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管类加工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连接部的顶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管类加工过程中,当加工的管类较长时,管体容易松动,使得其空腔在加工过程中费时费力,而且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管类加工时容易发生窜动,通常需要人工来回调整,存在影响产品质量的隐患,无法达到管类加工工艺的要求,为了节约时间,保证产品质量,需要使用简洁方便的设备保证顶头顶杆在加工过程的连接,同时易于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连接部的顶头,以用来解决顶头与顶杆滑脱影响管类加工质量并且顶头顶杆易于连接和分离的问题。
一种内置连接部的顶头,所述顶头为子弹头形,内部设置子弹头型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导杆固定件,所述导杆固定件为子弹头型,贴合空腔设置,导杆固定件内部中间设置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为圆环形,固定盘中间设置卡环,所述卡环为圆环形,卡环上设置弧形开口与限位块,所述弧形开口与限位块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杆固定件与顶头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卡环高度低于固定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块与弧形开口等宽,与固定盘等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杆固定件内部右端设置定位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内置连接部的顶头,与导杆配合安装的过程中,操作更加地简单,设置的定位凹槽深度较浅,用于导杆进入限定位置,利于顶头与导杆的组装与分离,不易脱落,并且不影响管类的生产工艺,更加便捷,适合推广,同时卡环高度低于固定盘,限位块与固定盘等高,可以保持空腔内的光滑,便于顶头受热均匀,散热快,延长顶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顶头、2.空腔、3.导杆固定件、4.固定盘、5.卡环、6.弧形开口、7.限位块、8.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置连接部的顶头,所述顶头1为子弹头形,内部设置子弹头型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导杆固定件3,所述导杆固定件3为子弹头型,贴合空腔2设置,导杆固定件3内部中间设置固定盘4,所述固定盘4为圆环形,固定盘4中间设置卡环5,所述卡环5为圆环形,卡环5上设置弧形开口6与限位块7,所述弧形开口6与限位块7在同一条直线上,导杆与顶头1的连接过程首先导杆伸入至合适位置,前端抵住固定盘4,经旋转将导杆上配套的固定块套入弧形开口6,旋转至限位块7处,则顶头1与导杆固定,操作简单,不易脱落,并且不影响管类的生产工艺,更加便捷,适合推广。
如图1所示,所述导杆固定件3与顶头1通过焊接连接,导杆固定件3不易脱落,同时简化了顶头1的加工工艺,更加利于生产,便于推广。
如图1所示,所述卡环5高度低于固定盘4,限位块7与固定盘4等高,使导杆与顶头1相配合使用的过程中,保持空腔2内的光滑,便于顶头1受热均匀,散热快,延长顶头1的使用寿命。
如图所示,所述限位块7与弧形开口6等宽,顶头1与导杆固定更加紧密,利于,不易滑脱,节约时间,提高了产品品质。
如图1所示,所述导杆固定件3内部右端设置定位凹槽8,所述定位凹槽8深度较浅,主要用于导杆进入限定位置,从而进行旋转固定,并且利于顶头1与导杆的分离。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