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钻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37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换钻夹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金工具和机床工具中钻头夹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与电钻或机床的工作主轴相配的快换钻夹头。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现有钻夹头一般由钻体、夹爪、螺母、螺母套、轴承、挡圈、前套、后套组成。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的三个等分斜孔内,螺母安装在钻体的螺母槽内,螺母与夹爪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机构,螺母套与螺母固定连接,前套与螺母或螺母套键连接,后套与钻体固定连接,钻体后部有螺纹孔或锥孔。安装使用时,钻体后部的螺纹孔或锥孔与动力机具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转动时驱动钻体带动三爪及所夹工具同步转动。装夹工具时,手握并相对转动前套和后套,使与前套键连接的螺母相对钻体中的夹爪转动,经螺母和夹爪的螺纹传动,使夹爪在钻体的 斜孔中向前移动而夹住工具柄。现有钻夹头与主机输出轴之间的连接或是通过螺纹连接或是通过锥面连接,螺纹连接具有一定的旋转方向特性,保证在不同的旋转方向都能够传递足够的工作扭矩,钻夹头安装的时候一定要预先施加足够的扭矩,同时在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之间使用一个旋向和钻夹头连接螺纹相反的紧固螺钉连接;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采用锥面连接的时候二者之间必须施加很大的轴向力。基于上述原因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之间采用这两种连接方式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才能进行拆卸和安装,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多不方便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既能传递圆周方向扭矩,又能方便进行轴向移动,能够实现主机输出轴和钻夹头之间快速装卸的快换钻夹头。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换钻夹头,其设有钻夹头、主机输出轴,其特征是:所述钻夹头的钻体后端中轴孔底部设有扁型沉孔,钻体后部外侧轴向设有若干个与中轴孔相通的通槽,通槽下部的钻体外侧上周向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安装一环形弹簧圈;所述通槽中镶装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为鱼钩形,其前端钩部从通槽向外卡钩在环形弹簧圈上,后部外侧设有一过渡斜面,里侧设有一凸起;所述主机输出轴前端设有与扁型沉孔相配合的扁型凸起,中部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钻夹头的后套安装在钻体后部,其内设有与摆动杆钩部对应的楔块,楔块里侧设有凹槽;后套相对钻体可前后移动,定位于两个不同位置,其中一个位置为锁紧位置,该位置后套相对钻体后移,压住摆动杆的后部外侧过渡斜面,摆动杆后部向钻体中心轴线移动,摆动杆里侧的凸起正好压入主机输出轴的环形卡槽中,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之间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处于锁紧状态;另一位置,后套上的楔块前端插在摆动杆前端钩部和环形弹簧圈之间,环形弹簧圈与后套上的凹槽配合定位,后套上的凹槽给摆动杆释放一定的运动空间,摆动杆后部向外侧移动,摆动杆及钻体与主机输出轴脱离锁定,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之间可沿轴线相对运动,实现钻夹头快速装卸。本发明所述钻体的后端还设有环形挡圈凹槽,环形挡圈凹槽中安装有限制后套移动的挡圈。本发明所述的后套后端面和挡圈之间安装有垫片。本发明钻体上镶装有摆动杆,钻夹头的后套相对钻体定位于两个不同位置,控制摆动杆后部向钻体中心轴线移动或向外移动,摆动杆里侧的凸起与主机输出轴的环形卡槽配合,处于锁紧状态或松开状态。对照现有技术,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既能有效传递圆周方向扭矩,主机输出轴带动钻夹头工作,又能使钻体和主机输出轴脱离锁定,方便进行轴向移动,实现钻夹头相对电钻传动轴的的快进快退,进行钻夹头的快换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发明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松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摆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主机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后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是:1.主机输出轴,2.挡圈,3.垫片,4.后套,5.摆动杆,6.环形弹簧圈,7.钻体;11.扁型凸起,12.环形卡槽,41.凹槽,42.楔块,51.凸起,52.过渡斜面,71.扁型沉孔,72.环形凹槽,73.通槽,74.环形挡圈凹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快换钻夹头,其设有钻夹头、主机输出轴I。钻夹头上包括有钻体7、后套4、前套、螺母、夹爪、轴承等。三个夹爪分别安装在钻体的三个等分斜孔内,螺母安装在钻体的螺母槽内,螺母与夹爪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机构,驱动夹爪向外伸出来夹紧工具。