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2324阅读:5025来源:国知局
金刚石锉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锉光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刚石锉刀。



背景技术:

锉刀又称钢锉,是用来对金属、木料、皮革等工件表面作微量加工的一种手工切削工具,其包括锉身和手柄,锉身表面一般设有若干条细密的刀齿或条纹,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用手紧握手柄部分,使用锉身来锉削工件,将工件表面加工成所需要的几何形状。

金刚石锉刀即金刚锉,与普通锉刀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刚石锉刀的锉身表面并没有锉纹,而是在锉身的表面通过电镀粘接一层金刚砂(金刚砂就是碳化硅,硬度95,是碳和硅以共价键形式构成,硬度和价格都不及金刚石),由于金刚石锉刀表面硬度较高,因此它可以用来加工模具、合金以及齿轮等,加工后的零件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目前,公开号为CN2028615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刚石锉刀,它包括基体、紧固在基体表面的混合层和氮化钛层,所述氮化钛层设置在混合层的表面,所述混合层由镍和金刚石颗粒组成,所述氮化钛层与混合层之间还设有耐磨层。

这种金刚石锉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耐磨性、抗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热性,但是在切削过程中,少量零件的碎屑会卡在金刚砂之间,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堵塞整个金刚砂构成的表层,如此加工零件时容易打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刚石锉刀,其具有方便排屑,加工时不易打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刚石锉刀,包括锉身、手柄以及由金刚砂电沉积在锉身表面的工作层,所述工作层覆盖在锉身所有面上,工作层上等距设置有若干条排屑槽,排屑槽位置的锉身上没有粘接金刚砂,每条排屑槽的宽度均相同。

如此设置,工作时操作人员可以手握手柄,使用工作层锉削金属或者其他材料的零部件,而锉削得到的多余碎屑暂时卡在金刚砂之间,在反复的锉削过程中,碎屑会被带入到排屑槽内,由于排屑槽内较为光滑,碎屑很容易进行清扫和处理,从而避免过多的碎屑卡在工作层内,造成锉削时打滑,同时不需要操作人员在锉削工作期间进行刷屑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屑槽环绕锉身螺旋状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在30°~45°之间。

如此设置,倾斜设置的排屑槽,一方面在使用时可以提供倾斜的条纹,从而使锉削时更加方便,增加锉削的效果,另一方面多于的碎屑会顺着倾斜的槽壁落下,增加排屑的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屑槽环绕锉身水平设置,每条排屑槽均为环形。

如此设置,在操作人员清扫碎屑时,可以顺着纹路将碎屑扫至环形的排屑槽内,再将积累的碎屑清扫并且排出,从而增加操作人员清扫的速率,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屑槽之间的距离在10mm~20mm之间。

如此设置,排屑槽的数量设置越多,则工作层的面积越小,虽然提升了清扫效果,但同时降低了锉削的效率,反之则会影响操作人员清扫的效果,因此将排屑槽的距离控制在10mm~20mm之间较为合适。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屑槽的间距为15mm。

如此设置,将排屑槽之间的间距设置在15mm,可以把排屑槽的清扫效果和锉削的效率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将其使用效果控制在较为良好的水平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屑槽呈“U”字形设置,排屑槽两端与锉身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如此设置,排屑槽呈“U”字形设置以及倒角的设置避免了碎屑卡在直角中,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对排屑槽内的碎屑进行清理。从而提升金刚石锉刀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手柄呈圆柱状设置,锉身呈扁平条状设置,手柄与锉身之间通过过渡段连接。

如此设置,锉身呈扁平条状设置方便操作人员使用锉刀对零件进行锉削处理,而手柄呈圆柱形状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持握锉刀,方便操作人员施加操作的力,从而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渡段上设有朝向锉身一侧倾斜设置的斜坡。

如此设置,在过渡段上设置斜坡,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较大的力进行锉削时,可以用手指顶在斜坡处,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力度,使锉削的效果更为良好,提升金刚石锉刀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手柄上包覆有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滑套。

如此设置,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用手操作金刚石锉刀,防滑套的设置一方面为操作人员与锉刀之间提供了较大的摩擦,提高受力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油污对锉刀的侵蚀,并且易于打理和清扫。

作为优选,所述金刚砂的粒度有若干种规格。

如此设置,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物料能通过该面积的数量即定义为多少目数,目数越大,物料粒度越细,则锉削的精确度越高,因此将金刚砂的粒度设置若干种能够满足各种零件的锉削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反复的锉削过程中,碎屑会被带入到排屑槽内,碎屑很容易进行清扫和处理,从而避免过多的碎屑卡在工作层内,造成锉削时打滑,同时不需要操作人员在锉削工作期间进行刷屑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排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锉身;2、手柄;3、工作层;4、排屑槽;41、倒角;5、过渡段;6、斜坡;7、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金刚石锉刀,如图1所示,其包括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为圆柱状的手柄2,操作人员可以握住手柄2使用金刚石锉刀进行锉削工作,下半部分是锉身1,锉身1为主要工作部位,呈扁平的长条形状,锉身1的表面通过电镀粘接有若干个金刚砂颗粒,这些金刚砂颗粒组成工作层3,是金刚石锉刀进行锉削工作的主体。

如图1所示,手柄2与锉身1之间通过过渡段5连接,过渡段5的上半部分为圆柱形,与手柄2连接,下半部分为长条状,与锉身1连接,过渡段5上还设有从上往下倾斜的斜坡6,操作人员进行锉削工作时,手指可以抵住斜坡6位置,如此在锉削时能给操作人员带来更稳定的持握状态和更好的施力效果。

如图1所示,手柄2的上半部分包裹有一层防滑套7,防滑套7由橡胶材料制成,在操作人员持握手柄2时,防滑套7能给操作人员带来更大的摩擦,同时油污等不容易直接对手柄2进行侵蚀,能够延长金刚石锉刀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锉身1的工作面上设置有若干条排屑槽4,排屑槽4呈螺旋状设置,所有排屑槽4均连通,相对于工作面的地面,排屑槽4倾斜设置并且相互平行,倾斜角度为30°~45°,排屑槽4分布在整个工作面上,并且每个工作条之间的间距都相同,在10mm~20mm之间,在操作人员进行锉削工作时,所产生的废屑会被带入并积累至排屑槽4内,然后操作人员可以对废屑进行统一处理,减少锉削过程中打滑现象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清理的次数,提高锉削工作的效率。

实施例2:一种金刚石锉刀,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锉刀的工作面上设有若干条排屑槽4,排屑槽4环绕锉刀的工作面,呈环形结构设置,所有排屑槽4均平行设置,并且与工作层3的底面相平行,这样锉削工作进行时会将大部分的废屑存储在排屑槽4内,然后由操作人员进行清理。

参见图3,排屑槽4的底面即锉身1的表面,排屑槽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倒角41,而非垂直设置,这样碎屑排入排屑槽4内时不容易卡在排屑槽4的两个角上,方便操作人员对碎屑的清理。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