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径锻机生产N80A合金的锻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024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径锻机生产N80A合金的锻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金属材的热加工,尤其是指用于金属锻件热加工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N80A合金是以Ni-Cr为基,以Al、Ti进行强化的耐热合金,合金使用温度约为815℃,在650~850℃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合金主要用来制造燃气轮机叶片和一些紧固件,在某型号航空发动机上用做低压一、二级蜗轮叶片和螺栓材料等零件。

N80A变截面生产在13MN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材率高、但工序复杂之特点,因13MN径锻设备为新式设备,一些生产方式和参数控制还处于摸索阶段,对新产品的生产还存在生产方法不成熟,生产方式不合理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生产工具、生产火次及变形过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操作手法的改良来提高N80A的成材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径锻机生产N80A合金的锻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火次中,将八角坯加工至Φ265,得到坯料,所述坯料进行大头平头后,测量坯料的总长度和有效坯料长度;即从八角坯料锻至Φ265的一个锻造尺寸过程,从八角到圆。加钳巴加有效长度主要是因为需要考虑加热炉长度,所以要计算长度,控制长度。

在第二火次中,在2000T或4000T对钳巴进行校直;通过第一火锻造整支料为Φ265,结束后会产生钳巴与Φ265坯料不在同一同心位上,如直接生产会使坯料在锻造过程中四面变形不均导至成品偏心。校直钳巴主要是让钳巴与坯料在同一同心线上。这样在四面压下后变形均匀。图七)。

2000T和4000T指的是两台机器的名称。钳巴指的是利用操作机夹住的那节料,主要目地是有利于生产。

在第三火次中,生产各段变截面锻件;

其中,所述大头平头是指将坯料中有钳巴的一头切平;

所述有效长度为去除钳巴长度后,坯料的长度;

所述坯料的总长度为坯料有效长度与钳巴长度之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将八角坯加工至Φ265是指将整支350八角在13MN机器进行加工。

作为优选方案,生产各段变截面锻件的操作为:

S1先对操作机定位尺寸重新校正,把锤头合紧,以电脑显示的进料长度减去320mm为数据,从锤头端面量起至操作机钳口,做好标记,确保精度;

S2根据变截面尺寸和长度要求,计算出所需锻打坯料长度,制订出操作机的定位数据;

S3坯料出来后,手动上料,根据做好的标记线,夹住钳把;

S4成材后立即进行尺寸、长度测量,如有偏差,立即调整数据,再锻打一次;

S5下料后,热锯根据工艺要求热切第一段变截面锻件,在测量出余料总长度,作为生产第二段锻件的数据。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S3中,第一道次、第三道次进料时,控制坯料端部进入锤头平面30~50mm。(为何送进量要控制在30~50mm,图5:是由于N80A材质的特殊性,加热锻造温度并不高,经常会出现没锻几道次温度就降很多,此时靠手动锻造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自动送进量的多少是关健,经多次实践发现,40mm的送进量最为理想,它不但能满足内部及表面质量,同时也达到了延伸系送1.3的要求。图3显示操作可能会出现端部十字裂纹,还可能会出现端部包起现象。图4显示送进量过大会出现表面裂纹,内部裂纹延伸系数超标等现象。如图8所示)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S4中,成材后料长说明偏移量放小了,要适当放大,反之则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N80A合金变截面锻件是一项新品,本操作法是总结了该锻件在几次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实践证明,本操作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确立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是一项成功的操作法。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中进行大头平头后的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最终锻造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S3步骤中可能出现的裂纹;

图4为本发明中S3步骤中送进量过大时;

图5为本发明中40mm送进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锻造过程中S2步骤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锻造过程中S3步骤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锻造过程中S3步骤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生产工具准备:R3锤头、量棒、直尺、卡尺、各一只。

本发明的锻造操作方法的流程如图9所示:

第一火:将外圆Φ350mm的八角坯加工至Φ265mm的圆柱形坯料,经大头平头后测量坯料总长度和有效坯料长度(去除钳把长度)。(如图1所示)

第二火:在2000T或4000T对钳把进行校直。

第三火:生产第一段变截面锻件:

1.先对操作机定位尺寸重新校正。把锤头合紧,以电脑显示的进料长度减去320mm为数据,从锤头端面量起至操作机钳口,做好标记,确保精度。

2.根据变截面尺寸和长度要求,计算出所需锻打坯料长度,制订出操作机的定位数据。

3.坯料出来后,手动上料,根据做好的标记线,夹住钳把。

4.第一、三道次进料时,控制坯料端部进入锤头平面40mm左右(如图5所示)。延伸系数为1.3。其余道次根据料温情况而定。如料温好就让其自行锻打,如料温低则 还是采用坯料端部进入锤头平面40mm左右锻打。

5.成材后立即进行尺寸、长度测量,如有偏差,立即调整数据,再锻打一次。

6.成材后料长说明偏移量放小了,要适当放大,反之则相反。

7.下料后,热锯根据工艺要求热切第一段变截面锻件,在测量出余料总长度,作为生产第二段锻件的数据。

操作要点:

1.测量坯料长度和操作机定位线一定要准确。N80A坯料比较紧。原料误差1cm成品误差10cm。误差大可能造成无法产出合格的3段变截面。

2.上料时,不用定位挡板定位,采用手动上料,以加快速度,保证料温。

3.操作机夹料,须与地面指挥人员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标记线夹持,保证精度。

4.锻打第一、三道次时,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手动定位坯料在锤头中的位子。因为由于坯料大,料温又相对较底,变形抗力大,如坯料开锻时,端面没有接触锤头平面(如图3所示),而是梯形面,锤头压下时,坯料由于向前延伸受阻,同时又受梯形面坡度影响,坯料向后运行,当超过操作机的轴向补偿范围时就会停止运行。而且可能由于受到向后冲击力过大,使坯料在操作机钳口中发生位移,使定位不准,此时需要立刻对坯料进行重新夹持定位。而开锻时,如坯料在锤头平面接触量过多,由于变形面过多,会使变形抗力过大至使压机压力过高,超出压机所能承受范围(如图4所示)所以,开锻时控制好坯料与锤头接触量(如图5所示)。在锻打过程中,时刻注意料温和锤头压力,及时作出步进量的调整。

5.在锻打过程中,时刻注意料温和锤头压力,及时作出步进量的调整。

6.精整道次完后,立即量尺寸和长度,有偏差及时调整,如一切符合要求,对锻件再进行一次精整,确保坯形。(如图2所示,锻件最终成品规格)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