钻体7后部与主机输出轴I连接,主机输出轴I转动时驱动钻体带动三爪及所夹工具同步转动。装夹工具时,手握并相对转动前套和后套,使与前套键连接的螺母相对钻体中的夹爪转动,经螺母和夹爪的螺纹传动,使夹爪在钻体的斜孔中向前移动而夹住工具柄。上述结构以及与其相连部件的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属已有技术,此不详述。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钻夹头的钻体7后端中轴孔底部设有扁型沉孔71,钻体7后部外侧轴向设有若干个与中轴孔相通的通槽73,可以设置2-3个通槽。通槽73下部的钻体外侧上周向设有一环形凹槽72。本发明所述钻体7的后端还设有环形挡圈凹槽74,环形挡圈凹槽74中安装有限制后套移动的挡圈2。本发明所述的后套4后端面和挡圈2之间安装有垫片3。本发明所述环形凹槽72中安装一环形弹簧圈6 ;所述通槽73中镶装有摆动杆5。如图5所示,所述摆动杆5为鱼钩形,其前端钩部从通槽73向外卡钩在环形弹簧圈6上,后部外侧设有一过渡斜面52,里侧设有一凸起51。所述主机输出轴I前端设有与扁型沉孔71相配合的扁型凸起11,中部设有一环形卡槽12,如图6所示。主机输出轴I通过扁型凸起11的两个侧面带动快换钻夹头工作。所述钻夹头的后套4安装在钻体后部,其内设有与摆动杆钩部对应的楔块42,楔块里侧设有凹槽41,如图7所示。本发明后套4相对钻体7可前后移动一定的距离,定位于两个不同位置,其中一个位置为锁紧位置,后套4移动到垫片3位置被固定在钻体7环形挡圈凹槽74内的挡圈2挡住,如图1所示,该位置后套4压住摆动杆5的后部外侧过渡斜面52,摆动杆5后部向钻体中心轴线移动,摆动杆里侧的凸起51正好压入主机输出轴的环形卡槽12中,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之间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主机输出轴I轴向不能移动,处于锁紧状态。另一位置,如图2所示,后套4向前移动,后套4上的楔块42前端插在摆动杆5前端钩部和环形弹簧圈6之间,后套4上的凹槽41因弹性变形抱住环形弹簧圈6,环形弹簧圈6与后套4上的凹槽41配合定位,凹槽41给摆动杆5释放一定的运动空间,摆动杆5后部向外侧移动,远离中心轴线,凸起51脱离主机输出轴I的环形卡槽12,摆动杆5及钻体7与主机输出轴I脱离锁定,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之间可沿轴线相对运动,实现钻夹头快速装卸。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既能有效传递圆周方向扭矩,主机输出轴带动钻夹头工作,又能使钻体和主机输出轴脱离锁定,方便进行轴向移动,实现钻夹头相对电钻传动轴的的快进快退,进行 钻夹头的快换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快换钻夹头,其设有钻夹头、主机输出轴,其特征是:所述钻夹头的钻体后端中轴孔底部设有扁型沉孔,钻体后部外侧轴向设有若干个与中轴孔相通的通槽,通槽下部的钻体外侧上周向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安装一环形弹簧圈;所述通槽中镶装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为鱼钩形,其前端钩部从通槽向外卡钩在环形弹簧圈上,后部外侧设有一过渡斜面,里侧设有一凸起;所述主机输出轴前端设有与扁型沉孔相配合的扁型凸起,中部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钻夹头的后套安装在钻体后部,其内设有与摆动杆钩部对应的楔块,楔块里侧设有凹槽;后套相对钻体可前后移动,定位于两个不同位置,其中一个位置为锁紧位置,该位置后套相对钻体后移,压住摆动杆的后部外侧过渡斜面,摆动杆后部向钻体中心轴线移动,摆动杆里侧的凸起正好压入主机输出轴的环形卡槽中,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之间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处于锁紧状态;另一位置,后套上的楔块前端插在摆动杆前端钩部和环形弹簧圈之间,环形弹簧圈与后套上的凹槽配合定位,后套上的凹槽给摆动杆释放一定的运动空间,摆动杆后部向外侧移动,摆动杆及钻体与主机输出轴脱离锁定,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之间可沿轴线相对运动,实现钻夹头快速装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换钻夹头,其特征是:所述钻体的后端还设有环形挡圈凹槽,环形挡圈凹槽中安装有限制后套移动的挡圈。
3.根据权 利要求1所述快换钻夹头,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套后端面和挡圈之间安装有垫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换钻夹头,其钻体后部外侧轴向设有若干个与中轴孔相通的通槽,周向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安装一环形弹簧圈;所述通槽中镶装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为鱼钩形,其前端钩部从通槽向外卡钩在环形弹簧圈上;所述主机输出轴中部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钻夹头的后套内设有与摆动杆钩部对应的楔块,楔块里侧设有凹槽;后套相对钻体后移压住摆动杆的后部外侧过渡斜面,摆动杆向钻体中心轴线移动,里侧的凸起压入主机输出轴的环形卡槽中,钻夹头和主机输出轴处于锁紧状态;后套前移插在摆动杆钩部和环形弹簧圈之间,摆动杆后部向外侧移动,钻体与主机输出轴脱离锁定,实现钻夹头快速装卸。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3B51/12GK103231094SQ20131014466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马培光, 蔡鸣泉, 宋华剑, 闫海鹏 申请人: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