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76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的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在机械压缩制冷的设备中,常常会用到冷凝器、蒸发器等换热装置,通过冷凝器对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散热,然后再进入室内通过蒸发器膨胀吸热,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而换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制冷设备的制冷能效。[0003]传统的换热装置是采用圆冷凝管(径向截面为圆形)和套设于冷凝管上的散热翅片(穿孔也为圆形),将管内介质的热量与外界空气交换,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其主要是靠风在散热翅片吹过时将热量散发的,但是由于圆冷凝管的风阻较大,而且在圆冷凝管的背风处存在涡流,使得圆冷凝管的背部有风吹不到的死角,因此严重影响了风力的散热效果,从而影响制冷的效率。另外,由于介质在圆冷凝管内流通较为顺畅,流速较快,同样也使得散热效果不佳。这样的换热器的热交换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温度,有时需要制造较大体积的换热器(两排甚至三排圆冷凝管合并设置),这样又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及工艺难度,因此无法满足高效制冷的要求。[0004]另外,在装配时,通常冷凝器上的翅片由于比较薄、软,穿冷凝管的开孔一般要稍大于冷凝管的直径,便于在生产流水线上顺利装配,然而为了使冷凝管内的介质所含热量与外界交换,冷凝管与翅片的连接必须是紧密的,如果采用焊接的话,就可能造成产品的虚焊、漏焊,从而影响冷凝器的质量,并且由于翅片数量较多,密度也很大,焊接作业十分麻烦。因此,如何实现冷凝管,特别是异型冷凝管与翅片间的装配紧密连接,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该胀管装置通过胀管的方式,能够实现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冷凝管与对应翅片相装配连接紧密。[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该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用于穿有翅片的径向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冷凝管的扩胀,包括底座、定位架、胀管机构和驱动机构,底座上设有一排U 形托,用以托接穿有翅片的冷凝管一端的U形弯头;定位架设于底座上和旁侧,用以固定整个冷凝管;胀管机构包括一排胀杆,胀杆的底端均设有胀头,胀杆上还套设有数块导向板, 胀杆的水平截面均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胀头的最大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且稍大于冷凝管的水平截面,导向板用以套设在胀杆上的导向孔呈与胀杆水平截面相适配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驱动机构与胀杆相连,用以驱动胀杆的胀头下压从冷凝管端口插入管内,使冷凝管胀开并与翅片相连接固定。[0008]所述的胀杆的水平截面的尺寸如下其长轴A尺寸范围为7. 6mm彡A彡15. 3mm, 短轴B尺寸范围为3. 3mm ^ B ^ 6mm。[0009]所述的胀头由三个圆弧面组成,三个圆弧面光滑连接,顶段圆弧面与胀杆的底端面之间有一圆角过渡连接,最后段圆弧面与胀杆的杆体呈光滑连接。[0010]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液压或气压机。[0011]所述的近似椭圆形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若干段直线、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和直线首尾相连接组合成的封闭图形。[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包括底座、定位架、胀管机构和驱动机构,底座上设有一排U形托,定位架设于底座上和旁侧,胀管机构包括一排胀杆,胀杆的底端均设有胀头,胀杆上还套设有数块导向板,并且胀杆、胀头的水平截面以及导向板的导向孔均呈相适配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驱动机构与胀杆相连,用以驱动胀杆的胀头下压从冷凝管端口插入管内,使冷凝管胀开并与翅片相连接固定。 该胀管装置通过胀管的方式,使得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冷凝管与翅片相连接紧密,整个过程十分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3]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形冷凝管和一翅片的装配示意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近似椭圆形冷凝管和一翅片的装配示意图;[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端未焊弯头的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5是图4中的A部放大图;[0018]图6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2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是用于穿有翅片的径向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冷凝管的扩胀。请结合图I、图2所示,图I中所示为直管段径向截面为椭圆形的长U型冷凝管I穿入具有椭圆形开孔2的翅片3。所述的近似椭圆形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若干段直线、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和直线首尾相连接组合成的封闭图形,图2中所示为直管段径向截面为由若干段直线连接组合成近似椭圆形的长U型冷凝管I穿入具有近似椭圆形开孔2的翅片3。图3中所示的为长U型冷凝管1,其直管段4远长于弯管段5,故称之为长U型冷凝管。图3中的6为长U型冷凝管的管口。