛刺压轮座(52)对应于所述第二让位孔(23)并且伸展到所述的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该去毛刺压轮座(52)具有一第三螺杆(521),该第三螺杆(521)伸展到弹簧座(54)外,并且与弹簧座(54)连接,弹簧座(54)与第三固定座(51)固定,去毛刺压轮(53) 转动地设置在去毛刺压轮座(52)上,第三弹簧(55)套置在所述的第三螺杆(521)上,该第三弹簧(55)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座(54)上,而另一端支承在去毛刺压轮座(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的数量有彼此对应的一对,该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中的其中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固定在所述的一对墙板(2)中的其中一枚墙板(2)上,并且对应于所述散热片行移通道(21)的散热片引入口(211)的一侧,而另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固定在一对墙板(2)中的另一枚墙板(2)上,并且对应于所述散热片行移通道(21)的散热片引入口(211)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各包括一第四固定座(61)、一作用缸(62)和一压轮(63),第四固定座(61)的下端与所述墙板(2)的外壁固定,而上端探出墙板(2)的上沿并且进而探入到所述的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作用缸(62)位于散热片行移通道(21)内,并且以悬臂状态与第四固定座(61)的上端固定,该作用缸(62)的作用缸柱(623)朝向下,并且在该作用缸柱(623) 的末端构成有一压轮枢座(6231),压轮¢3)枢轴设置在该压轮枢座¢2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中的其中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的所述作用缸(62)与一对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中的另一个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6)的作用缸(62)彼此由气压管路或液压管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62)为气缸或油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下压轮机构(7)各包括滚轮轴(71)和一对第三滚轮(72),滚轮轴(71)两端各通过滚轮轴座(711) 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墙板(2)上,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8)传动连接,一对第三滚轮 (72)固定在滚轮轴(71)上,该对第三滚轮(72)中的其中一个第三滚轮(72)与位于一对墙板(2)中的其中一枚墙板(2)上的所述上压轮机构(4)的第二滚轮(45)相配合,而另一个第三滚轮(72)与位于另一枚墙板(2)上的所述上压轮机构(4)的第二滚轮(45)相配合。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片加工用的滚边机,属于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加工设备领域。包括机座,顶部构成安装平面;一对墙板,固定在安装平面的两侧,在一对墙板上并且沿墙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一组散热片边侧面限位机构,在一对墙板的一侧并且沿着墙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组散热片毛刺滚压机构;散热片导入挟持机构,设置在一对墙板之间,特点在一对墙板的一侧并且沿墙板的长度方向各设置一组上压轮机构,在一对墙板之间设置一组下压轮机构;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机座的一侧,且与下压轮机构传动连接,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箱、一组传动轮和一组传动带。优点使途经散热片行移通道的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凹凸起伏皱褶压平伏,保障散热器的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1D19/04GK102581167SQ20121003511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严江, 王建忠 申请人: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