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加工工具和使用该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047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复合加工工具和使用该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加工工具和使用该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工件的内周面进行加工的复合加工工具,已知一种能够进行切削加工和抛光精加工的复合加工工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特许第5352177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合加工工具具有使切削加工直径增大或者缩小的调整机构。该切削加工直径的调整机构通过使固定工具从复合加工工具的机身沿径向进退移动来进行调整,其中,该固定工具用于固定加工刀具。

然而,在将像这样的切削加工直径的调整机构安装在复合加工工具的情况下,复合加工工具不仅结构变得复杂,而且无法避免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变大。因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合加工工具存在难以适用于加工一定尺寸以下的小直径内周面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加工的复合加工工具和使用该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具有:柄部,其后端侧安装在加工机器;抛光加工部,其配置在所述柄部,对工件的内周面进行抛光精加工;和铰孔加工部,其配置在所述抛光加工部的前方,进行铰孔加工。所述抛光加工部具有:心轴,其固定在所述柄部,具有锥形的外周面;多个辊子,其配置在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上;框架,其将多个所述辊子保持在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上且使之能在该外周面上旋转;调整部件,其能够通过从轴向上的一侧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心轴的轴向位置;和弹性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支承该框架。并且,所述铰孔加工部具有:基体部,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柄部或者与所述柄部连接的部件;和加工刀具,其与所述基体部一体形成。

在该结构中,由于铰孔加工部的与加工刀具一体形成的基体部构成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柄部或者与该柄部连接的部件,因而,能够缩小复合加工工具的直径。因此,通过利用复合加工工具的一个行程的走刀动作来对一定尺寸以下的小直径内周面进行铰孔加工和抛光精加工,据此,能够实现高速的镜面抛光精加工。即,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加工的复合加工工具。

另外,通过辊子的抛光精加工,内径稍微增大,因此,能够抑制普通的铰孔加工所特有的铰刀后退时的退刀划伤。

另外,即使因长时间使用铰孔加工部而使铰孔加工的能力下降,导致铰孔加工精度下降,也能够通过抛光加工部的抛光精加工而得到一定的加工面精度(表面粗糙度)。因此,与普通的铰刀等刀具相比,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的刀具能够实现寿命的延长(提高)。

另外,由于能够在由辊子对孔进行保持(引导)的同时进行铰孔加工,因此,能够期待铰孔加工后的孔的直线度的提高。

另外,例如不会产生作为如珩磨(honing)加工时的工业废物的淤渣。

再者,由于不需要特殊的驱动设备,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除可以用于专用的加工机器以外,还可以用于普通的车床、加工中心等加工机器。

并且,在所述复合加工工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铰孔加工部的基体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心轴。

在所述复合加工工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加工刀具形成为左螺旋刀具。

在该结构中,在使复合加工工具向前方右旋时,被加工刀具切削的工件的切屑通过形成为左螺旋刀具的加工刀具被向复合加工工具的前方排出。因此,辊子能够不与切屑接触来对工件的内周面进行抛光精加工。由此,工件的内周面的加工面精度得到提高。

在所述复合加工工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可以呈外径向后方增大的锥形。并且,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调整部件从后侧沿轴向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前侧。

在该结构中,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进行铰孔加工,并且由抛光加工部进行抛光精加工,在退刀时,与多个辊子外接的圆的直径、即辊径缩小,使得抛光精加工并不进行。因此,能够通过复合加工工具的进给动作来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铰孔加工和抛光精加工。

在所述复合加工工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呈外径向前方增大的锥形。并且,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调整部件从前侧沿轴向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后侧。

在该结构中,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进行铰孔加工,并且,辊径缩小使得抛光精加工并不进行,在退刀时,由抛光加工部进行抛光精加工。因此,能够通过复合加工工具的进给动作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铰孔加工,并通过复合加工工具的退刀动作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抛光精加工。

