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护罩及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43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伸缩式护罩及机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伸缩式护罩及具有该伸缩式护罩的机床。



背景技术:

机床能够将工件保持在工作台上,并能够利用在主轴上装配的刀具对该工件进行铣削加工、攻丝等各种加工。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作台利用移动装置沿与机床的设置面平行的方向相对于机床的设置面移动。工件的切屑等会从工作台向移动装置侧落下、飞散,导致移动装置出现故障。

为了防止上述故障,有时使用安装有伸缩式护罩的工作台。日本特许公开1999年01047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伸缩式护罩。伸缩式护罩覆盖移动装置,且整个护罩能够伴随着工作台的移动进行伸缩,从而能够防止切屑等附着于移动装置。伸缩式护罩具有能够覆盖物体且能够伸缩的罩部,罩部具有呈嵌套式重叠的、呈凹状的多个罩体。伸缩式护罩具有多个连接板。多个连接板将多个罩体连接起来,呈能够与罩部的伸缩相应地伸缩的缩放构造。各连接板在相互重叠的部分具有通孔。伸缩式护罩具有多个连接轴,该连接轴贯穿通孔,将连接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连接轴因与连接板的通孔的缘部相互碰撞、相对于该通孔的缘部滑动会被磨损,从而会导致连接轴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扩大。当连接轴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扩大时,各罩体会进行不规则的动作,可能出现动作不良、破损等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不良情况的伸缩式护罩及具有该伸缩式护罩的机床。

技术方案1的伸缩式护罩具有:罩部,其具有呈嵌套式重叠的多个罩体,该罩部利用该罩体覆盖物体,且该罩部能够伸缩;多个连接板,它们将所述多个罩体连接起来,呈能够与所述罩部的伸缩相应地伸缩的缩放构造,该多个连接板在相互重叠的部分具有通孔;及多个连接轴,它们分别贯穿所述通孔,将所述连接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其中,所述连接轴在周面具有槽。

连接轴的槽能够积存润滑脂,因此,能够使连接板的转动变顺畅,能够减少连接轴的磨损,从而能够防止伸缩式护罩出现不良情况。

技术方案2的伸缩式护罩的所述槽位于与所述通孔的缘部相对的部分。

槽能够防止连接板的通孔的缘部与连接轴相互碰撞、连接轴相对于连接板的通孔的缘部滑动,从而能够减少连接轴的磨损。

技术方案3的伸缩式护罩的所述连接轴具有:相对部,其呈圆柱状,其与所述通孔的周面相对,具有所述槽;及螺纹部,其沿轴向与所述相对部相连,用于将所述相对部连接于所述罩体,该螺纹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相对部的直径,所述槽的深度尺寸小于所述螺纹部的半径与所述相对部的半径之差。

在连接轴具有槽的情况下,连接轴的相对部也能够保证强度。

技术方案4的机床具有上述伸缩式护罩。

采用上述伸缩式护罩,能够防止切屑等落入、飞散到机床的移动装置等情况发生,从而能够防止机床出现不良情况,并能够减少连接轴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床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伸缩式护罩的下表面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所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机床。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如各附图中所示。图1是机床的外观立体图。

机床具有基座1、xy轴移动装置2、工作台3、z轴移动装置4、刀库5和用于控制机床的动作的控制装置6。x轴方向与左右方向相对应,y轴方向与前后方向相对应,z轴方向与上下方向相对应。

xy轴移动装置2设于基座1的上表面。工作台3设于xy轴移动装置2上。xy轴移动装置2具有滚珠丝杠机构。工作台3能够在滚珠丝杠机构的驱动下沿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移动。立柱7设于基座1的上表面的、比xy轴移动装置2靠后方的位置。框体8自立柱7的左部和右部向前侧突出。刀库5设于两个框体8的前端部。

控制装置6设于立柱7的后部。z轴移动装置4设于立柱7的前部,能够使主轴头10沿上下方向移动。主轴头10以将上下方向作为轴线方向的主轴(省略图示)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主轴。主轴马达12设于主轴头10的上端部。主轴马达12借助联轴器(省略图示)连结于主轴。在主轴马达12旋转时,带动主轴绕轴线旋转。装配在主轴上的刀具和工作台3上的工件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相对移动,从而,通过使主轴旋转来对工件进行加工。

工作台3具有工件加工台3a和自工件加工台3a向前侧、左侧、右侧突出的伸缩式护罩3b。工件加工台3a与xy轴移动装置2相连结。伸缩式护罩3b覆盖xy轴移动装置2(物体)。伸缩式护罩3b能够沿突出方向伸缩,并能够伴随着工件加工台3a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移动进行伸缩。伸缩式护罩3b能够防止因伴随着对工件进行加工所产生的切屑等落入、飞散到xy轴移动装置2等原因导致xy轴移动装置2出现故障。

