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立柱的本体两个侧面下部设有多条布肋,多条布肋为发散式结构,多条布肋或其延长线相交于一个点。本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合理分散立柱受到的作用力。
【专利说明】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背景技术】
[0002]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卧式加工中机立柱布肋采用传统的“田”字型结构设计,此结构受力集中,不易分散作用力,抗弯性、抗扭性和抗震性不良,易变形,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合理分散立柱受到的作用力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所述立柱的本体两个侧面下部设有多条布肋,多条布肋为发散式结构,多条布肋或其延长线相交于一个点。
[0005]所述立柱的本体两个侧面下部设有一个圆形布肋,圆形布肋的圆心为所述的点。
[0006]所述布肋两两之间的夹角不相等。
[0007]所述多条布肋为不相等长度。
[0008]所述布肋为4-10条。
[0009]所述立柱的本体侧面为直角梯形。
[0010]所述布肋被内板和外板夹于中间。
[001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2]本实用新型的布肋采用发散式结构设计,合理分散立柱受到的作用力,使其最大化的转化到立柱固定位及立柱整体,使立柱抗弯性、抗扭性和抗震性更强,不易变形,刚性好,稳定性好;再结合合理的去料结构设计,使其更加轻巧美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立柱的立体图。
[0014]图2是现有立柱的内部结构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的立体图。
[0016]图4是图3的内部结构图。
[0017]图5是图4的正视图。
[0018]图6是图2的受力分析图。
[0019]图7是图5的受力分析图。
[0020]图8是图7的应力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2]如图4和图5所示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立柱的本体两个侧面下部设有7条布肋1,7条布肋为发散式结构,7条布肋的延长线4 (图中用虚线表示)相交于一个点。立柱的本体两个侧面下部设有一个圆形布肋5,圆形布肋5的圆心为所述的点。布肋I两两之间的夹角不相等。7条布肋I为不相等长度。立柱的本体侧面为直角梯形。如图3所示,布肋I被内板3和外板2夹于中间。
[0023]如图6、7、8所示,图6表示现有立柱的受力情况,现有立柱受力之后整个立柱的应力没有呈现出分层的、从上到下递增的排布,而是应力集中于A、B点,A点受力向下,B点受力向上。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受力情况,图7中的小箭头表示力的传递方向,图8中的虚线表示应力大概(因为应力分层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的分层线,再从图8可以看出,立柱分为4个区域,应力从上到下递增,此结构合理分散立柱受到的作用力,使其最大化的转化到立柱固定位及立柱整体,使立柱抗弯性、抗扭性和抗震性更强,不易变形,刚性好,稳定性好;再结合合理的去料结构设计,使其更加轻巧美观。
[002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本体两个侧面下部设有多条布肋,多条布肋为发散式结构,多条布肋或其延长线相交于一个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本体两个侧面下部设有一个圆形布肋,圆形布肋的圆心为所述的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肋两两之间的夹角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布肋为不相等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肋为4-10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本体侧面为直角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工中机动式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肋被内板和外板夹于中间。
【文档编号】B23Q1/01GK203751703SQ201320889401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陈义耀 申请人:广州泰胜数控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