在所述复合加工工具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对所述铰孔加工部供给工作液的工作液供给通路穿过所述柄部、所述抛光加工部和所述铰孔加工部的内部而形成。

在该结构中,能够穿过复合加工工具的内部更适当地将工作液供给铰孔加工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加工方法是使用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其中,在该复合加工工具中,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呈外径向后方增大的锥形,所述调整部件从后侧沿轴向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前侧。在该加工方法中,通过利用所述调整部件调整所述框架的轴向位置,据此将与多个所述辊子外接的圆的直径、即辊径设定得比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加工刀具的外径、即刀径大。并且,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进行铰孔加工,并且由所述抛光加工部进行抛光精加工,在退刀时,所述辊径缩小,使得抛光精加工并不进行。

在该结构中,能够通过复合加工工具的进给动作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铰孔加工和抛光精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加工方法是使用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其中,在该复合加工工具中,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呈外径向前方增大的锥形,所述调整部件从前侧沿轴向推压所述框架来进行调整,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后侧。在该加工方法中,通过利用所述调整部件调整所述框架的轴向位置,据此将与多个所述辊子外接的圆的直径、即辊径设定得比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加工刀具的外径、即刀径大。另外,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进行铰孔加工,并且,所述辊径缩小,使得抛光精加工并不进行,在退刀时,由所述抛光加工部进行抛光精加工。

在该结构中,能够通过复合加工工具的进给动作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铰孔加工,并通过复合加工工具的退刀动作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抛光精加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进行加工的复合加工工具和使用该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4的v-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在以下所示的附图中,对同一部件或者相当的部件标注同一参照标记,并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变形或者夸张地示意性表示部件的尺寸和形状。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100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在复合加工工具100中,将配置有铰孔(reamer)加工部5的一侧称为“前”,将其相反一侧称为“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100具有:柄部1,其后端侧安装于加工机器(未图示),且被驱动而以中心轴线l1为中心旋转;抛光(burnishing)加工部3,其配置在柄部1;和铰孔加工部5,其配置在抛光加工部3的前方。

能够与柄部1一体运动的两个加工部3、5沿轴向邻接配置在柄部1。在本说明书中,轴向为与中心轴线l1平行的方向,径向和周向分别为以中心轴线l1为中心的径向和周向。

在柄部1的外周面形成有双平面部11,该双平面部11为用于在复合加工工具100组装时等进行把持固定而使柄部1无法旋转的一对平行的表面。

抛光加工部3对工件w的内周面s(参照图2,以下相同)进行抛光精加工,铰孔加工部5对工件w的内周面s进行铰孔加工。此处,复合加工工具100例如适用于形成有中空部或者孔的工件的内周面的加工,尤其是优选适用于形成于工件的通孔的内周面的加工。并且,在由铰孔加工部5对工件w进行铰孔加工后,由抛光加工部3对该工件w进行抛光精加工。

在第1实施方式中,复合加工工具100向前方移动时(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5进行铰孔加工,并且由抛光加工部3进行抛光精加工。

复合加工工具100朝圆筒状的工件w沿与中心轴线l1平行的走刀方向相对地进行走刀。并且,铰孔加工部5的加工刀具51和抛光加工部3的抛光辊(辊子)31对工件w的内周面s进行加工。

工件w例如为设置有通孔的圆筒状部件,更具体而言,例如为液压或者气压用执行器的气缸、减震器的减震缸。

如图2所示,抛光加工部3具有:心轴33,其固定在柄部1,且具有锥形的外周面32;多个上述抛光辊31,其配置在心轴33的外周面32上;和框架34,其将多个抛光辊31保持在心轴33的外周面32上且使之能在该外周面32上旋转。抛光辊31的配置数量此处为8个,但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心轴33大致呈圆筒状,心轴33的外周面32呈外径向后方增大的锥形。此处,心轴33通过螺纹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柄部1的前端。在心轴33的后端侧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41,在心轴33的前端侧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42。并且,心轴33的外螺纹部41与形成于柄部1的前端侧的内周面的内螺纹部13旋合。

