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用模塑环的自动绞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66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向器用模塑环的自动绞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向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向器用模塑环的自动绞孔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俗称整流子,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换向器由几个接触片围成圆形,分别连接电动机转子上的每个触头,外边连接的两个电极称为电刷。换向器的工作原理为:当电动机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动机就转起来了。

一般的绞孔机通过夹具夹住所要铰孔的零件,之后通过铰刀对零件中部进行铰孔加工,加工时对零件的挤压力十分大,会使零件的外周围为破坏,而对换向器进行铰孔加工时这种破坏会大大影响换向器的质量,使换向器无法与电机外壳相匹配。同时,利用卡盘或其他夹具夹紧换向器进行铰孔加工时,因为所加工的换向器是全塑型换向器,该换向器的外壁比较薄,所以产品被夹紧时整个产品会发生形变,当铰刀加工好产品后退出产品,夹具松开后,产品的内孔真圆度产生变化,导致产品内孔不良,还会产生产品被夹住,无法取出这一问题,同时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也受到影响。

因此,亟需一种加工质量较好的换向器用模塑环的自动绞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器用模塑环 的自动绞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向器用模塑环的自动绞孔装置,包括:

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安装孔,工作台的前端设置有进料机构,工作台的末端设置有出料机构;

固定块,其设置于工作台的下方;

连接块,其设置于工作台的上方,连接块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连杆;

夹料机构,包括夹料头、夹料活动连接件和夹料气缸,夹料头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于连接块上且位于安装孔的上方,夹料气缸与夹料头连接,夹料活动连接件设置于夹料气缸和夹料头之间;

铰孔轴,其移动设置于固定块上且位于安装孔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模塑环竖直放置于安装孔中,夹料气缸与夹料头之间设置夹料活动连接件,使得夹料头自由的夹住模塑环的顶端,避免用力过大对零件造成损害,而且,夹料头只夹住模塑环轴向一端,也避免零件产生变形,从而保证铰孔的质量;同时,连接块与固定块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使得夹料头、铰孔轴同时对准安装孔的轴心,便于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夹料活动连接件为一万向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夹料活动连接件采用万向轮,可给夹料头施加一自由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夹料活动连接件包括安装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夹料气缸连接口,下连接件设置于安装架的腔体内,下连接件上设置有V型槽口,上连接件上设置有V型凸块,V型凸块设置于V型槽口中,下连接件的底部还设置有夹料头连接口。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V型凸块设置于V型槽口中,使得上连接件活动设置于下连接件上,夹料气缸给上连接件施加力后,经过V型 凸块和V型槽口的配合后自由的施加到夹料头上,且该施加的力的重心始终与安装孔的轴心一致。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下连接件与安装架连接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弹性限位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弹性限位件,避免下连接件卡死在安装架之间。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传送带、第一进料气缸和第二进料气缸,进料传送带设置于工作台上,进料传送带的出口端设置有进料工位,第一进料气缸和第二进料气缸设置于进料工位的一侧,第一进料气缸的伸缩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垂直,第二进料气缸的伸缩方向与进料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模塑环苁进料传送带的出口端进入工作台上,第一进料气缸、第二进料气缸驱动模塑环移动至进料工位,完成进料工作,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传送带、搬料气缸和旋转气缸,搬料气缸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出料传送带与安装孔之间,旋转气缸设置于搬料气缸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模塑环完成铰孔后,搬料气缸带动旋转气缸移动至安装孔上抓取模塑环,然后搬料气缸带动旋转气缸移动至出料传送带的进口端,旋转气缸旋转将模塑环放置于出料传送带上,完成出料动作,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选料震动盘,包括由下至上螺旋设置于选料震动盘上的模塑环通道,模塑环通道的末端依次设置有模塑环筛选通道和模塑环翻转通道,模塑环筛选通道包括上选料片和多个沿模塑环前进方向设置的下选料片,上选料片位于下选料片的上方,下选料片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隔,下选料片的宽度尺寸小于模塑环的直径尺寸。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选料片之间设置有间隔,使得模塑环轴向上较重的一端在下时始终通过该模塑环筛选通道,而模塑环轴向上 较重的一端在上时掉落至模塑环振动盘内,上选料片限定只有一个模塑环通过,从而实现模塑环的自动筛选;模塑环翻转通道使得筛选后的模塑环轴向上下翻转,使得模塑环轴向上较重的一端在上,便于后续的加工。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模塑环翻转通道两侧的上方设置有模塑环挡片,模塑环挡片分段式设置,位于模塑环翻转通道两侧的模塑环挡片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隔。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模塑环挡片,避免模塑环跑出模塑环翻转通道,模塑环挡片分段式设置,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夹料活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工作台,11.进料机构,110.进料传送带,111.第一进料气缸,112.第二进料气缸,12.出料机构,120.出料传送带,121.搬料气缸,122.旋转气缸,20.连杆,30.固定块,40.连接块,50.夹料头,51.夹料气缸,52.万向轮,53.安装架,54.上连接件,55.下连接件,56.夹料气缸连接口,57.夹料头连接口,60.铰孔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换向器用模塑环的自动绞孔装置,包括:

