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机节电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0575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机,尤其是一种电焊机节电漏电保护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现有技术的电焊机的工作电压400V,待机电流12A,二次工作电流为180A,二次电压为70V—90V,在每年的7—8月份,天气酷热,人体电阻降低,二次70V电压瞬间就能致人死亡,因此,长期以来交流电焊机二次触电事故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600—1000人死伤于电焊机的二次漏电,另外,由于目前现有技术的电焊机的待机电流高,比较浪费电源。因此,设计一种能将电焊机的二次电压降低到安全电压(23V)以下,将电焊机的待机电流降低到0.8A的电焊机节电漏电保护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电焊机的二次电压降低到安全电压(23V)以下,将电焊机的待机电流降低到0.8A的电焊机节电漏电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电焊机节电漏电保护器,由电流互感器、WJCH610FRB1智能仪表、变压器T1、开关K1、开关K2、双向触发二极管、可控硅DB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和电容C2组成,开关K1连接在电焊机一次侧的其中一根进线上,开关K2的一端连接在开关K1的一端,开关K2的另一端接可控硅DB3的一端,可控硅DB3的另一端接开关K1的另一端,电阻R3和电容C2串联后并联在可控硅DB3的两端,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依次串联后并联在可控硅DB3的两端,双向触发二极管的一端接电容C1和电阻R2的连接点,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可控硅DB3的触发极,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连接在电焊机一次侧的进线上,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连接在WJCH610FRB1智能仪表的220V电源接入端,电流互感器套装在在电焊机二次侧的输出线上,电流互感器的线圈接WJCH610FRB1智能仪表的70V电源接入端,开关K2的线圈接在WJCH610FRB1智能仪表的第5、第9脚,开关K1的线圈接在WJCH610FRB1智能仪表的第4、第12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电阻R1为820K,电阻R1为7.5K,电阻R3为3.3K,电容C1为100uF、630V,电容C2为0.1uF,开关K1的型号为CJX2-D2510,开关K2的型号为HH54P、3A,可控硅DB3的型号为BTA41A 600B。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电焊机在待机状态时,采样电压通过电流互感器Q1传给控制器(WJCH610FRB1智能仪表)信号,即K1断开,K2吸合,K2吸合后可控硅整流出的半波交流电压送入电焊机初级,在二次产生23V的待机安全电压;当再次引火作业时,电流互感器Q1得到1-10V信号,K1在≤0.1S内吸合,电焊机引火成功作业;当Q1无焊接取样电流时,K1断开,K2吸合,重复下一个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电焊机能够在停焊后0.01S转入24V安全电压,且待机电流达到0.8A,避免了二次漏电事故的发生,同时节电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焊机节电漏电保护器,由电流互感器Q1、WJCH610FRB1智能仪表、变压器T1、开关K1、开关K2、双向触发二极管B、可控硅DB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和电容C2组成,开关K1连接在电焊机一次侧的其中一根进线上,开关K2的一端连接在开关K1的一端,开关K2的另一端接可控硅DB3的一端,可控硅DB3的另一端接开关K1的另一端,电阻R3和电容C2串联后并联在可控硅DB3的两端,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依次串联后并联在可控硅DB3的两端,双向触发二极管B的一端接电容C1和电阻R2的连接点,双向触发二极管B的另一端接可控硅DB3的触发极,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连接在电焊机一次侧的进线上,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连接在WJCH610FRB1智能仪表的220V电源接入端,电流互感器Q1套装在在电焊机二次侧的输出线上,电流互感器Q1的线圈接WJCH610FRB1智能仪表的70V电源接入端,开关K2的线圈接在WJCH610FRB1智能仪表的第5、第9脚,开关K1的线圈接在WJCH610FRB1智能仪表的第4、第12脚。

电阻R1为820K,电阻R1为7.5K,电阻R3为3.3K,电容C1为100uF、630V,电容C2为0.1uF,开关K1的型号为CJX2-D2510,开关K2的型号为HH54P、3A,可控硅DB3的型号为BTA41A 600B。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