框架34呈圆筒状,配置在心轴33的外周面32的径向外侧。在框架34上,沿周向等间隔形成有多个(此处为8个)用于配置抛光辊31的通孔。各抛光辊31的外周面呈外径朝后方缩小的锥形,且能够与心轴33的外周面32线接触。

另外,抛光加工部3具有:调整部件35,其能够通过从后侧沿轴向推压框架34来调整框架34相对于心轴33的轴向位置;和弹性部件38,其配置在框架34的前侧,支承框架34。

调整部件35具有与形成于柄部1的前端侧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12旋合的第1调整螺母36和第2调整螺母37。作为弹性部件38,例如可以使用压缩弹簧。在弹性部件38的轴向上的两侧分别配置有挡环40、40。弹性部件38的前端通过挡环40被铰孔加工部5的台阶部端面52支承。

通过使第1调整螺母36旋转并通过挡环39、39推压框架34,据此能够使框架34克服弹性部件38的弹力而沿轴向移动。并且,通过使第2调整螺母37与第1调整螺母36抵接并进行紧固,据此固定调整部件35的位置,并确定框架34相对于心轴33的轴向位置。

通过使用调整部件35来改变框架34的轴向位置,能够调整抛光辊31相对于心轴33的轴向位置,同时能够改变与多个抛光辊31外接的圆的直径,即辊径。也就是说,通过使框架34沿轴向进退,由此,抛光辊31沿心轴33的锥形的外周面32在轴向上移动,并且抛光辊31在框架34的通孔内沿径向移动,据此,能够调整辊径。因此,使用调整部件35可以调整抛光精加工后的内周面s的直径。

在进给时,由弹性部件38的弹力使框架34最大限度地向后方移动,并通过挡环39、39被保持在与调整部件35抵接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在退刀时,由在抛光辊31与工件w的内周面s接触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摩擦力,使框架34克服弹性部件38的弹力而与抛光辊31一起相对于心轴33向前方移动。

铰孔加工部5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基体部53和一体形成于基体部53的径向外侧的上述加工刀具51。基体部53由主体部54和筒部55构成,其中,加工刀具51形成于该主体部54的径向外侧;筒部55与主体部54的后部连接设置,且与形成于心轴33的前端孔部43嵌合。

铰孔加工部5的基体部53在筒部55嵌合插入心轴33的孔部43的状态下,通过固定用螺栓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作为与柄部1连接的部件的心轴33。

如图2~图3所示,在铰孔加工部5的基体部53的内周面56,沿周向等间隔形成有多个(此处为3个)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1卡合部57。另外,与第1卡合部57的周向上的一端相邻设置有止挡部58。另一方面,在固定用螺栓6的外周面61,沿周向等间隔形成有多个(此处为3个)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2卡合部62。另外,在固定用螺栓6的顶端部(后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部63。

在将铰孔加工部5向心轴33安装时,首先,使固定用螺栓6的外螺纹部63与心轴33的内螺纹部42轻微地旋合。接着,在将铰孔加工部5的第1卡合部57和固定用螺栓6的第2卡合部62的周向位置错开的状态下,使铰孔加工部5沿轴向朝固定用螺栓6靠近移动来进行设置。接着,把持柄部1的双平面部11来防止旋转,并且,利用工具(未图示)使铰孔加工部5右旋,此时,第1卡合部57进入第2卡合部62的后侧,并且与止挡部58抵接。在使铰孔加工部5进一步右旋时,固定用螺栓6同铰孔加工部5一起旋转,并被拧入心轴33的内螺纹部42,第2卡合部62推压第1卡合部57,据此,铰孔加工部5被固定安装在心轴33。

