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77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包括: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上相对设置有顺向传送带及逆向传送带;位于顺向传送带外侧且沿顺向传送带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圈上料装置、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波形垫圈上料装置、大O型圈上料装置、自动点油机构、第一铁芯组件上料装置、电磁线圈组件上料机械手及第二铁芯组件上料装置;及位于逆向传送带外侧且沿逆向传送带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锁第一螺钉装置、锁第二螺钉装置、激光打码装置、自动贴标机及成品输出装置;本发明采用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带动工作台传送带上的治具运转,由各上料装置上料、检测机构检测,通过人机合作实现调节器的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组装及检测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
【背景技术】
[0002]调节器,是将生产过程参数的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后根据一定的调节规律产生输出信号推动执行器消除偏差量,使该参数保持在给定值附近或按预定规律变化的控制器,其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对调节器进行组装普遍采用的是人工作业方式,导致组装效率低、次品多,而且大量浪费劳动力资源,藉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设备,以达到调节器组装效率高、次品少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组装调节器导致效率低、次品多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
[0004]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所述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上相对设置有顺向传送带及逆向传送带,其中,所述顺向传送带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工件的第一治具;所述逆向传送带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工件的第二治具;
位于所述顺向传送带外侧且沿顺向传送带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圈上料装置、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波形垫圈上料装置、大O型圈上料装置、自动点油机构、第一铁芯组件上料装置、电磁线圈组件上料机械手及第二铁芯组件上料装置,其中,
所述衬圈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设置于第一振动盘的第一直线送料器及第一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一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一直线送料器的衬圈提供给装载有中壳体组件的第一治具,并将衬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设置于第二振动盘的第二直线送料器及第二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二直线送料器的出气橡胶模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出气橡胶模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波形垫圈上料装置包括第三振动盘、设置于第三振动盘的第三直线送料器及第三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三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三直线送料器的波形垫圈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波形垫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大O型圈上料装置包括第四振动盘、设置于第四振动盘的第四直线送料器及第四机械手,以使所述第四机械手将来自于第四直线送料器的大O型圈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大O型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自动点油机构用以对所述中壳体组件的铁芯孔内表面涂一层7608润滑脂;所述第一铁芯组件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第一吸塑盘及第五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五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一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的第一铁芯组件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第一铁芯组件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电磁线圈组件上料机械手用以向所述中壳体组件提供电磁线圈组件,并将电磁线圈组件装配置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第二铁芯组件上料装置包括第二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第二吸塑盘及第六机械手,以使所述第六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二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的第二铁芯组件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第二铁芯组件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及位于所述逆向传送带外侧且沿逆向传送带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锁第一螺钉装置、锁第二螺钉装置、激光打码装置、自动贴标机及成品输出装置,其中,
所述锁第一螺钉装置包括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及第一锁螺钉机构,以使所述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将所述第二治具中已装配有下壳体组件的调节器半成品及第二治具推送至第一锁螺钉机构,由第一锁螺钉机构将调节器半成品的第一螺钉进行自动锁紧后,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将其推回至逆向传送带上;
所述锁第二螺钉装置包括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及第二锁螺钉机构,以使所述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将所述第二治具中已锁入第一螺钉的调节器半成品及第二治具推送至第二锁螺钉机构,由第二锁螺钉机构将调节器半成品的第二螺钉进行自动锁紧,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将其推回至逆向传送带上;
激光打码装置,用以对所述调节器的预定标牌打码部位进行打码;
自动贴标机,用以在所述下壳体组件的贴标签部位贴上标签;
成品输出装置,包括输出通道及第七机械手,所述第七机械手将所述第二治具中的组装步骤进行完成的调节器成品放至输出通道,由输出通道将调节器成品输出。
[0005]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顺向传送带外侧且沿顺向传送带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圈在位检测机构、出气橡胶模在位检测机构、波形垫圈在位检测机构及大O型圈在位检测机构;其中,
所述衬圈在位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衬圈上料装置与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之间,它包括第一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衬圈是否装入在位;
所述出气橡胶模在位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与波形垫圈上料装置之间,它包括第二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出气橡胶模是否装入在位;
