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76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在机械压缩制冷的设备中,常常会用到冷凝器、蒸发器等换热装置,通过冷凝器对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散热,然后再进入室内通过蒸发器膨胀吸热,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而换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制冷设备的制冷能效。[0003]传统的换热装置是采用圆盘管(径向截面为圆形)和套设于盘管上的散热翅片(穿孔也为圆形),将管内介质的热量与外界空气交换,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其主要是靠风在散热翅片吹过时将热量散发的,但是由于圆盘管的风阻较大,而且在圆盘管的背风处存在涡流,使得圆盘管的背部有风吹不到的死角,因此严重影响了风力的散热效果,从而影响制冷的效率。另外,由于介质在圆盘管内流通较为顺畅,流速较快,同样也使得散热效果不佳。这样的换热器的热交换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温度,有时需要制造较大体积的换热器(两排甚至三排圆盘管合并设置),这样又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及工艺难度,因此无法满足高效制冷的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用以加工椭圆孔和近似椭圆孔。[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该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包括冲模和驱动机构,冲模包括依次设置的打泡、冲孔、开百叶窗或波纹片和翻边纵切横切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包括相对应的冲头和凹模,其中,打泡冲头、冲孔冲头及翻边冲头以及对应的凹模均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并且打泡冲头的尺寸大于冲孔冲头,冲孔冲头尺寸大于翻边冲头;驱动机构驱动冲模对步进输送至冲模内的薄带进行依次连续冲压,在薄带上形成连续排列的具有翻边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孔,且同排相邻两孔之间还具有百叶窗或波纹片。[0007]所述的打泡冲头、冲孔冲头、开百叶窗或波纹片冲头和翻边冲头均具有数排,且相邻两排之间均错位设置。[0008]所述的打泡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数个打泡段,数个打泡段内的打泡头尺寸依次减小,且每个打泡段内的打泡头尺寸相同,依次对进入打泡区域的薄带进行打泡。[0009]所述的打泡段的数量为至少一个。[0010]所述的所有冲头内均设有渗油孔。[0011]所述的近似椭圆形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若干段直线、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和直线首尾相连接组合成的封闭图形。[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包括冲模和驱动机构,冲模包括依次设置的打泡、冲孔、开百叶窗或波纹片和翻边纵切横切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包括相对应的冲头和凹模,其中,打泡冲头、冲孔冲头及翻边冲头以及对应的凹模均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并且打泡冲头的尺寸大于冲孔冲头,冲孔冲头尺寸大于翻边冲头; 驱动机构驱动冲模对步进输送至冲模内的薄带进行依次连续冲压,在薄带上形成连续排列的具有翻边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孔,且同排相邻两孔之间还具有百叶窗或波纹片。采用该冲压装置能够在薄带上加工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采用此翅片来制作的换热器具有换热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等优点。


[0013]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各区域冲头的仰视图;[0015]图3、图4是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压的两种翅片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冲头和冲模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6、图7分别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冲压的两种翅片与相应的盘管进行装配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19]请参阅图I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包括冲模10 和驱动机构20,冲模10包括依次设置的打泡11、冲孔12、开百叶窗或波纹片13和翻边纵切横切14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包括相对应的凸形冲头15和凹模16,其中,打泡冲头111、冲孔冲头121及翻边冲头141以及对应的凹模均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并且打泡冲头111 的尺寸大于冲孔冲头121,冲孔冲头121尺寸大于翻边冲头141 ;驱动机构20可以采用气压或液压的方式驱动冲模对步进输送至冲模内的金属薄带(如铝、铜)进行依次连续冲压,在薄带上形成连续排列的具有翻边6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孔2,且同排相邻两孔2之间还具有百叶窗4或波纹片5 (分别见图3、图4,图中3为薄带切割后形成的翅片)。在图2中, 所述的打泡冲头111、冲孔冲头121、开百叶窗或波纹片冲头131和翻边冲头141均具有数排(横向),每排均有数个同类冲头(即NXN个),具体数量可根据薄带的宽度或者实际生产需要来定,并且相邻两排之间均错位设置。