此处,在心轴33的孔部43的内表面和铰孔加工部5的基体部53的筒部55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直径从前方向后方缩小的锥面。并且,在使铰孔加工部5的台阶部端面52与心轴33的前端面一致的状态下的轴向位置,孔部43的锥面的直径被制作得比筒部55的锥面的直径稍微小。因此,筒部55的锥面被压入孔部43的锥面的同时,固定用螺栓6的外螺纹部63被拧入心轴33的内螺纹部42。其结果,产生使心轴33和铰孔加工部5的轴心一致的约束力,实现了铰孔加工部5的定心精度的提高。并且,为了在筒部55向孔部43压入时容易向孔部43的内径增大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在孔部43的内表面形成有环状的槽。另外,通过将外螺纹部63拧入内螺纹部42,据此,在铰孔加工部5的台阶部端面52被心轴33的前端面推压的状态下,使铰孔加工部5安装在心轴33。这样,铰孔加工部5通过由台阶部端面52和筒部55的锥面这两个表面与心轴33接触并被约束,而牢固地固定在心轴33。

另一方面,在将铰孔加工部5从心轴33上拆下来的情况下,把持柄部1的双平面部11来防止旋转,并且,利用工具使铰孔加工部5左旋,此时,第1卡合部57沿周向脱离第2卡合部62。据此,能够将铰孔加工部5从心轴33上拆下来。此时,固定用螺栓6的外螺纹部63仍保持与心轴33的内螺纹部42轻微地旋合的状态,接着,可以将其他的铰孔加工部安装在心轴33。这样,在复合加工工具100中,能够容易地替换铰孔加工部5。

因此,能够改变铰孔加工部5的加工刀具51的外径、即刀径d(参照图1)。铰孔加工部5的刀径d例如为15~25mm。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铰孔加工部5固定在心轴33的情况下,利用了具有第1卡合部57、第2卡合部62和止挡部58的所谓的卡口式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利用普通的螺栓将铰孔加工部5固定在心轴33的结构。

如图2所示,沿中心轴线l1,在柄部1形成有轴向孔14,在心轴33形成有轴向孔44,在固定用螺栓6形成有轴向孔64。另外,在固定用螺栓6形成有多个径向孔65,该多个径向孔65与轴向孔64的前端侧连通,且朝固定用螺栓6的外周面开口。这些轴向孔14、44、64和径向孔65构成工作液供给通路,该工作液供给通路穿过柄部1、抛光加工部3和铰孔加工部5的内部而形成,向铰孔加工部5供给工作液。

接着,参照图1~图3,对使用如上述那样结构的复合加工工具100的加工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复合加工工具100中,具有与作为加工对象的工件w的内周面s对应的刀径d的铰孔加工部5,利用固定用螺栓6固定安装在心轴33。此处,在将其他的铰孔加工部安装在心轴33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铰孔加工部的替换。

接着,通过使用调整部件35来调整框架34的轴向位置,据此,使与多个抛光辊31外接的圆的直径、即辊径被设定得比铰孔加工部5的加工刀具51的外径、即刀径d大。通过拧松第2调整螺母37,使第1调整螺母36旋转来微调整辊径,并通过拧紧第2调整螺母37来固定辊径。

然后,在被加工机器驱动而旋转的复合加工工具100以中心轴线l1为中心旋转的同时向前方移动而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5的加工刀具51对工件w的内周面s(参照图2)进行铰孔加工。此时,被加工刀具51切削的工件w的切屑通过形成为左螺旋刀具的加工刀具51向复合加工工具100的前方排出。另外,由抛光辊31保持在框架34的状态下的抛光加工部3对铰孔加工后的工件w的内周面s进行抛光精加工,其中,该框架34位于通过弹性部件38的弹力最大限度地向后方移动的位置。