[0022]请参阅图4、图5所示,该胀管装置包括底座7、定位架(图中未示出)、胀管机构和驱动机构,底座7上设有一排U形托8,用以托接穿有翅片的冷凝管一端的U形弯头,在胀管过程中,可作为保护受力座,保证弯头管径无变形;定位架设于底座7上,可放置穿好翅片的长U型冷凝管,并可采用夹板等形式,用以固定整个冷凝管;胀管机构包括一排胀杆9, 胀杆9的底端均设有胀头10,胀杆9上还套设有数块导向板11,胀杆9的水平截面均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胀杆9的水平截面的尺寸如下其长轴A尺寸范围为7. 6mm彡A彡15. 3_,短轴B尺寸范围为3. 3mm彡B彡6_。该胀头10由三个圆弧面组成,三个圆弧面光滑连接,顶段圆弧面12与胀杆9的底端面之间有一圆角过渡连接,最后段圆弧面13与胀杆9的杆体呈光滑连接。并且胀头10的最大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且稍大于冷凝管的水平截面(见图6),导向板11上用以套设在胀杆9上的导向孔15 呈与胀杆9水平截面相适配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见图7);而驱动机构可采用液压或气压机14,与胀杆9相连,用以驱动胀杆9的胀头10下压,并从冷凝管端口 6插入管内,使冷凝管胀开并与翅片相连接固定。[0023]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装置通过胀管的方式,使得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冷凝管与翅片相连接紧密,整个过程十分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0024]并且,由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装置加工后的冷凝管,由于其中间直管为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能够大大减小空气侧流阻力,介质侧增大了湿周和扰动,强化了传热,传热系数可大大提高。当风力吹动时,在冷凝管I的后部背风面不会存在涡流,因此大大降低了散热时的风阻,而且椭圆形和近似椭圆形的冷凝管I不存在散热死角,因此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并且如此形状的冷凝管1,其表面呈近流线形,也能使的风力流动更顺畅,进一步降低风阻,提高换热能效,COP值可运行到3. 2以上。另外,如此形状的冷凝管1,其内部介质的流经速度明显低于圆形冷凝管1,也使得介质的换热效果进一步的提闻。[0025]经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机械工业换热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其传热系数K彡86. 99ff/m2 · °C,远高于行业标准JB/T 7695. 5-1995 中的K彡40ff/m2 · °〇的规定。[0026]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目前市场上多个知名品牌的不同空调外机换热器进行改造,改造前后的试验测试结果和性能对比见如下表I 表3 :[0027]表I[0028]品牌I改造前改造后 I体积闻形冷凝管3排IIW形或+ 似機W形冷凝管I排制冷M(性能)3936 C W)3848 (W) I消耗功率1083 ( W)1030 ( W ,丨能效EER3.63W/W3.61 W/W I国家标准能效等级I级I级[0029]表 2[0030]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用于穿有翅片的径向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冷凝管的扩胀,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定位架、胀管机构和驱动机构,底座上设有一排U形托,用以托接穿有翅片的冷凝管一端的U形弯头;定位架设于底座上和旁侧,用以固定整个冷凝管;胀管机构包括一排胀杆,胀杆的底端均设有胀头,胀杆上还套设有数块导向板,胀杆的水平截面均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胀头的最大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且稍大于冷凝管的水平截面,导向板用以套设在胀杆上的导向孔呈与胀杆水平截面相适配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驱动机构与胀杆相连,用以驱动胀杆的胀头下压从冷凝管端口插入管内,使冷凝管胀开并与翅片相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胀杆的水平截面的尺寸如下其长轴A尺寸范围为7. 6mm^A^ 15. 3mm,短轴B尺寸范围为3. 3mm < B < 6mm。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胀头由三个圆弧面组成,三个圆弧面光滑连接,顶段圆弧面与胀杆的底端面之间有一圆角过渡连接,最后段圆弧面与胀杆的杆体呈光滑连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液压或气压机。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近似椭圆形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若干段直线、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线和直线首尾相连接组合成的封闭图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凝管与翅片装配连接的胀管装置,该胀管装置包括底座、定位架、胀管机构和驱动机构,底座上设有一排U形托,定位架设于底座上和旁侧,胀管机构包括一排胀杆,胀杆的底端均设有胀头,胀杆上还套设有数块导向板,并且胀杆、胀头的水平截面以及导向板的导向孔均呈相适配的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驱动机构与胀杆相连,用以驱动胀杆的胀头下压从冷凝管端口插入管内,使冷凝管胀开并与翅片相连接固定。该胀管装置通过胀管的方式,使得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冷凝管与翅片相连接紧密,整个过程十分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1D39/20GK202803972SQ20122043794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姚斌 申请人:上海大俊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