[0020]所述的打泡区域11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数个打泡段,数个打泡段内的打泡头111尺寸依次减小,且每个打泡段内的打泡头111尺寸相同,依次对进入打泡区域的薄带进行逐一打泡。所述的打泡段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一般为两段即可,图2中所示的有四个打泡段, 每段有一列打泡头111。即在薄带上形成的同一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孔2,需要经过至少一次打泡、一次冲孔、一次翻边纵切横切才能形成,并且在翻边之前还通过开百叶窗或波纹片冲头131在两孔之见进行冲一次百叶窗或波纹片。[0021]请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所有冲头15内均设有渗油孔17,根据冲压的薄带的材料性能,设计渗油孔17的个数及渗油量,当公差配合非常小的椭圆或近似椭圆冲模16和椭圆或近似椭圆凸头的冲头15对压时,金属薄带被夹在其中,由于冲头15的上下运动速度较快,且公差配合较小,则容易对金属薄带产生拉损,因此,通过输油管18输入润滑油并从渗油孔17渗出至冲头15表面,则可大幅度降低冲头15上下运动时对金属薄带冲压部分的拉损力,可以保证冲压质量。[0022]上述近似椭圆形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若干段直线、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和直线首尾相连接组合成的封闭图形。[0023]采用本实用新型冲压装置加工制作的翅片3,用于与直管段径向截面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盘管I装配的换热器(见图6、图7),能够大大减小空气侧流阻力,介质侧增大了湿周和扰动,强化了传热,传热系数可大大提高。当风力吹动时,在盘管I的后部背风面不会存在涡流,因此大大降低了散热时的风阻,而且椭圆形和近似椭圆形的盘管I不存在散热死角,因此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并且如此形状的盘管1,其表面呈近流线形,也能使的风力流动更顺畅,进一步降低风阻,提高换热能效,COP值可运行到 3. 2以上。另外,如此形状的盘管1,其内部介质的流经速度明显低于圆形盘管1,也使得介质的换热效果进一步的提高。[0024]经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机械工业换热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其传热系数K彡86. 99ff/m2 · °C,远高于行业标准JB/T7695. 5-1995 中的K彡40ff/m2 · °〇的规定。[0025]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目前市场上多个知名品牌的不同空调外机换热器进行改造,改造前后的试验测试结果和性能对比见如下表I 表3 :[0026]表I[0027]
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冲模和驱动机构,冲模包括依次设置的打泡、冲孔、开百叶窗或波纹片和翻边纵切横切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包括相对应的冲头和凹模,其中,打泡冲头、冲孔冲头及翻边冲头以及对应的凹模均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并且打泡冲头的尺寸大于冲孔冲头,冲孔冲头尺寸大于翻边冲头;驱动机构驱动冲模对步进输送至冲模内的薄带进行依次连续冲压,在薄带上形成连续排列的具有翻边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孔,且同排相邻两孔之间还具有百叶窗或波纹片。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打泡冲头、冲孔冲头、开百叶窗或波纹片冲头和翻边冲头均具有数排,且相邻两排之间均错位设置。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打泡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数个打泡段,数个打泡段内的打泡头尺寸依次减小,且每个打泡段内的打泡头尺寸相同,依次对进入打泡区域的薄带进行打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打泡段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所有冲头内均设有渗油孔。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近似椭圆形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若干段直线、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和直线首尾相连接组合成的封闭图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包括冲模和驱动机构,冲模包括依次设置的打泡、冲孔、开百叶窗或波纹片和翻边纵切横切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包括相对应的冲头和凹模,其中,打泡冲头、冲孔冲头及翻边冲头以及对应的凹模均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并且打泡冲头的尺寸大于冲孔冲头,冲孔冲头尺寸大于翻边冲头;驱动机构驱动冲模对步进输送至冲模内的薄带进行依次连续冲压,在薄带上形成连续排列的具有翻边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孔,且同排相邻两孔之间还具有百叶窗或波纹片。采用该冲压装置能够在薄带上加工椭圆孔或近似椭圆孔,采用此翅片来制作的换热器具有换热效果好、能效高、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21D35/00GK202804006SQ2012204379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姚斌 申请人:上海大俊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