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2477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属于金属管冷弯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电弧炉连接冷却水管用弯头的成型装置。特点是制作平台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液压机压头、导向模、成型模和底座,液压机压头下活设连接头,导向模上设圆柱形导向孔与液压机压头相对;成型模上设近似1/4圆圆柱形成型孔,成型孔与导向孔对接呈半U形,导向孔、成型孔的孔径略大于待加工管坯外径,液压机压头、连接头、导向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穿过成型孔上端面的中心。优点是采用液压机与模具结合,对管坯实施冷压成型形成弯头,不再使用乙炔氧气火焰,避免火焰灼伤,消除安全隐患;简化制作过程,缩短成品制作时间,稳定成品的质量,保障电弧炉正常生产。
【专利说明】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金属管冷弯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电弧炉连接冷却水管用弯头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弧炉冶炼时,炉体和炉盖均用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长期处于高温酸性碱性水条件下容易腐蚀溃烂,致使冷却水管路系统漏水,造成电弧炉无法生产,且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和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检修时需要及时更换冷却水管弯头。当前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由平台和设置在在平台上根据成品样板制作的夹具构成,夹具为圆弧形排列的挡块,操作工人用乙炔氧气火焰加热管坯后,将管坯放置在夹具间,用力扳弯管坯,加热一段扳弯一段,最终得到冷却水管弯头。存在的缺陷是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乙炔氧气火焰,容易造成操作工人灼伤,存在安全隐患;工人劳动强度大,制造周期长,工作效率低,成品制造费用高,增加生产成本;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加热不均匀,应力集中致使零件强度低,管壁易受损,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电弧炉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采用冷压成型,不再使用乙炔氧气火焰,降低生产成本,消除安全隐患,缩短成品制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稳定成品的质量,保障电弧炉正常生产。
[0004]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包括制作平台,其特点是所述制作平台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液压机压头、导向模、成型模和底座,液压机压头下活设连接头,导向模上设圆柱形导向孔与液压机压头相对;成型模上设近似1/4圆圆柱形成型孔,成型孔与导向孔对接呈半U形,导向孔、成型孔的孔径略大于待加工管坯外径,液压机压头、连接头、导向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穿过成型孔上端面的中心。使用时,连接头置于液压机压头与导向模的导引孔之间,连接头下端插在管坯上。
[0005]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至少设三通孔,底座由螺栓固定在制作平台上。
[0006]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模外轮廓呈正方体,导向孔的中心轴线与导向模中心轴线重合,在一侧导向孔出口周围均设至少三个凸台,凸台前端为锥形;导向模上设安装孔垂直于导向孔,便于使用时安装。
[0007]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模由左、右两半模块合装而成,两半模块对称设半圆柱形槽,两半模块合装后,两半圆柱形槽严密结合构成均匀圆柱形导向孔。
[0008]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模与导向模形状一致,成型孔上端口圆心与成型模的面心重合,上端口周围均设至少三个圆柱凹槽与凸台相配合,导向模与成型模由凸台、凹槽进行定位,导向模与成型模固定焊接时,导向孔与成型孔不会出现偏差,对接精确,保证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0009]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模由左、右两半模块合装而成,两半模块对称设近似1/4圆半圆柱形槽,进口端位于成型模上端面中心,出口端位于成型模的侧面,两半模块合装后,两半圆柱形槽严密结合构成均匀近似1/4圆圆柱形成型孔。
[0010]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呈柱塞状,其头部直径与管坯外径相当,尾部直径与管坯内径相当,保证管坯在下压过程中稳定,连接头下压时伸入导向孔中,连接头取出后为后续管坯预留放置空间。
