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式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9675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岛式工作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岛式工作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对汽车零件部的需求也供不应求,就需要加工工艺复杂,种类繁多的汽车零部件实现大批量的生产,但是以往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手段难以达到现代品质及管理要求,正在逐渐的被淘汰或改进。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格局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亦无法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类加工检测设备有几台,传统加工需要操作人员及检验人员一一对应、单机操作;半成品和再制品的周转往往是通过专用的容器来完成,工序间流转环节复杂,占用人工场地及空间较大,同时因周转过程不利易造成的划伤、碰伤。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岛式工作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岛式工作站,包括:机器人、机器人抓手、工件加工设备、工件检测设备、输送机;

所述输送机包括工件上料输送机、工件合格品下料输送机、工件不合格品下料输送机;

所述机器人抓手与机器人顶端活动臂固定连接,以机器人运动范围为中心,所述工件加工设备、所述工件检测设备、所述输送机环形设置在所述机器人的周围。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上料输送机上料涂胶工位段包括有涂胶机器人。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为六轴搬运机器人。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抓手包括两个工件抓取定位用夹爪。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加工设备包括压装工位1设备、压装工位2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压装工位1设备包括为其提供压装用零件的自动上料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检测设备包括试漏工位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压装工位1设备、压装工位2设备、试漏工位设备包括有全自动可换式密封夹具。

进一步的,所述岛式工作站外围固定设置有智能安全防护装置,智能安全防护包括机械式围栏、安全防护控制装置,所述机械式围栏包括外部护栏、安全门,所述外部护栏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安全门与所述外部护栏利用合页实现安全门转动连接,所述安全防护控制装置包括紧急停止开关、电子安全锁,所述机械式围栏包围自动化生产线所有机械设备,所述安全门利用所述电子安全锁实现与所述外部护栏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紧急停止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械式围栏四个顶角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护栏与所述安全门主体为铝合金型材,铝合金型材内镶嵌栅格网。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护栏外侧中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的位置设置有仪器/仪表、操作箱、加料口、进/出料口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岛式工作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以前的流水线模式,生产效率高。

2.多台设备布局在一起,节省空间,也节约了成本。

3.无人操作,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岛式工作站的俯视图。

图2为岛式工作站中智能安全防护的主视图。

图3为岛式工作站中智能安全防护的俯视图。

图4为岛式工作站中智能安全防护上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器人 11、机器人抓手 12、涂胶机器人

2、工件加工设备 21、压装工位1设备 22、压装工位2设备 23、自动上料设备

3、工件检测设备 31、试漏工位设备

4、输送机 41、工件上料输送机 42、工件合格品下料输送机 43、工件不合格品下料输送机

5、智能安全防护 51、机械式围栏 52、安全防护控制装置 53、外部护栏 54、安全门 55、紧急停止开关 56、电子安全锁 57、铝合金型材 58、栅格网 59、仪器/仪表、操作箱、加料口、进/出料口的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器人1、机器人抓手11、涂胶机器人12、工件加工设备2、工件检测设备3、输送机4,所述输送机4包括工件上料输送机41、工件合格品下料输送机42、工件不合格品下料输送机43,所述机器人抓手11与机器人1顶端活动臂固定连接,以机器人1运动范围为中心,所述工件加工设备2、所述工件检测设备3、所述输送机4环形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器人1的周围。所述机器人1为六轴搬运机器人。所述机器人抓手11包括两个工件定位抓取定位用夹爪。所述工件加工设备2包括压装工位1设备21、压装工位2设备22。所述工件检测设备3包括试漏工位设备31。所述岛式工作站外围固定设置有智能安全防护5,所述工件上料输送机上料工位段包括有涂胶机器人12,所述压装工位1设备21包括为其提供压装用零件的自动上料设备23,所述压装工位1设备21、压装工位2设备22、试漏工位设备31包括有全自动可换式密封夹具。