接着,在复合加工工具100旋转的同时向后方移动而从工件w抽出而退刀,此时,在抛光加工部3中,通过被铰孔加工部5铰孔加工后的工件w的内周面s与抛光辊31的接触,框架34克服弹性部件38的弹力而与抛光辊31一起相对于心轴33向前方移动。据此,抛光辊31在框架34的通孔内向径向内侧移动而使辊径缩小。因此,并不进行抛光精加工。此时,工件w的内周面s通过抛光精加工表面的凹凸被压溃而使内径稍微(例如,5~10μm左右)增大,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退刀时加工刀具51与完成抛光精加工的内周面s接触而造成划伤。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抛光加工部3具有:心轴33;抛光辊31;框架34;调整部件35,其能够通过从轴向上的一侧推压框架34来调整框架34相对于心轴33的轴向位置;和弹性部件38,其配置在框架34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支承该框架34。并且,铰孔加工部5具有:基体部53,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心轴33;和加工刀具51,其与基体部53一体形成。

在该结构中,由于铰孔加工部5的与加工刀具51一体形成的基体部53构成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心轴33,因而,能够缩小复合加工工具100的直径。因此,通过利用复合加工工具100的一个行程的走刀动作来对一定尺寸以下的小直径内周面s进行铰孔加工和抛光精加工,据此,能够实现高速的镜面抛光精加工。即,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w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s进行加工的复合加工工具100。

另外,通过抛光辊31的抛光精加工,内径稍微增大,因此,能够抑制普通的铰孔加工所特有的铰刀后退时的退刀划伤。

另外,即使因长时间使用铰孔加工部5而使铰孔加工的能力下降,导致铰孔加工精度下降,也能够通过抛光加工部3的抛光精加工而得到一定的加工面精度(表面粗糙度)。因此,与普通的铰刀等刀具相比,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100的刀具的寿命的延长(提高)。

另外,由于能够由抛光辊31对孔进行保持(引导)的同时进行铰孔加工,因此,能够期待铰孔加工孔的直线度的提高。

另外,例如不会产生作为如珩磨加工时的工业废物的淤渣。

再者,由于不需要特殊的驱动设备,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100除可以用于专用的加工机器以外,还可以用于普通的车床、加工中心等加工机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孔加工部5的加工刀具51形成为左螺旋旋刀具。在该结构中,在使复合加工工具100向前方右旋时,由加工刀具51切削的工件w的切屑通过形成为左螺旋刀具的加工刀具51向复合加工工具100的前方排出。因此,抛光辊31能够不与切屑接触而对工件w的内周面s进行抛光精加工。由此,工件w的内周面s的加工面精度得到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心轴33的外周面32呈外径向后方增大的锥形,调整部件35从后侧沿轴向推压框架34来进行调整,弹性部件38配置在框架34的前侧。此结构中,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5进行铰孔加工,并且由抛光加工部3进行抛光精加工,在退刀时,因与多个抛光辊31外接的圆的直径、即辊径缩小,所以抛光精加工并不进行。因此,能够通过复合加工工具100的进给动作来对工件w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s进行铰孔加工和抛光精加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铰孔加工部5供给工作液的工作液供给通路穿过柄部1、抛光加工部3和铰孔加工部5的内部而形成。在该结构中,能够穿过复合加工工具100的内部更适当地将工作液供给铰孔加工部5。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图5,以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点为中心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100a进行说明,并适当地省略共同点的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加工工具100a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的v-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如图4~图5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复合加工工具100a向前方移动时(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5进行铰孔加工,接着,在复合加工工具100a向后方移动时(退刀时),由抛光加工部3a进行抛光精加工。

心轴33a大致呈圆筒状,心轴33a的外周面32a呈外径向前方增大的锥形。此处,心轴33a通过螺纹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柄部1的前端。另外,在心轴33a的后端侧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41,在心轴33a的前端侧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42,在心轴33a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48。

此处,框架34采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但是,以前后相反的方式配置。另外,此处,抛光辊31也采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但是以前后相反的方式配置。因此,抛光辊31的外周面呈外径向前方缩小的锥形。

