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08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对应设置有校平模、冲孔模、翻孔模、整形模和落料模,所述校平模、冲孔模、翻孔模、整形模和落料模按加工顺序依次设置,这种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具有多个工位的冲压模,能够快速高效、一气呵成地完成轴承连接圈的冲压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出的轴承连接圈规格统一,次品率低,性能可靠,提高了轴承连接圈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轴承制造的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圆柱滚子轴承有内圈、外圈、保持架及圆柱滚子组成,其保持架、圆柱滚子与外圈或内圈可成为一组合件,内圈或外圈可与组件分离。
[0003]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应用在低速重载的场合非常广泛,不仅要求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载,同时还要求能够承受一定的轴向偏载,这对于轴承的内外套圈的结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具有两条滚道、四条挡边,这就决定了此类轴承不能等同于单列圆柱滚子轴承或其它类别的轴承进行内套的整体加工或一次性成品装配,一般来说是将外圈分为两段,分别进行加工,成品组装时在进行合体,两段之间需要通过数个连接圈来固定,防止合体后的外圈产生打滑,因此连接圈的质量对于轴承的整体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连接圈的成型需要对坯料进行多个工位的冲压,而目前轴承制造企业在生产时是利用不同的模具对坯料进行数次加工,操作步骤繁琐,自动化程度低,不仅令制造出的连接圈的规格层次不齐、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生产效率非常低,次品率高,从而导致轴承生产的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目前对于轴承连接圈的制造技术过于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成品质量差,次品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对应设置有校平模、冲孔模、翻孔模、整形模和落料模,所述校平模、冲孔模、翻孔模、整形模和落料模按加工顺序依次设置。
[0006]具体的,所述冲孔模包括冲孔凸模和冲孔凹模,所述整形模包括整形冲头和整形凹模,所述落料模包括落料凸模和落料凹模,所述冲孔凸模、整形冲头和落料凸模与所述上模板安装固定,所述冲孔凹模、整形凹模和落料凹模与所述下模板安装固定。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还包括下底板和下模固定板,所述下底板与所述下模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固定板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板上垂直设置有二根导柱。
[0008]进一步,所述上模具还包括上顶板、上垫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固定板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顶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二根导柱相对应的二个导套。
[0009]具体的,所述上垫板与上模固定板之间还安装有弹簧机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下模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若干个定位孔对应的若干个定位针。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具有多个工位的冲压模,能够快速高效、一气呵成地完成轴承连接圈的冲压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出的轴承连接圈规格统一,次品率低,性能可靠,提高了轴承连接圈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轴承制造的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最优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6]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下底板,4、下模固定板,5、导柱,6、上顶板,7、上垫板,
8、上模固定板,9、弹簧机构,I O、定位孔,11、定位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具包括下模板2,上模板I和下模板2对应设置有校平模、冲孔模、翻孔模、整形模和落料模,校平模、冲孔模、翻孔模、整形模和落料模按加工顺序依次设置,冲孔模包括冲孔凸模和冲孔凹模,整形模包括整形冲头和整形凹模,落料模包括落料凸模和落料凹模,冲孔凸模、整形冲头和落料凸模与上模板I安装固定,冲孔凹模、整形凹模和落料凹模与下模板2安装固定,下模具还包括下底板3和下模固定板4,下底板3与下模固定板4固定连接,下模固定板4与下模板2固定连接,下底板3上垂直设置有二根导柱5,上模具还包括上顶板6、上垫板7和上模固定板8,上垫板7与上顶板6固定连接,上模固定板8与上模板I固定连接,上顶板6上还开设有与二根导柱5相对应的二个导套,上垫板7与上模固定板8之间还安装有弹簧机构9,下模板2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0,上模板I上设置有与若干个定位孔10对应的若干个定位针11。
[001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对应设置有校平模、冲孔模、翻孔模、整形模和落料模,所述校平模、冲孔模、翻孔模、整形模和落料模按加工顺序依次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模包括冲孔凸模和冲孔凹模,所述整形模包括整形冲头和整形凹模,所述落料模包括落料凸模和落料凹模,所述冲孔凸模、整形冲头和落料凸模与所述上模板安装固定,所述冲孔凹模、整形凹模和落料凹模与所述下模板安装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还包括下底板和下模固定板,所述下底板与所述下模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固定板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底板上垂直设置有二根导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还包括上顶板、上垫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上垫板与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固定板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顶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二根导柱相对应的二个导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与上模固定板之间还安装有弹簧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承连接圈制造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若干个定位孔对应的若干个定位针。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830554SQ201420189180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杨晓刚 申请人:常州克劳诺斯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