如图2~4所示,智能安全防护5包括:机械式围栏51,安全防护控制装置52,所述机械式围栏51包括外部护栏53、安全门54,所述外部护栏53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安全门54与所述外部护栏53利用合页实现安全门转动连接,所述安全防护控制装置52包括紧急停止开关55、电子安全锁56,所述机械式围栏51包围自动化生产线所有机械设备,所述安全门54利用所述电子安全锁56实现与所述外部护栏53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紧急停止开关55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械式围栏51四个顶角位置,所述外部护栏53与所述安全门54主体为铝合金型材57,铝合金型材57内镶嵌栅格网58,所述安全门54设置在外部护栏53上应满足所述安全门54往外侧打开,所述安全门54靠近需经常更换、检修生产线位置设置,所述外部护栏53外侧中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的位置设置有仪器/仪表、操作箱、加料口、进/出料口的安装位置59。

智能安全防护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1.所述机械式围栏51包围岛式工作站,在操作人员与岛式工作站之间起到了隔离的效果,避免操作人员受到岛式工作站所有机械设备中可动部分工作状态时的伤害;

2.当岛式工作站需要更换部件、检修时,操作人员向设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提出开门请求,设备要完成相应工作,各部件回到原始位置后才能自动发回允许请求,此时才能解除电子安全锁56的锁止,打开安全门54进入工作,当意外解除了电子安全锁56的锁止,打开安全门54,安全防护的控制系统会报警,对设备控制系统发出危险指令,切断设备电源,防止操作人员误入受到伤害,往外侧打开安全门54,可以避免往内侧打开时与岛式工作站中机械设备的干涉,安全门54靠近需经常更换、检修生产线位置设置,并且把仪器/仪表、操作箱、加料口、进/出料口的安装设位置59置在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的外部护栏53外侧,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浪费工作时间;

3.当岛式工作站机械设备安全或者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危险时,可以快速按下固定设置在机械式围栏51四个顶角位置的紧急停止开关56,安全防护的控制系统会报警,对设备控制系统发出危险指令,切断设备电源,及时消除危险,当危险消除,解除安全防护的控制系统的报警,设备的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各部件回到原始位置后才能重新自动化生产,安全防护的控制系统与岛式工作站设备的控制系统完全分开两套程序控制,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智能安全防护提供机械式围栏51与安全防护控制装置52双重保护,防护等级高,有效保障岛式工作站中机器设备的安全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外部护栏外侧中设置有仪器/仪表、操作箱、加料口、进/出料口的安装位置59,操作更方便直观,机械式围栏采用铝合金型材57,型材内镶嵌栅格网58,外型美观大方。

岛式工作站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当工人从物料车中拿取工件放到工件上料输送机41上,通过工件上料输送机41的输送到达工件上料输送机41的涂胶位置,在工件上料输送机41定位好后,涂胶机器人12开始涂胶,涂胶完成后涂胶机器人12复位,工件被输送到工件上料输送机41的下料位,六轴搬运机器人1通过六轴活动臂的带动利用机器人抓手11中一个夹爪抓取工件上料输送机41下料端的工件到达压装工位1设备21的上料位,通过六轴搬运机器人1顶端活动臂的转动切换到另一个夹爪,抓取压装工位1设备21的下料位上已经被加工的工件,移动到压装工位2设备22的上料位,六轴搬运机器1人顶端活动臂的转动切换到另一个夹爪,抓取压装工位2设备22的下位料上已经被加工的工件,移动到试漏工位设备31的上料位,六轴搬运机器人1顶端活动臂的转动切换到另一个夹爪,抓取试漏工位设备31的下位料上已经被检测好的工件,假设工件为合格品,六轴搬运机器1人通过六轴活动臂带动夹爪抓取合格品放置到工件合格品下料输送机上被送出,若为不合格品,就放到工件不合格品下料输送机,利用自动上料设备23为压装工位1设备压装密封工件提供压装需要的零件,而且压装工位1设备21、压装工位2设备22、试漏工位设备31中压装密封、检测用的夹具可以实现全自动更换,能够快速实现多机种的加工。

岛式工作站就是以机器人运动范围为中心,通过机器人运动,工件被压装加工时间或者工件被检测时间与工件传输移动到下一工位的时间可以同步,快速高效的完成上料、压装工位1、压装工位2、试漏工位、返修下料、合格品下料等各工位之间工件的传输、零件快速定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