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1239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焊接工作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工作台。



背景技术:

工作台适合于模具、焊接、检测、维修、组装等各种不同应用场合,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脏性、抗冲击性和承重能力强。但是在进行焊接时会产生废气,操作人员会或多或少的吸入这些废气,通过呼吸道侵入到人的肝、肺及血液中,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因此,急需对这些废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焊接工作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焊接工作台,包括台板、固定在所述台板底端的支脚,所述台板的后侧端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端固定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进风管连接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立板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风机通过出风管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台板的左侧端固定有控制器、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与立板相连通,所述风机、臭氧发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台板的右侧端固定有至少一个倒圆台状的中空搁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工作台进一步包括所述立板上开设有内螺纹,一螺杆的一端旋出所述内螺纹且与所述吸风罩固定,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工作台进一步包括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伸入所述吸风罩内,所述支杆上设置有两个挡杆。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工作台进一步包括所述立板的上端固定有向上倾斜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上设置有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工作台进一步包括所述进风管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工作台进一步包括所述储水箱连接有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工作台进一步包括所述搁架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风机和臭氧发生器的配合,进行吸废气和杀菌消毒,双重保障,确保空气的净化,螺杆与吸风罩的配合,便于对不同位置的废气进行吸收,适用范围广,支撑板的设置可放置一些焊接工具,便于拿取,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螺杆与吸风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板上倾斜设置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焊接工作台,包括台板2、固定在台板2底端的支脚4,台板2的后侧端固定有立板6,立板6的顶端固定有风机8,风机8通过进风管10连接有吸风罩12,吸风罩12安装在立板6上,立板6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14,风机8通过出风管16连接有储水箱18,台板2的左侧端固定有控制器20、臭氧发生器22,臭氧发生器22与立板6相连通,风机8、臭氧发生器22均与控制器20相连接,台板2的右侧端固定有至少一个倒圆台状的中空搁架2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立板6上开设有内螺纹26,一螺杆28的一端旋出内螺纹26且与吸风罩12固定,螺杆28的另一端与一电机30的输出轴32固定,电机30与控制器20相连接。螺杆28的一端固定有支杆34,支杆34伸入吸风罩12内,支杆34上设置有两个挡杆36,挡杆36避免支杆34移出吸风罩12,同时挡杆36能够带动吸风罩12一起移动。电机30的输出轴32带动螺杆28旋转,从而通过支杆34、挡杆36带动吸风罩12前后移动,便于对不同位置的废气的吸收,适用范围广。

如图3所示,立板6的上端固定有向上倾斜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杆38,至少两个支撑杆38上设置有支撑板40,通过在支撑板40放置一些焊丝、剥线钳、毛刷、显微镜等焊接工具,便于拿取,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便于吸风罩12的自由移动,本实用新型优选进风管10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优选储水箱18连接有进水管42,将清理用废水通过进水管42排入储水箱18内,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优选搁架24的数量为三个,便于放置多个电烙铁,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控制器20控制风机8启动,通过吸风罩12、进风管10吸入风机8内,在吸废气的过程中,电机30启动,带动螺杆28旋转,从而通过支杆34、挡杆36带动吸风罩12前后移动,完成废气的吸收,通过出风管16排入储水箱18内,控制器20控制臭氧发生器22启动,产生臭氧,通过立板6上的出气孔14排出,进行杀菌消毒,进一步确保空气的净化。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