图2是表示伸缩式护罩3b的下表面的立体图,其表示的是安装在工件加工台3a的左侧的伸缩式护罩3b。图3是沿着图2中的ⅲ-ⅲ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a所示的部分的放大图。安装在工件加工台3a的前侧和右侧的伸缩式护罩3b也呈同样的构造,因此省略说明。

伸缩式护罩3b具有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罩部30。罩部30具有呈嵌套式重叠的第一罩体31、第二罩体32、第三罩体33、第四罩体34和第五罩体35。罩部30只要能够伸缩即可,罩体的数量不限于五个。第一罩体31位于左端。第二罩体32与第一罩体31的右侧相邻接。第三罩体33与第二罩体32的右侧相邻接。第四罩体34与第三罩体33的右侧相邻接。第五罩体35与第四罩体34的右侧相邻接。第五罩体35位于右端,与工件加工台3a相连结。第一罩体31具有矩形板31a,第二罩体32具有矩形板32a,第三罩体33具有矩形板33a,第四罩体34具有矩形板34a,第五罩体35具有矩形板35a。两块第一侧板31b自矩形板31a的前边和后边这两条边向下方突出。两块第一侧板32b也以同样的方式设于矩形板32a,两块第一侧板33b也以同样的方式设于矩形板33a,两块第一侧板34b也以同样的方式设于矩形板34a,两块第一侧板35b也以同样的方式设于矩形板35a。第二侧板31c自矩形板31a的右边向下方突出。第二侧板31c的突出方向尺寸小于第一侧板31b的突出方向尺寸。在第二侧板31c的前后方向中央部设有凹部,凹部向上侧凹陷,后述的连接板配置在该凹部。第二侧板32c也以同样的方式设于矩形板32a,第二侧板33c也以同样的方式设于矩形板33a,第二侧板34c也以同样的方式设于矩形板34a,第二侧板35c也以同样的方式设于矩形板35a。第三侧板31d自矩形板31a的左边向下方突出。

第二罩体32的整体尺寸大于第一罩体31的整体尺寸。第三罩体33的整体尺寸大于第二罩体32的整体尺寸。第四罩体34的整体尺寸大于第三罩体33的整体尺寸。第五罩体35的整体尺寸大于第四罩体34的整体尺寸。第二罩体32能够收纳第一罩体31,第三罩体33能够收纳第二罩体32,第四罩体34能够收纳第三罩体33,第五罩体35能够收纳第四罩体34。因此,罩部30能够进行嵌套式伸缩。

卡定体31e设于第一罩体31的矩形板31a的下表面的左侧靠前端的位置和靠后端的位置。卡定体31e向下方突出。基座1能够通过卡定卡定体31e,来限制第一罩体31向第二罩体32的方向移动。在工件加工台3a利用xy移动装置2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罩部30伸缩。凸板31f设于第一罩体31的矩形板31a的下表面的中央部,且向下方延伸。突出板31g自凸板31f向左方以垂直于凸板31f的方式突出。

突出板32g自第二罩体32的第二侧板32c向左侧以垂直于第二侧板32c的方式突出。突出板33g自第三罩体33的第二侧板33c向左侧以垂直于第二侧板33c的方式突出。突出板34g自第四罩体34的第二侧板34c向左侧以垂直于第二侧板34c的方式突出。突出板35g自第五罩体35的第二侧板35c向左侧以垂直于第二侧板35c的方式突出。各突出板32g、突出板33g、突出板34g在俯视时呈字母u形。突出板32g的开口部分位于第二侧板32c侧,突出板33g的开口部分位于第二侧板33c侧,突出板34g的开口部分位于第二侧板34c侧。突出板32g、突出板33g、突出板34g呈相同形状,但尺寸不同。突出板34g的尺寸小于突出板33g的尺寸,突出板33g的尺寸小于突出板32g的尺寸。在罩部30收缩时,突出板34g的开口部分收纳突出板35g,突出板33g的开口部分收纳突出板34g,突出板32g的开口部分收纳突出板33g。

缩放部36设于罩部30的下侧。缩放部36将第一罩体31、第二罩体32、第三罩体33、第四罩体34和第五罩体35连接起来。缩放部36能够与罩部30的伸缩相应地沿左右方向伸缩。缩放部36具有多个(附图中为七个)字母x形的连接体36a,该字母x形的连接体36a是通过使两块长条形的连接板360、361交叉来做成的。各连接体36a以交叉部分沿左右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排列,且相互连结起来。连接体36a中的一个连接板360和另一连接板361在交叉部分处利用连接轴37以彼此都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一个连接板360位于比另一连接板361靠下侧的位置。连接体36a的个数不限于图示中的七个。

