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拐曲轴的角度控制扭转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573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多拐曲轴的角度控制扭转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拐曲轴的锻造加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多拐曲轴的角度控制扭转钳,适用于自由锻大型多拐曲轴扭转曲拐时使用,能控制扭转的角度。



背景技术:

曲轴广泛应用于压缩机、发动机、船舶等大型机械设备中,对于单件小批量多拐曲轴的生产,传统的锻造方法很多,有错拐、扭拐、压拐等自由锻法,操作上有很大困难,尺寸控制不精确,工人劳动强度大,质量较难控制,同时锻造余量较大,后续加工困难,增加了曲轴加工变形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控制曲轴曲拐的角度,使曲轴毛坯角度更精确,加工余量更小,可操作性更强,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多拐曲轴的角度控制扭转钳。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拐曲轴的角度控制扭转钳,包括钳头和钳臂,钳头的中部设有中心孔,钳头的前部设有钳口,钳臂的前端夹持在钳头的两侧并用定位销固定在中心孔上,其特征在于:钳臂的夹持部上设有定位孔,钳头的后部设有角度调节插孔,定位孔和角度调节插孔都位于以中心孔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周面上,所述的角度调节插孔设置4—6个,最上面的一个角度调节插孔的圆心与中心孔的圆心和钳口的中心轴线都在一条直线上,相邻的两个角度调节插孔的圆心与中心孔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为10度,固定销插入定位孔和相适配的角度调节插孔内,钳头的上部设有“U”型提环,钳臂的后端设有“O”型提环。

所述钳口的上壁和下壁上都通过螺杆固定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控制曲轴曲拐的角度,使曲轴毛坯的角度更精确,加工余量更小,可操作性更强,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钳头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多拐曲轴毛坯在扭转前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多拐曲轴毛坯在扭转后的左视状态示意图。

图中:1、钳头;2、钳臂;3、定位销;4、固定销;5、垫片;6、“O”型提环;7、“U”型提环;8、螺杆;9、定位孔;10、角度调节插孔;11、钳口;12、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多拐曲轴的角度控制扭转钳,包括钳头1和钳臂2,钳头1的中部设有中心孔12,钳头1的前部设有钳口11,钳臂2的前端夹持在钳头1的两侧并用定位销3固定在中心孔12上,其特征在于:钳臂2的夹持部上设有定位孔9,钳头1的后部设有角度调节插孔10,定位孔9和角度调节插孔10都位于以中心孔12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周面上,所述的角度调节插孔10设置4—6个,最上面的一个角度调节插孔10的圆心与中心孔12的圆心和钳口11的中心轴线都在一条直线上,相邻的两个角度调节插孔10的圆心与中心孔12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为10度,固定销4插入定位孔9和相适配的角度调节插孔10内,从而使钳臂2按不同的角度与钳头1固定为一个整体,适应不同的曲拐角度要求,钳头1的上部设有“U”型提环7,钳臂2的后端设有“O”型提环6。

所述钳口11的上壁和下壁上都通过螺杆8固定设有垫片5,通过垫片5来调节钳口11开口的大小,垫片5宽度适当宽些,防止扭转时卡伤锻件。钳口11的开口大小由曲拐厚度来定。

以图4和图5中所示的曲轴为例。多拐曲轴毛坯的形状见图4,在轴向上分为I、II、Ⅲ、IV、V、Ⅵ六段,曲拐II、IV为方截面,夹角为0,I、Ⅲ、V、Ⅵ为圆截面轴。使用本实用新型时,“O”型提环6挂在行车大钩上,“U”型提环7挂在小钩上。先用压机压住曲拐IV大平面,并以该平面为基准,操作机夹住多拐曲轴毛坯锻件的I段的A端并保持水平,通过行车起吊“O”型提环6和“U”型提环7,使钳口11插在另一个曲拐II上,并使钳臂2中心线与钳口11中心线都和曲轴中心线垂直,并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拔出固定销4,再起吊“O”型提环6,扭转曲拐II, 逐步更换固定销4的位置来选择度数,每次起吊“O”型提环6使钳臂2达到水平位置即可,最终使曲拐II与曲拐Ⅳ所在的水平面成30°夹角。通过扭转,改变曲拐Ⅱ、Ⅳ的夹角,如图5,满足曲拐Ⅱ、Ⅳ的夹角为30°曲轴的工艺要求。不同的多拐曲轴只要选准基准面,依次扭转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