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918阅读:4702来源:国知局
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包括,机体;通过轴承枢接在机体内部的轴芯,该轴芯上固定连接有一止推螺母;活动的穿接在轴芯内部的拉杆;套在轴芯外部并位于机体上端部的止位圈,该止位圈内侧上端部形成有一位于止推螺母下方并用于防止止推螺母向下运动的止挡部;安装在机体和止位圈之间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将止位圈向下顶压的弹性应力;活塞缸,该活塞缸包括固定连接在止位圈上方的缸体、位于缸体内部用于带动拉杆向下运动的活塞。本实用新型在在卸刀时,止位圈阻止轴芯上的止推螺母向下运动,防止轴芯相对于机体轴向的活动,从而有效的避免轴承受到轴向的推力,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直联主轴通常包括机体、通过轴承枢接在机体内部的轴芯、穿接在轴芯内部的拉杆、以及安装在机体上部的油缸组件,该油缸组件的活塞用于向下顶压拉杆,完成卸刀过程,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机体上,这种刚性连接的方式使得油缸在正常工作时对直联主轴的轴承产生轴向的推力,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是,油缸活塞向下顶压拉杆的卸刀力会通过拉杆传递到轴芯上,使轴芯与机体产生轴向先下的运动趋势,虽然普通的轴承均能够承受该顶压力,但是长时间轴向顶推轴承,会严重影响轴承内圈和外圈的配合精度,减少轴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其能够避免卸刀力传递到轴承上,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包括,
[0006]机体;
[0007]通过轴承枢接在机体内部的轴芯,该轴芯上固定连接有一止推螺母;
[0008]活动的穿接在轴芯内部的拉杆;
[0009]套在轴芯外部并位于机体上端部的止位圈,该止位圈内侧上端部形成有一位于止推螺母下方并用于防止止推螺母向下运动的止挡部;
[0010]安装在机体和止位圈之间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将止位圈向下顶压的弹性应力;
[0011]活塞缸,该活塞缸包括固定连接在止位圈上方的缸体、位于缸体内部用于带动拉杆向下运动的活塞。
[0012]机体顶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沿机体轴向延伸的预紧螺钉,该预紧螺钉活动的穿接在止位圈上,弹性元件为套在预紧螺钉上并被限定在预紧螺钉的螺帽和止位圈上端面之间的碟形弹簧。
[0013]止推螺母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孔,该通孔内部安装有一与轴芯的外螺纹面咬合的堵头,通孔内螺接有一用于将堵头向内顶压的顶压螺钉。
[0014]拉杆的顶端沿其径向穿接有一打刀销钉,轴芯外部活动套接有一顶推圈,打刀销钉两端固定连接在顶推圈上,顶推圈与活塞固定连接。
[0015]拉杆上设置有一底端面延伸至其顶端面的第一气体通道,打刀销钉上设置有与第一气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气体通道,活塞上设置有一端与第二气体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延伸至缸体外部的第三气体通道。[0016]止位圈上设置有多个由其上表面倾斜的延伸至其外侧面的排气通道。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机体上设置一个活动的止位圈,在卸刀时,该止位圈阻止轴芯上的止推螺母向下运动,防止轴芯相对于机体轴向的活动,从而有效的避免轴承受到轴向的推力,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可将主轴中心吹气时的多余气体排放至主轴外部,保护轴承的润滑脂,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止位圈与预紧螺钉和碟形弹簧配合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止位圈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止推螺母的剖视图;
[0023]其中:10、机体;11、预紧螺钉;12、碟形弹簧;20、轴芯;21、止推螺母;22、通孔;23、顶压螺钉;24、堵头;30、拉杆;31、第一气体通道;40、油缸;41、缸体;42、活塞;421、第三气体通道;43、顶推圈;44、打刀销钉;441、第二气体通道;50、止位圈;51、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5]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其包括机体10、轴芯20、拉杆30、止位圈50、油缸40,其中,轴芯20通过轴承枢接在机体10内部,轴芯20的上端部螺接有一止推螺母21,拉杆30活动的穿接在轴芯20内部,该拉杆30可沿轴芯20的轴向相对于轴芯20运动;止位圈50套在轴芯20外部,且止位圈50位于机体10上端部上方,止位圈50的内侧上端部形成一个位于止推螺母21下方的止挡部,该止挡部用于防止止推螺母21向下运动,即防止轴芯20向下运动。机体10上端面螺接有多个预紧螺钉11,该多个预紧螺钉11沿机体10的轴向延伸且均匀分布于机体10的上端面,预紧螺钉11活动的穿接在止位圈50上,即止位圈50能够沿预紧螺钉11的轴向相对于机体10上下的活动,预紧螺钉11上套接有碟形弹簧12,碟形弹簧12被限定在预紧螺钉11的螺帽和止位圈50的上端面之间,在未受到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碟形弹簧12产生的弹性应力,将止位圈50向下顶压,使止位圈50的下表面贴合于机体10的上端面,当然,该碟形弹簧12还可以是利用其他类型的弹性元件代替。油缸40包括固定连接在止位圈50上端面的缸体41以及位于缸体41内部的活塞42,该活塞42用于在油缸40工作时带动拉杆30向下运动。