在各突出板31g、突出板32g、突出板33g、突出板34g、突出板35g的所述同一直线上的位置固定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轴37。图4表示的是连接轴37与第四罩体34的突出板34g的连结构造。其他突出板31g、突出板32g、突出板33g、突出板35g与连接轴37的连结构造也为同样,因此省略说明。一个连接板360和另一连接板361在交叉部分具有通孔362。连接轴37贯穿通孔362。在相邻的连接体36a中,一个连接体36a中的一个连接板360的右端部与另一连接体36a中的另一连接板361的左端部重叠。一个连接体36a中的另一连接板361的右端部与另一连接体36a中的一个连接板360的左端部重叠。通孔362分别设于连接板360和连接板361的相重叠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轴37贯穿通孔362,将连接板360和连接板36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

最左侧的连接体36a的连接板360的左端部与长条形的第一左端连接板363的右端部重叠。通孔362分别设于连接板360和第一左端连接板363的相重叠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轴37贯穿通孔362,将连接板360和第一左端连接板36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最左侧的连接体36a的连接板361的左端部与长条形的第二左端连接板364的右端部重叠。通孔362分别设于连接板361和第二左端连接板364的相重叠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轴37贯穿通孔362,将连接板361和第二左端连接板36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第一左端连接板363的左端部与第二左端连接板364的左端部重叠。通孔362分别设于第一左端连接板363和第二左端连接板364的相重叠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轴37贯穿通孔362,将第一左端连接板363和第二左端连接板36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最右侧的连接体36a的连接板360的右端部与长条形的第一右端连接板365的左端部重叠。通孔362分别设于连接板360和第一右端连接板365的相重叠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轴37贯穿通孔362,将连接板360和第一右端连接板36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最右侧的连接体36a的连接板361的右端部与长条形的第二右端连接板366的左端部重叠。通孔362分别设于连接板361和第二右端连接板366的相重叠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轴37贯穿通孔362,将连接板361和第二左端连接板36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第一右端连接板365的右端部与第二右端连接板366的右端部重叠。通孔362分别设于第一右端连接板365和第二右端连接板366的相重叠的部分。通过使连接轴37贯穿通孔362,将第一右端连接板365和第二右端连接板36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起来。

如图4所示,连接轴37具有头部370、相对部371和外螺纹部372。头部370位于下侧。外螺纹部372位于上侧。相对部371位于外螺纹部372与头部370之间。头部370呈圆板状。相对部371呈圆柱状。相对部371与一个连接板360的通孔362的周面和另一连接板361的通孔362的周面相对。内螺纹部340设于突出板34g的左端部。连接轴37的外螺纹部372与突出板34g的内螺纹部340螺纹接合。外螺纹部372的直径小于相对部371的直径。相对部371的直径小于头部370的直径。垫圈38配置在连接轴37的头部370与一个连接板360之间、一个连接板360与另一连接板361之间以及另一连接板361与内螺纹部340之间。连接轴37在相对部371的周面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槽373。各槽373沿相对部371的周向延伸,并绕相对部371一周。槽373位于相对部371中的、与通孔362的各缘部相对的部分。各槽373同与所对应的一个连接板360或另一连接板361相邻接的垫圈38的内周面的缘部相对。槽373的深度d1的尺寸小于相对部371的半径与外螺纹部372的半径之差d2。

能够使转动变顺畅的润滑脂涂布在连接轴37的相对部371的周面与一个连接板360之间、连接轴37的相对部371的周面与另一连接板361之间以及连接轴37的相对部371的周面与垫圈38之间。润滑脂积存在相对部371的槽373中。

如上所述,在伸缩式护罩3b中,缩放部36能够伴随着罩部30的伸缩进行伸缩。在工件加工台30a移动时,带动罩部30伸缩。罩部30能够防止伴随着对工件进行加工所产生切屑等落入、飞散到xy轴移动装置2等情况发生。槽373能够积存润滑脂,因此,能够使一个连接板360、另一连接板361的转动变顺畅。槽373能够防止通孔362的缘部与连接轴37相互碰撞、连接轴37相对于通孔362的缘部滑动,从而能够减少连接轴37的磨损。对贯穿第一左端连接板363的通孔362和第二左端连接板364的通孔362的连接轴37和贯穿第一右端连接板365的通孔362和第二右端连接板366的通孔362的连接轴37而言,槽373也能够同样地降低磨损。因此,第一罩体31、第二罩体32、第三罩体33、第四罩体34和第五罩体35不会进行不规则的动作,伸缩式护罩3b能够防止罩部30动作不良、破损等不良情况。

槽373的深度d1的尺寸小于外螺纹部372的半径与相对部371的半径之差d2。因此,在连接轴37具有槽373的情况下,相对部371也能够保证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