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立柱整体横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05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立柱整体横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将龙门的横梁和立柱结合起来铸造加工成立柱与横梁组合的整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龙门数控机床横梁和立柱部件都是分开的(有横梁、左立柱和右立柱三个零件),安装时横梁和立柱结合部位用定位销或者键来定位,然后用螺栓拧紧固定,这样的设计对于一些龙门跨距大的机床来说,受铸造尺寸和重量限制是正常的。但在铸造尺寸和重量允许的情况下,对于龙门跨距较小的机床来说,采用横梁和立柱分开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横梁和立柱结合的方式影响了横梁与立柱的整体刚性;2、两者结合面存在大量的精加工面、大直径的螺孔,以及定位键的加工等,耗费了大量工时;3、两者采用定位销或者定位键来定位,不可避免地对机床的安装精度要产生很大影响;4、工人安装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很多,相当麻烦。因此这样的结构对机床的精度和生产周期都是有很多不利影响的;5、耗用材料多。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立柱整体横梁结构,以提高机床的整体性,使加工更简单,安装调试更方便,有效缩短机床的生产周期,提高机床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横梁与其下方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为整体铸造结构;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分别带有加强筋一、加强筋二,加强筋一、加强筋二位于铸件内部,加强筋一连接左立柱及横梁,加强筋二连接右立柱及横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横梁和立柱采用整体铸造的方式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通过其内部框架和加强筋有机组合成的整体结构,有效增强了系统的刚性和整体性;2、横梁和立柱之间不用再安装调整,总体加工工作量减少,既方便了工人装配,又弥补了装配调整中容易出现的精度偏差,缩短了装配周期;3、去掉了原结构横梁和立柱组合所需的高要求的装配结合面及高要求的加工和装配内容,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精度误差,节省了机床的制造成本,缩短了加工周期;同时,在同等刚性条件下,相比原组合结构可节约材料10%以上,经济效益可观;4、整体铸件时,在时效处理去应力后整体刚性更佳,机床精度的稳定性也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加强筋位置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横梁I以及其下方的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为整体铸件结构,通过其内部框架结构和加强筋一 4、加强筋二 5有机结合在一起,铸件内部的加强筋连接左立柱2和右立柱3以及横梁1,牢固可靠,不易变形;整体高刚性组合使零件结构紧凑,整体刚性得到充分保证;排除了传统分体式零件需要装配横梁I和立柱所带来的精度误差,有效提升机床装配精度,并使装配变得更简单,大大缩短了装配所需的时间,并省掉了结合面的所有加工内容。从零件耗材、加工和装配方面的改变,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原结构机床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带立柱整体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梁(I)与其下方的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为整体铸造结构;所述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上分别带有加强筋一(4)、加强筋二(5),加强筋一(4)、加强筋二(5)位于铸件内部,加强筋一(4)连接左立柱(2)及横梁(1),加强筋二(5)连接右立柱(3)及横梁(I)。
专利摘要一种带立柱整体横梁结构,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横梁与其下方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为整体铸造结构;左、右立柱上分别带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铸件内部,加强筋一连接左立柱及横梁,加强筋二连接右立柱及横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其内部框架和加强筋有机组合成的整体结构,有效增强了系统刚性和整体性;由于去掉了原结构横梁和立柱组合所需的高要求的装配结合面及高要求的加工和装配内容,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精度误差,有效提升了机床刚性和精度稳定性,缩短了机床装配所需时间,在同等刚性条件下,相比原组合结构可节约材料10%以上,经济效益可观;同时,整体铸件时,在时效处理去应力后整体刚性更佳,机床精度的稳定性也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
文档编号B23Q1/01GK202943435SQ2012205781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尤国强, 程晓清, 陆旭铭 申请人:兆山集团襄樊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