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活动压料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从现有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发展情况来看,整形和翻边工序通常设计在同一副模具中,达到整形、翻边同步进行的目的,以便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模具开发的成本。而对于带天窗的顶盖这类汽车覆盖件,将翻边、整形设计在同一副模具时,由于产品外侧需要整形,窗框两侧区域宽度较窄,常规的压芯压料设计容易使得翻边时压芯接触板料的面积太小,出现压料压不实的情况,严重影响零件生产的安全性和精度的可控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压料技术,来解决压料区域面积小,压料压不实这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活动压料整形机构,目的是使汽车覆盖件模具具备整形的同时能够将板料压实,便于接下来的翻边工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活动压料整形机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和用于固定安装下模的下模座,所述压料整形机构还包括翻边机构、第一弹性伸缩机构、第二弹性伸缩机构和用于对板料边缘进行整形且通过与下模的配合对翻边机构翻边的板料进行压料的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机构与上模座连接,所述翻边机构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机构与下模座连接。
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整形刀块、上模压料芯和用于固定安装整形刀块的刀块安装座,所述上模压料芯和刀块安装座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机构与上模座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氮气弹簧和第二氮气弹簧,所述上模压料芯通过第一氮气弹簧与上模座连接,所述刀块安装座通过第二氮气弹簧与上模座连接。
所述翻边机构包括下模托料芯和与上模座固定安装连接的翻边刀块,所述下 模托料芯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机构与下模座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机构包括第三氮气弹簧,所述下模托料芯通过第三氮气弹簧与下模座连接。
所述第三氮气弹簧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先进行对产品外边缘的整形,整形工序完毕,开始翻边工序,由整形刀块和刀块安装座组成的执行机构行程到底,不再复位,达到既能保证对于后序的翻边起到压料压实的作用,又不浪费成本开发新模具的目的,确保零件生产中翻边的安全性和精度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刀块安装座,2、整形刀块,3、下模,4、下模座,5、上模压料芯,6、上模座,7、翻边刀块,8、下模托料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活动压料整形机构,包括上模、上模座6、下模3和用于固定安装下模3的下模座4,该新型活动压料整形机构还包括翻边机构、第一弹性伸缩机构、第二弹性伸缩机构和用于对板料边缘进行整形且通过与下模3的配合对翻边机构翻边的板料进行压料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机构与上模座6连接,翻边机构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机构与下模座4连接。具体的说,上模及上模座6给第一弹性伸缩机构向下的力,使第一弹性伸缩机构压缩并带动执行机构先进行板料外边缘整形,然后通过继续压缩第一弹性伸缩机构使执行机构压料的同时通过翻边机构对板料进行翻边。第一弹性伸缩机构和第二弹性伸缩机构均具有弹性复位功能,便于开模时提供反向作用力。
执行机构包括整形刀块2、上模压料芯5和用于固定安装整形刀块2的刀块 安装座1,上模压料芯5和刀块安装座1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机构与上模座6连接。第一弹性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氮气弹簧和第二氮气弹簧,上模压料芯5通过第一氮气弹簧与上模座6连接,工作时通过与下模3的配合起到压料的作用;刀块安装座1通过第二氮气弹簧与上模座6连接。此第一氮气弹簧和第二氮气弹簧均可以为多个,可根据具体的工艺需求进行设计。
翻边机构包括下模托料芯8和与上模座6固定安装连接的翻边刀块7,下模托料芯8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机构与下模座4连接。第二弹性伸缩机构包括第三氮气弹簧,下模托料芯8通过第三氮气弹簧与下模座4连接。此第三氮气弹簧可以为多个,可根据具体的工艺需求进行设计。
具体的操作流程为:
一、闭合压料整形阶段:
A、整形阶段:
a、上模向下运动,上模压料芯5首先到达指定行程,与下模3闭合压住板料,与上模压料芯5安装连接的第一氮气弹簧开始压缩;
b、接着,整形刀块2开始接触板料,整形开始,与刀块安装座1安装连接的第二氮气弹簧开始压缩;
c、整形刀块2与下模3闭合后,整形工作结束。
B、翻边阶段:
d、整形结束后,上模及上模座6继续向下运动,与刀块安装座1安装连接的第二氮气弹簧继续压缩,与上模压料芯5安装连接的第一氮气弹簧继续压缩,整形刀块2和上模压料芯5共同起到压料的作用;
e、翻边刀块7与下模托料芯8闭合,压紧板料的待翻边区域;
f、上模座6继续下行,带动翻边刀块7与下模托料芯8共同下行,托料芯8上的氮气弹簧压缩,直至翻边完成。
二、开模阶段:
g、上模抬起,翻边刀块7跟随上模向上运动,下模托料芯8受压缩第三氮气弹簧反向作用向上运动。直到第三氮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模托料芯8运动停止;
h、翻边刀块7运动到一定行程,与刀块安装座1安装连接的第二氮气弹簧 恢复到自然状态,刀块安装座1带动整形刀块2开始向上运动;
i、整形刀块2运动到一定行程,与上模压料芯5安装连接的第一氮气弹簧恢复到自然状态,上模压料芯5开始向上运动;
j、上模压料芯5运动到规定行程,开模结束。
采用这种结构,先进行对产品外边缘的整形,整形工序完毕,开始翻边工序,此时,由整形刀块2和刀块安装座1组成的执行机构行程到底,不再复位,对于后序的翻边起到了压料的作用,保证翻边的安全性和精度的可控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