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深孔冷锻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024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孔的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冷锻的方法加工锥形深孔的冷锻工艺。



背景技术:

冷锻又叫做冷体积成形,是一种制造工艺也是一种加工方法。与冷冲压加工工艺基本一样。冷锻工艺也是有材料、模具、设备三要素构成。只是冲压加工中的材料主要是板材,而冷锻加工中的材料主要为圆盘或线材。

目前市场上的锥形深孔的产品很多,在各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但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冷挤压后车外圆工艺,材料利用率低,壁厚差精度合格率仅90%左右,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需要。改用冷挤压后两次变薄拉伸成形工艺,虽提高了生产率但由于薄壁孔深,变薄拉伸后口部又有较大加工量,口部壁厚差超差大,口部拉裂现象严重,卸料不方便,产品合格率不到80%。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的锥形深孔冷锻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锥形深孔冷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冷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下料:下料后的坯料的垂直度不超过0.5;

b)第一次退火:采用井式真空退火炉抽真空并充氮气保护退火,退火后氧化脱碳单边深度小于等于0.2毫米,退火后材料硬度为HB90-100;

c)第一次磷化、皂化:磷化膜厚8-12微米;

d)校正压凹:经校正压凹后垂直度不超过0.3;

e)第二退火:采用井式真空退火炉抽真空并充氮气保护退火,退火后氧化脱碳单边深度小于等于0.2毫米,退火后材料硬度为HB90-100;

f)第二次磷化、皂化:磷化膜厚8-12微米;

g)冷挤压:通过油压机对整形模具施加压力,在整形模具的作用下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坯料的端面进行平整,平整度小于等于0.05;

h)第三次磷化、皂化:磷化膜厚8-12微米;

i)拉伸挤口:采用双模拉伸带挤工艺;

j)检验。

优选项,为了提高挤压凸模的使用寿命,所述步骤c和f步骤中磷化皂化后涂蓖麻油。拉伸挤口前的步骤h磷化皂化后可以不涂蓖麻油。

优选项,为了保证拉伸后壁厚的精度,所述步骤g冷挤压后挤压件壁厚差不超过0.15毫米。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的加工工艺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工艺路线:下料→第一次退火→第一次磷化皂化→校正压凹→第二次退火→第二次磷化皂化→冷挤压→第三次磷化、皂化→拉伸挤口→检验。

下料:采用数控带锯床下料,垂直度≤0.5;

第一次退火:采用井式真空退火炉抽真空并充氮气保护退火,退火后氧化脱碳单边≤0.2毫米,退火后材料硬度HB90-100;

退火:

要求:1、加热速度<150℃/ h,降温速度<50℃/ h;

2、预抽真空,每次抽完充入氮气,其压力≥0.01Mpa;

3、退火金相组织为F+P球,级别为4-6级

第一次磷化皂化:磷化膜厚8-12微米,磷化皂化后涂蓖麻油;

校正压凹:经校正压凹后垂直度不超过0.3;

第二次退火:采用井式真空退火炉抽真空并充氮气保护退火,退火后氧化脱碳单边深度小于等于0.2毫米,退火后材料硬度为HB90-100;

第二次磷化皂化:磷化膜厚8-12微米,磷化皂化后涂蓖麻油;

冷挤压:通过油压机对整形模具施加压力,在整形模具的作用下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坯料的端面进行平整,平整度小于等于0.05,冷挤压后挤压件壁厚差不超过0.15毫米;

第三次磷化、皂化:磷化膜厚8-12微米;

拉伸挤口:采用双模拉伸带挤工艺;

检验。

综上所述:经冷锻所生产的锥形深孔质量、性能可靠,生产效率大副提高,成本明显下降,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