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51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包括镦粗冲头和镦粗凹模,所述镦粗冲头的头部为凹坑结构,所述镦粗凹模内设置有模芯,所述镦粗凹模形成有凹模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镦粗冲头的凹坑形状,使镦粗时有足够的料子凸出来,可以使得在镦粗工序形成的坯料的大端处形成有一个弧度的凸起,进而使得在后续的反挤过程中可以增加物料,能更好的与反挤冲头接触,使料子包裹反挤冲头将内腔充足,防止塌角变大和飞边不足;本实用新型的镦粗冲头较传统的镦粗冲头短,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降低了成本。
【专利说明】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精密锻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外星轮是等速万向节中传动力矩的重要零件,发动机的动力从变速器通过万向节传递到两个车轮。
[0003]请参阅图1,其为一种外星轮温锻件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镦粗模具的镦粗冲头是呈凸出状的,在对毛坯进行镦粗后会在镦粗后的坯料的大端中间有一个预坑,这个预坑的存在会导致后续反挤时飞边不足或者内弧R塌角大,从而导致产品报废。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凹坑形状的镦粗冲头,可以使得在镦粗工序形成的坯料的大端处形成有一个弧度的凸起,进而使得在后续的反挤过程中可以增加物料,防止塌角变大和飞边不足。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其包括镦粗冲头和镦粗凹模,所述镦粗冲头的头部为凹坑结构,所述镦粗凹模内设置有模芯,所述镦粗凹模形成有凹模腔。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其用于对下料,正挤后的毛坯进行镦粗以得到大端具有凸部,小端具有圆柱体的坯料。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镦粗是采用所述镦粗模具对正挤后的毛坯进行两端镦粗以形成大端具有凸部,小端具有圆柱体的坯料。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下料工序之后,正挤工序之前还包括抛丸,涂层,加热工序。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镦粗模具成型的坯料的大端处的凸部为圆弧状。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镦粗冲头头部的凹坑结构与所述镦粗模具成型的坯料的大端处的凸部相吻合。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镦粗冲头的凹坑形状,使镦粗时有足够的料子凸出来,可以使得在镦粗工序形成的坯料的大端处形成有一个弧度的凸起,进而使得在后续的反挤过程中可以增加物料,能更好的与反挤冲头接触,使料子包裹反挤冲头将内腔充足,防止塌角变大和飞边不足;本实用新型的镦粗冲头较传统的镦粗冲头短,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降低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5]图1是一种传统工艺锻造的外星轮温锻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星轮温锻件工艺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工艺流程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模具锻造的产品成形过程图,其中图3(a)为下料工序后得到的产品形状,图3(b)为正挤工序后得到的产品的形状,图3(c)为镦粗工序后得到的产品形状,图3(d)为反挤工序后得到的产品形状;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行镦粗工序的镦粗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外星轮温锻件工艺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工艺流程图。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模具锻造的产品成形过程图。图中所述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0022]步骤210:下料
[0023]外星轮对钢材的化学成分、内外质量或尺寸精度要求严格。要求选择合适的棒材,调整下料长度,将重量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图3(a)为下料工序后得到的产品形状。
[0024]步骤220:正挤
[0025]所述正挤是对所述下料工序后的实体圆柱形棒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正挤以得到具有大端和小端的毛坯。图3(b)为正挤工序后得到的产品的形状。
[0026]步骤230:缴粗
[0027]所述镦粗是对正挤后的毛坯进行两端镦粗以形成大端具有凸部,小端具有圆柱体的坯料。图3(c)为镦粗工序后得到的产品形状。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镦粗工序形成的坯料的大端处的中间具有凸部301,所述凸部301为圆弧状。
[0028]步骤240:反挤
[0029]所述反挤是对所述下料、正挤、镦粗后的坯料进行反挤压以形成大端具有内腔302,小端具有圆柱状的锻坯。图3(d)为反挤工序后得到的产品形状。所述内腔侧部的R角304无塌角,且飞边303充足。
[0030]在所述步骤210下料工序之后,步骤220正挤工序之前还包括抛丸,涂层和加热工序。
[0031]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进行镦粗工序的镦粗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镦粗模具采用简单的模具结构,其是用于对下料,正挤后的毛坯进行镦粗以得到大端具有凸部,小端具有圆柱体的坯料。所述镦粗模具主要包括镦粗冲头401和镦粗凹模402。所述镦粗冲头401的头部4011为凹坑结构,所述镦粗凹模内设置有模芯,所述镦粗凹模402形成有凹模腔。在采用镦粗模具进行镦粗工序时,所述镦粗冲头401头部4011的凹坑结构与所述镦粗工序形成的坯料的大端处的凸部相吻合。在该实施例中,对所述镦粗冲头401头部4011的凹坑的形状和大小不做限制,只要保证在反挤时可以有足够的材料流向飞边夕卜,将内腔充足,不会出现飞边不足和R弧塌角大的现象。
[0032]利用镦粗模具进行镦粗的过程为:将所述步骤220正挤工序后的毛坯放入镦粗模具中,镦粗冲头401向下运动,镦粗冲头401头部4011与所述毛坯的大端相接触,所述镦粗冲头401向下运动,所述镦粗冲头401的头部4011完全贴合毛坯的大端直至大端处形成凸部,此时,毛坯的小端在所述模芯403中形成圆柱状,当镦粗工序完成后,所述镦粗冲头401回程,采用退料器404将镦粗后的坯料405顶起,镦粗结束,得到大端具有凸部,小端具有圆柱体的坯料405 (参见图3 (c))。以进行下一步反挤工序。
[0033]本实用新型通过镦粗冲头的凹坑形状,使镦粗时有足够的料子凸出来,,可以使得在镦粗工序形成的坯料的大端处形成有一个弧度的凸起,进而使得在后续的反挤过程中可以增加物料,能更好的与反挤冲头接触,使料子包裹反挤冲头将内腔充足,防止塌角变大和飞边不足;本实用新型的镦粗冲头较传统的镦粗冲头短,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降低了成本。
[0034]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镦粗冲头和镦粗凹模,所述镦粗冲头的头部为凹坑结构,所述镦粗凹模内设置有模芯,所述镦粗凹模形成有凹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对下料,正挤后的毛坯进行镦粗以得到大端具有凸部,小端具有圆柱体的坯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镦粗是采用所述镦粗模具对正挤后的毛坯进行两端镦粗以形成大端具有凸部,小端具有圆柱体的坯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工序之后,正挤工序之前还包括抛丸,涂层,加热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镦粗模具成型的还料的大端处的凸部为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星轮温锻件镦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镦粗冲头头部的凹坑结构与所述镦粗模具成型的坯料的大端处的凸部相吻合。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3917760SQ20142024302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钱伟, 龚卫红, 黄荣, 朱亚萍, 蔡冰 申请人:盐城理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