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星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47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星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加工工具,具体为一种定星刀具。
背景技术
钻杆加工中,摩擦焊接是常用的加工方式之一。在摩擦焊接过程中,钻杆内孔中连接部位会产生飞边,焊接完成后要迅速将飞边去除,以保证钻杆质量。在焊接内孔直径小于40mm的情况下,以往的冲刀是圆柱形,在液压力作用下插入钻杆钻孔中直接将飞边冲击使其脱落。但是由于内冲刀和刀杆的直径太小,在使用通常的内冲方式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内孔冲刀损坏和刀杆弯曲现象,造成产品报废或者内孔冲刀及刀杆报废,使生产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去除飞边冲击刀在小内径钻杆上使用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定星刀具。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定星刀具,结构包括刀柄,刀体,在刀体前端设有冲击头,冲击头和刀体之间为肩台段。与现有的冲击刀具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具对内孔冲刀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其特点是:1、将整体型的刀具改变为刀体、肩台段、冲击头三段,这样该刀具在钻杆内孔运动时,可以将飞边产生的阻力冲 力拆解分为3个阶段,冲击头首先将环形的飞边部分打碎成,肩台段再打碎一部分飞边,最后刀杆全部将飞边打碎,使内孔中运动的冲刀和刀杆消除了突然受到较大的阻力而损坏的因素。而且有效的保证将内飞边冲成若干小块,可以将冲下的内飞边顺利取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孔冲刀的使用寿命为平均每生产200件产品损坏一把内孔冲刀,而原有的冲击刀平均每生产10件产品损坏一把内孔冲刀;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刀具损坏时容易造成产品报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内孔冲刀更换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将刀杆改成分段逐渐减小外径的办法,使冲击力减小,相对提高了刀杆的强度,有效的提高了刀杆的抗弯曲能力,适用于小于40mm的孔径的内孔飞边的去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_液压油缸、2-刀杆、3-定星刀具、4-钻杆接头、5-钻杆管体、6-刀柄、7-刀体、8-肩台段、9_冲击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意,一种定星刀具,结构包括刀柄6,刀体7,在刀体前端设有冲击头9,冲击头9和刀体7之间为肩台段8。所述的冲击头9为扁平状,最大宽度与刀体7直径相等。如图3所示意,钻杆管体5及钻杆接头4焊接完成后。液压油缸I连接刀杆2,刀杆2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星刀具3,所述的定星刀具3在直径是15mm-40mm的小内径钻杆孔 内运动。
权利要求1.一种定星刀具,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刀柄(6),刀体(7),在刀体前端设有冲击头(9),冲击头(9)和刀体(7)之间为肩台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星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头(9)为扁平状,最大宽度与刀体(7)直 径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加工工具,具体为一种定星刀具。解决现有的去除飞边冲击刀在小内径钻杆上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一种定星刀具,结构包括刀柄,刀体,在刀体前端设有冲击头,冲击头和刀体之间为肩台段。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将刀杆改成分段逐渐减小外径的办法,使冲击力减小,相对提高了刀杆的强度,有效的提高了刀杆的抗弯曲能力。
文档编号B23B27/00GK203124759SQ20122029966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宫晋臣, 宫晋武, 宋坚, 张永红 申请人:山西环界石油钻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