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33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取机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
背景技术
卷取机是现代带材轧机主轧线上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卷取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轧机效能的发挥。为实现板卷的卷取与分离,卷取机卷筒外筒壁必须能够实现涨缩动作,实现这一动作的运动部件较多,零件形状比较复杂;尤其是卷筒轴套,其不仅形状复杂,而且公差与粗糙度要求严格,在众多的零件中,它的加工难度最大。卷取机涨缩动作的实现一般由一个卷筒轴套和四块扇形板组成,扇形板通过液压缸的动力可以实现在轴套上位移,因扇形板与轴套是斜面配合,位移的同时可实现径向距 离的增减,实现涨缩动作。请参阅附图1-2,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右侧视图;该轴套结构复杂,其具有八处与内孔轴线倾斜12°的双联60°角外斜燕尾101,该八处燕尾101分为两组布置在轴套的轴向位置,每组包括四处沿周向均匀布置的燕尾101,且八处12°斜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Ral. 6。目前,一般采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内孔的毛坯件来加工上述轴套。在现代机械制造领域,数控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出现,使上述结构复杂及精度要求较高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加工变得简单容易;但是,这些加工工艺大都是在精度较高的数控铣床或多轴联动机床上来实现,加工成本相对较高。由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只具有小型的加工机床,不具备购置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的条件,只能通过在小型的加工机床(如X6132小型铣床)上对轴套毛坯进行加工获得轴套,根据轴套的结构特点,需要在轴套毛坯上利用铣刀加工出与轴套毛坯的内孔轴线倾斜12°的倾斜面,但是,在利用小型铣床加工该斜面时,不能精确地实现对12°角的控制,进而达不到轴套斜面及燕尾部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因而无法实现利用小型的加工机床对结构复杂及精度要求较高的卷取机卷筒轴套进行加工。此外,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利用大型数控加工中心来完成单件小批量轴套的生产加工,显然成本太高,没有盈利空间。如何提供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以实现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适用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以实现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适用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所述粗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的定位凸起,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所述精加工工装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二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尾座定位键和用于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且所述尾座定位键和所述回转台定位键的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的轴线成12°角;和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所述尾座定位键处,头端定位在所述回转台处,并能实现所述回转台带动所述轴套毛坯旋转的定位工装,且第二机床的分度头设 置在所述定位工装上。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处和所述第一底座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和与其相连通的定位孔;且所述粗加工工装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顶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轴套毛坯的内孔,并位于所述轴套毛坯的顶端;和与所述拉杆顶端相连的螺栓;设置在所述螺栓与所述拉杆之间,用于防止所述轴套毛坯窜出所述拉杆外的压板。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面与水平方向成12°角,且所述定位凸起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顶面。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定位凸起为圆柱形凸起或棱柱状凸起。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定位工装为定位芯轴,所述定位芯轴上设置有用于周向定位所述轴套毛坯的止口,且所述定位芯轴的头端通过键与所述回转台的回转孔相配合,尾端通过细牙螺母将所述轴套毛坯定位在所述定位芯轴上。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分度头通过三爪卡盘装夹在所述定位芯轴上。优选的,上述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所述定位芯轴与所述三爪卡盘相配合的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粗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的定位凸起,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精加工工装包括第二底座和定位工装,其中,第二底座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二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尾座定位键和用于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且尾座定位键和回转台定位键的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的轴线成12°角;定位工装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尾座定位键处,头端定位在回转台处,并能实现回转台带动轴套毛坯旋转,且第二机床的分度头设置在定位工装上。