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轮毂气门孔倒角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3780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轮毂的加工。



背景技术:

汽车和摩托车轮毂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在轮毂的轮辋上钻出一个气门孔,由于钻气门孔这道工艺不可避免的在气门孔边缘有毛刺产生实际生产中需要对气门孔的两个端口进行倒角处理,清理毛刺。因为轮毂结构原因,常规机床无法进行这一操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通过使用倒角刀手工进行倒角。并且每件产品需要分两次进行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由于都是人工操作误差往往较大,两个端口的倒角的角度往往也有所差异。这类通过采用手动钻头来去除气门孔边缘的毛刺,不仅去毛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因工人熟练程度不同,去毛刺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一次完成对气门芯孔两端口的倒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轮毂气门孔倒角刀,包括开设在刀杆体前部的弹性闭合槽,凸设在刀杆体前部外侧壁上的两个对称的刀片;弹性闭合槽内卡设有沿刀杆体长度方向移动的卡子。

按上述技术方案,刀杆体旋转,沿轴向正向移动刀杆体,当刀杆体前端进入气门芯孔中时,刀片进入气门芯孔中,依靠弹性闭合槽的弹性强度对气门芯孔的端面进行倒角和去毛刺。完成后刀片过孔,沿轴向反向移动刀杆体,刀片对气门芯孔对面端倒角和去毛刺,完成气门芯孔两端口的倒角。其中,卡子可根据实际加工需要在弹性闭合槽内前后移动,以调节弹性闭合槽开口端部的弹性,进而调节一对刀片在倒角和去毛刺时对气门芯孔的作用力。

所述刀杆体的前端设有导向部,导向部的表面为斜面,斜面的角度为六至十度。具体地,所述斜面与刀杆体中心线的夹角为六至十度。所述导向部外径与轮毂气门芯孔相对应。斜面的角度为六至十度,方便刀杆体前端深入气门芯孔内。

所述刀片的截面呈梯形,所述截面经过刀杆体的中心线。截面呈梯形的刀片能够有效地对气门芯孔的两端进行倒角。

所述刀片倒角,具体地,刀片的圆周外角经过倒角处理,过气门芯孔时不会对原孔壁产生切削与损伤。

弹性闭合槽的宽度大于刀片高度的两倍。经申请人反复试验,当弹性闭合槽的宽度大于刀片高度的两倍时,刀片对气门芯孔的倒角和去毛刺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述卡子包括螺接的螺母和螺栓,螺栓的杆部卡设在弹性闭合槽内,弹性闭合槽呈规则的U字形,螺栓的杆部侧壁与弹性闭合槽内侧壁紧密接触。其中,螺母和螺栓的螺接,用于夹持刀杆体而定位螺栓。

本实用新型所述倒角刀,不但装夹方便,而且可以完成内孔双面的加工,另外,刀片过孔是依靠弹性收缩改变了刀片的外径尺寸,刀片的圆周外角经过倒角处理,过孔时不会对原孔壁产生切削与损伤,过孔后自然张开,实现通孔背面倒角切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轮毂气门孔倒角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刀杆体;101、弹性闭合槽;102、导向部;

20、刀片;

30、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铝合金轮毂气门孔倒角刀,包括开设在刀杆体10前部的弹性闭合槽101,凸设在刀杆体前部外侧壁上的两个对称的刀片20。

弹性闭合槽101呈U字形。

弹性闭合槽内卡设有沿刀杆体长度方向移动的卡子30。

所述卡子30包括螺接的螺母和螺栓,螺栓的杆部卡设在弹性闭合槽101内。

弹性闭合槽的内侧壁表面呈锯齿状,与弹性闭合槽内侧壁接触的螺栓表面也设计成锯齿状,如此,可提高卡子在弹性闭合槽内定位后的稳定性。

所述刀杆体10的前端设有导向部102,导向部的表面为斜面,斜面的角度为六至十度。

所述刀片20的截面呈梯形,所述截面经过刀杆体10的中心线。

所述刀片20的圆周外角经过倒角处理。

弹性闭合槽101的宽度大于刀片20高度的两倍。

实际操作中,旋转的刀杆体10沿轴向正向移动,伸入气门芯孔,当刀杆体前端进入气门芯孔中时,刀片20逐步进入气门芯孔中,依靠弹性闭合槽101的弹性强度对气门芯孔的端面进行倒角和去毛刺。上述动作完成后,刀片20过孔,沿轴向反向移动刀杆体10,刀片20对气门芯孔对面端倒角和去毛刺,完成气门芯孔两端口的倒角。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