[0011]工作时启动液压机,液压机压头下行运动,直接作用于连接头,将管坯压入导向孔和成型孔,边下压边加入润滑液,液压机压头下行,管坯弯曲成U形弯头;液压机压头至设定位置后,停止下行,退回原位,取出连接头放入第二根管坯,再放上连接头压入,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则第一根成品弯管被第二根管坯顶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凑、合理;该装置采用液压机与模具有机结合,对管坯实施冷压成型形成弯头,不再使用乙炔氧气火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火焰灼伤,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制作过程大大简化,缩短成品制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稳定成品的质量,保障电弧炉正常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导向模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成型模的俯视图。
[0015]图中:1_液压机压头、2-制作平台、3-管坯、4-底座、5-成型模、5.1-成型孔、5.2-凹槽、6-导向模、6.1-导向孔、6.2-凸台、6.3-安装孔、7-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行详细说明。
[0017]由图1可以看出,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包括制作平台2,其特点是所述制作平台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液压机压头1、导向模6、成型模5和底座4,液压机压头下活设连接头7,导向模上设圆柱形导向孔6.1与液压机压头相对;成型模上设近似1/4圆圆柱形成型孔5.1,成型孔与导向孔对接呈半U形,导向孔、成型孔的孔径略大于待加工管坯3外径,液压机压头、连接头、导向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穿过成型孔上端面的中心。使用时,连接头置于液压机压头与导向模的导引孔之间,连接头下端插在管坯上。
[0018]所述底座4上设三通孔,底座由螺栓固定在制作平台2上。
[0019]由图1、2可以看出,所述导向模6外轮廓呈正方体,导向孔6.1的中心轴线与导向模中心轴线重合,在一侧导向孔出口周围均设三个凸台6.2,凸台前端为锥形;导向模上设安装孔6.3垂直于导向孔,便于使用时安装。
[0020]由图1、2还可以看出,所述导向模6由左、右两半模块合装焊接而成,两半模块对称设半圆柱形槽,两半模块合装后,两半圆柱形槽严密结合构成均匀圆柱形导向孔。
[0021 ] 由图1、3可以看出,所述成型模5与导向模6形状一致,成型孔5.1上端口圆心与成型模的面心重合,上端口周围均设三个圆柱凹槽5.2与凸台6.2相配合,导向模与成型模由凸台、凹槽进行定位,导向模与成型模固定焊接时,导向孔与成型孔不会出现偏差,对接精确,保证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0022]由图1、3还可以看出,所述成型模5由左、右两半模块合装焊接而成,两半模块对称设近似1/4圆半圆柱形槽,进口端位于成型模上端面中心,出口端位于成型模的侧面,两半模块合装后,两半圆柱形槽严密结合构成均匀近似1/4圆圆柱形成型孔。
[0023]由图1还可以看出,所述连接头7呈柱塞状,其头部直径与管坯3外径相当,尾部直径与管坯内径相当,保证管坯在下压过程中稳定,连接头下压时伸入导向孔中,连接头取出后为后续管坯预留放置空间。
[0024]工作时启动液压机,液压机压头下行运动,直接作用于连接头,将管坯压入导向孔和成型孔,边下压边加入润滑液,液压机压头下行,管坯弯曲成U形弯头;液压机压头至设定位置后,停止下行,退回原位,取出连接头放入第二根管坯,再放上连接头压入,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则第一根成品弯管被第二根管坯顶出。
【权利要求】
1.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包括制作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平台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液压机压头(I)、导向模(6)、成型模(5)和底座(4),液压机压头下活设连接头(7),导向模上设圆柱形导向孔(6.1)与液压机压头相对;成型模上设近似1/4圆圆柱形成型孔(5.1),成型孔与导向孔对接呈半U形,导向孔、成型孔的孔径略大于待加工管坯(3)外径,液压机压头、连接头、导向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穿过成型孔上端面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三通孔,底座由螺栓固定在制作平台(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6)外轮廓呈正方体,导向孔(6.1)的中心轴线与导向模中心轴线重合,在一侧导向孔出口周围均设三个凸台(6.2),凸台前端为锥形;导向模上设安装孔(6.3)垂直于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6)由左、右两半模块合装而成,两半模块对称设半圆柱形槽,两半模块合装后,两半圆柱形槽严密结合构成均匀圆柱形导向孔(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5)与导向模(6)形状一致,成型孔(5.1)上端口圆心与成型模的面心重合,上端口周围均设三个圆柱凹槽(5.2)与凸台(6.2)相配合,导向模与成型模由凸台、凹槽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5)由左、右两半模块合装而成,两半模块对称设近似1/4圆半圆柱形槽,进口端位于成型模上端面中心,出口端位于成型模的侧面,两半模块合装后,两半圆柱形槽严密结合构成均匀近似1/4圆圆柱形成型孔(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冷却水管弯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7)呈柱塞状,其头部直径与管坯(3 )外径相当,尾部直径与管坯内径相当。
【文档编号】B21D37/10GK104259275SQ20141053653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陈传兵, 查益民, 夏如岭 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