另外,抛光加工部3a具有:调整部件35,其通过从前侧沿轴向推压框架34来调整框架34相对于心轴33a的轴向位置;和弹性部件38,其配置在框架34的后侧,支承框架34。调整部件35具有与形成于柄部1的前端侧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48旋合的第1调整螺母36和第2调整螺母37。另外,此处,调整部件35和弹性部件38也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其相对于框架34的轴向位置则前后相反。

弹性部件38的后端通过挡环40被支承部件45支承。支承部件45具有与形成于柄部1的前端侧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12旋合的第1支承螺母46和第2支承螺母47。并且,通过使第2支承螺母47与第1支承螺母46抵接并紧固,来固定支承部件45的位置。

在进给时,由在抛光辊31与工件w的内周面s接触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摩擦力,使框架34克服弹性部件38的弹力而与抛光辊31一起相对于心轴33向后方移动。另一方面,在退刀时,由弹性部件38的弹力使框架34最大限度地向前方移动,并通过挡环39、39被保持在与调整部件35抵接的位置。

在采用如上述那样结构的复合加工工具100a的情况下,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5的加工刀具51对工件w的内周面s(参照图5)进行铰孔加工。另外,在抛光加工部3a中,通过被铰孔加工部5铰孔加工后的工件w的内周面s与抛光辊31的接触,框架34克服弹性部件38的弹力而与抛光辊31一起相对于心轴33a向后方移动。据此,抛光辊31在框架34的通孔内向径向内侧移动而使辊径缩小。因此,并不进行抛光精加工。

接着,在退刀时,由处于抛光辊31保持在框架34的状态下的抛光加工部3a对铰孔加工后的工件w的内周面s进行抛光精加工,其中,该框架34位于通过弹性部件38的弹力最大限度地向前方移动的位置。此时,工件w的内周面s通过抛光精加工,表面的凹凸被压溃而使内径稍微增大,因此,能够防止在退刀时加工刀具51与完成抛光精加工的内周面s接触。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5进行铰孔加工,并且,辊径缩小使得抛光精加工并不进行,在退刀时,由抛光加工部3a进行抛光精加工。因此,能够通过复合加工工具100a的进给动作来对工件w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s进行铰孔加工,通过复合加工工具100a的退刀动作来对工件w的直径较小的内周面s进行抛光精加工。另外,由于能够分别对铰孔加工和抛光精加工设定加工条件,因此,能够在最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各加工。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可以包含适当地组合或者选择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的情况在内,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该结构。另外,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添加、删除、置换。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心轴33、33a通过螺纹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柄部1的前端,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配置在柄部1的径向外侧,例如通过键连接固定在柄部1。这种情况下,铰孔加工部5的基体部53可以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柄部1。

【附图标记说明】

1:柄部;3、3a:抛光加工部;5:铰孔加工部;6:固定用螺栓;14、44、64:轴向孔(工作液供给通路);31:抛光辊(辊子);32、32a:外周面;33、33a:心轴;34:框架;35:调整部件;38:弹性部件;51:加工刀具;53:基体部;65:径向孔(工作液供给通路);100、100a:复合加工工具;d:刀径;s:内周面;w:工件。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柄部,其后端侧安装在加工机器;

抛光加工部,其配置在所述柄部,对工件的内周面进行抛光精加工;和

铰孔加工部,其配置在所述抛光加工部的前方,进行铰孔加工,

所述抛光加工部具有:

心轴,其固定在所述柄部,具有锥形的外周面;

多个辊子,其配置在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上;

框架,其将多个所述辊子保持在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上且使之能在该外周面上旋转;

调整部件,其能够通过从轴向上的一侧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心轴的轴向位置;和

弹性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支承该框架,

所述铰孔加工部具有:

基体部,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柄部或者与所述柄部连接的部件;和

加工刀具,其一体形成于所述基体部,

在形成于所述柄部或者与所述柄部连接的部件的孔部的内表面、和形成于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基体部并与所述孔部嵌合的筒部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直径从前方向后方缩小的锥面,所述孔部的锥面的直径比所述筒部的锥面的直径小。

