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汽车仪表印制板的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482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机构,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现代汽车上,汽车仪表还需要装置稳压器,专门用来稳定仪表电源的电压,抑制波动幅度,以保证汽车仪表的精确性。另外,大部分仪表显示的依据来自传感器,传感装置根据被监测对象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其电阻值,通过仪表表述出来。仪表板中最显眼的是车速里程表,它表示汽车的时速,单位为km/h。车速里程表实际上由两个表组成,一个是车速表,另一个是里程表。由于汽车仪表的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其组装过程也是相当复杂。尤其是在汽车仪表组装过程中,由于后罩板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后罩板与印制板之间的组装对接只能依靠人力判定并进行组装,组装效率低下,同时,还会增加汽车仪表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汽车仪表印制板的组装机构,以解决在汽车仪表组装过程中,由于后罩板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后罩板与印制板之间的对接只能依靠人力判定并进行组装,组装效率低下,还会增加汽车仪表的制造成本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专用于汽车仪表印制板的组装机构,组装机构包括X轴传动组件、滑台、传送带、印制板供给系统、两组支架、两组Y轴传动组件和多个卡爪,所述两组支架并列竖直设置,所述传送带设置在两组支架之间,所述传送带上排列有多个后罩板,支架与Y轴传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每组Y轴传动组件设置在其对应的一组支架上,所述X轴传动组件通过滑台设置在两组Y轴传动组件之间,多个卡爪设置在X轴传动组件上且每个卡爪的抓取部朝向传送带;每组Y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Y轴丝杠和两个定位块,所述第一导轨沿其对应支架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Y轴丝杠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各自通过一个定位块与第一导轨相连接,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两个Y轴丝杠相对设置,所述滑台的两端分别与两个Y轴丝杠的两个滑块相连接;所述X轴传动组件包括连接板、多条第二导轨、多个推力气缸和多个X轴丝杠,所述连接板与传送带相平行且其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均布多条第二导轨和多个推力气缸,第二导轨和推力气缸交替设置,每条第二导轨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台的下端面加工有与多个第二导轨相配合的多个条形凸棱,条形凸棱与第二导轨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导轨扣合在其对应的条形凸棱上,多个X轴丝杠布置在连接板的下端面,每个X轴丝杠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卡爪。每个后罩板和传送带之间设置有一个物料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辅助扣合件,每个辅助扣合件包括微型气缸、推杆和施力片,所述微型气缸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推杆的上端与微型气缸滑动配合,所述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施力片,施力片的施力面朝向传送带设置。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为汽车仪表组装过程中后罩板和印制板之间装配的专用机构,本发明操作方便且能够有效实现后罩板和印制板之间一系列的对准、对接和扣合工作,对准、对接效果准确,扣合效果牢固稳定。2、本发明能够实现流水作业,在1分钟之内实现40-50对的对接工作,节省人力,有效提高后罩板和印制板之间的对接的工作效率,为汽车仪表整体的组装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3、X轴传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本发明在水平方向内一定范围内的移动,完成印制板的拾取以及后罩板和印制板之间的对准工作。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本发明在竖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落的动作,使每个印制板在滑台的带动下落在其对应的后罩板上,有效实现后罩板和印制板之间的对接工作。4、本发明中的多个辅助扣合件的设置,还能够实现后罩板和印制板之间更加牢固的扣合工作,使后罩板和印制板之间连接关系更加牢固,为下一步加工工序节省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印制板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带有辅助扣合件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辅助扣合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组装机构包括X轴传动组件、滑台3、传送带4、印制板供给系统5、两组支架1、两组Y轴传动组件和多个卡爪14,所述两组支架1并列竖直设置,所述传送带4设置在两组支架1之间,所述传送带4上排列有多个后罩板7,支架1与Y轴传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每组Y轴传动组件设置在其对应的一组支架1上,所述X轴传动组件通过滑台3设置在两组Y轴传动组件之间,多个卡爪14设置在X轴传动组件上且每个卡爪14的抓取部朝向传送带4;每组Y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2-1,Y轴丝杠2-2和两个定位块2-4,所述第一导轨2-1沿其对应支架1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所述Y轴丝杠2-2沿第一导轨