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设置有安装孔,工作台10的前端设置有进料机构11,工作台10的末端设置有出料机构12;

固定块30,其设置于工作台10的下方;

连接块40,其设置于工作台10的上方,连接块40与固定块30之间设置有连杆20;

夹料机构,包括夹料头50、夹料活动连接件和夹料气缸51,夹料头50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于连接块40上且位于安装孔的上方,夹料气缸51与夹料头50连接,夹料活动连接件设置于夹料气缸51和夹料头50之间;

铰孔轴60,其移动设置于固定块30上且位于安装孔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模塑环竖直放置于安装孔中,夹料气缸51与夹料头50之间设置夹料活动连接件,使得夹料头50自由的夹住模塑环的顶端,避免用力过大对零件造成损害,而且,夹料头只夹住模塑环轴向一端,也避免零件产生变形,从而保证铰孔的质量;同时,连接块40与固定块30之间通过连杆20连接,使得夹料头40、铰孔轴60同时对准安装孔的轴心,便于操作。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夹料活动连接件为一万向轮52。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夹料活动连接件采用万向轮52,可给夹料头50施加一自由力。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夹料活动连接件包括安装架53、上连接件54和下连接件55,安装架53的顶部设置有夹料气缸连接口56,下连接件55设置于安装架53的腔体内,下连接件55上设置有V型槽口,上连接件54上设置有V型凸块,V型凸块设置于V型槽口中,下连接件55的底部还设置有夹料头连接口57。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V型凸块设置于V型槽口中,使得上连接件54活动设置于下连接件55上,夹料气缸51给上连接件54施加力后,经过V型凸块和V型槽口的配合后自由的施加到夹料头50上,且该施加的力的重心始终与安装孔的轴心一致。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下连接件55与安装架53连接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弹性限位件58。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弹性限位件58,避免下连接件55卡死在安装架之间。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进料机构11包括进料传送带110、第一进料气缸111和第二进料气缸112,进料传送带110设置于工作台10上,进料传送带110的出口端设置有进料工位,第一进料气缸111和第二进料气缸112设置于进料工位的一侧,第一进料气缸111的伸缩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垂直,第二进料气缸112的伸缩方向与进料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模塑环苁进料传送带110的出口端进入工作台10上,第一进料气缸111、第二进料气缸112驱动模塑环移动至进料工位,完成进料工作,更加方便。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出料机构12包括出料传送带120、搬料气缸121和旋转气缸122,搬料气缸121设置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出料传送带120与安装孔之间,旋转气缸122设置于搬料气缸121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模塑环完成铰孔后,搬料气缸121带动旋转气缸122移动至安装孔上抓取模塑环,然后搬料气缸121带动旋转气缸122移动至出料传送带120的进口端,旋转气缸122旋转将模塑环放置于出料传送带120上,完成出料动作,更加方便。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选料震动盘,包括由下至上螺旋设置于选料震动盘上的模塑环通道,模塑环通道的末端依次设置有模塑环筛选通道和模塑环翻转通道,模塑环筛选通道包括上选料片和多个沿模塑环前进方向设置的下选料片,上选料片位于下选 料片的上方,下选料片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隔,下选料片的宽度尺寸小于模塑环的直径尺寸。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选料片之间设置有间隔,使得模塑环轴向上较重的一端在下时始终通过该模塑环筛选通道,而模塑环轴向上较重的一端在上时掉落至模塑环振动盘内,上选料片限定只有一个模塑环通过,从而实现模塑环的自动筛选;模塑环翻转通道使得筛选后的模塑环轴向上下翻转,使得模塑环轴向上较重的一端在上,便于后续的加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模塑环翻转通道两侧的上方设置有模塑环挡片,模塑环挡片分段式设置,位于模塑环翻转通道两侧的模塑环挡片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隔。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模塑环挡片,避免模塑环跑出模塑环翻转通道,模塑环挡片分段式设置,加工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