2.一种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柄部,其后端侧安装在加工机器;

抛光加工部,其配置在所述柄部,对工件的内周面进行抛光精加工;和

铰孔加工部,其配置在所述抛光加工部的前方,进行铰孔加工,

所述抛光加工部具有:

心轴,其固定在所述柄部,具有锥形的外周面;

多个辊子,其配置在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上;

框架,其保持多个所述辊子使之能够在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上旋转;

调整部件,其能够通过从轴向上的一侧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心轴的轴向位置;和

弹性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支承该框架,

所述铰孔加工部具有:

基体部,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心轴;和

加工刀具,其一体形成于所述基体部,

在形成于所述心轴的孔部的内表面、和形成于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基体部并与所述孔部嵌合的筒部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直径从前方向后方缩小的锥面,所述孔部的锥面的直径比所述筒部的锥面的直径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加工刀具形成为左螺旋刀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加工刀具形成为左螺旋刀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呈外径向后方增大的锥形,

所述调整部件从后侧沿轴向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

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呈外径向前方增大的锥形,

所述调整部件从前侧沿轴向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

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铰孔加工部供给工作液的工作液供给通路穿过所述柄部、所述抛光加工部和所述铰孔加工部的内部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铰孔加工部供给工作液的工作液供给通路穿过所述柄部、所述抛光加工部和所述铰孔加工部的内部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铰孔加工部供给工作液的工作液供给通路穿过所述柄部、所述抛光加工部和所述铰孔加工部的内部而形成。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利用所述调整部件调整所述框架的轴向位置,据此将与多个所述辊子外接的圆的直径、即辊径设定得比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加工刀具的外径、即刀径大,

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进行铰孔加工,并且由所述抛光加工部进行抛光精加工,在退刀时,所述辊径缩小,使得抛光精加工并不进行。

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利用所述调整部件调整所述框架的轴向位置,据此将与多个所述辊子外接的圆的直径、即辊径设定得比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加工刀具的外径、即刀径大,

在进给时,由铰孔加工部进行铰孔加工,并且所述辊径缩小,使得抛光精加工并不进行,在退刀时,由所述抛光加工部进行抛光精加工。

12.一种使用复合加工工具的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复合加工工具具有:

柄部,其后端侧安装在加工机器;

抛光加工部,其配置在所述柄部,对工件的内周面进行抛光精加工;和

铰孔加工部,其配置在所述抛光加工部的前方,进行铰孔加工,

所述抛光加工部具有:

心轴,其固定在所述柄部,具有锥形的外周面;

多个辊子,其配置在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上;

框架,其将多个所述辊子保持在所述心轴的所述外周面上且使之能在该外周面上旋转;

调整部件,其能够通过从轴向上的一侧推压所述框架来调整所述框架相对于所述心轴的轴向位置;和

弹性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框架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支承该框架,

所述铰孔加工部具有:

基体部,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柄部或者与所述柄部连接的部件;和

加工刀具,其一体形成于所述基体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辊子引导所述工件的内周面的同时,由所述铰孔加工部进行铰孔加工。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pct修改说明

(1)在权利要求1中,增加了技术特征“在形成于所述柄部或者与所述柄部连接的部件的孔部的内表面、和形成于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基体部并与所述孔部嵌合的筒部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直径从前方向后方缩小的锥面,所述孔部的锥面的直径比所述筒部的锥面的直径小”。其依据为说明书第0007、0040、0041、0043段。

(2)在权利要求2中,增加了技术特征“在形成于所述心轴的孔部的内表面、和形成于所述铰孔加工部的所述基体部并与所述孔部嵌合的筒部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直径从前方向后方缩小的锥面,所述孔部的锥面的直径比所述筒部的锥面的直径小”。其依据为说明书第0040、0041、0043段。

(3)在权利要求书中增加了权利要求12,其依据为说明书第0007、0008、0052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