[0025]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进行轴套的加工时,包括粗加工工艺和精加工工艺;其中,粗加工工艺对轴套毛坯进行立式加工,其是利用粗加工工装在第一机床上完成的,其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利用第一定位键将第一底座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然后将轴套毛坯套在定位凸起上;最后利用百分表找正等分和角度尺检测,运用第一机床的铣刀粗加工轴套上的燕尾60°和斜面12°处,留的精加工余量;精加工工艺对轴套毛坯进行卧式加工,其是利用精加工工装在第二机床上完成的,其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利用第二定位键将第二底座装夹在第二机床的工作台上;然后将回转台固定 在回转台定位键上;接着将分度头安装到定位工装上,并利用定位工装将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尾座定位键处,头端定位在回转台处;最后利用分度头和回转台的旋转以及标准进口燕尾刀具来精加工八处12°斜面和完成四等分任务。由于上述粗加工工艺完成了轴套毛坯大部分余量的切削,精加工工艺能够方便地加工出八处12°斜面,利用分度头能准确完成四等分任务,且燕尾的粗加工可利用铣刀来完成,精加工可利用标准进口燕尾刀具来完成,能够保证燕尾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而完成了轴套的加工。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实现了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适用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同时,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还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来完成单件小批量轴套的生产加工,降低了成本,可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右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的粗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的精加工工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的精加工工装的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实现了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适用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003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粗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底座301,第一底座30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的定位凸起302,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303 ;精加工工装包括第二底座401和定位工装,其中,第二底座40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二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403,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尾座定位键404和用于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402,且尾座定位键404和回转台定位键402的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的轴线成12°角;定位工装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尾座定位键404处,头端定位在回转台处,并能实现回转台·带动轴套旋转,且第二机床的分度头设置在定位工装上。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进行轴套的加工时,包括粗加工工艺和精加工工艺;其中,粗加工工艺对轴套毛坯进行立式加工,其是利用粗加工工装在第一机床上完成的,其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利用第一定位键303将第一底座301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然后将轴套毛坯套在定位凸起302上;最后利用百分表找正等分和角度尺检测,运用第一机床的铣刀粗加工轴套上的燕尾60°和斜面12°处,留的精加工余量;精加工工艺对轴套毛坯进行卧式加工,其是利用精加工工装在第二机床上完成的,其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利用第二定位键403将第二底座401装夹在第二机床的工作台上;然后将回转台固定在回转台定位键402上;接着将分度头安装到定位工装上,并利用定位工装将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尾座定位键404处,头端定位在回转台处;最后利用分度头和回转台的旋转以及标准进口燕尾刀具来精加工八处12°斜面和完成四等分任务。由于上述粗加工工艺完成了轴套毛坯大部分余量的切削,精加工工艺能够方便地加工出八处12°斜面,利用分度头能准确完成四等分任务,且燕尾的粗加工可利用铣刀来完成,精加工可利用标准进口燕尾刀具来完成,能够保证燕尾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而完成了轴套的加工。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实现了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适用于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同时,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还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来完成单件小批量轴套的生产加工,降低了成本,可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定位凸起302的中心位置处和第一底座301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和与其相连通的定位孔;且粗加工工装还包括拉杆,螺栓和压板,其中,拉杆的底端设置在定位孔内,顶端穿过连接通孔和轴套毛坯的内孔,并位于轴套毛坯的顶端;螺栓与拉杆的顶端相连;压板设置在螺栓与拉杆之间,用于防止轴套毛坯窜出拉杆外。