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9128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由拉伸机构、调直机构、切断机构、输送机、五头弯箍机依次串接组成,其中的五头弯箍机外部连接控制箱部分;所述拉伸机构内部设置双缸作用多轮并排延伸装置,五头弯箍机由机架以及五个液压柱头组成;位于机架顶部表面铺设顶部链条进料装置,位于机架中部装有可调分料器对头装置,同时,位于机架下方安装全液压单阀串联式双泵驱动单元。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钢筋先进入拉伸机构,拉伸后再进入调直机构,调直后进入切割机构切断,钢筋被切断后,经过传输机传送到五头机的顶部链条进料装置上,再由人工把切割好的钢筋放置在五头机的机头内,弯成需要的形状的钢筋套。
【专利说明】一种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縮一体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行业中,根据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使用需求,对于钢筋,经常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机械操作,如拉伸、调直、切断、弯箍等,这些操作通常无法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若与人工相结合,则或者需要浪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例如,当经常需要将钢筋弯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建筑要求时,现有的钢筋折弯方式多为人工折弯,个别的折弯机械往往也需要人工进行繁琐的操作步骤才能完成;在建筑工地及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地中,普遍需要将钢筋及螺纹钢拉伸调直并且切断使用;由此,相应机械则产生,但目前市场上的同类延伸机械大多功能单一、拉伸长度无法调整,这使得钢筋拉伸过长而不能保证质量,因此,目前在该类生产加工中,又不允许使用钢筋延伸机。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拉伸调直机、输送机以及五头机组合工作,其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较高、省时省力、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由拉伸机构、调直机构、切断机构、输送机、五头弯箍机依次串接组成,其中的输送机倾斜设置于切断机构与五头弯箍机之间,其中的五头弯箍机外部连接控制箱部分;
[0006]对于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内部设置双缸作用多轮并排延伸装置,此拉伸机构侧面开口处设有开口套装置;
[0007]对于五头弯箍机,由机架以及并列安装机架上的五个液压柱头组成;位于机架顶部表面铺设顶部链条进料装置,位于机架中部装有可调分料器对头装置,同时,位于机架下方安装全液压单阀串联式双泵驱动单元。
[0008]相应地,所述输送机上、下两端分别搭接五头弯箍机、切断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外部配置后小轮阻动装置。
[0009]每个液压柱可安装有分别处于上、下两侧的上顶柱和下顶柱,每两个液压柱头底部之间装有位置顶板组件;
[0010]所述机架底部固定安装方管构架,位于液压柱头后侧安装长短对料板组件。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的有益效果为:
[0012](I)工作时,钢筋先进入拉伸机构,拉伸后再进入调直机构,调直后进入切割机构切断,钢筋被切断后,经过传输机传送到五头机的顶部链条进料装置上,再由人工把切割好的钢筋放置在五头机的机头内,弯成需要的形状的钢筋套;
[0013](2)五头机本身安装调直机可独立工作;
[0014](3)五头机采用两套长短对料板装置:长板在机身上安装,短板在机头安装,随轴一块转动,用来对齐钢筋用,长板跟离弯轴远一点,135度钩就大一点,短板跟轴近一些,135度钩就小一点,小钩省料;
[0015](4)五头机采用可调分料器对头装置,能往里往外调,以控制钢筋碰头时向里向外扒的角度,对头时左边能往里走一点,右边能往外走一点,这样弯后捆住正好成平面,能调就是要控制左边往里走多少,右边往外走多少;
[0016](5)五头机采用顶部链条进料装置,可把钢筋运送到靠近方便之处;
[0017](6)采用五头机大架方管代替油箱装置,位于大架底部机器大架里的空间当成油箱,省去用专门油箱,节省空间;
[0018](7)五头机采用位置顶板装置,准确快捷,很快的定位,为一些常用的钢筋环,很方便;