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各自通过一个定位块2-4与第一导轨2-1相连接,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两个Y轴丝杠2-2相对设置,所述滑台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Y轴丝杠2-2的两个滑块2-3相连接;所述X轴传动组件包括连接板6-1、多条第二导轨6-2、多个推力气缸6-3和多个X轴丝杠6-4,所述连接板6-1与传送带4相平行且其位于传送带4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板6-1的上端面均布多条第二导轨6-2和多个推力气缸6-3,第二导轨6-2和推力气缸6-3交替设置,每条第二导轨6-2沿传送带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台3的下端面加工有与多个第二导轨6-2相配合的多个条形凸棱3-1,条形凸棱3-1与第二导轨6-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导轨6-2扣合在其对应的条形凸棱3-1上,多个X轴丝杠6-4布置在连接板6-1的下端面,每个X轴丝杠6-4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卡爪14。本发明中每组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3,底座13用于支撑支架1以及维持支架1的稳定性。本发明中印制板供给系统5的设置是为了提供印制板8资源,其靠近传送带4设置。最佳的设置为传送带4的正上方,便于X轴传动组件在水平方向移动下拾取到印制板8。一个印制板8与多个后罩板7中的一个后罩板7相对应,后罩板7和印制板8为一一对应关系。多个卡爪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印制板8,即多个卡爪14在X轴传动组件的控制下能够从印制板供给系统5中抓取一个印制板8或多个印制板8,当多个卡爪14抓取一个印制板8时,多个卡爪14的抓取部均与该印制板8相连接,该印制板8再通过X轴传动组件和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共同作用下找准其对应的后罩板7,完成对准工作,最后在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作用下完成与对应的后罩板7之间的对接工作;当多个卡爪14抓取多个印制板8时,多个卡爪14首先在X轴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抓取多个印制板8,然后多个印制板8再通过X轴传动组件和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共同作用下找准其对应的后罩板7,完成对准工作,最后每个印制板8在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作用下完成与对应的后罩板7之间的对接工作,该过程中卡爪14与印制板8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一对一、二对一或四对一。本发明中Y轴传动组件依靠电机驱动,X轴传动组件中在多个推力气缸6-3的动力作用下,连接板6-1通过多条第二导轨6-2与滑台3的多个条形凸棱3-1进行相对滑动,从而实现连接板6-1在水平方向下的位置,带动印制板8找准其对应的后罩板7。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每个后罩板7和传送带4之间设置有一个物料支撑板9。本实施方式中物料支撑板9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后罩板7与传送带4直接接触,有效避免后罩板7对传送带4造成的污染,有利于传送带4的清洁以及长时间的使用。其它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6-1上设置有多个辅助扣合件,每个辅助扣合件包括微型气缸10、推杆11和施力片12,所述微型气缸10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板6-1上,所述推杆11的上端与微型气缸10滑动配合,所述推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施力片12,施力片12的施力面朝向传送带4设置。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辅助扣合件的设置,有效实现后罩板7和印制板8在找准、对接后的扣合工作,使后罩板7和印制板8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本发明中当需要竖直运动时,就启动两组Y轴传动组件。当需要水平运动时,就启动X轴传动组件。其它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本发明依靠电气程序控制,中心控制器通过预定的程序对X轴传动组件和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相关的动作通过相机采集后传送给中心控制器,中心控制器再发出命令对X轴传动组件和两组Y轴传动组件的动作作出控制。中心控制器的控制程序包括执行机构和电控单元组成,而执行单元主要包括主体钢结构,旋转气缸,电磁阀开关组成,真空发生器,电控单元主要包括CPU单元、多种传感器、电源转换模块、图形采集对比、步进电机和丝杠,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对电机进行编程控制,使用步进电机控制X轴传动组件和两组Y轴传动组件实现对印制板8进行抓取的动作,在印制板8与后罩板7对准、对接和扣合的过程中使用多种传感器对该运动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反馈监控信息,并且在运动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对印制板8与后罩板7之间的位置进行适时调整,在印制板8与后罩板7对准、对接和扣合后,还可借助图像采集系统,对安装完毕的印制板8与后罩板7进行拍照并存入系统与标准图片对比判断是否安装合格,从而起到视频检测的效果。中心控制器的控制程序也可根据已有控制程序实现对X轴传动组件和两组Y轴传动组件实现动作的实时控制。工作过程:首先通过卡爪14通过连接板6-1在第二导轨6-2的滑动下水平移动直至拾取到位于印制板供给系统5中的印制板8,其次卡爪14在X轴丝杠6-4的作用下水平移动在相关程序的控制下找到其对应的后罩板7,然后在两组Y轴传动组件中两个滑块2-3的竖直运动下,使滑台3印制板8逐渐靠近该印制板8对应的后罩板7,当该印制板8与其对应的后罩板7相贴紧时,卡爪14松开印制板8,从而完成了对准和对接的工作。最后启动辅助扣合件对印制板8施加压力,从而完成了印制板8和后罩板7之间的扣合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