所述波形垫圈在位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波形垫圈上料装置与大O型圈上料装置之间,它包括第三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波形垫圈是否装入在位。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逆向传送带外侧的螺钉锁入检测机构,所述螺钉锁入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锁第二螺钉装置与激光打码装置之间,它包括第五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所述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是否锁入到位。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通道包括第一输出通道及第二输出通道,所述第一输出通道用于输出组装完好的正品调节器,所述第二输出通道用于输出组装有误的次品调节器。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采用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带动工作台传送带上的治具运转,由各自动上料装置上料、自动检测机构检测,通过人机合作实现调节器的组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次品率、节约了人力资源。【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00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包括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10,所述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10上相对设置有顺向传送带11及逆向传送带12,其中,所述顺向传送带11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工件的第一治具111 ;所述逆向传送带12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工件的第二治具121 ;
还包括位于所述顺向传送带11外侧且沿顺向传送带11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圈上料装置20、衬圈在位检测机构30、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40、出气橡胶模在位检测机构50、波形垫圈上料装置60、波形垫圈在位检测机构70、大O型圈上料装置80、大O型圈在位检测机构90、自动点油机构100、第一铁芯组件上料装置110、电磁线圈组件上料机械手及第二铁芯组件上料装置120 ;其中:所述衬圈上料装置20包括第一振动盘、设置于第一振动盘的第一直线送料器及第一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一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一直线送料器的衬圈提供给装载有中壳体组件的第一治具111,并将衬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所述衬圈在位检测机构30包括第一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衬圈是否装入在位;所述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40包括第二振动盘、设置于第二振动盘的第二直线送料器及第二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二直线送料器的出气橡胶模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出气橡胶模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所述出气橡胶模在位检测机构50包括第二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出气橡胶模是否装入在位;所述波形垫圈上料装置60包括第三振动盘、设置于第三振动盘的第三直线送料器及第三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三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三直线送料器的波形垫圈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波形垫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所述波形垫圈在位检测机构70包括第三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波形垫圈是否装入在位;所述大O型圈上料装置80包括第四振动盘、设置于第四振动盘的第四直线送料器及第四机械手,以使所述第四机械手将来自于第四直线送料器的大O型圈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大O型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所述大O型圈在位检测机构90包括第四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大O型圈是否装入在位;所述自动点油机构100用以对所述中壳体组件的铁芯孔内表面涂一层7608润滑脂;所述第一铁芯组件上料装置110包括第一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第一吸塑盘及第五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五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一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的第一铁芯组件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第一铁芯组件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所述电磁线圈组件上料机械手用以向所述中壳体组件提供电磁线圈组件,并将电磁线圈组件装配置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所述第二铁芯组件上料装置120包括第二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第二吸塑盘及第六机械手,以使所述第六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二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的第二铁芯组件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第二铁芯组件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0012]还包括位于所述逆向传送带12外侧且沿逆向传送带12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锁第一螺钉装置130、锁第二螺钉装置140、螺钉锁入检测机构150、激光打码装置160、自动贴标机170及成品输出装置180,其中:所述锁第一螺钉装置130包括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及第一锁螺钉机构,以使所述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将所述第二治具121中已装配有下壳体组件的调节器半成品及第二治具121推送至第一锁螺钉机构,由第一锁螺钉机构将调节器半成品的第一螺钉进行自动锁紧,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将其推回至逆向传送带12上;所述锁第二螺钉装置140包括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及第二锁螺钉机构,以使所述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将所述第二治具121中已锁入第一螺钉的调节器半成品及第二治具121推送至第二锁螺钉机构,由第二锁螺钉机构将调节器半成品的第二螺钉进行自动锁紧,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将其推回至逆向传送带12上;所述螺钉锁入检测机构150包括第五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所述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是否锁入到位;激光打码装置160,用以对所述调节器的预定标牌打码部位进行打码;自动贴标机170,用以在所述下壳体组件的贴标签部位贴上标签;成品输出装置180包括输出通道及第七机械手,所述第七机械手将所述第二治具121中的成品放至输出通道,由输出通道将成品输出。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通道包括第一输出通道及第二输出通道,在对组装步骤进行完成后的调节器成品进行检测,区分出正品调节器与次品调节器后,由所述第七机械手将正品调节器放置于第一输出通道输出,将次品调节器放置于第二输出通道输出。
