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33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为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进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质量,决定着汽车的使用寿命。在中/轻型客车领域,车内所用的后窗框的端部都是具有一定的圆弧度,而传统的制备窗框的模具成型效果差,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包括一设置于车床上并能够旋转的圆形弯模,在所述弯模一侧位于车床上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夹模,所述第一夹模一侧设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二 夹模,所述第二夹模上设有能够在第二夹模上水平运动的填芯,所述第一夹模能够沿弯模垂直运动,所述第二夹模能够沿弯模垂直及水平运动,所述弯模用于固定后窗框待弯曲的部分,所述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能够卡合并抵挡住后窗框待弯曲的部分,在弯模旋转中对后窗框待弯曲部分进行挤压弯曲成型。所述弯模包括一圆盘形模体,所述模体底部沿圆周方向设有挡边,所述模体上部沿圆周方向设有槽道,所述模体的外圆周上设有一缺口,在所述缺口处安装有能够将待加工后窗框端部内侧面扣合在上面的成型模。所述第一夹模包括第一夹模体,所述第一夹模体上部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一挡缘,所述第一夹模体上部另一侧向下开有与后窗框配合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二夹模包括第二夹模体,所述第二夹模体上部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二挡缘,所述第二夹模体上部另一侧向下开有与后窗框配合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一夹模的长度为第二夹模长度的1/3。—种窗框拉弯模具加工车后窗框的工艺:工序I)首先将待加工的后窗框端部内侧面贴合在成型模上,将第二夹模上的填芯运动到指定位置;工序2)启动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并将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运动至指定位置,贴合在后窗框端部外侧面上;工序3)启动弯模进行旋转运动,同时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跟随弯模作同步运动进行旋进,对后窗框端部进行弯曲;工序4)将填芯退回至原位;工序5)将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退回;工序6)将第二夹模退回至原位;工序7)弯模回旋至原位,同时第一夹模旋退至原位,完成成型动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后窗框的端部进行弯曲加工,弯曲效果好,没有压痕产生 ,成品外形美观。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状态图;图2为本发明加工的后窗框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弯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 A-A向剖面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夹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夹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包括一设置于车床上并能够旋转的圆形弯模10,在弯模10 —侧位于车床上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夹模30,第一夹模30 —侧设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二夹模40,第二夹模40上设有能够在第二夹模上水平运动的填芯50,第一夹模30能够沿弯模10垂直运动,第二夹模40能够沿弯模10垂直及水平运动,弯模10用于固定后窗框20待弯曲部分201,第一夹模30及第二夹模40能够卡合并抵挡住后窗框20待弯曲部分201,在弯I旲10旋转中对后窗框20待弯曲部分201进打挤压弯曲成型,第一夹模30的长度为第二夹模40长度的1/3。如图3、图4所示,弯模10包括一圆盘形模体101,模体101底部沿圆周方向设有挡边102,模体101上部沿圆周方向设有槽道103,模体101的外圆周上设有一缺口 104,在缺口 104处安装有能够将待加工后窗框端部内侧面扣合在上面的成型模105。如图5所示,第一夹模30包括第一夹模体301,第一夹模体301上部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一挡缘302,第一夹模体301上部另一侧向下开有与后窗框配合的第一槽口 303。如图6所示,第二夹模40包括第二夹模体401,第二夹模体401上部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二挡缘402,第二夹模体401上部另一侧向下开有与后窗框配合的第二槽口 403。一种窗框拉弯模具加工车后窗框的工艺:如图1所示,工序I)首先将待加工的后窗框端部内侧面贴合在成型模上,将第二夹模上的填芯运动到指定位置;工序2)启动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并将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运动至指定位置,贴合在后窗框端部外侧面上;工序3)启动弯模进行旋转运动,同时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跟随弯模作同步运动进行旋进,对后窗框端部进行弯曲;工序4)将填芯退回至原位;工序5)将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退回;工序6)将第二夹模退回至原位;工序7)弯模回旋至原位,同时第一夹模旋退至原位,完成成型动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 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包括一设置于车床上并能够旋转的圆形弯模,在所述弯模一侧位于车床上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夹模,所述第一夹模一侧设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二夹模,所述第二夹模上设有能够在第二夹模上水平运动的填芯,所述第一夹模能够沿弯模垂直运动,所述第二夹模能够沿弯模垂直及水平运动,所述弯模用于固定后窗框待弯曲的部分,所述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能够卡合并抵挡住后窗框待弯曲的部分,在弯模旋转中对后窗框待弯曲部分进行挤压弯曲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模包括一圆盘形模体,所述模体底部沿圆周方向设有挡边,所述模体上部沿圆周方向设有槽道,所述模体的外圆周上设有一缺口,在所述缺口处安装有能够将待加工后窗框端部内侧面扣合在上面的成型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模包括第一夹模体,所述第一夹模体上部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一挡缘,所述第一夹模体上部另一侧向下开有与后窗框配合的第一槽口。
4.根据权 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模包括第二夹模体,所述第二夹模体上部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二挡缘,所述第二夹模体上部另一侧向下开有与后窗框配合的第二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模的长度为第二夹模长度的1/3。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加工车后窗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a.首先将待加工的后窗框端部内侧面贴合在成型模上,将第二夹模上的填芯运动到指定位置; b.启动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并将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运动至指定位置,贴合在后窗框端部外侧面上; c.启动弯模进行旋转运动,同时第一夹模和第二夹模跟随弯模作同步运动进行旋进,对后窗框端部进行弯曲; d.将填芯退回至原位; e.将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退回; f.将第二夹模退回至原位; g.弯模回旋至原位,同时第一夹模旋退至原位,完成成型动作。
全文摘要
一种轻型客车门窗框拉弯模具,涉及汽车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一设置于车床上并能够旋转的圆形弯模,在所述弯模一侧位于车床上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夹模,所述第一夹模一侧设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二夹模,所述第二夹模上设有能够在第二夹模上水平运动的填芯,所述第一夹模能够沿弯模垂直运动,所述第二夹模能够沿弯模垂直及水平运动,所述弯模用于固定后窗框待弯曲的部分,所述第一夹模及第二夹模能够卡合并抵挡住后窗框待弯曲的部分,在弯模旋转中对后窗框待弯曲部分进行挤压弯曲成型。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后窗框的端部进行弯曲加工,弯曲效果好,没有压痕产生,成品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B21D37/10GK103212638SQ20131014268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
发明者陈昌志, 陈静, 张栋平, 陈文明, 陈昌义 申请人:安徽大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