在粗加工工艺的过程中,将拉杆的底端固定在定位孔内,使其顶端穿过连接通孔和轴套毛坯的内孔,并位于轴套毛坯的顶端;然后将压板安装到拉杆的顶端,并利用螺栓将压板紧固在拉杆的顶端;这样以来,螺栓能够将轴套毛坯紧固在定位凸起302上,在利用铣刀对轴套粗加工的过程中能够避免轴套毛坯发生窜动和位移,提高了粗加工精度。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第一底座301的顶面与水平方向成12°角,且定位凸起302的轴线垂直于顶面;此时定位凸起302的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将轴套毛坯套在定位凸起302上以后,轴套毛坯的轴线就与竖直方向成12°角,然后就可以利用第一机床的铣刀粗加工轴套上的燕尾60°和斜面12°处。第一底座301的顶面的延伸方向以及其与定位凸起302的轴线的角度关系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定位凸起302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均 可。进一步的,定位凸起302为圆柱形凸起或棱柱状凸起。定位凸起302可以为三棱柱状凸起、四棱柱状凸起或其他的棱柱状凸起,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凸起,只要能实现定位轴套毛坯的凸起均可。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定位工装为定位芯轴501,定位芯轴501上设置有用于周向定位轴套毛坯的止口,且定位芯轴501的头端504通过键与回转台的回转孔相配合,尾端502通过细牙螺母将轴套毛坯定位在定位芯轴上。在精加工工艺的过程中,将分度头套在定位芯轴501上,再将轴套毛坯套在定位芯轴501上,然后利用细牙螺母将尾端502定位在尾座定位键404处,通过键将头端504与回转台的回转孔配合在一起。该定位芯轴501使卧式的轴套毛还的轴线与第二机床主轴的轴线成12°角,便于利用标准进口燕尾刀具来完成对轴套毛坯的精加工,并能够保证燕尾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上述的定位芯轴501只是定位工装的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工装还可以为两端分别具有固定轴套毛坯端面用的卡环的支架,或者其他的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中,分度头通过三爪卡盘503装夹在定位芯轴501上。为了增加三爪卡盘503与定位芯轴501之间的预紧力,定位芯轴501与三爪卡盘503相配合的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增加了三爪卡盘503与定位芯轴50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两者紧固地更密切。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所述粗加工工装包括 第一底座(301),所述第一底座(30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角的定位凸起(302),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一机床的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303); 所述精加工工装包括 第二底座(401),所述第二底座(40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装夹在第二机床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403),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尾座定位键(404)和用于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402 ),且所述尾座定位键(404)和所述回转台定位键(402 )的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的轴线成12°角;和 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的尾端定位在所述尾座定位键(404)处,头端定位在所述回转台处,并能实现所述回转台带动所述轴套毛坯旋转的定位工装,且第二机床的分度头设置在所述定位工装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302)的中心位置处和所述第一底座(301)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和与其相连通的定位孔;且所述粗加工工装还包括 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顶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轴套毛坯的内孔,并位于所述轴套毛坯的顶端;和与所述拉杆顶端相连的螺栓; 设置在所述螺栓与所述拉杆之间,用于防止所述轴套毛坯窜出所述拉杆外的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301)的顶面与水平方向成12°角,且所述定位凸起(302)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302)为圆柱形凸起或棱柱状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为定位芯轴(501),所述定位芯轴(501)上设置有用于周向定位所述轴套毛坯的止口,且所述定位芯轴(501)的头端(504)通过键与所述回转台的回转孔相配合,尾端(502)通过细牙螺母将所述轴套毛坯定位在所述定位芯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头通过三爪卡盘(503 )装夹在所述定位芯轴(5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芯轴(501)与所述三爪卡盘(503)相配合的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取机卷筒轴套的制造工装,包括粗加工工装和精加工工装;粗加工工装包括第一底座,其顶端设有定位轴套毛坯使其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2°的定位凸起,底端设有装夹在第一机床工作台上的第一定位键;精加工工装包括第二底座,其底端设有装夹在第二机床工作台上的第二定位键,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尾座定位键和装夹第二机床回转台的回转台定位键,两者固定点的连线与第二机床主轴轴线成12°;用于将粗加工后的轴套毛坯尾端定位在尾座定位键处,头端定位在回转台处并能实现回转台带动轴套毛坯旋转的定位工装,机床的分度头设在定位工装上。该制造工装实现了在小型机床上对卷筒轴套进行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3Q3/02GK202622407SQ2012202465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马利永, 苗兴泰, 梁栋, 韩建国, 秦书清, 吴云云, 张瑞海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