[0013]接下来就综合上述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的整体结构并结合实际作业来对其工作流程作一个简单介绍:首先,操作人员将调节器的中壳体组件放置于位于所述顺向传送带11最起始且靠近所述衬圈上料装置20的一第一治具111上,由顺向传送带11带动所述第一治具111中的中壳体组件一一经过衬圈上料装置20、衬圈在位检测机构30、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40、出气橡胶模在位检测机构50、波形垫圈上料装置60、波形垫圈在位检测机构70、大O型圈上料装置80、大O型圈在位检测机构90、自动点油机构100、第一铁芯组件上料装置110、电磁线圈组件上料机械手及第二铁芯组件上料装置120,并通过这些上料装置一一在中壳体组件上进行相关工件的组装,且每组装一个工件都由相关的在位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然后,再由操作人员从第一治具111中取出已完成上述操作步骤的中壳体组件,将下壳体组件按要求与其进行组装,形成调节器半成品,并将调节器半成品放置于所述逆向传送带12最起始且靠近所述锁第一螺钉装置130的第二治具121上;最后,由逆向传送带12带动所述第二治具121中的调节器半成品一一经过锁第一螺钉装置130、锁第二螺钉装置140、螺钉锁入检测机构150、激光打码装置160、自动贴标机170及成品输出装置180,并通过锁第一螺钉装置130将第一螺钉,即M6*16的圆柱头螺钉进行一次性锁紧,通过锁第二螺钉装置140将第二螺钉,即剩余的两颗M6*12的圆柱头螺钉进行一次性锁紧,通过螺钉锁入检测机构150对第一螺钉、第二螺钉进行锁入检测后,由激光打码装置160进行激光打码,自动贴标机进行贴标签操作,最后由成品输出装置180分类输出正品调节器与次品调节器。
[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10带动工作台传送带上的治具运转,由各自动上料装置上料、自动检测机构检测,通过人机合作实现调节器的组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次品率、节约了人力资源。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所述直线式回流运转工作台上相对设置有顺向传送带及逆向传送带,其中,所述顺向传送带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工件的第一治具;所述逆向传送带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载工件的第二治具; 位于所述顺向传送带外侧且沿顺向传送带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圈上料装置、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波形垫圈上料装置、大O型圈上料装置、自动点油机构、第一铁芯组件上料装置、电磁线圈组件上料机械手及第二铁芯组件上料装置,其中, 所述衬圈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设置于第一振动盘的第一直线送料器及第一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一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一直线送料器的衬圈提供给装载有中壳体组件的第一治具,并将衬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设置于第二振动盘的第二直线送料器及第二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二直线送料器的出气橡胶模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出气橡胶模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波形垫圈上料装置包括第三振动盘、设置于第三振动盘的第三直线送料器及第三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三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三直线送料器的波形垫圈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波形垫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大O型圈上料装置包括第四振动盘、设置于第四振动盘的第四直线送料器及第四机械手,以使所述第四机械手将来自于第四直线送料器的大O型圈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大O型圈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自动点油机构用以对所述中壳体组件的铁芯孔内表面涂一层7608润滑脂;所述第一铁芯组件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第一吸塑盘及第五机械手,以使所述第五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一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的第一铁芯组件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第一铁芯组件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电磁线圈组件上料机械手用以向所述中壳体组件提供电磁线圈组件,并将电磁线圈组件装配置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所述第二铁芯组件上料装置包括第二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第二吸塑盘及第六机械手,以使所述第六机械手将来自于第二铁芯组件送料机构的第二铁芯组件提供给所述中壳体组件,并将第二铁芯组件装配至中壳体组件的对应位置; 及位于所述逆向传送带外侧且沿逆向传送带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锁第一螺钉装置、锁第二螺钉装置、激光打码装置、自动贴标机及成品输出装置,其中, 所述锁第一螺钉装置包括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及第一锁螺钉机构,以使所述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将所述第二 治具中已装配有下壳体组件的调节器半成品及第二治具推送至第一锁螺钉机构,由第一锁螺钉机构将调节器半成品的第一螺钉进行自动锁紧后,第一螺钉推送机构将其推回至逆向传送带上; 所述锁第二螺钉装置包括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及第二锁螺钉机构,以使所述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将所述第二治具中已锁入第一螺钉的调节器半成品及第二治具推送至第二锁螺钉机构,由第二锁螺钉机构将调节器半成品的第二螺钉进行自动锁紧,第二螺钉推送机构将其推回至逆向传送带上; 激光打码装置,用以对所述调节器的预定标牌打码部位进行打码;自动贴标机,用以在所述下壳体组件的贴标签部位贴上标签; 成品输出装置,包括输出通道及第七机械手,所述第七机械手将所述第二治具中的组装步骤进行完成的调节器成品放至输出通道,由输出通道将调节器成品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顺向传送带外侧且沿顺向传送带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圈在位检测机构、出气橡胶模在位检测机构、波形垫圈在位检测机构及大O型圈在位检测机构;其中, 所述衬圈在位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衬圈上料装置与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之间,它包括第一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衬圈是否装入在位; 所述出气橡胶模在位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出气橡胶模上料装置与波形垫圈上料装置之间,它包括第二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出气橡胶模是否装入在位; 所述波形垫圈在位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波形垫圈上料装置与大O型圈上料装置之间,它包括第三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波形垫圈是否装入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逆向传送带外侧的螺钉锁入检测机构,所述螺钉锁入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锁第二螺钉装置与激光打码装置之间,它包括第五高度检测仪,用以检测所述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是否锁入到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全自动组装及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通道包括第一输出通道及第二输出通道,所述第一输出通道用于输出组装完好的正品调节器,所述第二输出通道用于输出组装有误的次品调节器。
【文档编号】B23P21/00GK103692210SQ20131070954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1日
【发明者】周俊雄 申请人:周俊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