[0019](8)五头机采用全液压单阀串连式双泵驱动,一个电机带一个泵,一个电机控制机器的一半油缸,一共12个油缸,以左边两个机头,右边三个机头左右分开,在左边一个油泵、电机,在右边的一个油泵、电机;
[0020](9)拉伸机采用双缸作用多轮并排延伸装置,体积小、拉伸长度长、操作方便;
[0021](10)拉伸机采用开口套装置,安装钢筋方便快捷;
[0022](11)拉伸机采用后小轮阻动装置,以使钢筋可拉伸更长;
[0023](12)另外,如果不需要拉伸钢筋,可直接把调直切割机构安装在五头机的左边,省去拉伸机构和传输机,钢筋经调直切割后,直接摆放到五头机的顶部链条进料装置上,然后再由人工把切割好的钢筋放到五头机的机头内,弯成需要的形状的钢筋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的五头弯箍机部分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拉伸机构;2、调直机构;3、切断机构;4、输送机;5、五头弯箍机;6、控制箱部分;
[0029]11、双缸作用多轮并排延伸装置;12、开口套装置;13、后小轮阻动装置;
[0030]51、液压柱头;52、顶部链条进料装置;53、可调分料器对头装置;54、全液压单阀串联式双泵驱动单元;55、长短对料板组件;56、位置顶板组件;57、方管构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由拉伸机构1、调直机构2、切断机构3、输送机4、五头弯箍机5依次串接组成,其中的输送机4倾斜设置于切断机构3与五头弯箍机5之间并且其上、下两端分别搭接于五头弯箍机5、切断机构3,其中的五头弯箍机5外部连接控制箱部分6 ;
[0032]首先,对于拉伸机构1,所述拉伸机构I内部设置双缸作用多轮并排延伸装置11,具有体积小、拉伸长度长、操作方便等优点;此拉伸机构I侧面开口处设有开口套装置12以便于安装钢筋方便快捷;同时,该拉伸机构I外部配置后小轮阻动装置13以使钢筋可拉伸更长;
[0033]然后,对于五头弯箍机5,由机架以及并列安装机架上的五个液压柱头51组成:
[0034]每个液压柱上可安装有上顶柱和下顶柱,其中的上顶柱可更换大小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其中的下顶柱可伸缩进出液压柱以利于夹紧或放开钢筋;位于机架顶部表面铺设顶部链条进料装置52,位于机架中部装有可调分料器对头装置53并且该装置端部与液压柱头51衔接;同时,位于机架下方安装全液压单阀串联式双泵驱动单元54,一个电机带一个泵,一个电机控制机器的一半油缸,一共十二个油缸,每两个液压柱头51底部之间装有位置顶板组件56 ;此外,所述机架底部固定安装方管构架57以代替油箱装置,位于液压柱头51后侧安装长短对料板组件55。
[0035]最后,在工作时,钢筋先进入拉伸机构1,拉伸后再进入调直机构2,调直后进入切割机构3切断,钢筋被切断后,经过传输机4传送到五头弯箍机5的顶部链条进料装置52上,再由人工把切割好的钢筋放置在五头弯箍机5的机头内,弯成需要的形状的钢筋套。
[0036]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由拉伸机构(I)、调直机构(2)、切断机构(3)、输送机(4)、五头弯箍机(5)依次串接组成,其特征在于: 其中的输送机(4)倾斜设置于切断机构(3)与五头弯箍机(5)之间,其中的五头弯箍机(5)外部连接控制箱部分(6); 对于拉伸机构(I),所述拉伸机构(I)内部设置双缸作用多轮并排延伸装置(11),此拉伸机构(I)侧面开口处设有开口套装置(12); 对于五头弯箍机(5),由机架以及并列安装机架上的五个液压柱头(51)组成; 位于机架顶部表面铺设顶部链条进料装置(52),位于机架中部装有可调分料器对头装置(53),同时,位于机架下方安装全液压单阀串联式双泵驱动单元(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4)上、下两端分别搭接五头弯箍机(5)、切断机构(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I)外部配置后小轮阻动装置(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液压柱上可安装有分别处于上、下两侧的上顶柱和下顶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液压柱头(51)底部之间装有位置顶板组件(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固定安装方管构架(5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拉伸、调直、切断、弯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液压柱头(51)后侧安装长短对料板组件(55)。
【文档编号】B21F1/00GK203526407SQ201320604136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谢艳伟 申请人:谢艳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