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进模的导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105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级进模的导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级进模的导料结构,包括下模板边框、轴承以及滚轮,所述下模板边框内均匀竖直间隔安装多个滚轮,该滚轮两端部与下模板边框之间同轴安装轴承。所述下模板边框由上横板、下横板及侧挡板构成,该侧挡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向同侧平行一体制有上横板及下横板。将下模板边框分别安装在下模板左、右两端部,当料板前移的过程中,料板两端部分别与滚轮摩擦接触,由于滚轮跟随料板的前移而转动,因而减小了料板前移的阻力,使料板能够顺利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保证了工件加工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级进模的导料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涉及级进模,尤其是一种级进模的导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级进模(也叫连续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伸等等。
[0003]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级进模高速送料时料板的两端部易与模具两侧的导料块产生摩擦,由于导料块与模具固定安装在一起,这种摩擦不仅增加了料板进料的阻力,而且料板与导料块之间还容易产生火花,提高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小摩擦力的级进模的导料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级进模的导料结构,包括下模板边框、轴承以及滚轮,所述下模板边框内均匀竖直间隔安装多个滚轮,该滚轮两端部与下模板边框之间同轴安装轴承。
[0007]而且,所述下模板边框由上横板、下横板及侧挡板构成,该侧挡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向同侧平行一体制有上横板及下横板。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9]将下模板边框分别安装在下模板左、右两端部,当料板前移的过程中,料板两端部分别与滚轮摩擦接触,由于滚轮跟随料板的前移而转动,因而减小了料板前移的阻力,使料板能够顺利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保证了工件加工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1]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3]一种级进模的导料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下模板边框、轴承I以及滚轮2,所述下模板边框由上横板4、下横板3及侧挡板5构成,该侧挡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向同侧平行一体制有上横板及下横板,在上横板及下横板之间均匀竖直间隔安装多个滚轮,该滚轮的上、下端部与上横板及下横板之间同轴安装轴承。
[00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15]将下模板边框分别安装在下模板左、右两端部,当料板前移的过程中,料板两端部分别与滚轮摩擦接触,由于滚轮跟随料板的前移而转动,因而减小了料板前移的阻力,使料板能够顺利移动,保证了工件加工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安全性能。
[0016]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级进模的导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板边框、轴承以及滚轮,所述下模板边框内均匀竖直间隔安装多个滚轮,该滚轮两端部与下模板边框之间同轴安装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进模的导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边框由上横板、下横板及侧挡板构成,该侧挡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向同侧平行一体制有上横板及下横板。
【文档编号】B21D37/12GK203804062SQ201420165217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8日
【发明者】林世大, 林世恒, 张春伟 申请人:天津世亚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