[0026]上述的打刀机构在卸刀时,缸体41的上腔室增压,活塞42向下运动带动拉杆30向下运动的同时,缸体41受到反作用力向上运动并带动止位圈50相对于机体10向上运动,碟形弹簧12受力压缩,止位圈50向上运动一个较小位移后,止位圈50上的止挡部被止推螺母21阻挡,反过来,即止位圈50的止挡部阻挡了止推螺母21向下运动,也就是防止轴芯20具备相对于机体10向下运动的趋势,避免轴承受力,从而防止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产生轴向分离的趋势,当卸刀完成后,碟形弹簧12回弹,使止位圈50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止位圈50上的止挡部与止推螺母21分离,轴芯20可正常转动。
[0027]为了防止止推螺母21松动,在止推螺母21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孔22,通孔22内部安装有一与轴芯20的外螺纹面咬合的堵头24,通孔22内部还螺接有一用于将堵头24向内顶压的顶压螺钉23,旋紧顶压螺钉23即可使堵头24内侧端面与轴芯20的外螺纹面咬合。
[0028]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40也可以采用其他液压缸代替,当然也可以采用气缸代替,只要能够推动拉杆30向下运动实现卸刀动作即可。
[0029]拉杆30的顶端沿其径向穿接有一打刀销钉44,轴芯20外部活动套接有一顶推圈43,打刀销钉44两端固定连接在顶推圈43上,顶推圈43与活塞42固定连接。拉杆30上设置有一底端面延伸至其顶端面的第一气体通道31,打刀销钉44上设置有与第一气体通道31连通的第二气体通道441,活塞42上设置有一端与第二气体通道441连通、另一端与延伸至缸体41外部的第三气体通道421。止位圈50上设置有多个由其上表面倾斜的延伸至其外侧面的排气通道51。在使用过程中,机床上的气压系统会对主轴中心吹气,大部分的气体经由第三气体通道421、第二气体通道441、第一气体通道31吹到外部,另一部分气体则从排气通道51排至外界环境,防止气体吹到轴承中,避免气体对轴承内部的润滑脂造成影响。
[003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通过轴承枢接在机体内部的轴芯,该轴芯上固定连接有一止推螺母; 活动的穿接在轴芯内部的拉杆; 套在轴芯外部并位于机体上端部的止位圈,该止位圈内侧上端部形成有一位于止推螺母下方并用于防止止推螺母向下运动的止挡部; 安装在机体和止位圈之间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将止位圈向下顶压的弹性应力; 活塞缸,该活塞缸包括固定连接在止位圈上方的缸体、位于缸体内部用于带动拉杆向下运动的活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机体顶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沿机体轴向延伸的预紧螺钉,该预紧螺钉活动的穿接在止位圈上,弹性元件为套在预紧螺钉上并被限定在预紧螺钉的螺帽和止位圈上端面之间的碟形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止推螺母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孔,该通孔内部安装有一与轴芯的外螺纹面咬合的堵头,通孔内螺接有一用于将堵头向内顶压的顶压螺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拉杆的顶端沿其径向穿接有一打刀销钉,轴芯外部活动套接有一顶推圈,打刀销钉两端固定连接在顶推圈上,顶推圈与活塞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拉杆上设置有一底端面延伸至其顶端面的第一气体通道,打刀销钉上设置有与第一气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气体通道,活塞上设置有一端与第二气体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延伸至缸体外部的第三气体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联主轴的打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止位圈上设置有多个由其上表面倾斜的延伸至其外侧面的排气通道。
【文档编号】B23Q3/155GK203712372SQ20132089369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汤秀清 申请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