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7118阅读:1159来源:国知局
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轮类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滑轮类零件的加工是加工制造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在制造过程中装夹困难、装夹后加工时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完成制造,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大毛坯留量,例如在毛坯件上预留5-10mm厚度,作为预加工装夹工艺台,加工完工件后,在将装夹工艺台加工去掉,这种方法既浪费原材料,又增加了制造成本,特别是对批量较大的工件,浪费十分严重,已经不能适宜批量大、精度高、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固定滑轮类零件的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

一种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芯轴组件、活动压板组件、锁紧件,所述固定芯轴组件包括同轴同心依次固定连接的固定座、若干圆柱形胎体、及芯轴,所述若干圆柱形胎体的直径从靠近固定座的方向向靠近芯轴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若干圆柱形胎体形成阶梯状胎体,所述芯轴沿着轴向设置在直径最小的胎体的端面上,在芯轴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活动压板组件包括同轴同心固定连接的压板座、若干圆柱形压板,所述若干圆柱形压板的直径从靠近压板座的方向向远离压板座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若干圆柱形压板形成阶梯状压板,在所述阶梯状压板的中心开设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芯轴的外径,所述锁紧件沿着轴向方向开设与芯轴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孔,所述芯轴穿过所述阶梯状压板的通孔和锁紧件的内螺纹孔,以通过锁紧件将所述活动压板组件与所述固定芯轴组件之间固定。其中,所述锁紧件可以为螺母。

优选的,所述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还包括调整垫圈,所述调整垫圈为圆柱体,在所述调整垫圈的中心沿着轴向方向开设通孔,用于所述芯轴穿过。

优选的,所述调整垫圈为最大垫圈,所述最大垫圈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芯轴组件与固定座相邻的胎体的外径,所述最大垫圈的内径小于所述固定座的外径,且所述最大垫圈的内径小于所述压板座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固定芯轴组件和活动压板组件,将预加工V型槽的滑轮类工件装配在固定芯轴组件和活动压板组件之间,再用锁紧件将固定芯轴组件和活动压板组件及滑轮类工件相对固定,然后将该定位装置放置在车床上进行V型槽加工即可。

使用这种定位装置,彻底解决了需要预留装夹工艺台造成的原材料浪费的问题;而且,将滑轮类工件与固定芯轴组件、活动压板组件之间采用平面接触定位,定位稳定,安全可靠,杜绝了装夹不稳定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固定芯轴组件包括若干圆柱形胎体,动压板组件包括若干圆柱形压板,这样根据要加工的工件的型号不同,尺寸不同,可以根据工件的轴孔的孔径选择合适的圆柱形胎体和圆柱形压板,这样该定位装置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工件使用,无需为每一种规格的工件单独制作,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将工件安装在所述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芯轴组件10、固定座11、圆柱形胎体12、芯轴13、外螺纹131、活动压板组件20、压板座21、圆柱形压板22、锁紧件30、调整垫圈40、工件50、V型槽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芯轴组件10、活动压板组件20、锁紧件30。

固定芯轴组件10包括同轴同心依次固定连接的固定座11、若干圆柱形胎体12、及芯轴13,若干圆柱形胎体12的直径从靠近固定座11的方向向靠近芯轴13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若干圆柱形胎体12形成阶梯状胎体,芯轴13沿着轴向设置在直径最小的胎体的端面上,在芯轴13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131。

活动压板组件20包括同轴同心固定连接的压板座21、若干圆柱形压板22,若干圆柱形压板22的直径从靠近压板座21的方向向远离压板座21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若干圆柱形压板22形成阶梯状压板,在阶梯状压板的中心开设轴向通孔,轴向通孔的直径大于芯轴13的外径。

锁紧件30沿着轴向方向开设与芯轴13的外螺纹131匹配的内螺纹孔,芯轴13穿过阶梯状压板的通孔和锁紧件30的内螺纹孔,以通过锁紧件30将活动压板组件20与固定芯轴组件10之间固定。其中,锁紧件30可以为螺母。

进一步,滑轮类零件V型槽加工装夹定位装置还包括调整垫圈40,调整垫圈40为圆柱体,在调整垫圈40的中心沿着轴向方向开设通孔,用于芯轴13穿过。

进一步,调整垫圈40为最大垫圈,最大垫圈的内径大于固定芯轴组件10与固定座11相邻的胎体的外径,最大垫圈的内径小于固定座11的外径,且最大垫圈的内径小于压板座21的外径。

参见图2、图3,当工件50的厚度较薄、工件50的轴孔直径较大时,该工件50需要套在靠近固定座11的直径较大的圆柱形胎体12上,此时,圆柱形压板22与圆柱形胎体12夹紧后,圆柱形压板22仍然不能将工件50卡紧,所以设计了最大垫圈,使用时,将工件50套在靠近固定座11的直径较大的圆柱形胎体12上,再将最大垫圈套在芯轴13上,保持最大垫圈的一端与工件50接触,将圆柱形压板22套在芯轴13上,保持最大垫圈的另一端与圆柱形压板22接触,然后拧紧螺母,从而通过最大垫圈传递圆柱形胎体12与圆柱形压板22施加在工件50上的夹紧力。

同理,调整垫圈40可以为多个内径不等的垫圈,各垫圈与圆柱形胎体12的各个阶梯状胎体相匹配,用于与柱形胎体、圆柱形压板22配合,将工件50夹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